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迪和科比同一级别,这是姚明对NBA最大的误解,但林奇不想这么直接的刺痛他。
见话题偏移到自己身上,姚明立刻岔开:“说正经的,明天你有几成把握。那毕竟是美国队。天啊,我从没想象过有朝一日能和美国队争夺胜利,那是我的偶像萨博尼斯才能做到的事情。”
“说不准,八成?只要美国队的远投找不到手感,一切就不成问题。”
“我觉得十成”,姚明走进球场,226公分的身躯在地板上投下巨大阴影,“当你来训练营之前,说实话,我在队里发过几次火。因为除了我,我觉得其他人并没那么想赢,没什么斗志,好像来奥运会只是完成任务。你来了之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大家更自信,也更努力,你的每一次认真防守和不离不弃追冒都在改变着一些东西,你是个能改变环境的人。你让我们这群家伙相信,我们真能把星条旗插进失败者的坟场。”
“是吗?我倒希望我能把这样的基因注入纽约。对了,关于明天的比赛,我必须提醒你一件事。”
“你说。”
“小心蒂姆.邓肯原地大风车。”
——
2004年8月26日,雅典。
全世界篮球迷的目光都聚集在现代奥运的诞生之地。
普拉卡老城区,本应在蒙纳斯提拉奇广场向游客兜售纪念品的小扬尼斯,此刻正蜷缩在破旧沙发里,目不转睛地盯着家中那台雪花闪烁的老电视。
他和他的哥哥们一直喜欢足球,可这场焦点之战让篮球的风挂过希腊。
他不知道林奇和斯蒂芬.马布里是谁,但这些天他已经从广播和人们口中听见过无数次他们的名字。
他对这场焦点之战充满好奇。
而他首先看到的是一个正在发飙的老男人。
场边,拉里.布朗仍在强调:“纪律性!我要看到该死的纪律性!”
斯蒂芬.马布里完全没有理会,他漫不经心地调整护腕,余光瞥见卡梅隆.安东尼,有些同情这个超级天才。
他明明有机会拿FMVP,却要忍受老派教头对“合理进攻,全力防守”的喋喋不休,然后眼睁睁看着FMVP被颁给了那个连全明星都没进过的后卫。
“走吧。”马布里轻轻喊了一句,率先踏入场内。
美国队的首发依然豪华。
记分牌映亮马布里的瞳孔,艾弗森标志性的垄沟头引来闪光,安东尼大学时期就名震全美的试探步正在丈量三分线,布泽尔花岗岩般的肌肉在聚光灯下泛着青铜光泽,而伟大的蒂姆.邓肯正用指尖轻轻抓起地上的篮球。
替补席同样豪华,比如与欧洲冠军林奇、季后赛巨星韦德和一年级冠军安东尼齐名的勒布朗.詹姆斯,正在啃着指甲。
但今晚最大的明星不在梦之队阵中,真正的风暴来自另一端。
当林奇上场时,希腊仿佛成为了中国队的主场。
作为篮球运动员,林奇的人气在这届奥运会中断层领先于所有人。因为无论是欧洲、北美还是亚洲,所有热爱篮球的人都熟悉他。
上一场对阵西班牙时,加泰罗尼亚球迷为林奇而发出的嘘声足以惊扰希腊众神——如果你没有足够的人气,球迷根本就懒得嘘你。
镜头给到看台,斯派克.李坐在场边,他真的为了一口细糠不远千里来到了这里。
比赛开始,姚明为中国队争得先攻球权。
林奇三分线外持球,卡洛斯.布泽尔不得不跟出来。于是林奇将交还给刘伟,由他吊给姚明。
姚明转身勾手,在邓肯的干扰下打铁。
可一道赤色闪电劈入禁区,在布泽尔和邓肯屈膝蓄力的瞬间已腾空而起拿下进攻篮板,二次起跳扣篮得分!
“卡洛斯,法克犹,你他妈的是个傻逼吧!?卡位,卡位!那是你奶奶都能卡住的篮板!法克!”拉里.布朗布满血丝的眼球几乎要迸出镜框,他的叫骂解释了他为什么不受球员欢迎。
而林奇只知道,布泽尔打爆姚明这种事情不会在奥运会上发生了。
他拿不到进攻篮板,他也打不了中距离,他什么也做不了。
斯蒂芬.马布里咬紧牙关,持球过了半场。
在拉里.布朗的体系下,AI自然是个二号位球员,斯蒂芬.马布里是一号位。
可马布里并没有打算像传统一号位那样弧顶发牌,他压低重心,篮球连续从胯下穿过。突然一个变向,刘伟已被甩开一整个身位。
斯蒂芬.马布里是一个突破型后卫,突破就是他在进攻端最有力的武器。
他是当世最好的运球手之一,他的运球轨迹堪称篮球教科书里的活体标本,每个跨步都带着科尼岛街头的野性韵律。
他简直就是一座运球博物馆。
他像把长矛,直冲中国队内线,起跳,空中躲过姚明。另一只手掌袭来,他知道是林奇,再次躲过,完成不可思议的二次折叠,出手——斯蒂芬.马布里的滞空能力历来被大大低估,这也是为什么他老了以后还能在CBA频繁展示空中飞踢。
一次华丽的双重拉杆,但只剩华丽,沦为徒具美感的空中芭蕾。
在姚明和林奇的遮天蔽日下,马布里上篮失手。
林奇往前场狂奔,姚明抓下篮板后大胆的直接长传。
接到篮球后,蒂姆.邓肯突然出现,拦住了林奇的去路。
卡洛斯.布泽尔立刻夹击,18岁新秀落入包围圈之中。
全美观众屏息等待18岁新秀的困兽之斗,林奇却手腕轻抖将危机转化为战机。他在包围圈里冷静的把球给到了跟进的李楠,后者没有畏惧身旁的安东尼,直接拔起跳投。
他有信心,即使投不进,林奇也有很大几率拿到篮板。
姚明说得没错,林奇来之后改变了许多东西,让所有人都更自信了。
当然,林奇并没有获得抢篮板的机会,李楠的三分直接入网。
一组颠覆认知的数据:2002年世锦赛和2004年奥运会,正值巅峰的李楠三分命中率分别是45.9%和43.5%,考虑到他世锦赛场均出手三分多达4.6次,奥运会场均出手三分6.6次,样本并不低,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真的很准。
NBC解说鲍勃.科斯塔斯愁眉苦脸:“球进!林奇利用自己的吸引力帮助队友创造了机会,梦之队开场就落后了5分!”
林奇瞥了眼马布里,虽然上一回合林奇并没有得分,可马布里却感觉受到挑衅。
他想证明自己,于是他再次拿起篮球,呼叫挡拆,运球后直接三分出手试试手感。
“哐!”
姚明篮板+1,卡梅隆.安东尼在咒骂,他无比想念昌西.比卢普斯。
中国队进攻,姚明提到中距离,拉开邓肯,由林奇背身卡住布泽尔,接球单打。
背转身的瞬间,卡梅隆.安东尼出现,在活塞养成的良好防守习惯让他的防守积极性和原历史相比天差地别。
林奇把球高举过头顶,传给了切入的刘伟。
马布里早已经忘了他身边还有个人,而欧洲青训培养的战术嗅觉让林奇很快就能发现队友的切入路径。
刘伟上篮命中,记分牌猩红的7比0刺痛着梦之队的尊严,更刺痛着那个曾经被纽约媒体捧上神坛的科尼岛少年。
场边的斯派克.李已经坐不住了。
他讨厌这种屎和细糠混着吃的感觉。
“该死的!”这位黑人导演甚至说出了这种粗暴用词,“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只相信林奇,而不是你这个白痴!”
接下来几个回合,林奇在防守端和进攻端都盘活了比赛,斯蒂芬.马布里却对梦之队的衰败无能为力。
他的突破分球给到AI和安东尼后都变成了远投打铁,他的防守无法改变比赛。
第一节过半,中国队依然保持着7分领先优势。
斯蒂芬.马布里继续突破,分球给到底角的AI。
AI接球后立刻跳投,林奇则转身扑出,踏出禁区一步后便跃起封堵。
这不是一个常规的盖帽范围,篮球能不能进似乎只看AI自己的手感。
可篮球在飞到一半时,AI却看见林奇的手指愣是蹭到了篮球底部,本该十拿九稳的底角三分在林奇恐怖的防守范围下,被生生改写成偏离轨道的三不沾!
马布里立刻退防,暂时跟在林奇身边阻断传球路线。林奇见状,跑到三分线外弧顶后急停,无视马布里直接举手要球。
拿到篮球后,林奇故意迎着马布里绝望伸出的手臂旱地拔葱,纽约之子对这一球完全是望尘莫及。
篮球空心炸入篮网,中国队领先到10分!
“这是一记审判之投!斯蒂芬.马布里被处以私刑!”NBC的鲍勃.科斯塔斯用林奇的名字为梗说了句漂亮的解说词。(林奇英文lynch,作为动词意思是用私刑处死)
林奇倒退着回防,食指轻点自己太阳穴,冲面色铁青的马布里勾起嘴角:“决赛球票还是你自己留着用吧,爱你,斯蒂芬。”
斯派克.李简直把这儿当场了麦迪逊广场花园:“妈的,这就是你斯蒂芬,这就是你!你对比赛毫无影响力可言!林奇才是纽约的未来,你赶紧滚吧!”
林奇的垃圾话,斯派克.李的叫骂马布里像是来中国行的甲亢哥,遇见的全是贴脸开大。
拉里.布朗暂停比赛,失望的看了眼马布里,然后冲韦德挥挥手:“替下斯蒂芬。”
纽约之子用毛巾盖住脑袋,他想成为纽约的骄傲,但他越用力,属于纽约的星光就越从指缝间流逝。
他知道,纽约的一切已不再属于他了。
(感谢月下闻妖问药、净心得义、请叫我狼小爷等大佬的打赏)
第50章:只是对你来说是
如果说林奇在德扬.博迪洛加那里接受了垃圾话的“本科教育”,那他的“研究生导师”就是斯蒂芬.马布里。
这两个人让林奇开始逐渐迷恋在用言辞瓦解对手意志的致命快感之中。
当林奇指着太阳穴对纽约之子喋喋不休时,不可一世的梦之队不得不叫停比赛。
17比7,这是让所有美国球迷暴躁的比分。
面对历来在国际篮坛不入流的亚洲球队,梦之队居然10分落后,五分钟内只有三次运动战进球。
你当然可以怪拉里.布朗的梦之队阵容不够合理,他们没有真正的控球后卫,没有射手,甚至没有真正的中锋。
蒂姆.邓肯?谁都知道他在NBA最喜欢的位置是大前锋。他讨厌和姚明这样的家伙在低位不停肉搏,讨厌一次一次在低位遭受冲击。
可竞技体育的残酷法则在此刻显露无疑,当你踏上场后,一切借口都将失去意义,评判你的东西只有胜负。
场边的斯派克.李将墨镜反复摘下又戴上,这位尼克斯死忠正经历着双重身份带来的认知撕裂。
作为非裔美国人,他即将目睹梦之队奥运征程上最耻辱的历史性溃败。而作为尼克斯球迷,林奇遮天蔽日的防守统治力已让他瞥见纽约复兴的曙光。
林奇的防守太强了,他的风格和现役最好的两个大前锋如出一辙——用极致的防守让你不会进攻,然后再用中上的进攻击败你。
林奇的进攻确实不算顶级,他无法持球,投篮仅限于定点,低位技术粗糙,篮下技术其实也没什么可说道的地方。
但当他把对手的进攻效率压制到50分的及格线下,自身70分的稳定输出便足以成为胜负天平上最重的砝码。
这才是适合纽约尼克斯的球员,他能让那支已经千疮百孔的球队找回帕特.莱利留下的铁血基因。
只是那该死的斯蒂芬.马布里.
当斯派克.李的目光转向曾经的纽约宠儿时,所有美好都蒙上了阴影。
最让人气愤的是,斯蒂芬.马布里明明拥有做好防守的基础。
他有出色的横移,强壮的身体,他是一个完美的一号位领防人。当他认真防守的时候,任何后卫想突破他都不容易。
可他的防守积极性如同中年男子的晨搏般转瞬即逝。
1996年关于他的选秀报告,简直精准预测了他的整个职业生涯:
“最好的运球手之一,可以随意突破,伟大的一对一攻击手。但非常粘球,不能无球作战。作为组织者很慷慨,但有些球员会觉得跟他打球很困难,因为他传球都贪图助攻。三分低于平均水平,运球后跳投不佳。防守端不稳定,在认真时防突破极佳,但很容易失去注意力,防无球时不用心,很容易吃掩护。”
斯派克.李也不明白纽约之子的命运会如何,如果他无法改变,那等待他的恐怕只有消失。
如果有神能救赎斯蒂芬.马布里,这个神又在哪里?
唯一可以肯定的事情只有一件——斯蒂芬.马布里绝不会再是纽约尼克斯的战术核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