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54节

  不过这些小镇的交通,比以前的漠南各城镇更加便利,这里随着还是包邮区。

  没有错,漠北东戈壁地区,是漠北各地中,第一个实现包邮的地区。

  可以实现包邮,一方面是飞艇运输的大发展;另一方面则是眼前这一条刚刚建设完成的高速铁路。

  吕伟斌并没有在野鸭海子镇停留,而是直接来到镇西郊的高铁站。

  采用全新技术建设的架空高铁,不仅仅建设成本比以前下降了大约46%,建设速度也比以前快了很多,平均每公里高铁线路,节约了近77%的建设时间。

  这一条高铁是海陆丰公司自己投资和营运的铁路,直接从漠北的东戈壁地区,连接漠南东部的哲里木市,然后直达渤海湾沿海。

  而这些高铁线路,接下来还会进一步连接各个农场小镇,实现每镇通铁路的目的。

  毕竟建设成本下降了,建设周期又比较短,加上漠南漠北的土地征收费用比较低,不需要像内地那样考虑沿途的补偿,自然可以每镇连接铁路。

  其实这样加不上铁路,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尽可能推动区域一体化,让每个农场小镇之间的交通时间尽可能短。

  因此除了一条干线铁路之后,剩下的支线铁路,其实就相当于城际轻轨,毕竟每个小镇之间距离几十公里,通过支线铁路的连接,就可以保证这几十个小镇之间,几乎被纳入一小时通勤圈内。

  吕伟斌的助理已经通过内部的系统,购买了车票,他们搭乘的列车迅速逆风南下。

  与老高铁不一样,新高铁采用了全包轨道,轨道上方是光伏板,两侧则是泡沫硅结构的管壁,通过车窗玻璃,偶尔可以看到每隔一段距离,特地留下的镂空管壁,这可以让人观察到两侧的一部分景色。

  不到半个小时,列车就跨越了68公里的距离,抵达了东戈壁12农场,即钾盐镇高铁站。

  “经理,到了。”

  听到助理的提醒,吕伟斌才收起办公平板,他伸了伸懒腰,拿起刚才购买的沙棘汁一饮而尽:“走吧!”

  钾盐镇,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因开采钾盐而发展起来的城镇,也是东戈壁地区最大的城市,一共有11万人口。

  这里每年可以开采40万到60万吨硫酸钾,以及大约3000吨硫酸锂。

  这只是保护性开采,因为根据最新的勘探数据,该地区的钾盐资源储量大约在60亿吨左右,锂盐资源储量则在1.7亿到2.2亿吨左右。

  吕伟斌静悄悄过来,并没有通知分公司的其他人,毕竟这几个月他都在漠南分公司和漠北分公司各地跑来跑去,如果一到一个地方就让当地的管理层过来,那当地的管理层就不需要做其他事情了。

  从钾盐镇高铁站下来。

  他就看到刚刚封顶的“钾盐镇美味蘑菇厂”。

  察言观色的助理,赶紧小声解释起来:“经理,这个工厂是去年从凉州分公司引进的技术,也是为了利用本地丰富的秸秆和牛羊粪资源。”

  “美味蘑菇?就是赛里斯美味蘑菇?”

  “是的,就是那种可以生长到盘子大小的美味蘑菇。”

  咕噜咕噜…吕伟斌肚子响了起来,他笑着摇摇头:“找一个馆子吃一顿午饭吧!”

  不一会,他们就在车站不远处的公路边,看到了一家叫老乡鸡的餐馆。

  吕伟斌倒是没有为了节约几个钱,专门回当地分公司的食堂吃饭,而且他看了一眼这家餐馆的招牌,就知道这是一家海陆丰公司合作的个体户餐馆。

  要知道,这种农场小镇中,90%以上的产业工人都是海陆丰公司的人,要在这种小镇开店,没有经过海陆丰公司的商业合作事业部同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倒不是海陆丰公司故意打压外来个体户和小企业,而是没有经过海陆丰公司认证的小店,公司员工不会相信对方的产品安全性。

  特别是餐饮行业,有没有海陆丰公司的背书,在这种农场小镇中,那几乎是天壤之别的待遇。

  这也是很多餐饮小店经营者,甘愿被海陆丰公司三天两头检查的原因,因为只要通过检查,那就相当于有海陆丰公司的安全背书,自然而然可以吸引到大批产业工人过来消费。

  进了餐馆,刚刚坐下来。

  吕伟斌随手拿起菜单:“一个三杯鸡,一个地三鲜,再了一个锅包肉,加一个枸杞菜蛋花汤…咦,你们还有美味蘑菇?”

  老板娘一边笔记着单子,一边笑呵呵回答道:“这几天才来的新东西,就隔壁蘑菇厂生产的,老板要不要来一份尝尝鲜?”

  “那就加一盘五花肉炒美味蘑菇。”

  “没问题,老板吃米饭,还是面条?”

  吕伟斌看向其他人:“我吃米饭,你们呢?”

  “我也要米饭。”

  “我要一碗红油板面。”

  “我要一碗焯水白面就好。”

  胖乎乎的老板娘提醒道:“板面和白面都没有问题,不过米饭都是人造米,各位吃得习惯不?”

  “吃得惯。”吕伟斌当然知道人造米的味道,这边的人造米都是公司自己生产的,他在食堂经常吃,自然不觉得不习惯。

  “好嘞!稍等一下,马上好。”

  老板娘撕下单子,走向后厨安排菜肴。

  几个同事则在冰箱里,拿了几瓶饮料,吕伟斌并没有再拿沙棘汁,毕竟这东西喝多了烧胃,他要了一瓶玻璃瓶的桦树汁。

  就在此时,小店又来了不少客人。

  有本地的产业工人或者其家属,还有背井离乡过来这边创业的内地人,以及两个大学生模样的游客。

  随着临近中午饭点,小店也越发热闹起来。

  很快,吕伟斌这桌的饭菜就陆续上来了。

  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锅包肉,就着米饭吃起来。

  在隔壁桌的两个大学生游客,则一边喝着豆奶,一边小声讨论着这个小城市。

  “阿华,你毕业之后真打算过来漠北工作?”

  “嗯。”穿着红色羽绒服的年轻人点了点头:“内地的竞争压力太大了,现在漠北的小城市环境还不错,待遇也比较好,竞争压力又不大,何必去北上广深挤得头破血流?”

  刚才提问的年轻人一脸郁闷:“哎,我父母不同意我离家太远,不然我也想过来漠北的农场躺平。”

  “你小子有什么好抱怨的?你是独生子女,不用考虑买房子之类的事情,我兄弟姐妹四个,才可以跑这么远。”阿华开解道。

  现在西北和中北地区的大开发,确实吸引了一批家庭压力比较大的年轻人。

  一方面是这些地区的农场和产业工人,待遇确实比较好。

  另一方面,也和西北中北的交通系统全面升级有很大的关系。

  例如以前从漠北到华北,交通就不太方便,公路和铁路没有太多线路,飞机价格高昂。

  现在则不一样了,类似于海陆丰公司的自营高铁,在漠南和漠北之间,就分布着5条干线和17条支线。

  加上越来越便宜的支线客机,现在漠北各个有点规模的城市,都有小型支线机场,从漠北飞漠南,最便宜的机票才150块钱左右,就宛如空中巴士一样。

  最后就是因为随着一个个农场的开发,现在当地的沙尘暴已经快绝迹了。

  一部分小镇还建有亚生态圈,可以在居住区形成局部小气候,解决高原荒漠的恶劣居住环境。

  很多人觉得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竞争太大,不想去内卷,便选择过来这种边远地区工作。

  其实现在这些新开发的边远地区,在各种基础服务和配套设施上,并不比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差多少。

  这和技术发展有关系。

  各种技术不断更新迭代,推动了社会的扁平化发展。

  以前大城市可以虹吸小城市和农村,那是因为这些大城市在教育、医疗资源上,有很大的优势,同时还存在跨越阶级的发展机会。

  现在边远地区也有发展机会,同样在教育和医疗等资源上,逐步追赶上大城市。

  面对这种变化,年轻人多了一个选择,自然不会一股脑挤向大城市。

第330章 物流革新

  黄河入海口。

  一道宽度达到五公里,高度达到近三十五米的堤坝,经过了一年多的持续建设,终于出现在这片河口三角洲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座看起来非常反直觉的拦河大坝,以及一座可以通航5000吨船舶的大型船闸。

  之所以建设拦河大坝和船闸,主要是因为随着海平面上升,渤海海水必然通过黄河河道逆流而上。

  如果以未来15年内,全球海平面上升30米为上限,那以齐鲁省的泉城为分界点,泉城以上的黄河上游,还是从上游流下来的淡水;而泉城以下的黄河下游,将被渤海海水倒灌,形成广阔的海侵区。

  因此现阶段,必须双管齐下。

  一方面尽快遏制全球海平面上升,国内可以接受的海平面上升上限,就是上升二十米左右。

  另一方面,则是在这些河流的低海拔下游河道,建设高规格的堤坝,同时也是要腾出一部分低洼地区,作为黄河上游淡水积蓄的新湖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黄河下游河道两侧的低洼地带,已经开启了全面移民工作,将大约877万当地人,陆续迁移到漠南和西北。

  未来,黄河泉城以下河道的低洼,会被陆续淹没,形成一片面积不小于800平方公里的湖泊。

  这件事有利有弊。

  弊端自然是大量平原耕地和城镇被淹没。

  利好的一方面,则是通过堤坝的阻隔,建设沿海海水淡化工厂源源不断输入淡水,这个湖泊就是一个淡水湖,而且航行上万吨级别的船舶,也没有什么问题。

  因此在未雨绸缪的前提下,在泉城附近的黄河河道上,另一座大坝和大型船闸也在紧锣密鼓建设。

  通过这些大坝和船闸。

  未来可以确保黄河下游的五千吨通航河道,将从沿海直达三门峡大坝附近。

  其实长江河道也需要进行差不多的改造升级。

  不过长江的年径流量比较大,不能像黄河淮河那样全堵起来,必须和大海连接。

  这就带来了一个麻烦。

  那就是长江下游一部分河道将变成咸淡混合水域,虽然提高了河道通航上限,但也导致当地的用水必须通过海水淡化设备处理。

  在这种未来大趋势下,亚洲联合体境内的河流低洼地带,必须有所割舍。

  比如洪沙瓦底的仰光城,这个城市所在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就基本只能舍弃了。

  包括红河三角洲、湄公河三角洲、湄南河三角洲等低洼冲积平原,未来的命运都一个样。

  其实对于这一点,赛里斯是默认放弃这些河口平原的,个中原因不言而喻。

  因为东南亚地区的这些河口三角洲平原,都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产区,如果失去这些粮食产区,那东南亚未来要重新恢复主粮自主产能,就会难上加难。

  这种情况,赛里斯当然是乐见其成。

  随着全球海平面上升,东亚地区内陆的漠南、漠北、西北,将吃到雨带北移西移的一部分新增水汽,让当地气候进一步湿润化。

  加上各种新技术的应用。

  西北、漠南、漠北三个地区加起来,就可以新增大约30亿亩耕地。

  加上本来就有十几亿亩耕地,还有东南亚、东北亚剩下的耕地。

  整个亚洲联合体内部的耕地,足够供应大约40亿人口的食物需求。

  因此这种情况下,东南亚被淹没一部分耕地,对于赛里斯而言,是一个非常有利的趋势。

  …

  已经建成的一部分环渤海防海大坝上,并不像传统大坝那样,是光秃秃的钢筋混凝土表面,而是面积广阔的新耕地。

  比如黄河入海口附近的防海大坝上,就种植了大量的樱桃。

首节 上一节 354/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