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的我没有梦想 第15节

  张气弘抬起蒲扇把儿,戳了戳头皮,有些疑惑地说了一句。

  “motherfXcker?”

  “哎对对对,好像是这样讲的,我班长跟一个俘虏学的……”

  听到张大安冒出来这么一句,老头子连连点头,然后问乖孙,“张安,这话是啥意思?”

  “跟‘入娘的’一个意思。”

  “洋鬼子也一样骂人啊。”

  有小老头儿感觉很新奇,张气弘一脸嫌弃,“你当洋鬼子素质高啊,它挨打一样会跪地求饶的,手举得比老子脚还长。”

  “哈哈哈哈哈哈……”

  哄笑声中,张正东拎着一堆打包的剩菜进来,说是剩菜,很多都是全须全尾的。

  烧鸡、酱鸭、盐水鹅,过油的柳叶鳊,糖醋的排骨,还有卷成一团的鳝丝。

  其余什么小牛排、酱大骨更是不少,见老头儿们都在,直接搬了一张大圆桌出来,甩了二十几碟好菜。

  开了半箱啤酒,边吃边喝。

  张大安今天也是闲着,陪老头儿们拉家常。

  边吃边聊,不多时左邻右舍的狗子们就摇头摆尾地进到了院子,然后在大圆桌底下来回穿梭,只等着各种骨头皮肉。

  “哎,张安,那你打算念哪所大学?志愿怎么填?”

  张正东拿起酒碗,喝了一口啤酒,然后看着张大安问道。

  “对啊,小安佬,你是状元,全国大学随便挑。是打算念哪所?听说京华大学是最好的,是不是真的?”

  “张安是真的老卵,去年中考状元,今年高考状元,真是没想到,‘文曲星’也算是来了一趟我们张家。”

  老头儿们聊得正起劲,见院子里热闹,大伯张正文拎着个手电筒过来瞄了两眼,打了声招呼之后,就去喊老婆拿些瓜子花生过来给叔伯兄弟们当喝酒聊天的小菜。

  不多时来的人就多了,之前还都是老少爷们儿,很快女人家也过来听听说些什么。

  家里出了个状元,不看自己看孩子,也得上点儿心。

  “我没打算去念大学。”

  张大安语出惊人,把老头子吓了一跳。

  全场安静了几秒钟,张气弘忍着怒火道:“你个小倌儿(小孩),哪能不念书不上大学?!你又不是念不起念不好,不需要你去学手艺的。你念了好的大学,将来为家里为社会都做更大的贡献。你不能浪费自己的才能啊!”

  “阿公不要急嘛。”

  给老头子满上了啤酒,张大安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念大学就是为了学知识,有了知识才能多赚钞票,一般人家,是这个道理吧?”

  “嗯,是。”

  老头子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听侄孙这么一开口,点点头,“是这样说法,但是你不一样啊,你是状元啊,建国这么多年,也没几个人的。你是有才能的人,总有梦想要去实现吧?上天下地,总有你施展才能的地方……”

  “我没有梦想。”

  “……”

  张大安语气平静,看着老头子慢条斯理地说道,“阿公,我没有任何梦想。不想当科学家,也不想当医生或者警察,就想自由自在过完一生拉倒。”

  “那总要、总要……总要念个好大学才能寻个好工作吧?”

  “阿公,寻好工作的目的是什么呢?”

  “有饭吃。”

  “那我现在就不缺饭吃啊。”

  “……”

  被三言两语绕糊涂的张气弘浑身难受,本来想大声呵斥,可二儿子跟他说过的,这个侄孙忒老卵,一年赚了几百万。

  凭良心说,他苦了一世人生,精打细算又勤俭节约,连侄孙赚的零头都没有。

  所以,他是服气的,也认账,承认侄孙在赚钱这件事情上,也是有很大的才能。

  “那你就彻底不念书了?!”

  张正东其实也觉得可惜,这个侄儿多么厉害,高考状元,结果不上大学。

  “谁说我不念的?我复读啊。”

  “……”

  “……”

  “……”

  此言一出,整个院子都是鸦雀无声,所有人的脑子都被张大安捣成了浆糊。

第27章 大受追捧

  “正东,你家状元郎怎样答复的?报哪所大学?”

  “他说他复读。”

  “……”

  副局长邱建民这辈子,感觉自己见多识广,部队里呆过,机关里熬过,眼瞅着要退休了,还能见识一回中考状元一年之后变高考状元,而且还是全国状元。

  但是现在这个状元说要复读。

  不是……

  我哪儿有什么见识啊,我什么都没见过。

  “复读?!!!”

  局里喜欢打听消息的老妇女们顿时激动了起来,叽叽喳喳吵个不停,其实她们吵吵嚷嚷也看情况。

  如果不是局里的事情呢,就多唠两把瓜子花生的。

  如果是局里的事情呢,她们口风严得让人以为是天下雄关。

  “张科长,这都七百多分了呀,再多考个十一分,那就是满分啊。这还要复读?这什么学校不能念啊,我家小孩要是能考他这个分数,让我做丫鬟都可以。”

  “……”

  张正东也是一脸愁恼,“他娘老子去得早,从小就是自己做主。决定的事情,十头牛也拉不回来。”

  其实张正东跟单位的老大姐们也是一个想法,这要是他儿子多好。

  可惜不是。

  “都这个分数了,还要复读,真是太可惜了。”

  “哎,张科长,那你家侄儿有没有说复读念哪里?”

  “他说他就是复读着玩儿,明年再考一个状元,然后再复读。”

  “……”

  “……”

  “……”

  神金。

  害我脑子掉在地上。

  老妇女们都停当了吵嚷,半晌都说不出话来,许久之后,才算是有人灵光一现,笑着对张正东道:“哎,张科长,你侄儿做啥打算先不讲,这件事情对你是好事啊。”

  “啊?对我是好事?这好个屁啊,我都感觉我对不起我堂兄。”

  “不是这样讲的,不是这样讲的,张科长,你看啊。”

  有个办公室的年轻女人掰扯起来,“你侄儿今年是全国状元,名气不要太大,那他弄的那个‘张安教育’,肯定是要扩大规模的呀。这个企业除了指导中心那边,应该就是最大的了吧?是吧?”

  “好像确实是沙洲市民办最大的,人数多,营收高。”

  “对对对,他去年就是用中考状元打的广告,做的陪读业务,挂在东圩港中学名下。今年东圩港中学不是要裁掉了吗,牌子只要他买下来,那等于说就是民办中学了呀。而且还是完完整整的。”

  “这个新企业,算是民办教育科完完全全对接的吧?”

  “哎,张科长,你家侄儿今年在劳动市场也做了报备,马上就要在体育馆开招生会,大概会招多少个班?”

  “是啊,张科长,有没有啥内部消息?”

  “……”

  来上班的时候好好的,下班的时候……回不去了。

  不仅仅是局里的头头们,市里也有人喊他过去吃个饭,还有好几所高中的校长,其中三所高中的校长都是副局长兼任,此外还有隔壁暨阳市、尚湖市的同志。

  听说明天长江对面崇州大市下辖两三个区县都会有同志过来,交流交流经验。

  吃饭的时候,张正东才感觉到了极大的压力。

  工商那边希望“张安教育”搬到市区来,或者说要成立公司的话,可以在市区找个地方注册,工商所帮忙挑个二层三层小楼一点问题都没有,带庭院独立停车位的那种。

  银行那边就简单了,希望“张安教育”多多贷款加多多存款。

  有的银行需要存款,有的银行需要贷款,总之来了几个行长,跟五星村还沾亲带故的那种。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倒是无所谓谓,他对于张大安不填报志愿并没有什么不悦,但对于张大安打算复读了明年再考一个状元……他很喜欢。

  当然喝酒的时候,还是沟通了一下张大安扩大的业务有多少。

  去年三个“状元陪读班”创造的惊人业绩还有成果,给沙洲市本地的初中生家长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

  这个月不仅仅是沙洲市的家长们来报名,整个吴都大市,至少尚湖和娄城来咨询报名的家长就增加了相当数量。

  为此“张安教育”还派了人去尚湖和娄城分别设置了两个招生面试点,租的二层单间,但拉了网线做多媒体。

  中考复读终究是规模狭小,只能在吴都大市范围内搞,高考复读就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张大安是全国高考状元,理论上就是能在全国范围内打广告。

  而事实上张大安真就在筹备这件事情,已经准备成立一家广告公司,一家经纪公司,还有一家出版公司。

  只不过出版公司暂时还没有眉目,因为张大安是打算直接买沙洲市印刷厂一家出版公司的壳子,这家公司的董事长五年前就踩缝纫机去了,所以公司停工停摆,成为了印刷厂不再启动的优质资产。

  停工停摆但还是优质资产,那是因为还攥着一把书号。

  十几年后书号也还得值个两三万,再有就是教辅书籍出版,直接卖也能卖,但最好能纳入“课外辅导书建议采购目录”,不管是哪个级别的目录,哪怕只是沙洲市这种县级范围的,也不是小数目。

  十所中学每所八百套,就是稳定的八千套出货,一套定价鲜有低于三十块钱的,以张大安现在的中考辅导咖位,两三百块钱一套随便卖。

  只不过张大安在学校采购这一块,没打算出高端货,一套定价大概在二十块钱左右。

  即便是这个价位,八千套也是稳定十六万。

  这个收入稳如老狗,理论上张大安只要招牌不砸,“状元陪读班”年年都有中考成绩产量,吃到老死都没问题。

  保底一个沙洲市,运气好教育局帮忙拿下吴都大市范围内的区县中学,那就不是一个十六万,而是三到十个。

  所以从经济效益上来说,市里不可能视而不见,肯定是要跟难得一见的教育产业“独角兽”企业合作。

  捞一把是肯定的,但扶一把也是工作内容,马虎不得。

  之前张叔叔还没有领悟到好大侄儿的逆天神通,被市里领导一通嘘寒问暖之后,他才清楚地晓得,为啥古代的家族,总会盼着家里出个“麒麟儿”或者“千里驹”。

  有一说一,家里有这么个东西,根本不需要多少努力,照样可以进步!

首节 上一节 15/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