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长江上的一部分大桥,现在不重建也不行了,毕竟当时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现在的情况。”
闻言,白声远苦笑起来:“谁能想到不到五六年时间,全世界就出现如此巨大的变化,也不怪当时的设计人员没有考虑现在的情况。”
“这也没有什么,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嘛!”
“那倒也是。”
几人交谈的时候。
万吨集装箱船已经通过一道船闸,进入了第二道船闸的闸道之中。
白声远想起来一件事,小声问道:“老邓,听说黄河水利委员会那边计划开辟多几条黄河河道?”
“那哪来的小道消息?”邓文奎一脸诧异。
“你忘了,我这边也可以接触一部分机密内容,毕竟增加下游的河道数量,肯定需要进行相关论证,他们将一部分内容交给我们这边论证,具体内容就是增加河道之后,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邓文奎点了点头:“你猜得没有错,黄河水利委员会确实有这方面的计划。”
白声远叹息道:“看来沿海大坝修建之后,一部分河道的排水不畅,已经开始出现问题了。”
“凡事有利有弊,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问题就解决问题,等未来陆地和海洋水系再次形成动态平衡之后,这些问题自然可以解决。”
“那你知道要增加多少条河道吗?”
邓文奎倒是没有隐瞒,而是将自己知道的一部分内容告诉了对方:“目前是打算先增加一条人工河道,从冀省的南部通过,优先考虑淹没低洼地区,同时尽可能实现河道的航运价值、气候调节价值。”
“对了,长江那边好像也有动作,不过他们好像是打算将一部分长江水通过汉江,再建设一条新运河接入黄河。”
邓文奎摇摇头:“呵呵,项目我听说了,不过好像被否了,主要是工程量太大,建设周期太长,没有办法在十年内完成。”
“那还真是可惜了。”
“可惜什么?黄河现在连自己的水域增量都没有办法解决,哪来的底气去承接长江的水?”
“是呀!没有想到,短短五六年时间,华北平原的用水问题就出现逆转。”
正如几人所说的那样,现在华北平原的用水问题,不再是水资源不够用,而是水资源增量太大,导致黄河下游水域面积不断扩大。
造成现在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一方面是全球气候改变,导致华北平原的整体降水量逐年增加。
比如大名鼎鼎的400毫米降水量线,现在已经和老版地图标注的不一样了,其线路向西向北,移动了近100公里到300公里。
另一方面,则是全球海平面上升,赛里斯不断建设防海大坝,这导致黄河等河流的入海口被堵住,大量上游下来的河水,不断堆积在下游的河口三角洲附近,并向上逆向扩张水域面积。
加上为了缓解下游河道不断扩大的水域,在黄河下游沿途,选择低洼地区建设的大型人工湖。
这些在华北平原不断扩大的水域面积,导致当地的水蒸发量飙升,现在华北平原一点都不干,反而变得和淮河流域一样湿润。
如果用气候改变来描述,那就是华北平原原本的温带季风气候,其北部变成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则变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即冀省变成温带海洋性气候。
而豫南省、齐鲁省则变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
这种半永久性的气候改变。
既有全球气温上升的因素,也有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同时也和赛里斯的工程改造息息相关,这些因素共同造就了华北平原的气候改变。
而原来西北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湿润化改变。
其中比较明显的一个地区,当属腾格里沙漠。
这里之前虽然种植了大量的仙豆大豆,让其沙漠面积不断减少,但随着2030年的到来,当地的年降水量,已经变得和关中平原差不多了。
因此之前李晓峰担心的海平面上升,导致国内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根本不是什么大问题。
主要是西北、漠南、漠北三地,因为气候改变,带来的耕地增量,比海平面上升淹没的减量还多。
加上江淼搞出来的新型农作物,可以让室内农场的农产品产能提升至少四倍以上。
因此亚洲联合体内部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能,不仅仅不会减少,反而会不断飙升。
现在国内不断加大力度推广新型室内农场,一方面是为了提高城市化水平,减少城乡之间之间的资源差距。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应对气候危机带来的潜在风险。
虽然国内的粮食储备足够多,但这并不是疏忽大意的理由。
毕竟谁也不知道地球的气候接下来会如何改变,特别是随着南极洲光伏系统的建设进度不断增加,中科院的气候研究所,已经发现不少问题。
至少现阶段,人类还是没有办法百分百控制全球气候,除非使用飞艇,布置起一个类似于猴版戴森球的结构,才有可能实现对全球气候的全面调控。
显然要建设这种猴版戴森球,不是亚洲联合体在技术上做不到,而是当前全球割裂的局面,让这个工程很难实现。
第351章
正在准备2030年春节的江淼。
刚刚通过内部视频的方式,向全体员工祝贺新春快乐,就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给打乱了行程安排。
听着电话对面的声音,江淼眉头紧皱着。
“…江院士,我们经过研究相关资料之后,发现但凡去过南美洲的人员中,男性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达到80%以上…”
“有没有调查出具体原因?”
“初步调查结果是这些人体内出现了一种未知的变异沃尔巴氏体,不仅仅我们的人员,当地人中的男体内,也普遍出现这种变异沃尔巴氏体。”
江淼闻言,脑海中似乎闪过一丝似曾相识,不过他并没有立刻说出自己心里面的疑惑,只是暗自回忆着以前的一些记忆,看看究竟是在哪个地方了解过相关的内容。
而电话对面,还继续描述着这种沃尔巴氏体一些情况。
“…从目前的体检数据来看,大部分感染了沃尔巴氏体的男性,其生殖细胞中的浓度最大,具体表现为死精症状。”
“我们一开始也以为只是外派员工的身体出问题,并没有察觉到异常,直到今年内地,相关案例激增,而且巴西等地的新生儿数量,同比前年几乎下降了80%左右,我们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此时江淼也终于从记忆角落里,搜索出一些相关的内容。
‘难道是那个秘密组织在亚马逊雨林的两个生物研究所?’
他心里面有强烈的预感,问题大概率就出现在那两个亚马逊雨林的生物研究所,不过江淼没有开口解释,毕竟他也是通过黑客手段暗中搜集情报,而这种手段肯定是不能摆在明面上讨论。
因此他便转移话题:“粗略情况我已经了解了,你们将详细的资料发到我这边,如果可以的话,最好安排一批患者过来海陆丰总医院,我需求亲自研究。”
“没问题,资料马上发过去,还是我们之间的那个内部邮箱。”电话对面停顿了片刻,继续说道:“至于患者,我会尽快协调,一个星期内,向海陆丰总医院输送100名相关患者。”
“好,时间紧急,我就不闲聊了。”
“嗯,江院士你忙吧!我也要去安排其他事情了,有什么发现,或者紧急情况,你直接打我电话,或者锦堂的电话。”
“拜拜!”
挂了电话,江淼眉头紧皱。
过了一会,他站起来,来到自己的办公室里面的专属休息室,这个休息室内,配备有他自己配置的私人电脑,很快他十指在键盘上跳动着,不到五分钟就跳过国内的防火墙,进入了国际互联网。
随着网线,江淼将南美洲近三年的各种相关信息,一股脑扒下来,紧接着进行快速筛选。
半个小时之后,他看着那十几份被隐藏起来的秘密文件,脸上露出一丝凝重和无奈:
‘洪水冲毁了那两个秘密生物研究所,导致其内部培育的各种转基因沃尔巴氏体,被实验蚊子传播到了亚马逊雨林之中…’
‘那个组织发现事情失控之后,并没有告诉其他人,而是快速销毁了相关资料,甚至将一部分知情者灭口了…’
‘与此同时,她们还在其他地区研究沃尔巴氏体,直到去年年初,她们发现亚马逊雨林周边的各个城市中,新生儿出生率下跌了近30%,才意识到传播出引起的转基因沃尔巴氏体,可能彻底失控…’’
‘经过近一年的调查研究,她们发现之前实验室制造的转基因沃尔巴氏体,经过野外传播和竞争进化之后,突变出一种特别的机制,可以直接破坏灵长类的雄性生殖细胞,从而导致灵长类动物的雄性出现死精症…’
‘目前根据她们收集到的患者数据,该变异的沃尔巴氏体,对灵长类雄性的感染率可以达到60%到90%左右,其中根据南美洲的情况,当地核心感染区的男性感染率,普遍达到82.7%左右…’
‘由于北美洲和南美洲有陆地连接,因此在去年六月份前后,该组织已经在墨西哥发现大量感染案例,九月份携带变异沃尔巴氏体的蚊子进入德克萨斯州和佛罗里达州等地…’
‘同年七月份左右,在非洲中部沿海地区,发现大量携带变异沃尔巴氏体的蚊子…’
江淼立刻想到了由于前几年的禾黄真菌传播,导致亚洲联合体严查进口的农产品,因此短时间内阻隔了携带变异沃尔巴氏体的蚊子进入,这让国内没有立刻发现问题。
更何况,亚洲联合体内部的城镇区域,都密布针对蚊子的基因靶点信息素驱逐喷雾,城市里面是不存在蚊子的,自然很难被感染到。
对于现在这个情况,他也非常无奈。
因为从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突变之后的沃尔巴氏体,已经变成了一种全新的灵长类细胞器,就类似于曾经的叶绿体、线粒体那样。
这东西棘手的地方,就在于它嵌入了人体细胞之中,如果要进行灭杀,很有可能波及到生命安全。
至于通过防护措施,或者灭蚊措施,阻挡蚊子叮咬,虽然在亚洲联合体内部可以实现,但那些在海外工作的人员,肯定没有这个条件。
当然,如果工作区域是在南极洲、北冰洋、格陵兰岛等地,那自然不需要操心被蚊子叮咬。
不然,那些在南美洲、非洲等地工作的外派员工,真的很难避免被蚊子叮咬的问题,总不能只待在专门的基地之中,或者出门穿戴防护服吧?
对于现在的这个情况,江淼虽然忧心忡忡,但他倒是没有着急。
主要是亚洲联合体内部的蚊子体内,大概率还没有感染变异的沃尔巴氏体,即使是以后境内的蚊子被感染了,由于亚洲联合体的城镇目前普遍有驱蚊喷雾系统,蚊子也很难叮咬到人。
只要在野外活动的时候,随身佩戴驱蚊喷雾器,就可以极大减少感染变异沃尔巴氏体的风险。
至于其他地区的感染者,那只能自求多福了。
特别是落后地区和混乱地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些地区大概率没有办法全方位防备蚊子的叮咬。
当天下午,江淼已经看完了相关资料。
在海陆丰集团总部这边的十几个相关的生物研究员、医学研究员,也收到了相关的通知,在下午三点钟左右,放下了手上的各种工作,过来总部开会。
会议室内,助理将相关资料发给众人。
江淼和书雅两人也在小声讨论着。
书雅一边看资料,一边凝重地问道:“可以确实是人为改造的吗?”
“大概率是,有可能是人为改造的沃尔巴氏体泄露到了亚马逊雨林之中,然后通过自然变异,进化出现在这个品种。”江淼无奈地揉了揉太阳穴。
另一个医学研究员目光无比凝重:“这东西太邪门了,一旦被感染,除非在短时间内进行药物阻断,不然一旦蔓延开来,很难进行全方位灭杀。”
“有点像艾滋病。”
“确实有点像艾滋病。”
“从感染者的情况来看,除了出现死精症之外,被感染的初期有明显的发烧症状,这应该是身体的免疫系统在抵抗变异沃尔巴氏体的入侵。”
“也就是说,一旦患者过了发烧期,就可能意味着变异沃尔巴氏体已经全面入侵成功了。”
“该死!国外那些生物研究人员是疯了吗?为什么要研究这种东西?”
“就是!简直是找死!”
“虽然还有16%左右的男性可以免疫这种感染,但几乎一下子让83%左右的男性失去生育能力,当地社会肯定会很快发生各种激烈冲突。”
“哎!我们现在也无能为力呀!”
一众研究员唉声叹气着,倒不是他们对付不了这种变异沃尔巴氏体,而是时间问题。
哪怕赛里斯这边竭尽全力,估计也要十年左右,才有可能研发出彻底治疗的方案。
在此期间,那些失去生育能力的人会不会发疯,就成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了。
至于当地人口会不会快速减少?
这在前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除非那些地区允许一夫多妻,同时保证那些失去生育能力的人不闹事,不然这些地区的入口肯定会在短时间内锐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