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266节

  这个产能肯定是不够国内消费的。

  要知道国内近几年的每年生产布料面积可以达到近280亿平方米,其实这个规模已经严重收缩的情况,如果是巅峰时期,比如2018年,国内那一年生产698亿平方米的布料。

  虽然很大一部分布料是出口用的,但国内自己消费的规模肯定也不小。

  以人均每人每年5平方米的消费量计算,拥有14亿人口的国内,每年至少可以消费70亿平方米豆丝布料。

  李学民更是清楚国内市场的情况,他向江淼描述了自己的看法:

  “老板,我认为豆丝衣服未来肯定会成为国内的主流,虽然豆丝布料和天然蚕丝一样娇贵,但这并没有关系,毕竟很多消费者的衣服都是一年一换,甚至一个季度更换一次的,豆丝布料制造的服装价格低廉,消费者反而不会太珍惜,这有利于更新和复购。”

  “我们针织厂的普通款式,其中最便宜的豆丝体恤,一件才48块钱,毛利大概在25块钱左右,这东西完全就是走量的消费品。”

  一边说,李学民一边从箱子里面,取出几件大批量生产的体恤衫。

  江淼摸了摸这些衣服,质量还是非常好的,虽然款式普普通通,但48块钱一件豆丝体恤衫,还要什么自行车。

  这东西主打一个薄利多销,同时也是为了消耗产能和维持生产规模。

  豆丝布料不经过特殊处理,是不耐用的,其耐用程度和天然蚕丝丝绸一模一样,民勤集团自然不会自己给自己找麻烦,他们才不会生产耐用的豆丝布料,因为没有那个必要。

  不耐用的豆丝布料,可以促进消费者复购,这有利于维持产业规模。

  如果搞得布料非常耐用,消费者购买回去之后,可以用十几年,那后果就是布料厂只能不断缩小生产规模,甚至会走向破产。

  廉价、不耐用,加上良好的舒适性,通过薄利多销和高更新率同样可以获得巨大的利润。

  一件衣服赚二三十块钱,全国每个人每年消费两三件,那就是上百亿的利润了。

  李学民又说起品牌的事情:“对于高附加值的奢侈品牌,我们同样进行了布局,目前我们集团创立两个品牌,一个是走廉价路线的民勤新丝,另一个是走奢侈路线的仙丝。”

  其实海陆丰公司还和琼州那边国资运营公司,合资成立了海陆丰琼州纺织集团,专门负责生产蕉麻布料,同样这个集团旗下也有两个服装品牌,一个是廉价路线的“纯净时代”,一个是奢侈路线的“红珊瑚”。

  江淼想到琼州纺织集团,便吩咐道:“你们以后可以和琼州纺织集团合作,他们旗下也有两个服装品牌,豆丝和蕉麻都是环保布料,南方炎热的地区,蕉麻布料制造的服装还挺受欢迎的。”

  这一点上,江淼倒是没有夸大其词。

  在南方炎热又潮湿的地区,蕉麻混纺棉花的布料,在琼州、岭南、桂省非常受欢迎,特别是夏天的南风天,蕉麻布料就非常好用。

  虽然豆丝布料在调节体温、散热方面,比蕉麻布料还略胜一筹,可豆丝布料在南方不耐用。

  高温、大汗、频繁换洗,会让豆丝布料很快老化。

  相反,蕉麻布料在南方夏天,就比较耐得住频繁换洗。

  两者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对了,闻达,我之前吩咐你们的事情,落实得如何?”

  “额?”包闻达一下子反应不过来,还是一旁的常熙英提醒道:“老板,应该是问产地标签的问题。”

  “嗯,就是这件事。”

  包闻达这才想起来,他连忙回答道:“老板,我们已经标注了产品信息,统一标注产地为甘省和西域,并公布所有的合作企业。”

  虽然现阶段,民勤集团没有在西域建立生产基地,但是明年肯定要进入西域的南部沙漠开辟仙丝大豆的种植区域,目前正在遴选合适的位置。

  而这样标注产地信息,主要是海陆丰公司想恶心一些国际服装品牌。

  让一部分国际服装品牌更加难受的事情,则是民勤集团规定了一个非常双标的批发模式。

  那就是在本地生产加工使用的豆丝布料,价格就是统一的每公斤100块钱;如果是出口布料到国外进行深加工的情况,那每公斤豆丝布料的价格就是300块钱到500块钱,和天然蚕丝布料价格是一样的。

  想购买廉价布料去东南亚地区做服装?

  想都别想。

  要么就接受等同于天然蚕丝的价格,要么就乖乖在国内进行生产。

  十几个宣布不使用西域棉花的服装品牌,被搞得非常难受,海陆丰公司和民勤集团就是故意恶心他们,让他们因为之前的事情,没有办法购买豆丝布料。

  毕竟当前豆丝布料是属于民勤集团的独家产品,国内外都不存在同类型产品,这就是拿捏那些国际服装品牌的底气。

  反正这些服装品牌不购买,其他服装品牌也会购买。

  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之中,如果错失了豆丝布料的先机,后果可能会非常严重。

  国内很多服装品牌的动作非常快,豆丝布料大规模量产才二十多天,就有超过二百家大大小小的服装品牌、家纺品牌过来采购豆丝布料。

  就在众人谈话期间,负责营销工作的李学民就不断低头看手机,因为有不少大品牌的高管来访,需要他进行接待。

  江淼也发现了这一点,他笑着说道:“李副经理最近业务很繁忙呀!”

  “抱歉,老板,是有几个比较大牌的企业派人过来洽谈合作。”李学民也有些不好意思。

  他摇摇头:“没有关系,你先去忙,公司的事情更加重要,我就是过来参观一下。”

  “多谢老板体谅,那我就先告辞,包总,万总,常副总,我们晚上再见。”

  “再见。”

  李学民离开之后。

  江淼并没有太在意,他和众人聊了常规豆丝制品的生产销售情况之后,又询问起非常规豆丝制品的情况。

  早有准备的包闻达对答如流。

  “老板,目前柔性高气密性硼布的生产车间已经高效生产,每个月可以生产大约1000吨,目前飞艇公司使用的柔性高气密性硼布每平方米重量为134克,746万平方米。”

  江淼看向万高峰:“高峰,你们飞艇公司那边怎么设计气囊?”

  万高峰拿出一份最近设计完成的飞艇简介递给他:“我们这边为了方便特种布料厂生产,都是采用了标准规格,通常都是以1万立方米、3万立方米、5万立方米的圆柱体和半球体为标准规格。”

  接过文件,江淼边翻看边问道:“你们的设计团队采用现在这个外形设计,是为了让飞艇获得动升力?”

  “是的,老板,我们设计团队中,有几个工程师之前是搞飞机设计的,他们认为可以试一下,我们的材料强度足够高,特别是最近出来的碳化硅管材料,如果作为飞艇的核心骨架,其强度足以让飞艇兼具飞机机翼的动升力。”

  新的飞艇设计方案,飞艇外形采用了类似于飞机机翼的结构,即上半部分有一个明显的弧度,下半部分则是一个平面,通过这种设计让飞艇获得动升力。

  “设计团队不仅仅使用了超算模拟计算,还使用了小模型吹过风洞,模拟了海拔500米到5000米的不同空气密度,以及不同飞行速度下,获得动升力的情况。”

  江淼翻到风洞测试报告上。

  从结果来看,情况符合设计预期。

  如果飞行高度低于海拔500米,那飞艇通过动升力,可以提升16%到23%的有效载荷,能耗增加大约5%到11%,这是正向改进。

  如果飞行高度高于500米,又低于5000米,由于空气密度下降,飞艇本身的静浮力会下降,因此动升力的增益会被抵消掉。

  但是这种情况有利于飞艇整体有效载荷的保持,不至于一爬升到高海拔地区,就出现有效载荷下降,从而导致飞艇飞不上去的情况。

  这方便飞艇跨越山脉,以及在高原地区运行。

  不过这种设计,可不是其他飞艇制造企业可以模仿的。

  如果没有高强度材料,飞艇庞大的结构会在飞行过程中,受到动升力的扰动,造成中间的骨架断裂,最后在空中解体。

  有材料优势的海陆丰公司才可以如此设计飞艇。

  看了飞艇公司的设计方案后半部分,江淼再次看向万高峰:“高峰,设计团队询问碳化硅管能否作为光伏板?”

  万高峰如实回答:“是的,老板,设计团队的一个飞艇设计工程师,以前尝试过使用太阳能薄膜,覆盖到飞艇顶部,用于提升飞艇的自持续航能力,他了解过碳化硅材料的特点,知道目前光伏产业中,有使用碳化硅作为基材的光伏板,因此才特定询问,我们公司的碳化硅管能否作为光伏板材料。”

  江淼倒是没有想到这个应用,他之前太忙了,还来不及对材料进行全面的测试和深度开发,不过他很快就从记忆之中,搜索到了碳化硅光伏板的相关信息。

  目前碳化硅通常不是直接作为光伏板的主要吸光材料来使用,而是作为一些光伏电池结构中的接触层等辅助材料来提高电池性能。

  但如果仅考虑理论上碳化硅光伏板的效率,一般可达到20%以上。

  若是基于碳化硅接触层的砷化镓太阳能电池等应用,通过减少正面金属使用量、增大表面透光面积等方式,能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可使砷化镓太阳能电池接近其理论单结效率27%。

  而在光伏逆变器中,碳化硅功率器件可将转换效率从传统硅基的96%提升至99%以上。

  通过这些信息,江淼便知道碳化硅管在光伏板方面的潜力极大。

  原因就在于碳化硅管的生产方式。

  因为碳化硅管是通过向硅管中加入纳米石墨粉末,然后通过激光进行烧结产生的。

  如果可以在石墨粉末之中,添加砷化镓之类材料,说不定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太阳能变化效率。

  当然,就是的添加砷化镓之类的材料,没有办法提升光电转变效率,这东西本来就20%左右的光电转变效率,相当于每平方米200瓦的功率,完全可以使用在飞艇上。

  以目前最大的蓝鲸3号飞艇原型设计方案,其上半部分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左右。

  如果全部铺设碳化硅管编织的布料,以每天发电8小时计算,理论上每天可以发电16万千瓦时。

  至于采用碳化硅管作为蒙皮布料,会不会增加整体重量,其实并不会。

  江淼之所以如此肯定,是因为他知道原来的设计方案中,采用硼布作为蒙皮基材,好像有涂抹防光照的特殊涂层,蒙皮的整体重量达到70吨左右。

  碳化硅管的直径大概就一百多纳米,采用单层编织,每平方米重量才246克左右,20万平方米的蒙皮大概就是50吨左右。

  主要是去掉了防光照涂层材料,在减少了很大一部分重量,而且其强度非常高,可以实现单层编织。

  加上配套的光伏配件,差不多和之前的方案一样重。

  毕竟碳化硅管在耐高温上,比普通碳化硅材料还好很多,这东西根本不需要涂抹防光照涂层,同时期使用寿命比硼布高两三倍。

  江淼向包闻达吩咐道:“等材料生产出来,你们在这边组建一个光伏研发实验室,看看这种超薄碳化硅管布料的光电转变效率如何,如果可以达到20%左右,就不用考虑掺杂砷化镓先,直接生产一批给飞艇公司使用。”

  “没有问题。”对于这种事情,包闻达自然来者不拒,这可是增加民勤集团产业多元化的好事情。

  “说到新材料的生产,特制豆丝工厂的改造工作进行到哪了?”

  包闻达思考片刻:“老板,目前已经改造了两个车间,只要工艺资料到位,预计调试一两个星期,就可以开始试生产了。”

  “很好。”江淼对于民勤集团的进度非常满意。

第248章 超低温蒸发

  时光荏苒。

  转眼间,民勤县已是天寒地冻的十月底。

  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两个特种豆丝生产车间已经完成了调试工作,目前可以开始生产普通硅豆丝纱线、碳化硅管纱线。

  同时另外两个新车间,也在紧锣密鼓的改造,预计今年十二月底可以投入使用。

  而十月份刚刚成立的民勤光伏实验室,五十多个相关的科研人员也陆续到位。

  从一家光伏企业跳槽过来的光伏实验室负责人黄玉冠,还有从中科院挖过来的研究员谢瑞麟,此时已经拿到了新鲜出炉的碳化硅管材料。

  他们一拿到材料,就迫不及待进行尝试。

  编织好的细布,由于碳化硅管非常细,直径普遍在124纳米到127纳米之间,因此这东西编织成的细布,并不是透明的,而是黑漆漆的颜色。

  接好了光伏板的其他配套元器件,黄玉冠抬头来吩咐道:“打开检测设备。”

  “好了,黄总监。”

  “启动模拟光照系统。”

  “是。”

  随着模拟光照照射在漆黑一片的碳化硅管布料上,检测电流、电压、电阻之类的设备,也收到了各种数据。

  首席研究员谢瑞麟盯着仪器上的数据,同时手上的圆珠笔快速记录着这些反馈的数据。

  半个小时后。

  “谢博士,情况怎样?”

首节 上一节 266/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