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南祝仁有问题?
南祝仁面不改色,以符合社交反应的速度做出了惊讶的表情。
同时利用这个时间,开始迅速地搜索自己的回忆。
想起来了。
“师兄。”他这么对小眼睛学生回应道。
同时转头看向大鼻子学生,“师弟。”
“好久不见。”
一般学校里面,入学晚的都是称呼入学早的为“学长”,“学姐”,表达礼貌。
而研究生阶段,如果是投身同一个导师的课题组,那么彼此之间的关系就比课题组外更加紧密了一点。
这个时候,一般会用更加古典一点的称呼,像“师兄”,“师姐”,礼貌的同时还显得亲近。
小眼睛、大鼻子两个学生,就是曾经与南祝仁拜入同一位大导门下的师兄弟。
南祝仁看向大鼻子:“你读研了?我记得我走的时候你还是大四吧。”
大鼻子有些局促地点了点头。
小眼睛则是感慨:“好久不见了。”
南祝仁点头:“确实。”
他们三人开始寒暄。
络腮胡站在一边看着他们寒暄,微微皱起眉头。
他看着南祝仁——这小白脸之前不是还说不认识这俩学生的嘛,怎么转头又开始好久不见你好我也好了?
难道之前是在满嘴跑火车应付自己?
络腮胡想着,摇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
自那天的交流会之后,由于一起被选为讲座助理,络腮胡和南祝仁多了不少工作上的交流机会,一来二去,也是熟悉了。
虽然在交流会上被落了面子,但络腮胡回过味来之后,也已经发现“自己被坑得来坑南祝仁结果反过来又被坑一次”的这个事实。
络腮胡作为心理咨询师,本来就擅长矫正不合理信念,再加上有翁娉婷时不时从中调和,因此他和南祝仁现在哪怕算不上“朋友”,那也是胜过一般的同事了。
也是因此,络腮胡察觉到了一丝南祝仁的不对劲。
“明明一开始说不认识,但见了面后又说‘好久不见’开始寒暄。”
“而且他刚刚在寒暄之前,是不是犹豫了一会?”
本着心理咨询师的敏感程度,络腮胡开始回忆那些关于南祝仁的传言。
“一个天资横溢但是因为事故而失去光环”的青年。
“难道……”
一个猜想出现。
络腮胡看着南祝仁的目光不知不觉地变了。
甚至于,开始展露出同情来。
……
“师兄,当初你和南祝仁关系很好吗?”
重新回到下面坐好后,大鼻子朝着小眼睛好奇地问道。
南祝仁被开除的时候,大鼻子还是本科生,和导师项目组的其他人没什么太多的交集,对很多事情不了解。
“关系吗?基本没什么关系,一个月难见几次,见面了也难说话。”
“哦。”大鼻子似懂非懂。
“真要说有什么的话……”
小眼睛悠悠道:“他被开除之后,他的项目资源和来访者等等,全都移交给我了。”
大鼻子察觉到气氛有点不对劲。
不是?
这听着似乎是有大关系的啊!
他忍不住问道:“那师兄,我们现在的目的是?”
小眼睛指了指后面坐着的校领导:“别让南祝仁在讲座的时候有什么好的表现,等一会轮到他讲的时候,尽量问一些刁钻的问题。”
主讲师既然带了助理,那就不会单单是自己宣讲,肯定还会留出大概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给助理。
让他们以非专家的身份分享经验也好,以同龄人的身份交流也罢,都会有点出场时间,作为锻炼和奖励。
也方便拍照。
这也是为什么络腮胡咨询师对讲座这么趋之若鹜的原因:能锻炼,能露脸,能刷资历,顺便还能够扩充一下人脉。
“但是师兄,咱们这么做有必要吗?”大鼻子提出异议,“现场这么多老师和领导看着呢。”
“之前是不知道他回来干嘛,现在知道他只是回来做讲座,那让他做完然后走人不就好了?”
听到大鼻子的话,小眼睛冷哼一声。
“你以为这些专家做讲座就只是做讲座而已?”
他作为硕士前辈说起里面的门道:“专家讲座只是一个目的而已,你信不信来听讲的同学也都只是来刷实践分的,根本没几个听讲的。那既然如此,学校为什么还要辛苦邀请专家来?”
师弟眨了眨眼:“为什么?”
“因为是领导和老师们需要专家‘以讲座的名义’亲自来一趟,重要的不是讲座——是讲座结束之后,专家和学院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这种第一次来的专家和机构——你看吧,之后学院肯定会有什么联合项目或者实习项目设置下来。讲座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很多很多。”
“如果情况不顺利,那南祝仁说不定就能够借此换个身份回到我们学院,甚至我们课题组……那情况就会很难办了。”
大鼻子学生闻言,眼神变得惊恐:“那这么重要的讲座,我们还要做小动作?”
小眼睛师兄低声斥责:“这种地方那是我们这些学生能做‘小动作’的?但我们可以做‘正常动作’,然后用‘正常动作’达到我们的目的。”
“讲座之后的提问环节本来就是惯例。我们只要找到南祝仁的漏洞,甚至不用漏洞,用最前沿的研究和知识把他问得哑口无言就行了。这样就算他背后的专家不因此对他失去印象分,校领导也不会让他再有回来的机会。”
大鼻子迟疑:“南祝仁当初很厉害吧?老师还好几次夸他,说他是我们之中最好的。”
小眼睛露出胜券在握的表情,宽慰道:“心理专业的学生一离开高校、离开实验室,水平基本就很难提升了。南祝仁已经走了快一年,而我一直在学习,现在的我和他已经不是曾经的我和他了。”
“……师兄。”
“怎么,对我没信心?”
“不,我是觉得,有这个必要吗?”
小眼睛目光深沉:“你不懂,南祝仁有绝对不能回来的理由。”
“……师兄。”
“还有什么问题?”
“不是,我总感觉南祝仁在看我们这边,他是不是感觉到什么了?”
第47章 找问题
“感谢各位老师的提问。”
挂钟上的分针走过了一圈又一半,缓慢而坚持。
不知不觉过去了一个半小时。
翁娉婷在台上微鞠一躬,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她抬手关掉了背后“感谢倾听”的PPT末页,向台下做出征询的神色:
“各位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听讲的学生们开始窸窸窣窣地讨论起来。有些人在回忆刚刚翁娉婷讲了什么,有些人在询问翁娉婷刚刚讲了什么,有些人在讨论今天晚上该吃些什么。
有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显然心有疑问,但自己与自己的内心拉扯几遍过后,还是颇有大学生特色地放弃了提问。
翁娉婷露出不出所料的表情。
按照她往常的经验,一般在演讲过后,都是各个自身的老师和她简单聊两句学术问题,算是走完流程,也是避免冷场。
像是学生提问,除非是在那种只能容纳几十个学生的教室里面的授课,才会有;像如今这种几百人的小礼堂里面的演讲、交流,学生们基本都会羞涩下去,放弃发言。
“那我的这次讲座《从高校心理咨询看高校心理干预的规范化》就到此结束了。”
翁娉婷停顿十秒,左右张望一下,见没人接话,便继续走自己的流程:“同学们如果课后还有问题,可以私下里找我讨论。一会我的助理会贴上我的wei信和邮箱,不管是学术讨论、还是对心理咨询的实习感兴趣、或者是什么其他的问题,都可以过来找我。”
“当然,找我的助理也行。”
翁娉婷抬手示意站在一旁的南祝仁和络腮胡。
原本因为讲座而显得有些疲惫的学生们中,里面的一部分突然好像重新注入了能量一般,一下子精神了。几个原本讨论着今天晚上该吃什么的女孩子小群体,也停止了交流,好像是因为今晚吃什么已经不重要,又好像是因为答案在此刻获得了统一。
南祝仁转移视线,朝着人群露出一个标准的社交微笑。
他看到不少女生露出了被治愈的表情,少部分男生也是;也有更少的一部分男生,则关注着络腮胡。
而前排的几个心理学院老师和校领导,开始窃窃私语。
“一会你先讲。”南祝仁听到络腮胡低声提醒自己。
他回头看向自己的同事。出于社交的目的,络腮胡把下巴微微扬起3度,朝着学生们也在微笑;但南祝仁可以看出来,络腮胡心里的下巴,其实现在已经下降了不止13度。
“如果你在我后面讲,一会就没人听我的了。”络腮胡看到南祝仁的眼神,无奈又解释了一遍。
这是事先说好的,南祝仁很自然地点头表示明白。
倒是络腮胡把这话这么直接地跟他说,让他微微有点吃惊。
“我讲的讲座话题可能比较大,离大家也比较远,大家可能听着也不是很有意思。那接下来,就让我的助理,来给大家分享一些更加贴近你们生活的话题和案例。”
翁娉婷一摆手,示意南祝仁上场。
她自己则下台坐到第一排,周围立刻有老师上前来攀谈,交流刚刚讲座中的内容。
南祝仁顺势几步上前,眼光和台下的众人开始交汇。
不由自主地,又凝聚到了那个地方。
……
“师兄,他又看我们了。”大鼻子提醒道。
小眼睛把眼睛一眯,严肃地几乎成了一条缝:“他可能感觉出点什么了。”
“这家伙,还是这么厉害。”
伴随着低低的感叹声,南祝仁打开自己做的PPT,开口之前,又颇为礼貌地微微鞠了30度的躬。
有鞠躬自然也有微笑,这光景又引得台下女生中生出了一阵风铃般的赞叹声,还有一阵“啪啪啪”的拍大腿声。
小眼睛一阵恍惚,只觉得这气氛异常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