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都十点了,表演都快结束了。谭雅萱也没看见江成回来,她也没心思看表演了。
又过了好一会,谭雅萱终于看到了她想看到的身影。
在江成的示意下,谭雅萱看了看表演台,又看了看身边的人。然后朝着江成所在的位置走去。
江成没有在原地等她,而是在她快要靠近后就往办公楼方向走去,谭雅萱也就在身后一直跟着。她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在外人面前跟江成靠太近。
办公楼里基本没人,江成带着谭雅萱回了工程科的办公室。
“老江,你刚才去哪里了,去了这样久,节目表演不看啦。”谭雅萱跟着江成进办公室后询问道。
江成没有理会她的话,而是绕到她身后把门关上了。
这一刻谭雅萱好像察觉到了什么,脑子有点懵。
有些事情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只是谭雅萱没有想到两人手都没牵,就出现了她有时候晚上睡觉前想过的一些情节。
在办公室里,她被抱了,亲了,甚至江成的手还不老实。
五月份了,谭雅萱今天来看表演,里面衣服穿的是衬衫,外面是厂里的工作服。裤子也就是里面一条短裤,外面一条厚实一点的长裤。
江成把手往她衣服里面伸,根本就没什么阻挡。
“不看节目了,去我家里吧。”江成说道。
“去你家,你要干嘛。”谭雅萱询问道,她脸很红,感觉身上使不出力。第一次跟一个男人这样亲密,这感觉,说不上来。
江成很想回一句说‘干’,但他知道谭雅萱不是这个意思。谭雅萱也没让他随意的摸,有些地方守的死死的。
“中午我们去饭店吃饭,去我家里谈谈以后你每个月工资上交到我这里的事情。”江成说道。
“为什么要上交给你。”谭雅萱低着头道。
“不交就算了,我走了。”
江成打开门说道,然后直接走出了办公室。
他没看上老康介绍的文艺兵,长的也算蛮好看的,而且还给人一种不错气质的感觉。交谈了一会,还发现对方是一个挺有主见的姑娘。
颜值在江成眼里可能因为审美观会比谭雅萱稍微弱一点,但对方有气质加成,在魅力上并不比谭雅萱差。
如果换成这个年代人的审美观,可能大部分人会觉得老康介绍的姑娘好看一些。
但江成还是觉得谭雅萱好一点,这丫头没什么主见,很好欺负。
在办公室里,江成就欺负了她一下,果然是一个软柿子。傻傻的,吃口水都不会。
第87章 试制类型‘撞车’
在五十年代招工,除了一些小单位,招的还是有技术需求的人,可能还会把信息公开。让一些人应聘,比如厨房烧菜的,还有木工之类的。
大点的工厂,除了内部招工,基本上都是地方统筹的。劳动局统筹,地方街道办协助。
机械配件厂第一批招的工人,都是提交了用工计划,在劳动局审批了的。
劳动局通过审核,根据工厂和单位的情况,符合一些标准的,会把用工名额让你内部招工,然后招好了让人事科的登记,把招到的人资料移交劳动局。
但劳动局不会让你短期内又进行内招,如果都这样干,那劳动局的怎么去统筹,很多家庭要是没有工人的,以后怎么找工作。
不过工厂的每次扩招,工厂内部是会获得工作名额预留的。比如一个工厂招一百个人,劳动局可能就会给工厂5~10个自己招聘的工作指标。
机械配件厂在获得第一次大量内招的名额后,现在因为生产需求,要招更多的工人了。
现在每隔个几天就会有一些穿着工装的人开着一辆卡车过来把生产的托盘车拉走,那些人虽然穿着工装,但衣服上没有单位的标记。
现在很多工厂的工人衣服基本上是一个款式的,要区分是哪个厂的,就看工作服上的工厂标记。
江成是不知道哪个厂来拉的货,又拉到什么地方去。但应该不会太远,因为拉货的车能一天来拉好几回。
要么拉去的单位不远,要么就是拉到什么中转站去了。
现在可能是需求量很大,又弄了一个组装生产线,一下就要一百多个工人。切割的,焊接的,组装的,检车的,刷漆的等等。
这还只是车间里需要的工人,量产加大,有些零件还是配件厂之前的生产车间生产的。这也意味着要增加产量。
增加产量就要更多的工人,而且还因为弄了一个第八车间,专门生产一些精密零件。又是要招人。
关键是康书记来后,液压千斤顶也开始有订单了,目前是在手动托盘车的生产车间一同生产。有订单,但现在需求量不大。
现在劳动局那边在安排人入职机械配件厂,他们那边不叫招人,应该叫安置。
退伍转业军人要优先安排,还有就是烈士家属。
然后就是妇联那边这几年崛起了,要求同工同酬,说男人能干的女人也一样能干。有些单位不能光要男性职工,女职工也要适量的任用。
四九城那边轧钢厂现在都有不少女操作工了,一个配件厂就更没你拒绝的份。
还有就是街道办会走访和登记,一些困难户,单亲家庭,或者有一些什么原因的,也会把一些人推荐过来。
机械配件厂除非招一些有指定技术要求岗位的,其他方面的职工并不是厂里的人事部能自己把控的。
江成看着厂里不断建设的厂房,车间,还有办公楼什么的。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因为他知道这绝对是他的功劳。
因为又一次的招工,再不添加一个食堂,厂里两个食堂肯定不够用。准备建设第三食堂,而且打算建设一个大点的食堂。像几千职工纺织厂那样,一个食堂每天可以达到供餐量一千多人次的。
现在兵工厂合并,康书记那边也带来两百多人。但是他们并没有参与到机械配件厂的生产当中去,合并后依然还是在造枪支和子弹。
本来江成还觉得机械配件厂的钣金工太少,而且钣金工的技术水平不行,要他们手搓车身车壳太难了。
但是康书记把车身制造的活揽了过去,一群人拿着大小榔头,小錾子,台虎钳等工具,在一个车间里,按照江成弄出来的图纸不停的敲打。
这是真的手搓车身呀,不过江成造的不是轿车,需要敲打出来的钢板都不算很大,弧度和线条要求也不多。
就是车门稍微有精度要求,缝隙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江成,我就知道你又在老康这里。”
“我来老康这里可是谈正事的,可不是光来这边闲聊的。”
“你找老康能有什么正事。”
“骗你干嘛,不信你问老康我是不是来找他谈正事的。”
江成反驳道,现在在轻卡没造出来之前,他是不会再折腾什么车辆了。平时会去汽车组装车间瞧瞧,有其他厂的技术人员来参观的话,就讲解一下。
下午不愿意待在办公室里,就到老康这边走动一下。主要是看这本的人造枪造子弹挺有意思的,另外就是去看工人造厂房和车间什么的,没有吊机,没有工程车,挖掘机之类的,靠的就是人多,也挺有意思的。
“老周,你赶快把他弄走吧,他在我这里没有正事。”康书记笑着说道。
“老康,你说话要凭良心呀,我跟你谈的难道不是正事嘛,你这杂牌步枪的制造早晚要淘汰,听我的,赶紧调整生产,造气枪。”江成说道。
“呵呵。”周厂长听到江成的话笑了,他也是玩过枪的。知道气枪那东西,没什么杀伤力,跟玩具差不多。不过想到正事连忙对着江成说道:“就在这里我跟你说点事情,沈阳那边的一个电工机械厂想派人过来跟你探讨一下液压方面的技术,不知道你愿意不愿意。”
“那个厂是做什么的。”江成好奇的询问道。
“电工机械厂,当然是生产电力方面的机械设备的。前两年那边生产一辆蓄电池叉车,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个想来找你交流技术的。”周厂长说道。
“蓄电池叉车,有点意思,技术交流嘛,当然可以。”江成回答道。
江成对蓄电池叉车其实没什么兴趣,他打算轻卡汽车造出来后,就升级手动托盘车。蓄电池叉车在这个年代应该没什么搞头,很可能是充电一小时,使用几分钟。
但是蓄电池叉车没搞头,可以交流一下蓄电池技术嘛。以后轿车上要用到很多电气设备,是需要用到蓄电池的。
“那我去回复那边了,你继续跟老康谈气枪的事,就让老康带来的人都去造气枪。”周厂长打趣的笑着说道。
明显江成说造气枪,被周厂长当成了一个笑话了。
但江成想说老周和老康都不懂市场,当然了,他也看不懂气枪目前的市场。只是知道气枪在国内市场火了很久,知道气枪应该是在六十年代左右,供销社和文体商店以及不少地方都有卖。
~~
南京~,汽车制配厂,会议办公室。
好几张同样的报纸摆放在会议桌上,可以供几个人同时翻看。
在场的人神色都比较难看,昌城那边的工业局和地方工业分管人竟然牵头在造汽车。
造汽车也就算了,竟然是在造轻卡,这车还没造出来,声势弄的很大。
关键是昌城那边凭什么去造汽车,那边有造车的工业力量嘛,有造车的技术嘛。
难道那边的工业局在决定造车之前,不询问一下直系上级部门,有没有其他城市已经在计划造轻卡的嘛,而且已经在筹备当中了。
昌成那边在造轻卡,搞的南京这边的汽车制配厂很被动。因为他们这边也有部门搭线,已经联合了很多零部件厂协作。就等技术完善,打算仿造苏联的嘎斯51卡车。
第一汽车厂仿造的卡车应该算是中型卡车,所以南京汽车制配厂打算仿造生产轻型卡车。
南京的工业水平不弱的,而且还靠近魔都。魔都的工业水平就更不用说了,在没解放之前就有过汽车维修和零部件生产的厂。
“那边工业局没通过工业部就让地方企业造车了?”
“派人去询问了,那边只是试制车辆。说是地方部门领导搞的工业大摸底,看看能不能造出一辆汽车。”
“这样上面工业部也允许?”
“谴责了,但是上面说不好打击地方工业发展的积极性,打算先观望一段时间看看。”
观望?昌成那边可是在自主设计轻卡,南京这边只是在仿造。而且还没进入试制阶段,要是那边成功了,还有这边什么事情。
“那边绝对不只是试制那么简单呀~。”
负责仿造研发的负责人说道,只是试制,根本不会搞这样大的动静。而且上面的态度也让人感觉有点微妙,自主研发设计的轻卡,就光这个名头,的确会让很多人心动。
第88章 又断一企业未来之路
作为一个喜欢改装车辆的人来说,对于轮胎的型号和构造是有了解的。
哪怕江成只是一个业余的汽车改装者,起码知道不同的造型轮胎适合在什么地方开。
所以汽车的轮胎发展历史江成是在网上看过的,并且还特意看过轮胎的构造。
在后世子午线轮胎是主流,所谓的子午线轮胎就是胎体帘线按照地球子午线的走向以九十度的角度来排列。
材料可以用钢丝或者聚酯纤维,并且用钢丝绳箍筋胎体。这样会让轮胎正面有刚性,胎侧又很有柔性。
没穿越的兄弟,可以找一辆汽车用脚去踢一下就知道了,江成在这个时代是无法示范了。正面会发现很硬,踢侧面会感觉有柔性。
汽车轮胎鼓包的时候,一般也是在侧面,因为侧面不硬。正面一般不鼓包,因为正面要是出现鼓包,基本上直接爆胎了。
五月八号,上午,昌城下着下雨。
江成和谭雅萱现在在昌城的橡胶厂里,因为下雨,人家厂里直接送了他们俩一人一件雨衣和雨鞋。
这个年代的雨衣和雨鞋都很厚实的,要是穿着雨衣骑着自行车带着小孩的话,小孩躲在雨衣里,会有种很踏实的感觉。
因为雨衣厚实,不是很大的风雨吹打在上面都不会怎么飘动的。
不像后世的塑料透明雨衣,女生穿着走在路上,风雨一大,雨衣直接掀起来,然后衣服湿漉漉,有点半透明~~。
因为衣服湿了,正好附近有认识的男同事,就去男同事家里避一下雨,顺带想办法把衣服弄干。
至于为什么是男同事不是女同事,江成也不清楚,他记忆里看过的都是这样的剧情。
江成和谭雅萱今天在橡胶厂这边,是因为这边的技术人员安置江成的指导,加工出了一批胎体了。
他们也没想到汽车轮胎好像也不难生产,就是成本有点大。
原材料都是进口的,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橡胶种植基地,天然橡胶都是进口的。钢丝也是进口钢材加工出来的。
其实这个年代也已经有子午线轮胎了,但并没有成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