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房门被笃笃笃笃敲响,门外传来施叶露的声音,这才迷迷糊糊地一个接着一个醒来。
“豆豆,你被干死了吗?”
“这都几点了,还不起床刷牙洗脸,我可是怀了身孕的,你以后得伺候我。”
“雪雪,痛不痛?今天给你放假休息休息怎么样?老板是不是很猛?”
“你们开门呀,在家里还要锁门,防着谁呢。”
“老板~~你起来开门好不好?我给你用胸来推一下,这几天我都有用胡萝卜练习,我超棒的……”
“开门啊!”
笃笃笃、笃笃笃……
施叶露现在就想看看战况如何,她估摸着小雪是第一次,应该是一会儿就被秒了,豆豆跟老板单挑,根本不可能赢,一定是被凿死了。
凿死了好啊,少一个人跟她抢老板。
好姐妹,说好一被子就只能是一被子,不能是一辈子。
“你一大早的搞毛呢?”
早就防着“小西施”来这么一手,张大安刷着牙给她开门,看到张大安神清气爽,施叶露也是浑身快活,然后小声问道:“老板,昨天爽不爽?”
“豆豆技术比你强多了,你还得练。”
“……”
皱着鼻子哼哼了两声,施叶露一把抱住张大安,在胸口狂亲了两下,然后鬼鬼祟祟地猫着腰进去看看玉体横陈的景致。
一眼望去,雪花白的一片。
此刻都醒了过来,但都不想起床,赖在那里抱作一团。
王豆雁瞥了一眼施叶露,都没气力搭理她,只想再睡个懒觉。
至于杨雪花就简单多了,她觉得经过昨天的联合作战,她和王豆雁就是好姐妹。
大概。
“嗳,小雪,说说看感想。”
凑到床头,施叶露就赶紧催促组员杨雪花同志发表看法,并且总结经验,合计合计,看看以后三人联手,能不能打败老板的钢铁之躯。
“就痛……现在还痛呢。哎呀,那个……”
“喏,不是在床头柜上吗?”
“谢谢豆豆姐。”
“豆豆还挺会照顾人的嘛。”
床头柜上摆着一条白毛巾,昨晚上落红总不能把床单糊个一大片,王豆雁心细有经验,之前施叶露怎么帮她的,她也怎么帮杨雪花。
这也算是保姆组的“老带新”。
漱口结束的张大安精神抖擞,今天要换正装,没办法,要参加青年团体的成立纪念大会,过几天得去京城,现在是参加江口省在彭城市举行的省内大会。
之所以不在江宁而是放在彭城,那自然是因为彭城市丰邑县农村脱贫致富产业示范园区的存在,这个单位,省里是要下定决心做大做强的,算是未来的招牌示范区。
而示范区管委会主任张正东同志,虽说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但还是属于年轻干部的范畴。
值得大书特书。
再一个张大安人也在彭城,也是赶上了。
以前不是没请过张大安参加会议,讲两句啥的,要不露个面往那儿一坐也行,可惜张大安都不带搭理的,搞得省里青年团体很是没面子。
这次不一样,张正东同志喜提“龙凤胎”,大喜的日子,那么“张安同志”还是挺好说话的,给了这个面子,愿意前往彭城市的青年团体的成立纪念大会上走一遭。
而且对于省里说讲两句的要求,张大安也同意了,不过转载报道必须给稿费,少一个子儿都不行。
大家都没意见,千字一千表表心意。
“老板今天要打领带啊?”
“省里的会议,给个面子。”
“那我去给你准备领带。”
露露也没问之前在京城都没打领带,怎么就省里开个会,还给这么大的面子了。
反正她就是个小保姆,伺候好老板就行。
挑了个正红色的,老板说这是“红领巾”,正式场合就用这个。
黑西装十分服帖,配个红色领带很有出演《新闻联播》的派头。
早餐很丰盛,一摞煎蛋一盘牛肉饼还有一些俄式酸黄瓜,酸黄瓜是王豆雁老家生产的,脆得很,相当爽口,而且解腻。
吃饱喝足,跟施叶露和王豆雁一一吻别,张大安这才离开住处,叫上了张叔叔,一起去会场等待开会。
“你今天还要发言的?”
“说是让我谈一谈工业化,有人要做个调研。”
“啥意思?”
“可能省里要请我做个顾问吧,省得没有理由不好找我开会商量事情。”
“这么老卵的?”
张叔叔目瞪口呆,觉得这个好大侄儿越来越离谱了。
“那你以为?马上就是高考,今年高考一结束,犹犹豫豫的几个市,也都会把新东圩港中学的分校摆上台面。谈是肯定要谈的,早点晚点。不过呢,十二个校区摆出来,省里不可能当没看见,这是十二座金矿,每年稳定有产出的。到时候在省外的扩张,那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庐州那边已经在谈了,本来是放在江宁市隔壁的涂中市,不过庐州那边的老关系,都想加强合作,所以也不好说直接拒绝。”
有些事情,跟张叔叔沟通一下也好,省得他对情况不了解,到时候两眼一抹黑。
像彭城市这里的分校建设,明年全面启动的时候,张叔叔肯定要过来露个面,顺带通过丰邑县向周围的沛城县、方与县、单父县等等扩散。
提前打个样,也方便以后“张安教育”在鲁西南和豫东南展开业务。
到时候就是多条线路一起推进,职业教育、复读教育、社会技能培训教育甚至普通高等教育,都可以拓展。
这也是为什么张大安愿意让马爽放开了去拼,因为时间一到,用人之际没有人,难道在社会上撒大网吗?
人力资源做到一定程度的小循环、内循环,战斗力会非常强,而且也不是铁路系统那样的全闭环,依然是有外部竞争的,那么可以将极端内卷控制在一个范围内,达到人力资源配置无限接近最优解。
现在省里让张大安在“工业化”这个议题上,跟省里当代年轻人讲一讲,说白了就是给年轻群体中的聪明人画个饼。
尤其是在整个江口省都在开始铺垫高新技术产业的现阶段,高端人才流失除了钞票能留,事业上的成功率也很重要,不是说所有高端人才就只要钱,当生活中不需要再考虑上哪儿找钱的时候,自我价值实现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有和没有,差距比有钱没钱有时候还要大。
张叔叔是无所叼谓的,他到现在都没搞懂什么是工业化,反正跟着混两句开会时用得上的名词就行。
“还好我不用发言讲话,我最怕的就是开会讲话,我那几个秘书,笔杆子是真的一般,不过也不是我,感觉县里面都差不多。还是刘远山这个宗桑(畜生)有实力,不愧是三十岁还在当秘书的,业务能力很强。”
“你就放过刘远山吧阿叔,一天天的盯着他一个人扒皮,他有三头六臂啊。他在彭蠡县忙得跟狗一样,人都瘦到一百零几斤了,还好体检没啥问题,不然我是真担心他死在彭蠡县。”
“真的假的?个婊子养的跟我打电话骂人骂得不要太狠,听上去有的是气力。”
张叔叔一脸不信,但一想这是侄儿说的,顿时又信了。
然后张叔叔想了想,说道:“那我月底跑一趟彭蠡县看看啥情况,你说他是不是弱智啊,既然有难处,打声招呼么好了啊,又不说,啥人晓得吃多少苦?”
“阿叔,你啊……算了,没啥。”
张总教头很想解释人家这才是高明的地方,但一想到自家老叔估计短时间消化不了这么高深的玩法,所以就不解释了。
还是等他去了彭蠡县,亲自体验体验,看看刘远山会不会再传授两手技术。
有一说一,自家老叔这滔天狗运也是没谁了,张大安本来想着也就是多出来一个官场混子。
结果张叔叔别的先不谈,人是真听劝,不仅听自己的,也听老头子的,还听刘远山的。
这么搅合搅合,还真成了一个当代楷模,时代榜样。
你说这上哪儿说理去呢。
第177章 张氏暴论20,赶英超美
“张总!欢迎欢迎!欢迎啊!”
张大安老样子坐的是A6,而且还是旧款的,就在彭城市里转转也够了。
不过他一下车,省里几个人早就候着,他一下车,胳膊已经伸过来握手。
周围噼里啪啦拍照声不绝于耳,有些媒体人还都认识,一些原先不如意的,如今跑去“张安传媒”混得有模有样。
主要是“张安传媒”做电视教育、卫星教育做得不错,并且已经敲定了一颗卫星,打了个七折,总价一亿六千五百万,包设计和发射。
已经是目前国内能公开买到的最好技术,其中一部分顺便做个测试,有个博士后流动站挂在“张安工业联盟”名下。
可以说支持高新技术这一块,张大安随便拿一条出来,就是可圈可点。
不过这一亿六千万只用了一个月就回本了。
没办法,华东六省一市,全都签了一份转播合同,是专门用来支持电视教育的。
以沪州市为例,长期都有非常庞大的援助任务。
可不是只有援建任务、财政转移支付任务,还有科教文卫上的援助任务,像豫章省的技工培训体系,就是几十年前“沪州师傅”这个群体完成的县乡村搭建,包括不限于轻纺机械维修、农机维修等等。
如今在教育援助上,人力资源援助在减少,主要是愿意吃苦的变少了,以前沪州的老师傅工资,和在豫章省的,没有什么区别,最多一个月十块钱的来去。
现在不一样,差距在五倍以上,那指望普通人以高风亮节来驱动,是不切实际的。
而相对落后地区,又无法在生活条件上抹平过大的差距,就只能等捐款捐物。
谁都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实际情况摊到个人头上,怎么选择很难说的。
这光景沪州市的做法,就是捐电视机,哪怕蒙兀省最偏远的窑洞,把电视机捐过去,只要能通电,电费沪州市也能提前预支。
在这个情况下,由电视教育来完成乡村教育普及。
这算是个折中的办法,唯一缺点就是当地的“代课老师”水平,很有可能本身就跟不上电视教育的内容水平。
不过这对张总教头来说,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转播合同他拿到手就行了,之前就已经卖过“张安教育”的授课录像,现在不过是再卖一遍。
江口省这么多区县有线电视,只要愿意买,就能在本地播放,很多区县培训班,都是每天准时收看“张安教育”的课程。
倘若进度不一样,还能花钱点播,这个就看财力了。
不过就像有熊孩子点播拿遥控器在电视上玩游戏一样,教培机构根据目录点播课程还是相当多的。
本来已经快要死了的录像带业务,因为这一波大热,空白录像带的销量还小小地反弹了一下。
基本上到现在为止,从东圩港中学身上赚到的“周边收入”,大概在两倍左右,这个事情除了高管,也就各分校的地方股东才知道。
而这些股东,不是什么教育投资公司,就是教育事业发展公司,都是国有企业。
正如现在来迎接张总教头的人当中,在外面第四圈的位置,就有彭城市四个区县成立没多久的教育产业发展公司老总。
说是老总,跟以前的张叔叔一样,就是个科长。
除了壳子一无是处,唯一存在的作用就是让新东圩港中学的彭城分校落地在他们的辖区,不落地就裁撤。
功能就是如此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