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尔文眉头皱成一团:“黄医生,我就一个要求,不能影响我日后的工作能力,请问可以做到吗?”
“我不敢保证百分百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但是采用基因定向培育的靶向药,可以彻底杀灭你脑部的胶质瘤细胞,加上纳米管引流技术,可以让你脑部的死亡癌细胞废物,快速排出,避免淤积在脑部。”
主治医师继续补充道:“另外我们还有脑部神经元修复的特效药,可以极大维持脑部神经系统,目前我们医院做过5479例脑部肿瘤治疗,治疗成功率超过96%,五年生存率在83%左右,十年生存率则在55%左右。”
“呼…”埃尔文深吸一口气,然后勉强地笑道:“我相信你们,那就拜托你们了,我不能失去工作能力。”
主治医师微微点头,对于这种脑部肿瘤患者,希望可以保住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能力,他见过太多了。
“埃尔文先生请放心,我们医院会尽量治疗,让你获得一个健康正常的身体,你先休息,我待会给你开检查单和药物。”
“好的,那就麻烦你们了。”埃尔文示意助理送医生离开病房。
很快病房再次安静下来。
靠着枕头的埃尔文,静静看着窗外的郁郁葱葱,心里面却不由自主想着一些事情。
突然他的电话响了。
嘟嘟嘟…
看了一下号码,随即按下接听键:“喂,董事长先生,我已经到了赛里斯…”
“到了吗?那就祝你一切顺利。”
“我已经安排好了,现在正在考察一些新技术,如果有进展,我会通过邮件发回去公司,电话上我就不聊工作的事情了。”埃尔文意有所指地提醒道。
电话对面的尼尔,也随之反应过来,低笑着回道:“我知道,对了,投资的事情,我已经谈好了一家,接下来一个月左右,估计可以完成谈判。”
“那就好。”
“还有一件事,你这一次帮我顺便考察一下赛里斯的医疗…”
埃尔文顿时一紧:“董事长先生您生病了?”
“没有,是我父亲的身体有点问题…”
“原来如此,那交给我吧!”
“那就拜托你了。”
挂了电话,埃尔文背后都湿透了。
第373章 最强之盾
腾格里沙漠,或者是腾格里大草原。
民勤县西北方向,大约320公里处,少数还保留着沙漠生态的区域。
该区域是一片半径大约120公里的沙漠生态保留区,也是一个秘密实验场地。
一艘特殊改造后的载客飞艇,缓缓停靠在沙地边缘的一片建筑物上。
随着飞艇的闸门打开,十几个人鱼贯而出。
王砺锋看了一眼该基地的负责人:“小魏,好久不见了。”
脸色严肃的基地负责人魏航,向一行人一一敬礼。
突然一只手拍了拍王砺锋的肩膀,然后小声问道:“老王,你之前搞的那个项目,现在怎样了?”
王砺锋面不改色看向老同事张建华:“年底大概有成果出来,就是实用性有待验证。”
“这么快?”张建华眼睛微眯。
“那位的技术,你觉得呢?”
张建华也想起来33号项目,可是挂在江淼名下的科研项目,以江淼这些年的表现,他估摸着这个项目成功的可能性比较大。
由于在场的人,都是可以了解33号项目的人,因此张建华和王砺锋之间并没有太多顾忌,只是下意识将交谈的声音压小了。
两人跟着基地负责人魏航,向基地内部走过去。
由于这一次过来视察的项目,不是王砺锋和张建华主导的那一部分,因此两人都没有主动询问魏航,而是在后面小声交流着各自负责的那一部分项目。
“有那一位负责研发,33号项目成功的可能性确实非常高,对了老王,那位提议严控人工智能的事情,有一部分人好像知道了。”张建华说到后面,故作不经意地提醒道。
王砺锋脸上没有一丝惊讶:“我知道,那位也知道新法公布之后,他作为智库的核心顾问,在这件事中的动作,肯定隐瞒不了那些人。”
“那就好。”
“确实没有必要杞人忧天,联合体内部的互联网企业和人工智能研发机构,只要有一点自知之明,就不会在这件事自讨苦吃。”王砺锋言语之中,带着一丝冷冽。
如果真有人想借题发挥,他可不介意杀鸡骇猴一次。
毕竟江淼的提议,可不是为了他自己,要知道海陆丰集团也有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相关的项目,江淼推动人工智能严控法案的快速落地,对他自己而言,并没有什么利益。
而王砺锋这几个月来,在内部不知道开了多少次研讨会,从他们收集到的信息,以及经过模拟分析之后的各种结果,都在表明一个非常可怕的未来。
一旦人工智能进入高级阶段,失控的可能性几乎在99.99%以上。
正是因为这种可怕的推演结果,还有近乎百分百会失控的可能性,才让联合体内部的各方势力,迅速达成一致,以不容置疑的高效,推出人工智能方面的限制法案。
江淼为了避免人工智能限制法案单独推出,会引发强烈的反对声音,还专门加入了生物基因的限制法案。
因此王砺锋没有怀疑江淼在这件事上,会有什么私心。
…
不一会,一行人来到了基地深处。
这是一处布满电子设备和显示屏的地下指挥中心,里面有十几个工作人员,正在聚精会神地忙碌着自己的事情。
作为观摩团的王砺锋等人,一进来,便被安排到一侧已经准备好的座位上。
众人入座之后。
魏航作为东道主和基地负责人,拿着随身扬声器的话筒,向众人介绍起这一次要测试的东西:
“各位观摩团的来宾,欢迎大家在百忙之中抽空前来,我是309基地负责人魏航,现在由我向大家介绍今天要测试的产品…”
他背后临时拉过来的立式显示器,随即浮现出图片和一些介绍内容。
同时工作人员也将不能带离的产品介绍书,一一派发给在场的观摩团成员。
王砺锋接过产品介绍书,放在面前的桌面上,随手放开第一页,便看到了产品的实物图片、产品概述。
图片上,赫然是一枚小型导弹,之所以看出是导弹,因为图片下方有导弹的尺寸数据。
其长度为2.43米,弹径0.16米,翼展0.71米,重量108千克。
“这东西的射程竟然有50公里?怎么做到的?”一旁的张建华大感诧异。
王砺锋也有点震惊,毕竟差不多尺寸的导弹,有效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左右,已经差不多是极限了。
主导该项目的朱良材,笑着转过头来:“两位老伙计,是不是大吃一惊呀!”
“你小子别藏着掖着。”
“对,给哥们开开眼。”张建华伸长脖子问道。
朱良材手撑椅背:“还记得之前金陵大学研发的全氮炸药吗?”
“你是说,这款导弹的推进剂用了全氮化合物?”张建华眼睛再次一眯。
“没有错,就在两个月前,全氮化合物的大规模合成工艺终于完成了,加上之前完成的缓释工艺,这种全氮化合物作为主要推进剂的火箭,其有效射程可以提高2.2倍左右。”
默不作声的王砺锋,还在翻看着手上的资料。
上面确实有关于全氮化合物添加剂的相关内容。
当然火箭射程的提升,还和其他新材料有关系,比如更轻更高强度的材料,可以让火箭壳体变得更加轻薄,让火箭内部可以填充更多的推进剂。
这款名为“天盾1”的拦截防空导弹,是天盾系列防空导弹家族的第一款量产产品。
产品介绍书后面还有另外两款加强版,射程为100公里的天盾2、射程为250公里的天盾3。
这款产品之所以让王砺锋等人过来观摩,并不是因为其体积小、重量轻、射程远。
而是该系列的防空导弹造价低、拦截效率高。
以天盾1为例,该型号在大规模流水线上的预估造价,为单枚2.6万华元。
而天盾2预估造价则是一枚6.8万,天盾3预估造价为一枚12.4万元。
至于其拦截效率高,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拦截模式。
与传统拦截导弹的近爆摧毁、弹片溅射不同,天盾系列的拦截模式是网捕引爆。
天盾系列发射之后,会在靠近目标比较近的位置,爆开弹头储存的高强度碳化硅纳米管网。
其中天盾1的捕网半径为1.2公里,天盾2的捕网半径为2公里、天盾3的捕网半径为2.5公里。
爆开的高强度捕网,会张网以待,只要来袭的飞行物冲入网中,不仅仅会被纳米网缠绕,还会在相互作用力下切割飞行物的外壳,而且网上还捆绑有微型烈性的全氮炸药,可以引发激烈的爆炸。
这也是天盾系列,可以实现高效率拦截来袭飞行物的核心手段。
比起传统的近爆摧毁、弹片溅射,这种捕网模式下的拦截,其覆盖范围比较大,而且这覆盖范围内,几乎很难逃脱。
而且由于捕网是由碳化硅纳米管组成的细微网,这导致飞行物的雷达系统,几乎不可能发现其存在。
也就是说,一旦天盾导弹在前方爆开,飞行物的雷达系统就会瞬间失去其目标,只能靠人工经验,或者大量数据的学习,让系统自动判断出捕网可能出现的位置。
这种情况,对于来袭的飞行物非常不利。
毕竟雷达系统无法锁定的东西,靠飞行员,或者地面中心的远程控制,在瞬息万变的交锋中,是很难第一时间做出正确的判断。
更何况,天盾系列的造价非常便宜。
特别是用来拦截无人机机群的时候,如果无人机群比较密集,一枚天盾1就可以横扫一大片无人机。
王砺锋头也不抬的轻笑道:“看来这几年的无人机发展,让无人机的威胁越来越高了。”
“现在北大西洋联合体的无人机产业确实发展得不错。”张建华附和道。
自从北大西洋联合体和亚洲联合体全面脱钩之后,他们在很多产业上,也开始了重新的发展。
比如以前因为去工业化而转移到落后地区的钢铁产业、电解铝产业等,虽然因为生产设备不齐全、技术工人短缺,但在不顾环保的情况下,北大西洋联合体还是重新发展出一部分冶金产业。
今年上半年,北大西洋联合体的钢铁产能提升到1.3亿吨左右,电解铝则提升到2400万吨。
没有办法,在双方全面脱钩之后,北大西洋联合体硬逼着内部的企业重新发展起来这些冶金产业。
特别是有露西亚的加入,他们在冶金工业上,勉强获得了一定的恢复。
正是因为冶金产业的恢复,导致北大西洋联合体在无人机产业的生产上,也获得了不小的加持。
毕竟很多工业产品的生产,归根结底是要看该势力的基础工业实力,而钢铁、电解铝、铜、钛、塑料、玻璃纤维、碳纤维等产品的产能,以及电力、煤炭、天然气、石油等能源和化工原材料,就决定了一个势力最后的工业产品规模。
如果没有强大的基础工业,就没有什么汽车、造船、飞机、无人机之类的产业。
这一点,对于任何势力都一样。
毕竟没有哪一个势力可以在没有基础原材料的前提下,保证其他衍生工业产品的生产。
…
“…测试马上开始,大家请转向控制中心的大屏幕。”
听到魏航的提醒。
王砺锋、张建华、朱良材等人也转身,看向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大家都停下了讨论的声音,安静等待测试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