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330节

  现在禾本科已经倒下去了。

  只剩下的主粮之中,大豆和其他豆类大部分属于豆科、土豆属于茄科、番薯属于旋花科。

  现在有必要增加一个芭蕉科,替补一部分禾本科的空缺。

  特别是新米蕉系列的茎叶,含有大量粗纤维、淀粉、维生素、矿物质,还有少量的蛋白质,刚好可以作为饲料使用,大搭配高蛋白的仙豆大豆,就是一种比较好的组合饲料。

  而新米蕉系列并不需要完全成熟,大概生长5个月左右,就可以直接收割,青香蕉可以直接作为主粮食用。

  从三月份开始大规模在琼州种植的新米蕉系列,仅仅半年左右,就种植了大约247万亩,同时还种植了大约186万亩木薯。

  目前第一批种植下去的新米蕉,已经可以开始收割了。

  感恩市的水稻田上,此时已经布满了新米蕉。

  砍香蕉的工人,穿着小背心戴着草帽,手持长柄镰刀,头顶烈日。

  直接割断香蕉穗杆。

  啪!一大穗青香蕉砸落在地面上。

  农场工人没有接住的想法,因为没有那个必要,这些青香蕉并不是水果香蕉,而是主粮香蕉,待会还要拉去工厂进行深加工。

  另一个农场工人拿绳套,套在香蕉穗上,然后就绳子的另一头挂在一条钢缆上,紧接着将香蕉拉上去。

  钢缆上有专门的滑轮组,可以拉着香蕉到外面的公路旁边,那里有水泥路和运输车辆。

  而在割下香蕉的区域,一台改进过的收割机,正快速收割着香蕉茎叶,被收割机吞噬的茎叶,瞬间便被进一步搅碎,然后喷吐到一旁跟随的运输车车斗上。

  粉碎之后的茎叶,会被运输到青贮加工厂,通过增加白糖进行发酵,然后作为青贮饲料。

  另一边的青香蕉加工厂,已经收到了源源不断的青香蕉。

  这些青香蕉先被切成一根根,然后通过机器进行清洗、遴选,紧接着进入去皮机之中,将外层的香蕉皮刨除。

  被刨除了香蕉皮之后,剩下的香蕉果肉则被送入高温消毒车间,统一进行消毒处理。

  完成消毒处理之后,这些香蕉果肉会采用碳化硅纳米管进行负压去水,去掉果肉之中99%的水分,最后采用类似于压缩饼干的压缩工艺,将宛如泡沫板的果肉压缩成为硬邦邦的香蕉淀粉块。

  当然,这种是比较简单的产品。

  这个工厂还有其他产品,比如添加大豆蛋白粉和矿物质,生产出来的全营养压缩淀粉块。

  之所以要这样处理,主要是为了延长保质期,经过密封包装之后,在干燥阴凉的仓储室内,这种压缩淀粉块可以保存两三年。

  海陆丰公司在感恩市的市区,开设了不少直营餐饮店,包括西部快餐、江海食府,他们也是第一批尝试使用压缩淀粉块做菜品的餐饮企业。

  从内地过来旅游的游客,有不少正在西部快餐吃饭。

  “客人你好,这是你们的套餐,另外还赠送你们一份芝士香蕉泥。”拿着东西过来送餐的服务员,笑着就东西递给两个外地游客。

  “谢了。”戴着鸭舌帽的年轻人微微点头。

  “不用客气,祝您用餐愉快。”服务员随即离开。

  看着餐桌上的套餐,两人便开吃了。

  两人点了榴莲披萨、牛肉汉堡、奥尔良烤翅,加上两碗赠送的芝士香蕉泥和两杯木蔗可乐。

  “咕噜咕噜…呼…”吸了一大口可乐,鸭舌帽年轻人满脸畅快淋漓:“爽,这大夏天喝了一口冰镇可乐,实在是太爽了。”

  “还是西部快餐的榴莲披萨好吃。”女伴是一个短发眼镜妹,她带着一次性手套,拿起一块新鲜出炉的榴莲披萨,直接一大口咬了一大半。

  鸭舌帽笑着放下玻璃杯:“那还用说,他们背靠海陆丰公司,用的榴莲果肉都是比较好的,而且他们家非常舍得下料,还不虚标。”

  “嗯嗯…”眼镜妹已经满口都是榴莲披萨。

  西部快餐作为目前新崛起的快餐企业,发展确实非常快速,目前在全国已经有358家分店,而且还在快速扩张之中。

  作为拥有相对完整产业链的海陆丰公司,其子公司在搞快餐方面,确实具备巨大的先天优势。

  加上西部快餐都是直营的,没有所谓的加盟店,因此管理非常严格,食材也是真材实料,份量更是实打实。

  很多西式快餐店喜欢在份量上做文章,比如披萨的尺寸,就是一个非常有成长空间的地方。

  经常吃西式快餐的人,如果是那种比较细心的人,就很容易发现西部快餐的8寸披萨是比外面的同类型8寸披萨大一圈的,加上用料非常扎实,自然吸引了一大堆年轻人。

  另一方面,西部快餐的价格也是比较便宜,和华莱士的价格差不多,主打廉价快餐这个市场。

  对于很多游客而言,如果在一个地方吃东西,觉得当地的食物不合胃口,那西部快餐和江海食府就成为他们最后的兜底选择了。

  比如正在大快朵颐的鸭舌帽和眼镜妹。

  眼镜妹喝了一大口可乐,然后拿起勺子舀了一勺芝士香蕉泥:“咦?这个芝士香蕉泥挺不错呀!”

  “应该是新品,他们家搞新品的时候,都会免费赠送半个月的。”鸭舌帽对于西部快餐的套路一清二楚,不过很多人还真吃这一套。

  其实芝士香蕉泥的成本并不高,对于西部快餐而言,就算是连续赠送半个月,也不会损失多少钱。

  毕竟英雄乳业可以大规模生产芝士,而香蕉淀粉块是感恩市本地生产的,加上一些调味料,成本肯定高不到哪里去。

  与此同时。

  主动服软的暹罗,也获得了特殊批准,允许在赛里斯经年采购一批粮食作为应急粮食。

  作为曾经的世界第一大大米出口国,暹罗也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竟然需要跑过来赛里斯这边采购粮食。

  获得批准的暹罗粮食贸易总公司兵分三路。

  一路前往东北采购大豆。

  一路前往桂省订购木薯。

  一路来到了琼州的感恩市这边,他们这边考察正在采收的新米蕉。

  感恩新米蕉食品厂内。

  拉里功看着食品厂厂长祝百杰,对方正在滔滔不绝介绍着产品,翻译则快速翻译着双方的谈话内容。

  “拉里功先生,这些香蕉压缩淀粉块,直接使用热水冲泡,或者水煮,加上一些蔬菜水果或者肉类,就可以直接吃。”

  另一个工厂管理层,将几份做好的菜品,分了一些在盘子上,递给拉里功一行人品尝。

  吃了几口,拉里功擦了擦嘴,同时也点了点头:“味道还可以,和土豆泥差不多,不过更加香甜。”

  祝百杰并没有死缠烂打的意思,而是轻描淡写地说道:“非洲有很多地区都是拿香蕉作为主粮吃,如果你们有兴趣,可以采购一批回去试一下。”

  至于对方愿不愿意采购,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其实并不重要。

  毕竟现在全球粮食短缺,南非洲和南亚已经开始出现大面积饥荒,有些地方想购买粮食都没有渠道。

  拉里功自然清楚现在暹罗的处境,别看他们将今年的大米出口份额全给砍掉了,但那一千多万吨库存,并不能支撑多久。

  因此他直截了当问道:“祝厂长,这种压缩淀粉块的价格是多少?”

  “每吨3500华元。”

  “每吨3500华元?”拉里功听到这个价格,心里面顿时盘算起来。

  看起来这个价格在赛里斯内部是非常便宜,但问题是存在华元大规模升值,如果按照美刀计价,3500华元相当于1000美刀左右。

  不过好在赛里斯这边已经给了特殊的支付方案,那就是通过矿物和其他资产进行抵消。

  比如暹罗近期打算将克拉地峡全部交给赛里斯的企业开发,其中出售该地区的土地和运河营运权99年,每年产生的租金,就是一笔不小的现金流。

  而这些现金流都是华元,因此暹罗直接使用华元采购,问题自然不大。

  至于暹罗之前储备的美刀,早已经被他们抛售掉了,由于近期美刀不断贬值,暹罗抛售这些美刀资产,损失非常严重。

  如果不是通过出售克拉地峡的土地和运河开发营运权,获得一大笔华元作为储备,暹罗元的价值估计要被直接击穿。

  虽然损失惨重,但暹罗至少比天竺好很多,毕竟暹罗人口不算太多,有十几亿人口的天竺,别说赛里斯了,哪怕是全球其他国家的储备粮都拿出来,都可能喂不饱这十几亿人口。

  东南亚地区由于靠近赛里斯,因此只要他们愿意合作,拉他们一把倒是没有什么难度。

  至于天竺那边,只能自求多福了。

第308章 崩溃边缘

  面临粮食危机的东南亚地区,陆续向赛里斯服软。

  但是国内并没有打算免费送粮食,也没有打算高价出售。

  而是采用了传统的以物易物贸易模式,开始对东南亚地区展开全面的合作。

  自顾不暇的阿美丽卡和欧盟,也没有心思干预这件事,毕竟现在他们内部的粮食危机也非常严重,如果不尽快解决内部问题,反而和赛里斯在东南亚展开更高烈度的竞争,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毕竟东南亚就在赛里斯家门口,而阿美丽卡和欧盟距离东南亚,可是隔着大洋,两者可以投送的力量,压根就不是同一个量级的。

  而赛里斯也没有进一步刺激阿美丽卡和欧盟,但该吃的东西,却毫不犹豫吞下去。

  当然,单靠矿物和手工艺品之类的,东南亚显然没有办法和赛里斯完成贸易平衡,因此三项更为宏大的投资项目,在此时被提了出来。

  这三个计划分别是:

  亚洲路桥计划。

  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

  工业联合体计划。

  所谓的亚洲路桥计划,就是利用目前正在测试的琼州海峡跨海大桥,这个项目衍生出来的相关技术,彻底将整个东南亚、东北亚、东亚在陆地上连接起来。

  其中包括了东海鲁韩跨海大桥、韩日对马海峡大桥、琉球群岛跨海大桥、大员海峡跨海大桥、巴士海峡跨海大桥、吕宋群岛跨海大桥、南洋群岛跨海大桥、马六甲海峡跨海大桥等。

  这些跨海大桥将实现整个东亚、东北亚、东南亚的全面连接。

  而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目的不单单是为了获得太阳能,更加重要的事情,是为了抑制南极洲冰盖的溶解,重新构筑全新的南极洲冰盖,避免海平面快速上升。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放手一搏。

  毕竟如果放任不管,那未来二十年左右,全球平均气温会上升大约6摄氏度,这个气温上升幅度太可怕了,几乎代表着地球将进入长期的无冰期。

  进入无冰期的后果,就是在二十年左右,全球海平面每年上升一到二米。

  到时候哪怕是国内疯狂建设沿海大坝,仍然保不住沿海的精华地区。

  因此国内必须保证全球海平面上升不会彻底失控,将其控制在30米以下的上涨幅度。

  要做到这一点,扩大版的遮阳伞计划,就是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当然,中科院和海陆丰公司的相关科研机构,已经利用超算进行过相关的模拟,研究表明这个计划成功的概率非常大。

  毕竟南极洲冰盖之所以快速溶解,根本原因就在于地球大气层的二氧化碳、甲烷含量飙升,导致大气层的保温效应不断增强。

  而大气层的保温效应不断增强,又导致海水温度不断上升。

  海水温度上升,加速南极洲冰盖在夏季的溶解规模,同时又抑制了南极洲冰盖在冬季的冰盖恢复速度。

  南极洲冰盖面积不断缩小,又导致南极洲裸露出来的陆地越来越多,冰可以有效反射太阳光,但是泥土、岩石、沙子之类对太阳光的反射效率比较差,会将太阳光的热量吸纳起来,进而导致南极洲陆地升温,反过来加速南极洲冰盖的进一步融化。

  现在的地球气候,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之中。

  而南极洲太阳能开发计划,就是通过人为的手段,打断这一恶性循环,减少太阳光辐射到南极洲的热量,保住一部分冰盖,甚至可以通过局部调控,让一部分南大洋的海洋再次封冻,形成全新的冰盖。

  看起来这个项目非常庞大,实际上,中科院和海陆丰公司已经进行了全面的仔细计算分析,找到了一条非常好的捷径。

  光伏飞艇虽然承重力有极限,但如果将光伏板制造成为轻量化的高强度薄膜,那就可以节约很多材料,同时实现快速布置的目的。

  只要四艘飞艇拉着光伏薄膜布,以当前的材料强度,可以制造出边长大约5公里左右的正方形光伏薄膜布。

首节 上一节 330/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