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神通之名 第87节

  赵志立见气氛不对,赶紧转移话题,道:“而且我们也不算多么苦,你看那些邦民年年都有人饿死。平时播种和收割粮食,政府也都会派邦民来帮忙。”

  这倒也不是怕林知宴说出去,而是作为农民交了十年公粮,早已经习惯了。

  小姑娘觉得他们苦是好心,但日子总得过的。

  今年收成不好,所以大家怨气大一些,来年有余粮又都过去了。

  这个世界对于普通人来说忍耐与抗拒并存才是主基调,只有山穷水尽才会造反,平时有困难忍忍就过去了。

  而且联邦与农民关系也没到苦大仇深的地步,教育、医疗、治安等公共服务没有失能,民心基础还在。

  平时大家一起骂两句就行了,真要有人振臂一呼,大家反而觉得他脑子坏了。

  实在不行还有万能的邦民,看看远方的邦民吧。

  人的耐受性是很强的,只要农民还有一口饭吃就不会起来造反。

  “虽然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但好歹能吃一口饱饭,比那些邦民强多了。”

  “赶紧吃饭吧,不然就都凉了。”

  随后他跟陆昭开始一边喝着自家酿的米酒,一边东拉西扯。

  今天陆昭回来,他很高兴,酒是一杯接一杯。

  南海西道米酒度数不高,但杂醇很多,容易上头。

  赵志立喝得满脸通红,揽着陆昭肩膀,道:“叔我这辈子最后悔就是没去报名参军,当年我都跟你爸说好一起的,但我怕死啊!”

  “我没种,你爸是个英雄,你陆家是咱们黄水村最大的英雄。”

  陆昭笑道:“对我来说,您也是英雄。”

  临走前,陆昭给赵家留了三千块,当做老家的房屋管理费。赵家夫妇不断的推辞,经过一番艰难的拉扯,终于让对方收下。

  三千块钱对于陆昭来说不多,也恰好卡在他们能接受的数量。

  下午两点,陆昭等人开车离开。

  一路上,林知宴都格外沉默,望着窗外连绵不绝的田地,秀美始终微微皱紧。

  她知道这个时代大多数人过的都不好,农民又怎么可能过上好日子。可当一群农民活生生出现在眼前,林知宴感觉很不舒服,非常的不舒服。

  或许如果是一群刁民,她可能会好受许多。

  有些话不太方便说,在舆论上某些所谓的精英一直在丑化农民形象。每当有因为交公粮起冲突事件发现,就会有人骂农民刁民,不懂得体恤联邦。

  比如林家某个旁系叔父辈,就一直是这种调调,说:‘这地谁种不是种,你不种有的是邦民想种。’

  现实情况是有怨言,有不满,但他们依旧愿意交公粮。如果所有人都不想交,那冲突必然非常激烈。

  同时,停电不会成为主要惩罚手段。

  十六岁的陆小桐还比较单纯,直接开口道:“农民伯伯好辛苦,一年到头就赚三万块,基本剩不下什么钱。”

  陆昭开着车,通过后视镜看着林知宴精致的五官眉头紧锁,道:“林大小姐随便一套衣服就顶一个农村家庭三年的收入。”

  本来心情就很复杂的林知宴一下就炸了,她恶狠狠地瞪着陆昭,气得胸口不断起伏。

  但她没有破防骂人,只是沉默以对。

  因为这是事实,林知宴所接受的教育,让她说不出‘我这辈子的苦,我爷爷,我爸爸早就替我干完了’这种话。

  陆昭目视前方路况,继续说道:“我不是在骂你,你就算不花这十万块,也会有其他人花。世界不会因为你不花这十万块而变好,也不会变坏。”

  “你能在意他们,其实已经超越了许多人。”

  这是夸奖,也是陆昭对林知宴的认可。

  最初他只以为对方是一个比较拟人的陈倩,随着不断接触陆昭收回自己带有偏见的看法。

  林知宴的道德水平已经高出同时代,有权不滥用也是一种善。

  林知宴问道:“那你觉得该怎么解决?”

  陆昭摇头道:“我就一个边防站站长,能怎么解决?农田都不归我管。”

  林知宴继续追问:“联邦部分地区已经实行边防屯兵制度了,如果你管理这片地区农业生产,能让农民过上好日子吗?”

  “不能。”

  陆昭不假思索回答:“我不是神仙,没法凭空变成粮食来。当国际贸易随着大灾变消失,我们已经事实变成了农业国。你金银珠宝再多,最后人还是得吃饭。”

  联邦总体是缺粮的,每年都有邦区出现粮食紧缺的状况,乃至是饿死人。

  同时,生命补剂的主要原材料就是粮食,百万超凡者都需要生命补剂。

  粮食生产和征收是联邦首要政治任务,生命补剂原材料之一就是粮食。

  林知宴皱眉道:“你假设一下都不行?”

  “那不就成了空想了吗?”陆昭反问,又自问自答:“你自己都说过,联邦的人才很多。现行的制度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必然有其合理性。”

  “你所谓的设想是让我想一个剧本,预设出一个理想的框架,让人民的生产活动遵循我的意愿。但回归现实,一切的变革都应该起于实践,也要符合历史性,不要总是想着一劳永逸。”

  “不是说来一个圣人,石头都能蹦出粮食。”

  林知宴的言外之意就是有坏人迫害农民,并假设他是救世主,是不是能让农民过得更好。

  陆昭感到荣幸,却不认为换自己来能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生产力的问题应该用生产解决。

第115章 生产兵团

  陆小桐挠了挠头,道:“昭叔说的好深奥。”

  “举个例子。”

  陆昭态度肉眼可见变得温和,进一步解答道:“小桐成绩太好要跳级,那么如何证明你成绩好?”

  陆小桐不假思索回答:“考试,测生命力。”

  陆昭道:“这就是实践证明,你努力学习和锻炼生命的过程都是实践。你要先进行实践,然后证明,再然后才是跳级。”

  陆小桐面露恍然道:“历史性是不是就是考题范围?”

  “小桐真聪明。”

  陆昭用哄小孩的语气夸了一句,虽然对方已经不算小孩子,但习惯暂时改不了。

  “联邦需要粮食维系社会,农民也需要联邦继续提供一个安稳的环境,这就是当下的考题。农民想要更低的公粮指标无可厚非,但摆在联邦面前的是妖兽、叛乱、古神圈。”

  “维系社会秩序是首要,生存是文明的第一需求。赵叔不是跟你们说场面话,大部分农民都能意识到。”

  陆昭通过后视镜看着两人,提醒道:“联邦是九年义务教育,你们见到的农民都是上过学的,不要把农民跟愚昧挂钩。”

  这一瞬间,林知宴看向陆昭有种看到刘瀚文的感觉。

  刘爷也是农户出身,或者说基本90%的武侯三代以内都是农民,因为全联邦华族有七成的人口都是农民。

  但刘爷却能狠下心来制定公粮制度,这也是林知宴心情复杂的原因。

  刘瀚文为人绝对算得上正派,否则林知宴可能会是下一个陈倩。更不可能像今天这样被指着鼻子骂,仍然不会翻脸。

  可为人正派的刘爷,却为联邦制定了许多足以称得上严酷的制度。

  比如公粮制度和邦区管理制度。

  这个矛盾点如今也在陆昭身上体现,本来以为按照他的为人,应该会十分义愤填膺。

  如今却有些冷眼旁观。

  她问道:“假如你成了制度规则的人,你能让农民比现在过得好吗?”

  “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陆昭没有回答是与否,林知宴追问道:“我想知道具体的办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得到了相应位置才能设法去解决问题。”

  陆昭通过后视镜,看着有些急切的林知宴,笑道:“不过你还挺热心肠的,我喜欢你这一点,现在很多人都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林知宴轻哼一声,抱胸说道:“我是对权力的来源负责,联邦以农为本,自然要对农民上心。”

  “那你以后会节约吗?”

  “节约不了一点,我家的钱都是合法合规的,都是我爸爸与我爷爷拿命换来的。”

  林知宴又小声补充一句:“顶多不浪费粮食。”

  陆昭道:“足够了,富有不能代替名誉,反之也不能是我穷我有理。”

  “只要不动集体的,一切都好说。”

  但这个世界上不动集体富裕起来的人多吗?

  应该是不多的,陆昭很清楚,却又没有明说。

  在其位谋其政,如果未来自己真能登极,他会用行动给出答案。

  若不成功,那就只有交给后人去解答了。

  这句话刘爷也说过。

  林知宴有些恍惚,莫名有种预感。

  陆昭不是一个政客,但将来必然会成为一个类似刘爷的政治家。

  自己这算捡到宝了,可我将来拿什么留住他?

  一时间,林知宴有些患得患失。

  回老家走了一遭,陆小桐还是不太愿意回苍梧。

  随后在林知宴建议下,决定一直呆到快开学,那个时候正好也是专案组撤离的时间。

  到时候跟着林知宴坐专机一块走就好了。

  ——

  七月十六号,天气依旧是阴。

  陆昭早上结束炼精化气,测试了一下生命力。

  【生命力:43.5】

  当上了边防站站长,陆昭最大的改变就是生命补剂不缺了。在原有14支生命补剂基础上,主吏加2,行政主官加3,优秀干部加1。

  一共就是二十支免费配给。

  而重点在购买上,陆昭可以花费100块买六十支生命补剂,比原先少了五倍的价钱。

  这同样是行政主官的特权,在修行资源上,联邦是绝对不会亏待实权主官的。

  边防站职权再小,也是有兵权的职位。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更高级的生命补剂配额,整个防市只有少数几个部门有中级生命补剂配给。

  除了市执以外,高级生命补剂更是一个没有。

  这也是为什么要往富裕地区晋升的原因,资源不是一个量级。

首节 上一节 87/1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