综武:被邀月捡到,成移花宫少主 第499节

看起来这苗头从朱元璋就开始了啊!

谁让朱元璋只是一个泥腿子呢?

成为皇帝,文官自然不服。

虽然他们表面服从,但身为所谓读书人骨子里的骄傲怎么可能屈服一个泥腿子呢?

所以,自然就想发设法的制衡皇帝。

即便是朱元璋杀的在狠又如何,再后来还不是被文官制衡了。

前面几人皇帝还到罢了,从宣德以后的文官们,能采取的唯一手段大概就是不合作、站在道德高地上用舆论胁迫皇帝就范。

具体来说,主要是引用儒家经典,以及片面采择明朝皇帝的老祖宗们的一些言行事迹来劝服皇帝,其中以太祖朱元璋、太宗朱棣的言行事迹为主。

说难听点就是不停地上奏疏跟皇帝叨逼叨逼,像苍蝇一样“嗡嗡嗡”的去骚扰皇帝。

制衡皇帝不能这么做,也不能那么做,总之一切不利于他们的事情都不能做。

尤其是成化以后,皇权对士人及民间舆论管控力度大不如前,文禁松弛,出版业高度发展,文人士大夫又多了一种手段,那就是写笔记、写各种小说杂谈戏曲黑你、编排你,营造一种范围更广、声势更大的舆论氛围。

但这需要皇帝要脸皮、有底线、有基本的道德操守,愿意配合文官们玩这些把戏。

你要是遇到明初太祖朱元璋这样的,敢不配合、不合作,官都给你杀绝;

要是遇到嘉靖皇帝这样的暴君老阴逼,屁股给你打烂,让你当场毙命阙下绝对不是说说而已;

要是遇到万历皇帝这样无脸无皮的奇葩,根本不怕你念经、毫不在意你骂不骂他,奏疏留中不发,不朝不见,那就真的一点办法都没得咯。

虽然这些都是大明后世出现的事情,在朱元璋这位开国皇帝身上可不会发生。

但是文官管那么多干什么,他们之在乎,维护他们的利益就成了。

再说了,权力是靠人来实现的。

皇权再至高无上,你一天能批几本奏折?见几个基层官员?

真像祖龙每天看一百二十斤折子,像朱元璋每天早朝圣心独裁几十件政事,哪个文官能制衡你?

但是大多数凡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

守成皇帝的意志也远不及他们的祖先。

朱元璋每天早朝独断几十件事,后来的皇帝就只能拿前天内阁写好的条子照本宣科,能不被文官架空吗?

而文官作为制度的解释者,又特别擅长切香肠式夺权。

任何有利于他们的变革,都会被冠以祖宗成法之名保留下去。

不利的则都是恶政,一定要拨乱反正。

具体到明朝,确切地说中后期的明朝而言,这个矛盾特别突出。明朝只从小户选后妃驸马的制度,实质上禁绝了外戚参政的可能性。靖难之后把宗室当猪养,土木之后武臣兵权逐渐被督抚道侵蚀,共同造成明朝中后期严重缺乏对文官集团的制约力量。

明代文官集团的膨胀,并非直接挤压、限制皇权,而是隐性地架空皇权。

明代皇帝拥有近乎无限的人事权,比如崇祯在位17年有19任首辅换了50多位大学士,但他的人事招募池里有且只有文官。

文官通过科举建立的师生、同年纽带,使得皇帝很难随心所欲地发挥自己的人事权力。

权力无非人、财、事。

没有实质性的人事权力,自然也就没有实质性的财政权。

不服气就像万历一样派太监收税,结果交上来的税不到实收十分之一,骂名却要皇帝背几百年的锅。

另外,明朝政府构架的一大特点是没有宰相。

这一点既是对皇权的强化,又是对皇帝个人权力的摊薄。

没有宰相之后,明朝皇帝就成为政府首脑,直接管理六部,庶务大大增加。

所以增设了两个秘书部门,即外朝的内阁和内朝的司礼监。

内阁首辅和古代宰相的区别在于,后者是政府首脑,能够直接指挥六部下僚。

而首辅只是皇帝的私人顾问,对六部没有直接的140上下级关系。所以内阁代表的是皇权而非相权。

由于明朝没有宰相,所有政事都由通政司把题本送到司礼监,皇帝预览后交给作为秘书处的内阁草拟批复,用小纸条附在原本上交回司礼监。

这就是一般说的内阁拟票(票拟)。

如果皇帝觉得这个题本没有回复的必要,不交给内阁拟票,这就叫留中不发。

如果皇帝对内阁的批复建议满意,就用红笔抄写批复(朱批)然后用印,有时这一步也由司礼太监代笔。

不满意的话,就可以打回内阁要求重拟。

这个制度的痛点在于,皇帝可以不断要求内阁重写批复意见,但根据“祖宗成法”他不能亲自下场写稿子。

同样,六科给事中有封驳权,但他们不能改动批复内容。三方里只要有两方不对付,就可以无限打回重写。

如此一来就给了文官集团可操作的空间了。

也是因此,文官集团才会在大明初期就这么不遗余力的试探皇帝。

哪怕是孔弘绪做出天怒人怨之事也没关系,只要你盯着衍圣公的名头,那我们绝对会保住你。

求自动订阅………………………….

第七百八十一章 这只是作为皇帝的常规操作

可是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是那么好试探的吗?

但从他诛杀胡惟庸废除相权就可以看出,他可不是文官可以拿捏的。

在加上大明开国之初,文官之间也不是一团和气,都有各自的团体,朱元璋也是听之任之,他们都在忙着自己争斗,那里还会想着和皇帝争权夺利。

正是因为如此。

朱元璋才会放心的让那些文官自己发挥。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不论文官各自组成利益团体,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信仰那就是孔子。

那么作为孔子后代的衍圣公也就是他们的标杆。

现在标杆出事了,这些文官集团自然会罕见的联合一起其目的自然是保住衍圣公这个天下读书人的信仰称号。

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朱元璋才感受到了危机。

来自外在的所谓衍圣公的危机。

竟然因为一件事情就能让她手下的文官联合起来。

这影响力是不是太大了。

这绝对不140是朱元璋想要看到的事情。

也是作为一个皇帝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当然这种事情作为皇帝都不愿看到。

古代帝王都有一种骚操作,就是故意纵容手下们争斗。

而且这种情况在古代非常普遍。

比如唐玄宗对手下的那些大将大臣李林甫、安禄山、杨国忠、哥舒翰、王忠嗣等人的争斗,其实了如指掌。

但是他从来没有试图阻止他们争斗。

不只一个人告诉他安禄山会造反。

你以为唐玄宗没有怀疑,他真的那么相信安禄山吗?

显然不是的,他是要留下安禄山和杨国忠争斗。

再比如乾隆皇帝,他的手下也是争斗得相当厉害的。乾隆也在打击他们,但是从来没有站在所谓“正义”的立场上,端正过部下的这种争斗风气。

当然古代中,最典型的当属明朝。

明朝的党争是最激烈的,而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皇帝造成的。

朱元璋由于取消了宰相职位,朝中大臣们没有一个人能够说了算,因此永远无法把朝臣的意见统一起来。

朝廷们都只有向皇帝上奏,让皇帝当裁判。

但是皇帝也从来没有为了一边而偏袒另一边。而是一会儿打击这边,一会儿打击那边,感觉也就是在纵容。

这一切都是为了让皇帝至高无上。

不仅如此,皇帝不但会纵容大臣们互相争斗,他甚至还会纵容儿子们互相争斗。

比如先前提到的唐玄宗。

他知道他的儿子李瑛、李瑁、李亨等人争斗储位很厉害,但是他也没有制止。

而且还会借别人的话,打击他的儿子们。

比如武惠妃说李瑛要造反,他就把李瑛抓起来杀掉。

他难道连一点基本的判断都没有吗?但他就是要这样做。

李林甫极力推荐李瑁当太子,但他就不把太子之位给李瑁,而且还把杨玉环从李瑁身边抢走。

后来他立了李亨为太子,但是他一直没有放弃打击李亨,使得李亨为此离了两次婚。

康熙皇帝看起来很反感儿子们争斗。

每次看见儿子们争斗,他都是一副痛不欲生的样子。

但是,如果他想真正阻止儿子们争斗,其实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尽快确立太子。

所有人都知道,太子乃国家的根本,只有太子确定了,国家才会安定。

而且康熙并不是没有合适的人选。

胤禩被称为“八贤王”,大家都觉得不错。

胤禛很沉稳,也是皇帝恰当的人选。

胤禵能力突出,文韬武略一流,这样的儿子当皇帝,也肯定能让江山永固。

但是康熙迟迟不确立,直到死的时候也不确立。

康熙一直不选,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故意不选,故意要纵容儿子们的争斗。

之所以这些皇帝这么做,无非就是要寻找一种平衡。

无论是大臣们还是他的儿子们,都是双刃剑。

这些人在辅佐他的同时,一旦做大,也会对他的皇位,对他的权力构成威胁。

所以,皇帝绝对不允许这种威胁存在。

只有让他们互相争斗,谁也做不大,保持平衡,这种威胁才不会存在。

就比如大唐李渊的儿子们也争斗得非常厉害,李世民与李建成、李元吉,已经到了火不相容的地步。

对于这种情况,李渊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阻止这种争斗。

只有阻止了这种争斗,最终才不会产生“玄武门之变”这样的悲剧。

首节 上一节 499/5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