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80节

  “如果她是大一的时候因为适应不了学业环境的变动,而来咨询,那你的咨询方案是没有问题的——安抚情绪,提供学习计划——这些都是标准的解法。”

  南祝仁看着中心负责老师的脸:“但是,这些解法太‘标准’了啊。”

  中心负责老师的脸松动了一下。

  ……

  标准。

  以往来大学生来心理中心做咨询,问题无非是这么几样:学业压力、社交焦虑、情感问题(校园青春版)、父母关系矛盾。

  而且这些问题的尺度都不太大。

  有大尺度的,也会第一时间转给资深教授或者外面的咨询室。

  像是南祝仁经历过的什么一心出轨的、被出轨后想刀人的等等等等,学校里面的咨询师是从来没遇到过的。

  再加上中心负责老师虽然也做咨询,但正业依旧是带编制的“老师”,而不是“咨询师”,这导致他虽然人在咨询中心,主业却不是咨询。也因此不会花太多时间在咨询上面,面对来访问题的时候会下意识地形成路径依赖。

  遇到学生说“学习不好”,就会归纳成学业问题,然后简单粗暴地把以前的干预方案生搬硬套。

  从而忽略掉那些被掩盖在学业问题背后的东西。

  这就是“标准化”的心理咨询——甚至不能说是心理咨询,而仅仅只是“学生干预工作”了。

  ……

  南祝仁点了点桌子上自己写下的资料:“经过了大一一年,来访者的问题已经转移并且深化了,重心也早就从单纯的【学业问题】从而变成了【学业问题引发的情绪感受】了。”

  就好像是摔断了胳膊,如果第一时间就医,那就接骨、上药、上夹板,没有问题;但如果闲置一两周才寻求医疗帮助,那可能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如同猛虎的炎症、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了,直接针对骨折的疗法还要往后稍稍。

  南祝仁回忆道:“她刚进咨询室的时候,虽然咨询室里面开了空调,但整个人还是瑟缩在羽绒服和围巾里面,哪怕额头开始微微出汗都没有选择短暂地透气。”

  “她和我的眼神交流很少,对外界的刺激淡漠感很强,互动性也很弱。”

  “在她的主诉中,现在的生活已经开始进入一种精力下降的【疲惫感】状态,这不是一个好信号。”

  “最让我感到危险的是,她因为学习,对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已经开始出现【无趣感】,而且已经持续了数个月、乃至于半年以上——这更是一个非常不妙的信号,也是因此让我开始以【抑郁】为方向向下去探索。”

  “随后我就剖析出了更多:社交焦虑、不配得感、可能还有一些原生家庭的问题,这些我都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入,但也都是不能忽视的。”

  “而最重要的是——”

  南祝仁的手点了点自己的脑袋:“认知。”

  认知不良的人,就好像在医学和运动上先天体弱、亦或者其他异常体态的人,会远比其他的“标准人”更容易受伤。

  “就算勉强把现在的学业问题解决了,之后她也可能因为其他更多的原因而重返咨询室。”南祝仁道。

  “所以,她需要后续的咨询干预,来改变她的认知。”

  这种观点就是心理学四大主流学派中【认知主义】学派的观点,同时也是【认知行为疗法】的基础。

  ……

  夏天看着南祝仁眼神中开始带着星星。

  中心负责老师稳了稳情绪,南祝仁的话对他的冲击很大。

  他不由自主地开始以学习的方式开始思考,开始往下顺。

  几个呼吸之后,艰难道:“那你给这个学生布置的作业是因为什么?”

  南祝仁解释:“我在咨询的时候没有和她谈起任何和【抑郁】相关的字眼。和她说起相关话题的时候,也都是用‘沮丧’、‘不适’这些字眼来替换,避免她开始做【自证预言】。”

  【自证预言】指人会不自觉的按已知的预言来行事,最终令预言发生。“预言”,则是指对自己的某种指向未来的期望,比如“这次考试很难,我一定没法通过”。

  这种现象在【抑郁】领域很常见:当某些来访者坚信自己抑郁的时候,他的想法、行为等等,都会不由自主地朝着抑郁症患者该有的方向靠拢,开始主动断社交、主观变得疲惫,从而让不抑郁的人变抑郁,轻抑郁的人变重抑郁。

  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内部从业人员对很多东西进行知识产权管控的原因,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谁知道内部资料被外人看了之后会出什么问题。

  也是因为【自证预言】,在心理疾病病症的相关评估诊断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交流的时候都会遵循轻量化的原则,把【重度抑郁】说成【中度抑郁】,把【中度抑郁】说成【轻度抑郁】,以此类推。

  “她现在的情况大概在【轻度抑郁】的范畴内,自身还具备一定的力量感,对外界的期待还没完全丧失,这是好事。”

  “之前她因为对学业的焦虑而暂停了对外界的探索,而我的做法是期望以我的‘作业’来代替她的‘学业’,以此减轻她的焦虑感,然后让她有目的性地把目光转向外界,而不是再关注自己的问题。”

  南祝仁叹了一口气:“如果她能够就此发生转变,消除掉抑郁心境,那最好;如果不行的话,最起码我们之间对‘下一次咨询’的约定也可以作为一种期待,成为她生活向上的一个锚点。”

第119章 你能理解吧?

  这个学生来访者只是轻度抑郁。

  不过在做到她的咨询的时候,南祝仁总是不由地想到自己的另外一个案例——李明路。

  都是抑郁。

  不过虽然他们是同种性质的问题,李明路的严重程度却比眼下的这个学生要深太多太多了,干预起来的限制也多上太多太多,以至于南祝仁不能用同样的方法去解决。

  想到这里,南祝仁不由心中一叹。

  另一边,中心负责老师没有说话,只是把自己的目光重新集中到南祝仁递过来的资料上面。

  他反复看着上面的判断,似乎想要在上面看出朵花来一样。

  南祝仁补充了一句:“还有就是,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保密例外的措施,可能要单独建档。”

  说这句话的时候,南祝仁看向夏天,这部分就是她的工作了。也是因为这个,南祝仁在讲述咨询过程的时候没有避着夏天,毕竟档案的时候该知道的资料基本也都能知道了,谈不了什么保密不保密的。

  说完这些,办公区就安静下来了。

  南祝仁没有再说话,在专心等着中心负责老师的反应。

  夏天也没有说话,她在专心看着南祝仁的侧脸。

  ……

  就在这么彼此沉默、连一根针掉地上都能够听到的氛围之中。

  中心负责老师好像终于理清楚了自己的思维,想通了什么事情。

  他缓缓开口,有些艰难地道:“既然是认知的问题,之后她肯定还会需要几次咨询——你都能来吗?”

  南祝仁点头:“当然。这也是我今天来这里的目的——以后在中心做咨询。”

  有了第一次开口后,第二次就顺畅了很多,中心负责老师继续道:“之后的咨询也都在学校里做吗?”

  南祝仁再点头:“如果咨询中心还是我记忆中的样子和配置的话,那在学校里面做咨询就足够了,没有转出去的必要。”

  很好,很好……

  中心负责老师抿了抿嘴唇,又道:“我手头还有几个档案,里面的学生现在回想起来可能都有深层次的问题。你……能也看看吗?”

  南祝仁点头。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虽然他并不为此感到喜悦。

  “当然。”

  “……那麻烦你了。”

  这五个字一出口,中心负责老师就好像卸下了身上的什么重担,终于松弛了下来。

  他看着眼前的档案资料,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一年前南祝仁;那个他以为只会在回忆里面出现的南祝仁,自己只能够看到背影的南祝仁,以及自己以为再也看不到的南祝仁。

  似乎什么都没有变化。

  他终于不再以背示人,而是转身正对南祝仁。

  他诚恳道:“我知道你现在是在外面工作,来回应该不太方便。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的话,随时可以……”

  “我还真有一个需要你帮忙的地方。”

  “……随时可以找我来……嗯,啊?”

  中心负责老师眨了眨眼,认真凝视着南祝仁。

  他突然觉得许久不见,眼前这人变化还是挺大的。

  ……

  南祝仁在见到中心负责老师的时候,就从对方的身上感受到了敌意。

  不过这种敌意与秃顶杨、黄鑫他们身上的都不一样,不是那种想要加害自己的敌意。

  是一种防备。

  南祝仁不由地想起对方之前对自己说的话。

  【那你要怎么去处理?做几次似是而非的咨询,然后就把他们转诊到你们外面自己的咨询中心去,让学生们掏咨询费了对吧?我知道你们目的,更知道你们的套路!】

  此刻看着中心负责老师,南祝仁轻声道:“在我刚刚过来的时候,你是不是对我有一定的敌意来着?”

  中心负责老师好不容易松弛下来的脸色又重新变得不自然起来。

  成年人的社交这么直接有点不太礼貌吧?而且自己已经主动后退一步了,难道还想要自己道歉不成?

  “确实有……如果你很在意这个的话,我可能对你有些误会,我向你道歉。”于是中心负责老师真的道歉了。

  【啊……不是。】

  有点无心插柳柳成荫了。

  南祝仁稳了稳心神,解释道:“不,我好奇的是你会对我产生这些误会的原因——你在见到我时候,一方面应该是担心我之前的谣言吧,因为我出过事故,所以担心我在咨询中心再重现一次。”

  中心负责老师有点慌乱:“嗯……南祝仁,你不要多想,我……”

  南祝仁点头:“嗯,我说对了。就算是也没关系,这个我不在意。”

  你怎么还自问自答起来了?

  中心负责老师沉默了一下,随后心里翻涌起无法遏制的磅礴愧疚感。越是说着不在意的人,心里其实就越是在意某种事情。

  而南祝仁现在的反应,很符合某些心理疾病的某些症状。

  他下意识安慰起来:“南祝仁,你听我说,这种事情无法避免的,有的时候遇上了只能说运气不好,其实……”

  “但我觉得你防备我的原因不止这一重。”南祝仁打断道。

  “在我想要接咨询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反应是我想要把来访者转诊到外面去;当我提出来访者需要长期咨询的时候,你的第一反应也是这个——所以来访者被转接出去的情况经常发生吗?”

  中心负责老师没跟上南祝仁的节奏。

  他上一秒还沉浸在磅礴的愧疚中,想要安慰一下眼前的熟人;下一秒又被紧随其后的问题冲击,大脑下意识地空白了两秒。

  而当人因为信息处理而下意识思考以至于说不出话的时候,是一个人微表情最丰富的时候。

  南祝仁顺利进行了解读。

  “对了。”南祝仁下意识地点头,“我走之后发生过几起学生来访者从学校咨询中心转接到外面的情况,而且你知道。”

  然后他就看到了中心负责老师满脸荒唐的表情,也发现自己下意识地开启了【微表情分析】。

  有点不太礼貌了。

  于是他解释了一下:“我在外面的时候学会了些微表情分析的技巧……你知道的,新手新学会某些交谈技巧、技法之类的时候,在生活中会下意识地用出来,半桶水最喜欢叮当晃嘛——你能理解吧?”

第120章 你真会啊?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你现在展现出来的状态不是很讲道理。

  中心负责老师脸上的荒唐没有丝毫缓解。

首节 上一节 80/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