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嘛……
这次数学卷的平均分是六十分,不是全国平均分,而是江口省的平均分。
至于全国平均分,更低,四十七分。
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一次命题,完全没达到筛选的要求。
不过这不影响张大安,这破卷子他也是做烂了,闭着眼睛用脚答题都能满分。
全程跟机器人一样答题,做完只用了二十分钟不到。
跟张大安曾经见过的场面一样,重生前他这会儿正放假呢,去卖鱼的时候正好碰见考场出来的考生在那里哭。
先是一两个人哭,后来是关系好的同学互相抱着哭,然后是有些家长跟着哭……
太难啦!
“说是数学特别难?不要紧吧?”
张叔叔领着侄儿坐上车,赶紧拿了一瓶冰水给张大安消消暑,副驾驶位置上的李佳雯用胳膊肘顶了一下未婚夫,责怪道,“还没考结束呢,就问啥问啊。不要影响明天发挥。”
“放心吧婶娘,包满分的。”
“……”
“……”
夫妻二人表情顿时就丰富起来,张叔叔感觉好像以前经历过这样的场景,不过未婚妻还是头一回,一时间有点儿难以适应。
包包包,每次都是包包包!
但咋说呢,张叔叔还是相信侄儿的逆天。
索性就不再聊高考的事情,挂挡挪车,好一会儿才离开考场周围的人山人海,路上张正东提到了前两天在局里开会遇到的事情,用恼火的语气说道,“城南中学的丁耀邦,说话是真的难听。我跟他在局里吵了一架,然后我就被训了一顿,估计要滚去新成立的单位坐冷板凳。”
“啥单位?”
“说是教育管理科拆一个民办教育科出来,市里通过了。我可能要去当代理科长。”
“哎哟,阿叔,这是进步了呀。”
“……”
要不是自己才四十岁,张叔叔高低方向盘打死撞绿化带里去。
正常来说,这是个肥缺,毕竟民办教育说白了就是私立教育,门路搞好了,哪儿哪儿都是钱。
可惜,部门草创,局里的意思是只有条子没有票子。
点兵点将可以,但得双向同意,不能“拉壮丁”;资源自己去找,局里原先管理科的一点儿都不能动。
最后就是以张正东同志走马上任那天为时间分界线,之前的还是归管理科管,之后的,管理科还是能管,协管。
总之一句话,请张正东同志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然能动的资源也不是一点儿没有,东圩港中学这块招牌,还有原先的硬件设施以及地皮,有能耐你找个老板卖出去。
内部划线是一百三十五万。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是一百三十五万,不是两百五十万,不是八十五万?
因为“张安教育”账上还剩一百三十七八万……
毫无疑问,有些老同志想得挺周到,这东圩港中学既然要裁撤了,也要物尽其用,那个知名校友张大安,创办了“张安教育”,说不定对“母校”有感情呢?
两个月的学籍,那也是校友;两个月的学生,那也有母校情。
合理。
从张叔叔的视角来看,这多少有点儿不当人了,而且是完全不把自己侄儿当人。
其中上蹿下跳最起劲的,就是南城中学的校长丁耀邦,此人本来去年稳稳通过中考成果当跳板,然后开启市局的仕途。
奈何半路杀出个吴都大市中考状元,直接把他给干蒙了。
当然也不止丁耀邦,张大安原先就读的五港中学,更是被吐槽得无以复加,校长赵永高被人笑话了一整年,再有十来天又是中考,人们又开始回忆起当初五港中学校长赵永高,亲自在校门口送走中考状元的名场面。
江湖传言,当时五港中学的门房老大爷,亲耳听到校长老大人说东圩港中学校长张正东是戆卵。
经典。
不过赵校长只是荣誉受损,倒也还好;丁校长就不一样了,那是红果果的事业受挫。
有道是“夺人钱财如杀人父母”,丁校长风头被张校长压一头的后果,就是事业规划出现了重大变数。
他去年没有上去,今后竞争只会更激烈,除非有人“下马”。
所以今年怎么着也得展现出张校长的无能,才能体现出中考状元的偶然性,不像自己,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成绩都是扎实的,稳定的,坚若磐石的。
而恰好“张安教育”账上剩下的一百多万,大家都挺喜欢,所以也就默许了丁校长的表演。
只不过,外人并不知道的是,张大安从一开始,就想把东圩港中学吃下来。
第22章 给张叔叔看科幻片
六月十号的时候,“张安教育”也做了一点点动员,张大安给学员们打打气,让他们按照平时的应试节奏来就行。
“我们平时训练强度比中考水平要高得多,所以我对你们出成绩是不怀疑的,就是不知道你们有多少能超常发挥。反正根据你们现在的平均水平,远超省重点录取分数线。我呢,要求不高,你们要是能做到百分之九十的国家级高中达线率,给你们一人一个签名。”
“切~~”
学员们齐齐发出嘘声。
“还当什么呢,就一个签名啊?”
“呐,这你们就眼皮子浅了。我这可不是普通签名,而是状元签名。”
张大安再次彰显自己光辉的履历,不过学员们都在一个劲儿地翻白眼。
“好了好了安哥,知道你是中考状元了,不用一直说吧。有本事考个高考状元啊?”
“就是,安哥这次考得怎么样?听说数学特别难,很多人估分才三四十分,一百五十分的卷子……”
“安哥数学有没有考砸?”
“听说语文作文也挺难的。”
“反正今年好像都难。”
叽叽喳喳的交头接耳,张大安掏出保温杯嘬了一口冰镇橙汁,才笑眯眯道,“都说了你们眼皮子浅,什么档次也敢怀疑哥的水平?我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是状元。”
“……”
“……”
“……”
大教室顿时安静了下来,然后爆发出哄笑声。
“你们不信是不是?十五号你们中考,考完了等个几天,大概二十三号就能出成绩。到时候记得看报纸,头版头条的喜报,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我。”
张大安依然不紧不慢悠哉悠哉,掰扯着手指头说道,“除了语文和英语不确定,剩下的都是满分。总分大概七百十五分到七百四十五分之间。”
“我靠,安哥真的假的?你不是在说书?是正经的讲?”
“废话,把你们这帮废物提升到现在这种水平的我,如果不是超一流高手,能行吗?换两组特级教师过来带你们也带不动,你们就是一群铁皮水壶烧开水。”
“啥叫铁皮水壶烧开水?”
“铁沸物。”
“……”
终于有脑子开窍的谄媚笑道,“安哥安哥,那两年之后,再过来报你的班,行不行?”
“当然行啊,大家认识这么久了,你们还不知道我是什么人吗?只要钞票到位,绝对包教包会。不过两年以后,那就不是三万块,没有十万八万请不动我。”
“切~~死要钱!”
“呐!说话凭良心的,全沙洲的教室,除了两所中学配了空调,就只有我这里有吧?你们这帮猪头三平时打游戏看电影吃吃喝喝,哪一样不要钱?我有多收你们一分钱吗?早知道收五万块的,我也是人帅心善,看在大家都是沙洲人的份上,打了个六折。”
“……”
“……”
在玩笑中做完了最后的动员,为了保障中考应试水平,张大安还专门请了卫生所的医生过来询问女生们的例假周期。
假如十五号中考来月经,那就提前嗑药调整。
务必做到全都是最佳状态应试。
“张安教育”租了三辆大巴车挂上横幅,十五号那天颇有气势地去滨江中学参加中考,语文考完之后,一百五十人都是心情愉悦十分放松。
跟“小钢炮”张主任说得一模一样,难度太低了,远不如“状元陪读班”平时的强度,水平偏低。
数学考完一个个嘴都咧到后脑勺,轻松得让他们怀疑是不是在做梦。
明明去年参加中考的时候,整个人像木头,脑子生锈不能运转……
全部科目考完,一百五十个学员都是一身轻松,心情也都不错,然而中考结束的第三天,教育局那边就有不少人心情复杂起来。
因为有一个大集团把高分段冲烂了,导致多个中学的尖子生滑落了一个档位。
以五港中学为例,头部高分是六百二十分到六百四十分之间,但是现在进不去第一梯队,有个额外的大集团超分了,而且不是几十人的超分大集团,是一百多人。
这样一来的话,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录取人数,扣除其初中部两个实验班,常规十六个班级还剩十四个,平均一个班级在四十人到五十人,算五十人的话,总名额就是七百人。
实际不可能是七百人,因为还要保证最少一个班级是用来收“赞助费”的,惯例一分两万五,也算是创收。
所以真正的有效录取人数,就是六百五十人左右。
今年突然乱了套,录取线划在排名前八百,那也是六百三十八分。
五港中学头部高分中,只有一人考到了六百三十九分,也就是踩着线过档。
这种情况从未有过,不仅仅是五港中学那边校方开会紧急讨论,全市多个乡镇中学都是这种情况,甚至市区的城北中学和城南中学也翻了大车,最高分双双没过六百三十八。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会出现这一届没有人考上国家级高中的窘境。
市局也紧急开了个会,统计一出来,个个大眼瞪小眼,已经成为民办教育科代理科长的张正东,大小也算是个中层,所以跑过来凑数开会。
本想着没他什么事儿,刚坐下,那些大眼瞪小眼的眼珠子,齐刷刷盯着他看。
“这……看我做啥?是我犯了什么错误?”
张正东被盯得心里发毛,寻思着我这办公室的门牌都没做好呢,不可能有老子什么事儿吧?
“正东啊,今年中考成绩,没有跟进一下?”
“东圩港中学都要没了,我还跟进了做啥?”
一脸理所当然的张正东心安理得,“就算做了总结,明年把经验传给空气吗?”
“……”
“……”
怼人怼得理直气壮,不过“老连长”也是副局长邱建民则是轻咳一声,笑着说道,“看看吧,桌上有材料,你们东圩港中学,这次成绩非常好。”
“怎么可能……噢~~倒是忘了,是‘民营班’发挥得好是吧?我看看,到底考得怎样……”
看到统计的一瞬间,张叔叔直接哑巴了,像是被突然捏住了脖子的老鸭,半点儿声响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