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车神养成日记 第34节

  正因如此,束龙也在第三高速弯赛段能依靠尾部稳定性更高的特性,跑得要比预期中更好一些,谁能想到居然还有高手。

  不愧是新秀赛季就能以亚军的成绩一年毕业的车手,哪怕在队内拿不到主要资源,但依托于Prema车队的天龙车周冠宇还是可以将他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难道这就是“我的偶像是阿隆索”的威力吗?

  晚上出去和家人吃饭的时候,束龙一家正好还撞到了周冠宇和他的妈妈,左右一合计干脆两家拼了个桌,两个同样支持着自己儿子赛车事业的妈妈当即便热火朝天聊了起来。

  不出意外的,束龙和周冠宇再一次同时成了家长们口中那种“别人家的孩子”,给两个年轻的小伙子整得浑身不对劲,干脆结伴出去在门口找了两张空椅子,远离家长们在无形的攀比中滋生得到处都是的“马尔科”。

  就是周冠宇看起来心事重重的样子,纠结了半天终于还是拧巴着开口打破了沉寂。

  “你明天的比赛要怎么办?”

  “怎么还操心起我来了,你的起跑顺位也没好到哪里去吧?怎么,难不成你要干我?”

  “嗯。”

  “嗯。嗯?嗯?!卧槽!”

  束龙捂着屁股一脸惊恐地坐起身来,像是第一次认识面前这人似的上下打量着周冠宇,最后不知怎么的视线固执地锁定到了对方的头顶。

  “话说你这个发型谁给你弄的?这也太特么丑了!简直像是个长歪了的菠萝!”

  “你这寸板头又好得到哪里去啊?简直像刚从里面蹲出来的一样!”

  “唉,你还真别说!马尔科博士现在已经不让我随便理发了,人家要我稍微蓄一点起来方便搞形象管理,你说哥们儿这形象搞个啥造型好看?”

  “我这样的。”

  “你可拉倒吧,忒挫!”

  周冠宇怒目圆瞪,当即就要为自己这个充满了法拉利特色的发型正名,结果屁股刚起来一半就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被带偏了。

  “不对,你别打岔!车队今天开会的时候已经交代我了,明天我和马克西米兰除了要尽力朝前抢位置之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把你挡死在后面,听说是兰斯他爸爸专门和车队强调的。”

  “车队让你做你就做呗,现在你还需要借人家的资源成长,至少表面上听话点没什么坏处。”

  “真不用我放点水?”

  “真不用!明天前面那不还有我一个队友的嘛。”

  尼科和瑞恩今天的排位赛一个第九一个第十三,瑞恩没什么变化,倒是尼科明天会在头排起步。

  只不过束龙也没有用队内资源要挟别人给自己当僚机的打算,换做是他自己肯定也不乐意,有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那我可真干你了啊?”

  “那你就用力!”

  次日的正赛1,昨天获得了杆位的束龙只能在第十发车,前面的两台赛车全是红色的Prema,乍眼一看当真是像堵城墙一样给他挡得严严实实。

  身边同排发车的斯特罗尔比束龙领先半个身位,但灯灭起跑的瞬间别说是半个身位,正前方属于周冠宇的那台红色车屁股几乎是被当场拿下。

  在【反应、募集速度】达到97%的同时还有着【摩擦掌控】的词条特性,可以说束龙在起步阶段就是绝对的王者,根本就不给周冠宇内心戏纠结挣扎的机会。

  不过当大家的赛车速度都提起来了之后,束龙的赛车在功率上的那一丁点儿优势就不是很明显了,超到第五名的时候愣是被前面Hitech GP车队的前carlin大将拉塞尔挡了六圈。

  Hitech GP车队的整体赛车性能其实跟今年有红牛入驻的carlin差不多,拉塞尔的排位圈速就和束龙一样,只能说明是他们的实力在这个位置,赛车实际该在的位置看看他们的队友就知道了。

  但就像他们排位上的差距一样,拉塞尔的确有实力,但这份实力也就够他挡束龙六圈,多一圈都不行。

  除了应付身后一直紧咬不舍的斯特罗尔,束龙还一直在观察着前方拉塞尔的走线习惯。

  别的也没什么特殊的,不过在那种角度比较小的慢速弯,拉塞尔明显是比较喜欢走外线晚刹的车手,现在大部分同一辈的车手里跑得快的习惯都差不多。

  在第一赛段的慢速组合弯那里表现的还不算明显,这里需要车手尽快入弯找准下一个弯的入弯角度。

  晚刹的跑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会让赛车线从U型向V型转变,而本身“V”字型的线路的特点就是在提前卡住身位优势的同时保证在出弯的速度。

  可以说拉塞尔只要按部就班地照着正常赛车线走,在赛车性能差不多的情况下基本上就不会受到来自身后束龙的威胁。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这个为数不多的地方就在八号弯和九号弯的低速组合弯,也就是总体呈步枪形状的保罗.里卡德赛道瞄准器所在的那个位置。

  拉塞尔的走线就意味着内线往往会留下极大地空档,束龙在第一赛段紧紧贴住车尾,又通过吸尾流抽头获得了足够尾速成功在八号弯前并排。

  但束龙却没有立刻贸然地选择拔头,而是一直到入弯都不惜牺牲自己的线路和速度也要保持着双车并排的姿态,为的就是用自己的交叉线堵死拉塞尔任何寻找交叉线的机会。

  弯内的并排让拉塞尔迟迟摆正不了车身给油,内线束龙却完全没有这样的顾虑,甚至稍微拉了一脚高转速的油门。

  赛车当即漂移似的扭了一下来,正好弥补了自己刚才跟随晚刹硬堵的小推头造成的转向不到位问题,让车头正正好对准了九号弯的路肩丝滑无缝衔接出弯和入弯。

  车手对转向过度还是转向不足的偏好其实是相对的,大部分的车手都喜欢在低速弯车头能更灵敏一些,高速弯赛车又能更稳定一些。

  但其实在高速弯能拉开的差距不算大,最拖累车速的低速弯处理很多时候反而是决定圈速的关键,所以大部分年轻一代的车手都会表达自己喜欢偏转向过度一些的调教。

  我通过业余的视角看了下周冠宇和博塔斯的车载对比,发现他在刹车点上往往选择的比博塔斯更晚,确实符合他自己在采访里说的喜欢激进的转向过度开法,但是在出弯上对尾部稳定性的控制没有博塔斯好,所以相反他应该是更需要一辆尾部稳定的赛车来凸显自己的能力。

  (另外,开车方式激进和攻防策略保守不冲突,周冠宇的超车很聪明但是防守确实是面了一点,不知道是不是被车队指令和赛车性能限制了,毕竟曾经也有过硬挡出车队第六的高光)

  感谢limitlesss、书友20200724130026367、书友20191217082125925和平凡神职大佬的月票投喂。

第38章 连战连胜后的上赛初次曝光

  倒序发车存在的意义,就是尽可能地让更多年轻车手有一个施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有的人可能没那么擅长单圈,但他们的长距离稳定性和轮对轮能力非常出众,对于某些车队来说人家可能看重的就是这方面的能力。

  同样有的人单圈上限极高,可一旦掉入到车阵中直接就变成麻瓜也不是没有可能,车队同样也要警惕这样的陷阱车手。

  即便是统规车,车队之间存在的性能差异还是客观存在的,车队不可能一直保证自己的赛车有绝对的竞争力,更别提像F1这样最高级别的赛事了,鬼知道每一年研发出来的新车是不是人能开的。

  所以在更多的时候,车队需要评估的更多是自己的车手有没有绝对的适应能力。

  前排相较于后方的混乱,赛道条件自然是更干净的,也更能排除运气因素导致的失利,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前十会采取倒序发车。

  十名之后的那些可能就是纯菜,也有可能就是单纯车太烂,但不管是哪一种基本上都不配有竞争积分的权利。

  与其让他们在前面制造大家都不想看到的意外,那还不如哪凉快哪呆着去。

  对于眼下的束龙来说,倒序存在的意义,那就是当开局就把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甩到后面去之后,前面就几乎等同于一马平川。

  总时长大约四十分钟左右的正赛1,第十名起步的束龙大概有二十五分钟的时间在领跑。

  而这二十五分钟里基本只有前十七八分钟束龙需要稍稍抵挡一下身后斯特罗尔的进攻,剩下的时间里因为对方不计成本的激进路线导致的过量轮胎损耗,束龙一度要让海顿在通讯里跟自己说说话才不会无聊到睡过去。

  保胎这种事情,对于金牛座的束龙来说几乎是刻在本能里的东西。

  从他还没有掌握中性转向的推进方法时,保胎的驾驶方式就在【摩擦掌控】的帮助下无师自通了。

  如果说把驾驶赛车比作和女孩子约会,全力push就像是拽着女孩的手拖着不情不愿的她用力往前跑,保胎则更像是两人在月色下并步嬉戏。

  一个速度上限高但负责主导的驾驶员明显会更累一点,另一个因为两人情投意合的携手共进,速度其实也没慢多少的同时车和人的状态都能保持的更好。

  最后的结果没有任何意外,束龙可以说很轻松地拿下了第一场比赛。

  首次参加方程式赛车就跑的F3,首次F3的正赛就在倒序发车的前提下登上领奖台拿下了自己的首胜。

  这时候是个人都能看出红牛这一次多半是又开出了个头奖,但唯独红牛自己的人好像看不太出来。

  马尔科在电话里只是随意糊弄了一句:“马马虎虎,在F3这种全是菜鸟的地方跑不出这样的表现才不正常。”

  然后让束龙不要掉以轻心专心准备下午的正赛2,这次要是跑呲了照骂不误。

  正赛2也是倒序起跑,不过起跑的顺位参照的是刚才正赛1的比赛结果,同样是前十名倒序发车。

  第五排还是斯特罗尔和束龙,周冠宇上一轮跑了第四,这一轮在束龙的斜前方,正前方刚好是束龙同队的队友尼科.卡里。

  刚才尼科.卡里跑得还不错,虽然最后还是没能抵挡住束龙和Prema的轮流轰炸,但还是越过了上一把拿了倒杆的Motopark挣了个领奖台回来。

  至于冠宇的另一个队友就一般般了,卡在第八的位置到最后都没能跟上Prema车队的整体节奏,这一场在第二排起步。

  场面上的局势顿时从之前的一打三变成了二打二,车队的策略组那边自然而然地多了些其他想法。

  “需要尼科帮你挡一下周和兰斯吗?”

  “不用,你让他一会儿别挡着我就行,我从右边过。”

  这就是队内绝对一号车手的地位,可惜束龙一直没有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习惯,不仅如此在说出这句话后他还暗暗留了个心眼。

  如果说一开始没有跑出成绩还好,但赛季一开场就狠狠露了一把脸,现在心气正盛的尼科说不定也会有些其他想法。

  灯灭起跑。

  一如既往的0延迟起跑反应,束龙的第一个动作就是朝外道拉,果不其然的尼科几乎是在同时对他做出了同步的防守动作。

  迫不得已之下,束龙又只好往尼科和周冠宇的两台车中间扎,结果前方的两人像是心有灵犀一样又一起往中间挤。

  周冠宇那边应该是同样接到了阻挡自己顺便给斯特罗尔让路的指令,相较于一肚子小心思的队友,反而是对手这边的动向更可预测一些。

  提前做好了应对预案的束龙也没和他们硬挤,转头吸住了周冠宇的尾流,接着又在兰斯.斯特罗尔越过的瞬间转头接住了少爷的东风,狐假虎威地举着免死令牌一起通过。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斯特罗尔的赛车上限确实快,束龙也没有急着超他,就这么跟在屁股后面一路上到第二,甚至比第一把的时候都轻松。

  就是等跑到后面束龙准备开始对前方少爷动手的时候,轮胎的消耗要比他预估中的大了不少。

  长时间的跟车对赛车的引擎和轮胎都不太友好,处在脏空气里一是不利于散热,再一个对下压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让轮胎在地面的空转角度变大。

  空转的角度大会让轮胎表面的温度提升过快,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轮胎表面颗粒化。

  理论上当牵引力和轮胎之间的抓地力完美匹配的时候赛车才是最快的,这种时候轮胎确实不该出现浪费动力的空转,但这是建立在“理论轮胎”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结论。

  理论之所以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是理论,就是因为它们所谓的理想条件常常是与现实存在出入。

  轮胎本身是有弹性的,将轮胎的抓地力发挥到极限的同时,往往意味着轮胎至少有一部分发生了性能极限范围内的形变。

  轮胎本身也是不断转动的,在地面附着的那一部分胎胶总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动吧?

  就像是一个蓄满了势的弹弓,总有释放的那一刻,这种时候轮胎的部分空转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束龙对摩擦力的敏锐确实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小轮胎的空转角度,可这样一来赛车的速度就根本发挥不出上限。胎是省下来了,但跟不住前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好消息是,经过漫长的超车,斯特罗尔同样也因为长时间处于脏空气中轮胎磨损严重,他现在轮胎状况甚至比束龙的还要糟糕。

  那么接下来比拼的就不是谁的赛车引擎功率更大了,谁能更好地适应垃圾胎的垃圾抓地力,谁才会在接下来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最后的十分钟里,束龙主要是在第一赛段不断地高压逼迫,让斯特罗尔不得不用更激进的轮胎使用方式去封锁自己的线路。

  他的本意并没有在低速弯赛段超车的意思,只是想让本就不太擅长处理连续高速弯中抓地力的少爷稍微怂一脚,这么一来没有了引擎功率上劣势的束龙就可以在宽敞的高速弯道中尽情地挑选进攻的路线。

  结果谁也没有想到幸福来的如此突然,被束龙给逼急了的少爷直接在“枪口”的三号弯一脚重刹抱死,带着一串呛人的白烟绕地球走了一圈。

  束龙自然不可能放过这种天赐的良机,讲武德也要分分场合,十分果断地笑纳了斯特罗尔好心让出的冠军。

  最后杀了自己轮胎一刀的斯特罗尔甚至就连第二都没有保住,在倒数第三圈的第三赛段让周冠宇给以下犯上了。

  周六的比赛日结束,束龙两场冠军加杆位加正赛1的最快圈就已经让他挣得了36分,领先第二的斯特罗尔12分。

  到了周日第三天的正赛3,头排杆位起步的束龙毫无意外地拿下了自己处女秀的“pole to win”,首站比赛便狂砍63分。

  不过赛后的束龙并没有等来应有的赞扬,都没怎么有空和家人们多在法国待几天,马尔科那边催促的电话便将束龙紧急召回了红牛在英国米尔顿凯恩斯的总部。

  赛季开始了之后,因为carlin车队的总部就在英国的缘故,束龙住宿的地方就搬到了米尔顿凯恩斯的一个小公寓里。

  因为束龙日常的训练并不跟随车队,选在这里往返红牛的总部也更近一些,而且就算是carlin那边有事情需要调动,一百多公里的距离去到那边也不算特别麻烦。

  不过束龙被马尔科叫回来不是为了训练的事情,赛季的第一场比赛就算是苛刻如马尔科也满意得不能再满意了,所以这一次其实是一件好事。

  才刚刚踏入基地的内部,先前只是见过几次的红牛领队霍纳便主动和束龙打了个招呼,也没有讲什么要紧的事情,只是例行公事似的寒暄了几句。

  霍纳的旁边刚才一直和领队讨论着什么的长脖子本来还一副眉头紧皱的样子,转头看见束龙这体型一大只面容却还是很稚嫩的小朋友,当即龇着大牙友好地笑了笑。

  虽然还没有经过正式的自我介绍,但束龙认得这副标志性的笑容属于当下大红牛车队的一号车手——丹尼尔.里卡多。

首节 上一节 34/2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