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杨干事的离开,大家七嘴八舌的进行议论,现场立马变成了一片嘈杂。
砰!
在整个院里闹哄哄的时候,作为管院大爷的刘海中猛的一拍桌子,大声喝道:“都安静!”
现场随之肃然一静,众人纷纷朝刘海中看了过去,而刘海中则是没好气的批评和发号施令道:
“吵吵吵,有什么好吵的?”
“接下来听我指挥,每家派个人,拿上自己家的户口本,按前中后院,分别找我、老阎和老杜进行登记。”
“有什么问题,待会儿再当面沟通。”
“该了解的政策和规定,我们几个大爷都已经了解清楚,可以帮你们解答。”
“等统计完了,待会儿杨干事还要过来,这些都是接下来大家领面粉购买证需要用到的。”
“大家都配合点,不要给杨干事留下不配合的坏印象……”
“……”
别看刘海中喜欢摆架子和耍官威,但有时候,还真是需要他这样的。
随着刘海中这一动作,众人也都纷纷照着他说的去做。
“阎大爷,给!”
就在大家相继回家取户口本的时候,李红兵直接来到阎埠贵的那张桌子前,拿出了自己的户口本。
他的户口本,就在随身空间里,假装随手往自己兜里一掏,就有了。
“呦!红兵,你这速度可真够快的啊!”
看到李红兵第一个就把户口本带过来,阎埠贵愣了一下,随后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家里就你一个人,你的情况我还不了解?其实这户口本,我不用看都成。”
说着,阎埠贵在本子上写上了李红兵这个户主的姓名和家庭成员情况,然后又在后面写了职业和工作单位,最后写了一个十二斤。
做完这一切后,阎埠贵便抬头看着李红兵,确认道:“八斤加四斤,一共十二斤,没错吧?”
“没错!”
李红兵肯定道。
阎埠贵作为一个老师,不至于连这么简单的加法都算错。
“哎,红兵!”
就在李红兵拿着自己的户口本,准备回去的时候,许大茂忽然跑了过来,对着他八卦道:“这好端端的,上面怎么就突然要搞这些呢?
买面粉居然需要什么购买证,买多了还不行,就是有钱都不赚呗?
你说,是不是哪里又出了什么大事,不然……”
有许大茂这样的想法,显然并不止他一个。
建国前动荡不安稳,粮价暴涨和经常买不到,粮荒都是常事。
可自建国后,像今天这样的情况,却是鲜有。
“许大茂,这样的话,我劝你还是少说,传出去对你没好处。”
问题肯定有,但没许大茂说的那么危言耸听,要是在当下这个关键时刻,这样的言论传出去,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那可不是什么小事。
知道的,是许大茂口无遮拦。
不知道的,还以为许大茂是特务,散布谣言,破坏社会稳定和諽命。
许大茂就算要说,也别跑到他这里来说,免得到时候管不住嘴,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嗐!瞧你胆小那样,又不止我一个人这样说。”
面对李红兵的提醒和警告,也不知道是真不在意,还是故意强撑要面子,许大茂表现出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
李红兵无语,当即吐槽道:“你要有本事,去你爸面前说去,看他骂不骂你!要是你跑到外面到处说这些,一顿打都是轻的。”
“真这么严重?”
许大茂一听,下意识缩了缩脑袋。
别看许家就许大茂一个男丁,许富贵护短,陶翠兰更是把许大茂当成了心肝宝贝,到了真动手的时候,许富贵可一点都不带客气的。
“祸从口出,不利于团结的话,少说为妙。”
李红兵和许大茂没什么仇,自然犯不着故意去坑他。
“那你说,这次上面搞这么大的动作,还限制大家每个月只能买那点面粉,到底是为了什么?”
看李红兵这么淡定的样子,许大茂料想他肯定是知道点什么,忍不住试探了起来。
许大茂年龄小,却是个人精。
“你管那么多干什么,接下来少吃点面食而已,现在又不是不让你买别的粮食。”
李红兵知道原因,但没那么管不住嘴,到处去宣扬,到时候倒霉的就是他自己。
“也是。”
听李红兵这么一说,许大茂发现很有道理,也感觉自己有点想多了。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不远处的杜建国那里,却传来了贾张氏愤怒的咆哮声。
“杜建国,我们家明明有四口人,东旭还是轧钢厂的工人,加起来应该是三十六斤才对,为什么你只给我们家写了二十八斤?你是不是想要私吞我们家的面粉份额?”
面对贾张氏的质疑和恶意揣测,杜建国的脸色剧变,直接怒怼道:“贾张氏,你把你的嘴巴放干净点,不要你自己心脏,就觉得别人都是坏的。
你们的情况,一个月的面粉份额,就是只有二十八斤,哪来的三十六斤?
还克扣?
就算你们家一斤的面粉份额都没有,我家该有多少还是多少,多一两都不会有。”
杜建国直接被气着了。
他现在可是院里的管事大爷,贾张氏一上来就直呼其名,连个起码的尊重都没有。
就算没有这层身份,也是一个院的邻居,贾张氏这样怎么都不合适。
“老杜,你先消消气。”
作为贾东旭的师父,易中海自然是向着他们家的,当即安抚了杜建国一句,又忍不住确认道:“你再给算算,是不是给算少了,漏了一个人?”
看到杜建国算出来的数目,易中海也觉得他算错了。
“没错,贾家就是二十八斤的份额。”
见大家都朝自己看了过来,而易中海这个前管院大爷又当面质疑自己,杜建国的脸上有些挂不住,当即沉着脸说道:“贾家是有四个人没错,但这户口本上没有贾张氏的名字,所以这面粉份额也没有她的份。
刚才杨干事在的时候,可是说了。
这每人每月供应面粉八斤的条件,是在本市居住,且已经办理正式户口的居民。
贾张氏不在这贾家的户口本上,自然不具备这个条件。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贾张氏的户口现在还在农村,属于农业人口……”
了解这个情况,易中海有点傻眼。
而贾张氏听了之后,却是彻底不干了,当场开骂道:“杜建国,放你娘的狗屁!
你的意思是老娘我是农村人了?
我在城里住了这么多年,就算户口在农村,可早就是个彻彻底底的城里人。
既然我是城里人,那不管这户口本上有没有我的名字,你都应该把我的面粉份额给算上。”
“这不成!”
面对贾张氏的这个要求,杜建国却是反对:“杨干事特地交代了,让我们一定要按照这户口本上的来,不然我们为什么让大家带着户口本过来登记?”
“老杜,都是一个院的邻居,你就通融通融,别那么较真,帮贾家把这个份额给加上……”
易中海见状,忍不住上前,小声的劝道。
然而。
易中海的这一个举动,却是让杜建国直接怒了。
“易中海,亏你还当过管院大爷呢,就这点思想觉悟,难怪会被杨干事撤掉。”
“你知不知道,你这是在逼我犯错误?”
“她贾张氏不符合条件,你让我看在邻居的面上,把她给加进去,要是别的人也让我这样做,那不就是乱套了吗?”
“再说了,这是我能够决定的事情吗?”
“这是上面的政策和规定,真要这样做,到时候上面查下来,别说是你们了,就是我也吃不了兜着走!”
“……”
当着院里这么多人的面前,易中海居然想让他“通融”,真是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
他们现在只是初步统计,到时候杨干事他们至少还要再核对整理一遍,可不是他们现在写多少,就是多少。
再说了。
就贾张氏这样的,有什么邻居的情面。
他要是不当众和易中海撇清楚关系,到时候真出了什么问题,自己也跟着倒霉。
“老杜,瞧你这不是误会了吗?我只是对这个政策和规定还不够了解,所以才问问,你何必这样上纲上线?”
被杜建国抓住把柄当众批评,感受到众人看过来的目光,易中海心里万分尴尬,不得不强行挽尊。
他哪里能想到,杜建国会这么不给他面子。
不同意也就算了,居然还把这件事给捅出来,当面给他难堪。
果然!
当上了管院大爷,就是不一样,尾巴都翘到了天上去。
别看他杜建国现在是院里的管院大爷,可一到了厂里,就只是个中级钳工。
想到这个,易中海忽然发现,杜建国为什么会针对他的原因了。
定是当初他来找自己请教技术问题的时候,易中海不想自己的技术被别人学去,给自己增加竞争对手,所以找理由搪塞,没有搭理他的缘故。
偏偏这时。
一旁的许富贵站出来讽刺和挖苦道:
“易中海,你这话说的好听,说白了还是替你徒弟家钻空子,占国家的便宜,之前联合贾家想骗国家的贫困救济,没有得逞,现在又打上了这面粉份额的主意,也真是有你们的。”
过年贾东旭的那一波用心险恶的骚操作,不仅差点让他们家替贾东旭背锅,还差点让作为许家独苗的许大茂出了事。
这么大的仇,不可能那么容易过去。
许富贵恨上了贾家,连带这易中海也被他打入敌对阵营。
现在只要一逮到机会,就见缝插针的给他们上眼药。
“许富贵,你不要血口喷人,我们什么时候骗国家的救济了,难道作为老百姓,我们连了解一下国家的政策,都不行吗?”
易中海直接气着了,当面反怼道:“你要是有证据,现在就拿出来,别到处屎盆子乱扣,败坏别人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