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最关键的关联,就是要测试建立独立的分布式微型电网,这也是解决电网成本的关键点。
现阶段电网每输送一度电给用户,其综合成本为0.5元到0.7元左右。
到户的每度电,其成本构成中:
发电成本为0.25元到0.35元;
输配电成本0.15元到0.2元;
特殊基金0.05元到0.08元;
税费0.05元到0.07元。
由于拥有廉价储能量系统,特别是海陆丰公司的改进型海绵电池和二代海绵电池,可以让光伏、风电的发电成本,压低到每千瓦时0.04元到0.12元左右。
因此官方给时间表为2030年之前,给风电光伏的上网电价为0.1元,就是逼这些新能源企业尽快完成改造,争取将发电产能压缩到0.1元以下,这样才可以获得价差利润。
同时官方也会调整特殊基金和税收,这方面加起来可以调整为度电0.06元。
这意味着电网还需要在输配电上,砍掉一大半的成本。
那要如何砍输配电的成本?
关键点就在微型电网上。
要知道特高压建设成本为每公里一千多万元,有些特殊地段,比如长江跨江电缆,每公里成本差不多达到一个亿。
而且远距离输电,会随着距离的增加,从而增加电损。
有些地方人口不多,为了保证正常的用电,电网还是要铺设线路过去,特别是很多偏远的乡村,要实现通电,其输配电成本就必然是居高不下的。
这就需要通过建设微电网,来解决这种乡村的用电,直接采用光伏板、海绵电池。
预估通过这种方式,加上合理的调控谷峰、可以让输配电成本下降30%左右,加上减少一部分特高压线路的建设,就可以将输配电成本压缩到度电0.08元到0.1元。
加起来,综合成本可以压缩到度电0.24元到0.26元,平均为度电0.25元。
在整体电价下限为度电0.3元的情况下,平均度电毛利为0.05元,当然一部分地区的居民用电费用是度电0.5元,利润还不错。
而电网给各个换电经营企业的电力,其收费标准为度电0.5元。
另外这一次电力系统的变革之中,核电、火电行业由于压不了发电费用,但是这两个发电类型又不能完全废除。
因此电网只能在整体电费标准上,度电再叠加0.05元,这一部分叠加费用,让整体电费标准提升到度电0.35元,这是补贴给火电站和核电站、一部分中大型水电站的保底费用。
面对这种调整,不少新能源产业直呼风水轮流转。
以前是光电、风电拿补贴。
现在是核电、火电、水电站拿补贴。
而在这个过程中,小水电站基本就是死路一条,因为小水电站属于要淘汰的落后产能,拿不到补贴,而其发电成本又比较高,估计真只能去挖矿了。
江淼在南电集团的汕美调度中心待了不到二十分钟,就返回公司总部。
刚刚回来,他就听到商务秘书刘德明的汇报。
“老板,一个小时前,金风科技向我们发来了考察申请。”
“金风科技?”
一旁的秦汉明提醒道:“老板,就是国内的大型风电设备制造商之一。”
江淼眉头上挑:“哦?他们要过来看什么?海绵电池?”
刘德明赶紧回道:“确实有考察海绵电池的项目,金风科技在国内运行不少风电站,不过他们这一次过来,还有另一个项目想考察,那就是我们公司最近申请专利的高强度人造蜘蛛丝。”
“他们鼻子倒是挺灵的,不过他们知道我们公司的规矩吧?”
刘德明点了点头:“我已经回函告知,对方表示没有问题,如果考察符合预期,他们愿意接受我们公司先款后货。”
海陆丰公司可不会惯着国内企业的臭毛病,向来都是先款后货,一般都是先付30%的款项,验收产品再收60%款项,投入使用之后,收10%的尾款。
这个模式,不仅仅是针对海陆丰公司的下游企业,对于海陆丰公司的上游供应商,同样是如此,公司都会按这个规则给30%的预付款,避免供应商资金链太紧张。
哪怕是国企作为海陆丰公司的上游,也是一样要先给海陆丰公司支付30%的预付款。
而且只要这个企业出现一次违约行为,以后都会进入海陆丰公司的黑名单。
这让不少企业面对海陆丰公司时,不得不改变以往的模式。
而且海陆丰公司对于获得技术授权的合作企业,也是有专门的条款限制这些企业,避免这些企业为了抢订单,搞什么先货后款的行为。
这种行为对于每一个行业而言,都是一种自掘坟墓的内耗。
其他行业江淼管不了,但是用了海陆丰公司技术的企业,就要按江淼的规矩来,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铁律。
毕竟海陆丰公司给你技术授权,可不是让你来和海陆丰公司搞恶性竞争的。
金风科技愿意接受海陆丰公司的规矩,那才有合作的基础,不然江淼不会浪费时间见对方。
其实现在国内不少企业,都时刻关注着海陆丰公司的风吹草动。
这一次海陆丰公司密集注册人造蜘蛛丝、人造蚕丝方面的专利,一下子就引起了很多企业的高度关注。
比如这一次申请考察的金风科技,他们就是发现了海陆丰公司的人造蜘蛛丝专利之中,有几个专利可能和他们制造风机风扇叶片有巨大关联。
本来金风科技也只是关注海绵电池的改进专利,但无意间发现了人造蜘蛛丝的其中一个专利后,他们才重视起来。
这个专利名为:“一种特殊工艺制备的人造蜘蛛丝纤维材料(编号DS12)”
该专利描述了,一种高强度、高刚性、中等弹性、超轻量的人造蜘蛛丝纤维材料。
其实这是一种意外的产物,因为无论是天然蜘蛛丝,还是人造蜘蛛丝,在改性之后,其刚性并不高,至少比碳纤维和玻璃纤维低很多,基本是不能作为刚性部件的原材料。
然而通过硼酸和甘油的重复处理三次之后,形成特殊致密纳米结构的人造蜘蛛丝纱线,其刚性大幅度提升。
平均每使用硼酸和甘油处理一次,其强度和刚度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
一次处理,刚度可以达到62GPa左右。
二次处理,刚度再次获得提升,可以达到145GPa左右。
三次处理,刚度再次发生跃变,可以达到惊人的477GPa左右。
要知道,477GPa的刚度,已经超越了碳纤维的上限,碳纤维的刚度上限为400GPa。
这个刚度仅次于刚度可以达到500到1000GPa的碳纳米管。
然而碳纳米管的刚度确实是一个理论上的数据,如果使用编织工艺,加上其他复合材料,生产出来碳纳米管集束材料,刚度仅仅只有50到200GPa左右。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碳纳米管的加工工艺,导致其在复合其他材料和编织成为集束纤维的时候,很容易出现各种结构性缺陷。
而人造蜘蛛丝的改性工艺,却不太一样。
目前海陆丰公司的豆丝实验室在处理人造蜘蛛丝的时候,往往并不对原材料进行处理,而是先将原材料通过纺织技术进行加工,形成需要的纱线、丝绸布等半成品,然后再进行改性处理。
通过改性处理之后,就会在纱线、丝绸布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纳米结构。
而连续几次进行处理,就会让这些表面的纳米结构越来越密集,缺陷越来越少。
一般到了第三次,蜘蛛丝纱线表面已经被纳米结构覆盖得密不透风,而且这些纳米结构还和蜘蛛丝牢牢结合在一起。
这才是改性处理之后,人造蜘蛛丝纱线刚性强度出现跃变的根本原因。
从本质上来看。
人造蜘蛛丝是一开始的刚度不理想,通过人为改性增强,出现巨大的性能突变。
碳纳米管则是在微观尺度上,一开始的强度非常高,但是后期复合加工之后,出现结构性缺陷,导致性能暴跌。
两者走了截然相反的极端。
这也是海陆丰公司为什么会设想出自重超轻的飞艇,原因就在于这种人造蜘蛛丝纱线的强度太强了,如果作为支撑结构的骨架,减轻一半的结构重量,那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而且由于人造蜘蛛丝本身的韧性非常好,这导致其吸收碰撞冲击的能力也非常好,几乎是钢材的两倍。
这东西不仅仅可以作为风电发电机的风扇叶片材料,还可以作为防弹衣、车辆骨架、车辆装甲、高强度缆绳、飞机骨架和壳体等。
不过改性人造蜘蛛丝纱线的唯一的弱点,主要是其耐热性比较差,哪怕是有特殊的纳米结构外壳保护,其温度失效上限,仍然只能达到246摄氏度。
甚至温度一超过200摄氏度,都会开始出现性能变化。
不过这种特性,还带了另一个潜在的特性,那就是如果该材料的外壳被破坏了,可以通过涂抹甘油和硼砂粉末的混合泥料,然后使用热风机加热,进行快速修复。
金风科技看中这个材料的高强度、高刚性,只需要价格不超过碳纤维,那这东西就有极大的价值。
毕竟现在动辄上百米长度的风力发电机风扇叶片,哪怕是使用碳纤维,单叶片重量差不多是20吨左右。
如果是采用玻璃纤维和碳纤维混合的叶片,重量会更加高。
而改用改性人造蜘蛛丝纱线纤维后,碳纤维叶片可以减少重量15%,碳纤维和玻璃纤维混合叶片可以减少35%的重量,玻璃纤维叶片可以减少50%的重量。
其实这不仅仅关系到叶片重量,还关系到发电效率,采用更轻更高强度的材料之后,风力发电机的发电效率可以提升很多。
金风科技使用了超算,带入该材料之后,发现风力发电机发电效率可以提升20%到50%。
如果是以前,金风科技估计不会太心动,毕竟这海绵电池出来之前,由于风电补贴的撤销,风电项目盈利周期太长了,面临巨大的风险。
但是今时不同往日,有海绵电池作为储能系统,风电的消纳能力已经不再是限制,现在每一台风机发电效率越高,就意味着收益越大。
第240章 把握机遇
比起还在申请预约的金风科技。
另一个企业的速度更加快。
那就是鹏城的大姜创新,因为他们公司在深汕合作区建了一个电池加工厂。
由于海绵电池的一部分加工工艺非常简单,特别是后续组装部分,随便找一个小工厂就可以生产。
海陆丰公司的电池生产部门,近期并没有时间去搞适合无人机的电池,当然,这也和国内无人机行业没有统一规格的电池有关系。
因此大姜创新只能自己搞一个电池组装厂。
近期都在深汕合作区驻点的大姜创新副总裁陆地,就一直在搞海绵电池的定制工作。
他们的工厂从海陆丰公司购买海绵结构,自己回来深加工,每立方米海绵结构的采购价格为两万元,加上其他零部件之后,成本大概在三万出头。
之所以这么贵,一方面是海绵电芯不便宜,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海绵电池的封装问题。
鹅埠镇的大姜电池厂内。
陆地听着几个技术负责人的描述。
电池厂的技术总监李领峰,拿着一颗小电池:“为了适应无人机使用,我们近期调整了海绵电芯的规格,同时将外壳从之前的玻璃钢网格,改为碳纤维密封,增强了整体强度和散热。”
“电池的重量有什么变化?”陆地主要关心电池重量的变化。
李领峰慢条斯理地回道:“陆总放心,由于我们替换了外壳的玻璃钢,采用更加轻的碳纤维外壳,虽然因为采用多芯串联和并联组合,导致组合电池组中的正负极数量增加了,但整体重量还是下降了3.1%左右。”
“电量呢?”
“根据我们的电池规格,如果按照之前差不多的重量配备给无人机,普遍可以实现电量倍增,从而实现续航倍增。”
陆地想起一件事,他向助理问道:“小文,昨天我们从海陆丰公司的实验室定制的那批零部件,到了吗?”
“是到了,应该在后勤仓库那边。”
“你安排人拉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