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美利坚 第299节

  “真稀奇,见过发食物发钱的,发电话卡算怎么回事?”

  “这你就不懂了,纽约、加州和德州那边早就发了几百万张。听说是欧洲电信公司搞促销,砸了几十亿要在阿美莉卡打响名号。”

  “哈哈哈居然真有这种冤大头!”

  虽然一个个嘴上骂着发卡人是蠢货,但领卡时却一个比一个积极踊跃。

  让弗兰克纳闷的是,领卡既不需要驾照也不用身份证明,随到随拿,连登记都不用。

  更妙的是,还能以帮家人代领为由多拿几张。

  这下弗兰克可来劲了!

  “十二张!”他扯着嗓子喊道,“我要十二张!给我前妻、前女友、前前女友,还有大女儿、二儿子”

  “行了行了,没人关心你要给谁。”发卡人头也不抬地打断他,不耐烦地数了十二张甩给他。

  弗兰克美滋滋地把卡片塞进兜里,这可是两三百美金的外快,够他喝一个礼拜的酒,还能顺便照顾下街头老相好的生意。

  和他一样,不少人拿到卡就直奔能套现的地方换钱。

  但也有人不在乎这点小钱,纯粹是为了里面的通话时长,因此拿到卡后直接把卡插进手机,转身又加入游行队伍,继续举牌抗议。

  电话卡一到手,弗兰克生怕小凯赖账,把剩下的啤酒一饮而尽,拔腿就往酒吧冲。

  “砰!”酒吧大门被狠狠撞开。

  “凯!”

  弗兰克气喘吁吁地挥舞着电话卡,“十二张,300美金!”

  小凯被吓得一哆嗦,看清是弗兰克后不禁皱起眉头。

  这老家伙状态比刚才还糟,活像根在太阳下暴晒了三天三夜的腌黄瓜。

  他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形容枯槁的弗兰克。

  不过关心归关心,小凯还是板着脸说道:“嘿,别欺负我数学不好,十二张应该是264美金,OK?”

  “什么?Come on!我可是店里的老顾客,你竟然连我这种老主顾都要克扣!”

  “行了,少废话。”小凯不耐烦地把电话卡一张张插进读卡器,熟练地操作着,将里面的预存话费转到电子账户里。

  等所有电话卡都处理完毕后,他从收银台里数出一叠零钱,头也不抬地递给弗兰克:“拿去吧。对了,记得告诉菲奥娜,她来换的话每张卡我多给五美元。”

  他举着手等了半天没反应,抬头一看,顿时傻眼了。

  刚才还兴高采烈的弗兰克此刻脸色惨白,双眼布满血丝,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淌,整个人摇摇欲坠:“送.送我去医院!”

  话音刚落,弗兰克两眼一翻,直接栽倒在地。

  “弗兰克!沃特发?弗兰克?!”小凯慌了神。

  几分钟后,小凯焦急地拨打急救电话,却被告知全市救护车都在罢工游行区域受阻,交通完全瘫痪,短时间内无法派车。

  看着地上不省人事的弗兰克,小凯急得直跺脚。

  别误会,他倒不是真有多在乎这个老酒鬼,主要是他和妻子小V都是菲奥娜的好友,总不能眼睁睁看着好友的父亲死在眼前。

  可现在菲奥娜联系不上,利普又在芝加哥大学。

  他现在只能期望这个号称世界毁灭都会像蟑螂一样顽强活着的弗兰克能多撑一会。

  就在小凯一筹莫展时,救护车终于姗姗来迟。

  小凯让一位熟客帮忙看店,自己跟着上了救护车。

  一路上,几乎每条街都有举着标语抗议的人群,把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法克!这帮人到底在闹什么?”小凯忍不住问道。

  医护人员一边给弗兰克接上监护设备,一边叹气解释:“你没看报纸吗,这还不是妈惹法克的移民法案闹的。现在芝加哥的最低时薪被卷到五美元,干一天活连暖气费都不够,谁还愿意工作?”

  “多少?!五美元?!”从不看新闻的小凯惊呆了,脱口而出:“上哪找这么便宜的工人?”

  “随便去贫民窟找几个非法移民就行。对了,你不是开酒吧的吗?说不定请他们免费喝酒就能干活。反正现在政府都给他们发工卡了。”医护人员半开玩笑地说。

  小凯摸着下巴陷入沉思,突然很想雇几个老墨来酒吧打工。

  但转念一想,就自家酒吧这惨淡生意,怕是连五美元时薪的服务员都请不起

  “法克!”

  医护人员突然咒骂起来,“光是移民法案也就算了,现在医改法案一实施,这周工资能不能按时发全都不好说!”

  小凯震惊道:“你们医护人员的工资也会拖欠?”

  “怎么不会?”医护人员咬牙切齿地说,“医改后医院收入主要靠保险公司的医保赔付,可这帮吸血鬼理赔速度是出了名的慢!以后工资拖个十天半个月能到账就不错了!”

  他这话并不是危言耸听,其实在医改实施的当天,阿美医学会(AMA)、阿美护士协会(ANA)、阿美外科医生学院(ACS)、美阿美骨科协会(AAOS)等等组织机构已经预料到了这一点,强烈批评改革未解决医疗责任保险的问题。

  医改实施后,真正赚钱的只有保险公司,各大医院需要承担着比联邦还大的风险。

  毕竟就想他刚刚说的,谁知道保险公司赔付速度到底能有多快?每次拖个上千万美金的话,医院都直接没法运行了!

  “.好吧。”

  小凯当然不懂这些,只能困惑地挠了挠头,没再多问。

  他突然意识到,今天遇到的每个人火气都特别大,怨气冲天。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艰难行驶,救护车终于抵达医院。

  小凯搓了搓手准备帮忙抬担架,刚跳下车就愣在了原地。

  医院门口,一群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正举着“抵制医改”的牌子高声抗议,把医院大门堵得严严实实!

  “医生.医生也罢工了?!”小凯彻底傻眼了。

第283章 加州暴动!

  发生在芝加哥南区的游行示威,不过是最近美国社会动荡的冰山一角。

  作为老牌工业城市,芝加哥的大部分居民都依靠工厂为生。而工厂工人有工会撑腰,企业不敢轻易降薪触犯劳工权益。

  毕竟一旦工会介入,工人罢工,工厂停产、订单延误,最终吃亏的还是资本家自己。

  因此,非法移民的薪资冲击对这里的核心产业影响有限。

  真正遭受重创的,是那些服务业发达的大都市。

  比如洛杉矶。

  以好莱坞为圆心,辐射发展的娱乐产业,带动了庞大的配套服务行业,其规模堪称全美之最。

  《移民法案》的实施让非法移民获得合法工作资格,这些缺乏专业技能的新劳动力蜂拥而至,首当其冲的就是服务业。

  原本薪资在大城市就有些捉襟见肘的服务生、洗车工、搬运工等岗位,现在薪资暴跌、竞争惨烈。

  短短几天,洛杉矶的街头巷尾就涌现出一个个举牌抗议的失业人群,堵塞交通要道。

  “还我工作”、“拒绝廉价劳工”、“驱逐非法移民”等口号此起彼伏,构成了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

  路边停着的一辆汽车里,爱尔兰兄弟正一边啃着汉堡,一边冷眼旁观这些游行队伍,脸上写满幸灾乐祸。

  “要我说,早该治治这帮人的臭毛病了。”

  康纳灌了口可乐,“还记得上次来洛杉矶吗?就因为我们叫错了皇家芝士汉堡的名字,居然被嘲笑是乡巴佬。妈惹法克,不过是个汉堡名字,又不是什么米其林三星!”

  他恶狠狠地咬了口汉堡,满嘴油光地嘟囔:“就他们那服务态度,根本不配拿一小时十几美金的工资,活该被卷死!”

  墨菲则显得冷静许多,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和服务态度无关,本质上是城市文化的问题。洛杉矶表面上标榜包容开放,骨子里却对我们这些外地人充满歧视,远不如纽约来得实在。而且”

  他转头看向街边店铺里正殷勤服务的老墨们,耸了耸肩:“相信我,等这些非法移民拿到居住证,用不了多久就会原形毕露。人总是这样,在求生存的时候低声下气,但只要站稳脚跟,就会趾高气扬。”

  “但至少现在是个好的开始。拿钱办事天经地义,我花钱可不是来看臭脸的。我可没那么贱。”康纳不以为然地撇嘴。

  他奇怪地看向墨菲:“你这么忧心忡忡干什么?哈罗德老大给了我们那么多钱,我们又不用去做服务业,操这份闲心干嘛?以后到哪儿我们都是大爷!”

  墨菲轻笑着摇摇头,也不多作解释。

  康纳觉得《移民法案》挺好,认为这些游行者都是自己不够努力才被淘汰。

  这全因他这个哥哥从没正经工作过,不是打架就是酗酒,根本不懂普通人在大城市谋生的艰辛。

  墨菲考虑得更长远。

  《移民法案》带来的不仅是就业冲击,等这些非法移民站稳脚跟后,迟早会本性毕露,开始违法乱纪。

  这年头,真正安分守己的老实人谁会偷渡来异国他乡?

  不然为什么要叫“非法”移民呢?

  “话说回来.”

  康纳突然问道:“罗夏让我们在这盯着,说有突发情况第一时间汇报。他说的突发情况是指什么?”

  墨菲皱眉思索,不确定地说:“可能是打砸抢烧?先观察看看吧。”

  他喝完可乐随手一扔,双手交叉枕在脑后,漫不经心地望着窗外吹口哨。

  这段时间兄弟俩过得相当惬意。

  自从与罗夏重逢后,先是在多伦多血洗一栋大楼,又跑去北极端了一个改造人基地。

  现在他们都是身家千万的主,花钱如流水,为所欲为。

  墨菲正盘算着要不要向小女友求婚,嘴角不自觉上扬。

  唯一烦恼的是上次在多伦多不慎露脸,现在正被联邦通缉。

  “砰砰砰——”

  突如其来的枪声打断了墨菲的遐想。

  他猛地看向窗外,只见两支肤色迥异的队伍已经扭打成一团,甚至有人开始拔枪射击!

  当地人的游行队伍和非法移民们当街火拼起来了!

  ————————

  华盛顿。

  白宫办公室里,大总统正悠闲地看着电视新闻。

  屏幕上,记者正在采访一群底层移民。

  如今的他们再也不用担心被移民局抓捕遣返,还获得了合法工作的权利,可以说彻底融入了这个国家,成为了自由民主的一部分。

  他们对着镜头热泪盈眶地感谢总统,感谢《移民法案》,表情真挚得仿佛见到了救世主。

  大总统满意地点点头,微笑着换了个台。

  同样是新闻采访,同样是底层人士,但这次的对象却是阿美莉卡公民。

  病床上躺着一个头发花白、面容枯槁的老头,一看就是酒瘾过度的低收入群体,邋遢得连病号服都穿得歪歪扭扭。

  “加拉格先生,听说您的肝脏出现了严重的功能性损害,根据诊断,治疗费用预计超过上万美元,是吗?”

  “加拉格先生?加拉格?”

  记者连喊了几声,病床上的老头却毫无反应,只是戴着呼吸器,呆滞地盯着镜头。

首节 上一节 299/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