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指望所有球队在三分线外都像意大利人一样疯狂。
果然,小组赛第二场,新西兰成为了林奇这个超新星在国际赛场的第一个祭品。
他们同样知道击败中国队最好的办法就是多点开花的三分,所以一开场就疯狂出手,像是抓住机会进行最后一搏的赌徒。
他们赌输了,在三分线外新西兰40投仅仅9中——他们全场比赛也只出手了66次而已。
当他们60%的出手都来自三分线外,最终却只命中9球时,失败已经注定。
事实上,新西兰人的选择也是无奈之举。
当你对面的球队站着林奇和姚明这两个长人时,中距离和攻框都成了奢望,三分线外的赌博是唯一的机会。
姚明和林奇组成的新一代移动长城正逼迫中国队的对手们用不适合现在这个版本的方式在比赛,这已经说明了他们的防守威慑力。
德尔.哈里斯“防守为先”的策略很成功,他压根没对中国队的进攻抱有期望,唯有防守能拯救这支球队。
你能指望谁去进攻?刘伟?他能把球运过半场就算完成任务。
朱芳雨?他最有效的假动作是点一箱啤酒然后喝一瓶其他的全退,他最有力的进攻只在特殊时刻触发。
这个完全寄托于防守的策略在21世纪后十年很难获得成功,但在NBA和FIBA都更加重视防守的年代,在各支球队远投能力都不强的年代,中国队或许可以凭借这个策略创造历史。
第三战对阵阿根廷,路易斯.斯科拉和安德烈斯.诺西奥尼赛前在更衣室里反复擦拭着掌心沁出的冷汗。
上赛季在欧洲赛场被林奇的防守铁幕支配的阴影仍在血脉中震颤。
看见林奇的那一刻,斯科拉和诺西奥尼都有了生理反应。不是一处僵直,而是浑身僵直。
上场接受赛前采访时,记者告诉了诺西奥尼一个花边新闻:“一位中国的风水大师看过你掌纹的照片后认为,你命中注定被林奇克制,他是你人生中最大的劫难,你怎么看?”
面对记者镜头,诺西奥尼仿佛下了极大的决心。
“这太荒谬了,听着,我不相信什么手掌的纹路,我只相信手握成拳的力量!我不会害怕的,绝对不会!”
这是匪夷所思的一幕,中国球迷第一次见一个FIBA明星在即将面对某个中国球员时居然紧张得要说这种话来鼓励自己,就好像他要对阵的是什么梦之队巨星。
然而开场仅仅五分钟林奇就告诉了诺西奥尼:“要不哥们你还是信一下掌纹吧。”
五分钟,林奇两次盖掉了诺西奥尼的攻框。这个阿根廷人曾在年轻的凯文.加内特和蒂姆.邓肯头上扣篮,却无法翻越移动长城的阻拦。
路易斯.斯科拉的处境也好不了多少,他完全没有发挥空间。
阿根廷明星锋线彻底熄火,这剧本林奇可太熟了。
但和在欧洲联赛不一样的是,阿根廷军团的马努.吉诺比利站了出来。
他们可是带刀踏上了奥运赛场。
这是林奇第一次体验到妖刀的寒光是多么凌厉,他用一些扭曲的突破和匪夷所思的动作在禁区拿了不少分,他一个人的存在便让比赛变得焦灼。
可最终,林奇和姚明分别用两次不讲道理的攻框终结了比赛。
姚明如山岳般拔地而起,原地起跳在奥博托头顶完成雷霆万钧的隔扣,皮球炸框的声音与裁判哨响交织成胜利序曲。
林奇则在诺西奥尼、斯科拉和奥博托的三人围剿下连续三次点到前场篮板并最终用指尖把球点入球网,为一切画上句号。
记分牌定格69比65时,红色浪潮瞬间淹没了希腊。
中国队全队相拥,小组赛的两场胜利已经足以完成打入八强这个曾经中国篮球最大胆的目标。
姚明颤抖的双手死死扣住林奇双肩,你可以想象这位在火箭队饱受毒害的中锋此刻有多么幸福——原来身边有一个顶级四号位,想赢球竟是如此简单。
这种快乐不亚于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第一次体验KTV公主在厕所门口拿纸等着给你擦手的温存,简直让人沦陷。
林奇的情绪算是中国队里最稳定的,他毕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他是18岁就横扫欧洲的凯撒。
闯入八强不过是阶段性成果,真正令林奇剑锋所指的,是小组头名的宝座。
为什么非得是小组第一?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是因为美国队太拉了。
不出意外,他们本届奥运会将耻辱性的以小组第四的身份出线。
按照A组第一对阵B组第四的规则,林奇想对上美国队,就必须确保中国队接下来不再输球。
为了打美国队还得拿小组第一,见他们的门槛果然很高。
还好,林奇完成了自己的小目标。
对阵塞黑,姚明大显神通,全场12中9拿下27分。
德尔.哈里斯数次想在焦灼时刻将姚明换下,但这位大汗淋漓的巨人只是大吼:“No!!!”
林奇乐得将注意力都放在了防守端,可怜的德扬.博迪洛加在林奇无处不在的协防下9投1中,仿佛昨日重现。
比赛结束后,德扬.博迪洛加在镜头面前无奈的笑:“这届奥运会像是特地让我们最后体验一次林奇的恐怖,我相信路易斯.斯科拉和安德烈斯.诺西奥尼知道我在说什么。”
小组赛最后一场对阵西班牙,保罗.加索尔不出所料的陷入困境,卡洛斯.纳瓦罗化作奇兵,全场拿下20分。
可中国队今天也有奇兵,李楠利用牛角战术,借林奇的无球掩护和防守吸引力,在三分线外7投5中。他全场拿下16分,其中15分来自三分线外。
现在林奇能理解为什么他那么喜欢牛角战术了,一个篮球运动员但凡因为某种东西尝到过甜头,就会习惯性的去使用。
比如麦迪总爱顶着防守干拔,科比总爱不合理的后仰,勒布朗总爱与众不同的突破。
比赛打完,中国队和西班牙都是4胜1负。但凭借胜负关系的优势,中国男篮靠着世界级的防守历史性登顶A组榜首。
梦之队也不负众望,果然以B组第四的耻辱身份踉跄出线。
这意味着,中国队将在奥运会淘汰赛阶段遇见美国队!
尽管美国队已经在这届奥运会里输了两场比赛,与波多黎各的比赛更是以耻辱性的19分惨败。
可梦之队依然就像是吊在前方,被众多孩子渴望但极少有人能触及到的一块巨大糖果。
世界篮球依然以战胜他们为荣。
对于美国队而言,此前的失利尚存喘息余地。但若在淘汰赛折戟于中国男篮之手,这支承载着篮球王国尊严的球队将彻底坠入历史冰点。
全世界屏息以待,那柄刺向梦之队心脏的利刃是否已悄然出鞘?
而纽约球迷显然更在意另一件事情:这场比赛会对下赛季的尼克斯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美国队在淘汰赛第一轮就出局,那他们应该在全美直播中给所有美国球迷公开道歉!——比尔.西蒙斯专栏。
拉里.布朗最大的错误在于,他给了梅洛太多出场时间,给勒布朗的却太少。——大卫.麦克梅纳明专栏。
如果我是斯派克.李,我肯定会飞去希腊看这场比赛,林奇能让一直在麦迪逊广场花园吃屎的他吃口细糠。——纽约WEPN-FM电台主持人史蒂芬.A.史密斯。
我们是经历了一些失败,但我们也已经找到了胜利节奏。林奇很不幸的遇见了我们,但他依然能去奥运会决赛,因为我给我的中国队友准备了决赛第一排座位的球票,哈哈哈。爱你,林奇。——斯蒂芬.马布里接受ESPN采访。
第49章:全是贴脸开大
比赛开始前一天,梦之队训练中心,更衣室。
惨白的顶灯将斯蒂芬.马布里低垂的面容映得晦暗不明。
阿伦.艾弗森询问闷闷不乐的纽约之子:“斯蒂芬,你为什么讨厌那个小鬼?”
斯蒂芬.马布里随口回答:“我不讨厌他。”
“得了吧,你觉得一个18岁的菜鸟能威胁到你的更衣室地位吗?科比.布莱恩特赶走了沙克,但用了整整8年。”
斯蒂芬.马布里没有再回答。
他希望林奇不要来纽约吗?不,他无比希望纽约能有个真正能打球的人。
因为他渴望成为纽约的骄傲。
他的篮球故事从童年便闪耀着非凡光芒,与多数球员在高中崭露头角不同,这个天赋异禀的科尼岛男孩早在1988年就被《纽约时报》等主流媒体冠以“全美第一小学生“称号,成为北美篮球史上罕见的低龄现象级球员。
他的家族基因堪称科尼岛篮球王朝,三位兄长皆以超凡运动天赋闻名当地,整个马布里家族如同“篮球版卡戴珊”,从街头球场到社区赛事始终占据媒体焦点。
双方确实没什么不同,都是靠“球”为生。
在这种篮球世家的光环下,斯蒂芬自六岁起就成为报刊的追踪对象。当这个被聚光灯培育的篮球神童升入高中时,他已然具备巨星排场,成为史上少数能在“篮球麦加“麦迪逊广场花园打高中赛事的球员,在纽约篮球圣殿接受全城欢呼。
而和他哥哥们倒在职业篮球门前不同,他成为了家族20年期待中唯一打进NBA的球员,实现了整个街区的世代梦想。
他自带光环,他是科尼岛的救世主,是无数科尼岛孩子的偶像。
他是纽约的天选之子,是帕特里克.尤因之后纽约最璀璨的篮球明星。
尽管职业生涯起步于遥远的明尼阿波利斯,可纽约球迷心中一直有他的一席之地。
上赛季,他终于来到了儿时梦想要效力的球队,他渴望带领尼克斯成功,续写自己校园篮球的传奇。
但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阿兰.休斯顿赛季报销,伤停公告还贴在《纽约时报》的头版上,伊塞亚.托马斯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他:“我们这赛季的目标是得到那个在西班牙打球的孩子。”
然后,伊赛亚.托马斯又交易走了为数不多几个能打球的人,斯蒂芬.马布里只能在摆烂的漩涡中挣扎。
他经常情绪崩溃,回家后大喊大叫:“为什么我们输了,他们却像若无其事!”
他从纽约的天选之子,变成了《纽约时报》中“纽约最受唾弃的球员”,媒体常常嘲笑他和基德互换后篮网直接把整个东部翻了个底朝天,以此凸显他的无能。
现在,噩梦还没有结束。
纽约人有了新宠,那个从未踏足纽约半步的家伙,成为了所有纽约人的挚爱。
他只是打一场夏季联赛,居然就拥有全美直播的待遇。
他还没有正式穿过尼克斯队的球衣,就已经有人将他奉为尼克斯的领袖。
斯蒂芬.马布里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要被纽约媒体和球迷抛弃。
所以他渴望在奥运会上证明自己,他希望让全纽约看见,只要有一群能打的队友,他一样可以赢球。
现在,命运让他遇上了那个马德里来的中国人。
他多么希望告诉纽约媒体,他才是能够带领帝国崛起的那个答案。
斯蒂芬.马布里抬头,凝视着更衣室镜中憔悴的脸。那里倒映着《纽约邮报》“最受唾弃球员”的刺眼标题,也倒映着1988年那个在科尼岛街头被摄像机追逐的神童。
明晚他必须赢。
因为他渴望成为纽约的骄傲。
另一边,中国队的训练场。同样是白色顶灯,但却显得林奇活力满满。
篮球撞击地板的回响规律地填满空旷场地,林奇的跳投划出优美弧线,汗珠随着腾空动作甩出一道细碎银光。
林奇依然在加练自己的跳投,他渴望早日将科沃尔的投篮天赋化作自己的即战力。
“嘿!再这么练下去球馆要给我们涨租了!“姚明倚着门框抛来一罐佳得乐,铝罐在地板上滚出清脆声响,“我看你是真想把马布里弄死啊。”
林奇接住滚到脚边的饮料:“打塞黑的时候,你也像是要把他们所有人弄死。”
“那是因为.”姚明用毛巾抹了把脸,“因为我要确保我们可以出线,那种感觉很奇妙,你放下一切,你.等你进了NBA,你会明白这种感觉的。”
“什么感觉?”
“NBA非常疯狂,常规赛就有82场,在七个半月的时间里你的脑子里只有篮球,在七个半月的时间里所有事情都和竞争有关,这会让你拥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
当然,我要早知道后面能拿下阿根廷和西班牙,打塞黑可能就不那么拼了,哈哈哈哈。”
“嗯,我也懂这种感觉,”林奇点头,“在皇家马德里,我的队长让我成为了一个想赢的人。所以这无关斯蒂芬.马布里,我就是想赢得下一场比赛。”
“就算和他有关也正常,看上去马布里不像弗朗西斯那么好。哎,对于他被交易我很伤心。但他们换到了麦迪,他是和科比同一级别的球员,我觉得我们有机会拿总冠军。”
林奇瞥了眼那个巨人,继续捡起篮球投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