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35节

  张当阳适时出来捧哏,而张大安则是淡定地说道,“我的理论我已经亲自实践过了,两个高考状元就是完美证明。如有必要,我打算明年再详细验证一下。”

  “嗯?!”

  故作惊诧的张当阳和现场观众的疑惑,随着张当阳的提问,当场热闹了起来。

  “听您的意思,明年还参加高考?”

  “实践嘛,我要带更多的人一起实践我的理念。所以不出意外的话,我今年依然不会填报志愿去大学报道,还是会选择复读,想冲击一下满分。今年外省出了两个高考满分的,我也想挑战一下。”

  现场一阵哗然,不少人都对张大安做出这个决定感到惊讶,不过随着主持人的提问逐步推进,一切也就合理了起来。

  尤其是张大安那句“我要带更多的人一起实践我的理念”,不是随便乱说的。

  “在这里我还要说一个秘密,或者说张安的身份。他除了是两届高考状元,一届中考状元,还创办了一个公司。所以我还得称呼您一声‘张总’,对吧张总?方便聊聊您的公司吗?尤其是业务范围跟我们广大考生,好像也是息息相关。”

  “当然可以。”

  “那我就郑重地给现场的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介绍一下,这位不仅仅是今年江口省的新科状元,还是江口省沙洲市张安教育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教练,公司名下的新东圩港中学,创造了今年江口省的高考高分记录,六百分以上的考生人数高达七百零四人,而全省六百分以上的考生总人数,是一千六百八十九人!”

  伴随着强劲有力的现场伴奏,主持人张当阳接着又说了一句,“同时,今年文科超过六百分的唯一一人,就是眼前的新科状元,张安。”

  现场的惊呼声和鼓掌声,瞬间就跟着响起。

第65章 话题人物

  两届高考状元,而且文理兼修,这就已经让人很惊讶,但随着主持人张当阳的进一步介绍,表示这位状元郎在去年就已经成立了一家公司的时候,下午一点档的收视率,创造了江口卫视教育频道的新纪录。

  “能聊聊您为什么创办一家公司,或者说‘张安教育’吗?”

  “我刚才说过了,就是为了实践一下我的理论,只是实践的过程中,我没办法创办一所学校,所以就有了‘张安教育’。目前看来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也证明了我的理论没有问题。”

  “只要每门课都考到满分,那么总分就不会低。”

  “对。”

  现场观众顿时一阵轻笑,但跟刚才的哄笑,显然已经截然不同。

  主持人张当阳顺势切入话题:“期间有没有什么困难?或者说遭遇什么挑战,比如说阻挠啊非议啊等等。”

  “没有,一切以成绩说话。所有的所谓阻挠、困难或者小动作,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我不存在什么实际意义上的困难。”

  轻描淡写说话的时候,张大安顺势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然后接着道,“而当我初次证明实力的时候,一切非议全部转化成了溢美之辞,我走到哪儿都是好人环绕,一个坏人都没有。”

  “哈哈哈哈哈哈……”

  听懂潜台词的现场观众都是笑出了声,整个导播间的气氛都是相当的欢快。

  “不过社会上还是会有议论,尤其是你看啊,昨天还是前天,有个教育学的专家,说你的做法,是对高考应试公平的冲击,让教育公平产生了失衡。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我用眼睛看。”

  “嗯?”

  张当阳愣了一下的小眼神,又引来了一波小小的善意哄笑。

  而张大安也是继续面带微笑淡定地说道,“教育上的公平失衡这事儿,它怎么轮,也轮不到我头上来对不对?我又没有给七百零四个超过六百分的学员加个十分二十分的,都是他们凭本事考来的。他们一不会唱歌,二不会跳舞,三不会马术啥的,连画画也只会解析几何,何来教育公平失衡?纯属无稽之谈。”

  “那高考应试冲击呢?我们看到啊,你创办的‘张安教育’,主要就是高考复读生,对应届生的冲击,还是会很大的吧?”

  “这也不关我的事儿啊,国家有规定,你只要符合高考应试资格,就可以参加高考。还有六十多岁的老先生来凑热闹呢,他们也是来冲击高考应试的?吃饱了没事干就为了给国家添乱?”

  “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再起,伴奏也弹了一段俏皮音,张大安接着说道:“再说了,应届生要是本届高考考发挥不太好,那可以来我这里练练,咱们明年再战,冲击一下今年高二的学弟学妹们。”

  “哈哈哈哈哈哈……”

  看着张大安一本正经说出这段话,现场观众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形象上的反差,让人觉得张大安不再神秘,但又新增神秘。

  “我这儿可是正规栏目,不能打广告的啊。”

  主持人张当阳也是适时跟进,笑声和伴奏声再度叠加,整个导播间的气氛越发亲切起来。

  电视机前的观众当中,原本很多学生是被父母拉过来看的,现在也都看得津津有味,觉得还挺有意思的。

  “那年年老生冲击应届生,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公平吧?”

  “动态公平也是公平嘛。”

  主持人张当阳敢问,张大安就敢答,观众也是越发觉得有点儿意思。

  不过细心的家长们还是抓住了重点,没真当娱乐节目看。

  那就是张大安有一点说得很对,如果这次高考孩子发挥不好,确实是可以送到张大安那里练一练,明年再战,把握也更大。

  再加上这个什么新东圩港中学确实是战绩赫赫,实力成绩都摆在那里,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尤其是甭管学文科还是理科,人家文理双修的双状元,这还挑个鸡毛呢。

  “能不能问您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

  “教育公平这事儿就别找我取经了吧?”

  “咱们不聊教育公平的事儿,咱们谈钱……”

  “谈钱伤感情啊。”

  “哈哈哈哈哈哈……”

  小小的一个插嘴,又是一阵哄笑。

  张大安稍微侧了侧身子,然后笑着道,“行,问吧,我这儿其实除了‘核心技术’,别的都可以对外透露。”

  “那我问了啊!”

  说着主持人张当阳微微欠身,故作压低了声音问道,“您的公司赚了多少钱?方便跟大家伙说说吗?”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

  张大安拿起水杯又喝了一口,然后道,“第一年,也就是四六九五年那会儿,我刚考到整个吴都大市的中考第一名,就找了一个地方,借了点儿人手,开了一个‘状元陪读班’。赚了大概三百来万吧;第二年……”

  “多少?!第一年就赚到这么多?”

  “那你看呢,我这实力摆在这里,为了验证我的理论,我也不能倒贴钱进去啊?”

  “行,你继续说,那第二年呢?”

  “第二年我就参加了高考,然后顺便拿了个全国高考状元,也就是四六九六年。名气大了嘛,就规模上来了,暑假那会儿就赚了一千四百多万,后来陆陆续续又赚四千万左右,反正营业收入超过了五千万。”

  “我的天呐……五千万。那、那今年呢?”

  “今年多了不敢说,保守点一个亿。”

  “哇~~”

  惊呼声此起彼伏,人们对状元的含金量,在这一刻仿佛就具象化了。

  “原来一个活生生的亿万富翁,就坐在我的面前。”

  “老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嘛,我也是践行了圣人之道。”

  这种肆无忌惮的“炫富”,冲击力不亚于文武双修双料高考状元,因为亿万富翁不稀奇,十八岁的亿万富翁……那确实有点儿东西的。

  整个“状元说”的收视率大爆不算什么,重点是内容话题性极高,每一段拎出来都有讲头,也直接让第二天的纸媒除了娱乐版块,其余的多少都沾点儿。

  张大安除了文化教育版面,在经济财经类的相关报道中,也出现了身影,整体影响力算是小规模出圈。

  而反映在“张安教育”的招生咨询上,除了电话被打爆之外,简陋的官网以及博客,连着三天宕机,卡得图片都刷不出来,访问量大得惊人。

  这导致张大安原本预备的十个客服组,直接暴涨到了三十个,才勉强接住这一波恐怖的热度。

第66章 打窝钓鱼

  只用了两天时间,“状元说”的传播热度就高得吓人,基本上只要是卫视,一般的民生类栏目都提了一嘴,隔壁江淮省的地方电视台更是大量转播。

  版权上是先播后买,因为“状元说”本身也是有版权的,只不过并非完全在省台教育频道手里,其中一部分版权在沙洲市的宣传部门。

  于是就出现了非常奇葩的一幕,沙洲市的宣传部门啥也没干,隔几个小时就捡几万块钱,一天捡了六百多万元。

  为了这事儿,分管宣传的副市长还特意过来调查了一下,发现是本地状元郎的杰作,顿时吩咐各单位“悄悄滴进村,打枪滴不要”。

  宣传部门的一线人员不懂,他还不懂吗?

  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不是张当阳能操办出来的事情,指定幕后有个“黑手”。

  只是这个“黑手”不能挖。

  “状元说”开播是周日,原本计划下一期是在九号,也就是下个星期日,但因为呼声强烈,于是临时把周一的下午一点档给踢了,趁热打铁,隔天继续“状元说”。

  毕竟是暑期档,暑假一过还有个啥啊。

  可惜张大安没答应,于是只好作罢,但省台教育频道也没闲着,给张当阳凑了几个助手,希望他把教育频道的收视率带一带,不能老是指望着晚上六点钟的奥特曼打怪兽。

  张当阳差点儿就飘了,以为凭的是自己的实力吃上了大餐。

  好在晚上给老父亲打电话的时候,被老头儿训了一顿,于是彻底清醒过来。

  他的一切,都捏在张大安的手中呢。

  各种培训费也就罢了,还有导播间临时加的灯光设计,那都不是省台教育频道给的那点儿制作费能解决的,这些东西都要签合同,张当阳要是飘了,那些合同会让他清醒。

  热点一起来,话题就有了,社会上的争议也大了起来,张大安本人也接受了多家媒体的采访,并且还看到了去年来采访他的央视记者。

  只不过今年跟去年不一样,他今年是文科状元。

  双方还是挺客气的,就是正常你问我答然后客客气气散场。

  真正带着点儿火力来的,是京城卫视的一队人马,张大安去市里参加青年企业家会议的时候,记者做了一个现场采访,气势很足,大有搞突袭不给张大安准备的架势。

  好在青年企业家会议的场内外都有江口省的本地媒体,所以你架着摄像机,我这边也架着,免得到时候出什么偏差。

  这时候搞突袭采访的弊端就出来了,如果打被采访者一个措手不及,那肯定是成功;但如果被采访者不仅临场发挥不错,还不怕你恶意剪辑,那就是自己被架在了火上烤。

  最开始这个叫邓小玲的记者以为自己得逞,她不相信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会有多么强的临场能力,更不相信什么十八岁亿万富翁,哪怕他是文理双修双料高考状元。

  只不过才起了个头,她就知道事情有点儿不妙,对方不仅临场不乱,火力还挺猛,确实是十八岁的那种猛。

  “张安同学,你好你好,我是京城卫视科教栏目组的记者,听说你在这里开会,我们就直接赶过来了。我们有高考和教育方面的内容想要采访你,不知道方不方便?”

  这种突袭一般来说是会变成找个地方坐下来慢慢聊,然后玩法就多了,毕竟张大安现在不仅仅是高考状元,还是“张安教育”的董事长,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亿万富翁。

  不是什么资产过亿,而是这个暑假结束之后,就能捏着过亿现金的超级富翁,豪横程度极其恐怖。

  倘若过个半年,这种资金量转化成了张大安社会地位,还真不好冲他搞突袭,也就现在算是个真空期。

  一般人稍微有点儿慌乱,肯定就踩坑了。

  然而张大安敢在“状元说”上炫一把富,那就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就是在钓鱼。

  虽然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媒体单位,但肯定会有过来碰瓷或者碰碰运气的。

  古时“骗廷杖”的路数,永远不会过时。

  只是事情超出了邓小玲的预估,她以为张大安会挪步,结果张大安就大剌剌地在会议场地大门口跟邓小玲聊了起来:“没问题,你随便问吧,不过工作证得看一下,免得是搞诈骗的‘黑记者’。”

  “……”

  一张嘴就让邓小玲暗道古怪,她都搞了突袭,要是这时候说找个地方坐下来聊,那直接丧失主动权,被本地同行随便搓。

  张大安气定神闲,今天换了一身服帖的西装,正常人热得不行,不过他穿的是真丝的,除了垫肩稍微热,整体凉快得很。

首节 上一节 3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