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 第306节

  而是用了相对缓和的措辞。

  这种选择的一个目的,是减少自己言语中的攻击性。

  倒不是担心来访者因此产生什么【防御】或者【回避】。

  而是因为近乎攻击的【对峙】,必然会激起情绪。

  此刻南祝仁希望的却是来访者能够尽可能地思考,这需要一个相对平和的心态。

  南祝仁的第二个目的,是希望通过这种客观化的措辞,减少自己的主观评价。

  不是“我判断你有问题”,而是“以前的学者经过严谨的研究,认为你现在的情况是有问题的”。

  对于林溪这种背景的来访者,这种措辞能够让她们更好地去接受。

  【青春期】的人格发展受阻,对后续人生发展远不止这点影响。

  “因为在【青春期】的人格发展受到了阻碍,势必会影响之后的人格发展,甚至导致人格发展停滞也是有可能的。”

  “比如【成年早期】中的核心冲突会无法克服,个体会难以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

  “【角色混乱】个体也会难以找到自己认同的群体,进而有【归属感缺失】或者【社会适应困难】。”

  “同时因为种种困难,情绪的异常波动问题也自然而然地变成困扰,乃至于其他的一些异常感受……”南祝仁想了想,还是把【焦虑】、【抑郁】一类的词暂时吞下去,“也可能都会出现。”

  面对南祝仁的科普,林溪沉默了。

  全中。

  这些,都是她自身确实存在的问题。

  被眼前的咨询师以近乎列清单的方式一字排开。

  躲都躲不掉。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因为离开了家、离开了妈妈;

  也可能是因为被这些自己一直回避的问题折磨了太久,以至于再也无法忍受;

  亦或者是眼前的环境和刚刚的对话,确实让林溪感觉到了一种从未体验的状态。

  她此刻的座位是斜对着南祝仁的。

  但是她却不由自主地调整了身体,变成了一种“斜靠着沙发”的姿势。

  让自己和南祝仁面对面。

  也好像是和自己的问题,面对面。

  “南老师,这些问题……我确实有,都有。我有的时候,冥冥之中能感受到,只是我不敢去细想……”

  来访者咽了一口唾沫唾沫:“我该怎么办?”

  问题的出现,不是为了折磨人。

  而是让人去克服,去学习。

  以便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以后遇到同类状况的时候,也能够应对。

  南祝仁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时间走得差不多了。

  恰好今天的流程也推到了差不多可以结尾的地方了。

  南祝仁笑得温和:“今天的时间差不多了,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再讨论和详细制定。”

  “在这里,我可以教你两个比较通用的办法——不是具体的操作手法,因为我相信,哪怕没有别人的建议,其实冥冥之中你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只是下定不了决心。”

  来访者咽了一口唾沫,点点头,示意南祝仁说的都对。

  不要说一直以来下不了决心,甚至可能今天出了这个咨询室,她都会立刻重新开始犹豫,甚至回到以前的状态。

  “你可以把这理解成作业——首先,我需要你做一个【角色列表】。”

  来访者眨了眨眼睛:“角色列表?”

  南祝仁点头:“拿一张纸,列出你现在身上的【角色】,以及每个【角色】相对应的【角色职责】。”

  “我的要求是——在你列出这些【角色职责】之后,要把这张纸给别人看。可以说是自己在备课,或者说是在做一个项目,总之——”

  “你需要让别人对你的【角色职责】进行评价,甚至是修改。”

  南祝仁想了想:“限定为五个人,等最少五个人对你的【角色职责】进行评价之后,你再把它们进行整理,相信你到时候会有新的收获。”

  来访者深吸一口气,觉得有些挑战。

  但还是点了点头。

  “至于第二个作业——我希望你去反复思考一个概念。”

  南祝仁道。

  接下来,他要挑战一个来访者的核心认知冲突。

  “你之前说过,你会因为觉得自己想要改变,而觉得自己‘不孝’。”

  来访者点了点头。

  南祝仁把手在胸前握拳,然后缓缓伸出一根手指:“你已经发现了我们刚刚讨论过的【青春期】人格发展问题,但是——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你的身上。”

  “它也存在于你的母亲身上。”

  来访者一愣。

  好似耳边炸响了一个霹雳,这句话远比刚刚南祝仁揭露问题的时候,更显得响亮。

  “所以,去改变自己的你,不仅仅是‘帮助自己’,也是在‘帮助妈妈’。”

  南祝仁勾起嘴角:“比起你现在对你妈妈的迁就来说,这种做法要更加艰难,但也——更加地‘孝’。”

  是不是身为人子的使命感更强了?

  来访者瞪大了眼睛,瞳孔因为受到思维的冲击而发生剧烈震动。

第443章 这个世界是多样化的,唯一的标准只有自己的感受

  咨询已经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南祝仁把简单记录了来访者情况的表格合上,正准备用结束语来送客。

  却听到来访者赶忙道:“老师,我还有两个小问题,可以问吗?”

  南祝仁看了一眼墙上的挂钟。

  距离咨询开始,流逝了刚好四十分钟的标准时长。

  可以适当后延一点倒是无伤大雅。

  前提是,对方的真的是“小问题”。

  “当然。”南祝仁这么说道,随后做出专注的表情。

  来访者抿了抿嘴唇,小心翼翼道:“南老师,按照你刚刚说的那个《人格发展理论》……”

  “像我这种偏离‘正常’情况的人,多吗?”

  非常突出的【回避型】思想……不,应该说是多数来访者都有的想法,只不过【回避型】的来访者会格外在意一些。

  南祝仁组织了一下语言:“严格来讲,那并不是一种‘正常化’。而是一种学术上、理想上的‘标准化’。”

  南祝仁没有正面回答,但是予以的情绪安定效果却比单纯的安抚要好得多。

  他解释道:“这种人格发展阶段……就像是医院里面的各种医疗标准和营养标准一样。”

  因为心理学的神秘性,以及一些传统文化背景的问题,来访者很容易想得太多。

  这种情况下,用一些耳熟能详的来类比会让来访者更好接受自己的状况。

  这也是为什么南祝仁在咨询中常常用医学方面的例子。

  南祝仁道:“各种各样的标准,像是——几岁的孩子饮食最佳结构如何如何,一天摄入的蛋白质必须要有多少,但是又不能超过多少,不然就会出现哪些奇奇怪怪的诸如发炎、上火问题……”

  南祝仁看着来访者。

  只见对方重新回到了正襟危坐的状态,双手置于膝盖之上。

  但是手指不由自主地收紧,嘴唇微微抿起。

  似是紧张,似是架起防御,似是在等待一个判词。

  南祝仁心中轻笑一声,把嘴角翘起来的弧度又往上拉了一拉。

  “但是——”

  南祝仁的声音没有像是林溪预料中的那样直直冲上来,而是在身前拐了个弯,把她包裹了起来。

  “但是,有的人可能天生就容易上火,有的人就是低血糖,有的人就是晕车,这会打扰他们生活吗?或者说——有人是什么毛病都没有的吗?”

  “我们这是一个复杂的的世界;生活在世界中的人,也是多种多样的。”

  “而这些心理学的理论、标准什么的,它出现的时间,更是在人出现、在社会形成之后,它本身就是对一种‘现象’或者说‘规律’的总结。”南祝仁笑道,“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要求一个人按照某种‘理论’、某种‘标准’去成长,反而有些本末倒置了,不是吗?”

  林溪一愣。

  知识很重要,但是如何去正确地运用知识,远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加重要。

  “就拿我们刚刚说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来举例。它并不是作为一种苛刻的标准,认为所有人都要按照他的八个阶段去成长才算是‘正常’。”

  “它的意义在于,当个体因为自身的某些意外成长事件,在未来的某个时刻感受到难以忍受的痛苦的时候,能够通过参考和对比,更容易地知晓自己的问题,进而有一个去解决问题的方向。”

  正式的理论应用中,该理论肯定还有更广的使用范围。

  但是在心理咨询中,针对这个来访者,南祝仁是绝对真诚的。

  《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此刻发挥的作用便是这个。

  “就像我一开始跟你说的。‘多’也好,‘少’也好,‘正常’也行,‘不正常’也罢。哪怕你的生活和什么标准啊、理论啊什么的相去甚远,只要我们自己觉得没问题,那就不重要。”

  南祝仁手心朝上摊开,指着来访者:“——最重要的,只有我们自己的感受。”

  话音落下。

  林溪身上的紧张情绪瞬间崩解。

  看着身上情绪开始变得纷乱繁杂的来访者,南祝仁笑了笑。

  在让自己声音开始带上【情绪安抚】能力的同时,又推了一把流程:

  “你刚刚说你有两个小疑惑,还有一个呢?”

  林溪深吸了一口气:“南老师,我身上的这些问题……都是很顽固的问题。说实话,虽然今天听了很多,但是我不确定自己出去以后还能够解决他们……”

  “但是,今天跟你聊了之后,我确实感觉好了很多。”

  来访者目露期待:“所以,哪怕以后我们不去解决这个问题,只是每次都想来找人聊一聊……那也可以过来找你吗?”

  【坐姿恢复笔直,甚至微微后仰。】

  【双手交叉护于小腹。】

  【嘴唇紧崩。】

  【但是……指尖、膝盖这些远端肢体在微微颤抖。】

首节 上一节 306/37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