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诡世界:我靠谎言成神 第543节

  司命抽出一张星纹纸,缓缓写下一个标题:

  《夜课风波:未确认命纹失控事故调查纪要》

  他的笔锋极慢,字迹极稳,每一笔都仿佛卡在“可以被质疑”与“必须被探讨”的微妙临界上。

  他写道:

  “据街坊数名目击者描述,该学生在一次夜课后,与一位疑似神职人员短暂交谈后出现命纹剧烈波动,数小时昏迷未醒。”

  “目前暂无明确证据表明事件与教会仪式直接相关,但据晨星社私下访问,曾有学生声称该人曾试图获取其秘诡卡,并声称‘教会能更好保护卡牌的光’。”

  “我们无法判断真伪,但确实值得问一句——光,是谁的?”

  伊恩走到他背后,看着那一页,嘴角勾起,冷笑一声:

  “你这不是新闻。”

  “这是——结构诱导。”

  司命合上笔盖,微笑,声音轻得像窗外雾中轻响的钟:

  “是剧本。”

  他轻敲纸面,语气温和,却藏着利刃:

  “但我没写结局。”

  雷克斯抬头,静静地问:

  “你想要别人帮你写?”

  司命没有否认,也没有点头。

  “不。”

  “我想让他们……误读。”

  他说话的瞬间,右手轻轻一触,那张报纸原稿纸边泛起一层若有若无的光。

  那是命纹的回响——【命运系秘诡·真实的谎言】正在缓缓激活。

  非强效,非操控。

  只是让阅读者在潜意识中略过“免责声明”,自动将“模糊的事实”拼接成“可供他人复述”的故事版本。

  这不是欺骗。

  这是引导。

  是让整座城市的每一个人,都成为这场风暴中“自觉写作者”的一部分。

  让他们以为自己在传播事实,而事实——其实从未写完。

  司命轻轻将稿纸推入“优先印刷”格内,指尖在纸张边缘停了一瞬,

  仿佛在确认一枚即将发出的棋子已落入正位。

  随即转身,走向窗边。

  窗外的雾都,正缓缓陷入夜的胃口中。

  远处的梦灯尚未点起,街道一片沉寂。

  那种静,不是安详,而像是一座城市在屏息等待某种突如其来的噪音——一声破裂、一个名字,或一封没人敢印的信。

  玛琳站在原地,犹豫片刻,轻声问道:

  “您是在写新闻,还是在写……故事?”

  司命没有回头,望着窗外不断褪色的天边,只留下低而平的两个字:

  “故事。”

  “读者自己决定信不信。”

  他的语气里没有夸张,没有预设情绪,像是早已将“信仰”与“逻辑”从文字中抽出,只留下“结构”。

  伊恩倚在门边,懒洋洋地补了一句,语气冷淡而精准:

  “可读者……永远爱看烧起来的。”

  司命轻笑一声,眼神落在街头某个雾色里渐暗的路口,像是在挑选燃点。

  “那我就先——撒一点干草。”

  清晨四点,晨星印务楼的长卷滚轮终于缓缓启动。

  咔哒、咔哒的节奏在沉睡的雾都里炸裂开来,像一场悄然掀起的战火,将原本沉在深巷的墨香一字一句推向风口浪尖。

  那不是纸的声音,是命运结构在印刷缝隙里发出的第一声回应。

  在此之前,那张报纸的第一版排版页,曾在司命指下改了整整七次。

  他不是在写新闻。

  他在排布命运。

  标题最终敲定那一刻,他没有选择耸动的惊悚词汇,也没有堆砌所谓“真相”来博取眼球。

  他选择了一个模糊得近乎克制的名字:

  《夜课风波:未确认命纹失控事故调查纪要》

  雷克斯站在他身后,盯着那行字,眼中多了一丝诧异与探究:

  “你确定用‘未确认’?”

  司命点点头,神情平静得像在谈一场不值波澜的旧战:

  “越模糊——越能传。”

  “确凿会被怀疑,模糊才能被讲述。”

  他在正文里设计了三段结构逻辑,彼此不重复,却层层递进,形成一种“虽无实据、却难以否认”的错觉闭环。

  第一段:信息铺垫。

  “据目击者称,一名夜课学生在课后,于街角遭遇‘某位疑似教职人员’,其后命纹出现剧烈波动,昏迷三小时。教会方面暂无回应。”

  这段话不提学生姓名、不说明发生地点,也未使用任何明确指控语气。

  但它精准地埋下一个不可证伪的恐惧核心:命纹,是可以被“某人”动手脚的。

  第二段:集体投影。

  “晨星社走访了数位下层夜课学生,多人表示‘曾在夜间接到自称神职者的低语告诫’,并被要求‘交出卡牌、献上光芒’等内容,疑似祷文语素。”

  这段不作评价、不下定论,仅以“走访”之名构建一个“集体叙述”的幻象。

  不是证明,而是诱导。

  即使什么都没发生,只要读者开始问自己一句:“我有没有听见过?”

  那就够了。

  伊恩挑眉,语气半真半戏:

  “你不是在控诉教会。”

  司命没有犹豫,淡声答道:

  “不是。”

  “我是在教大家——如何害怕。”

  第三段:情绪点火。

  “我们不指控任何组织。但每一位初燃命纹的孩子,都值得被问一句:

  光,是谁的?

  火,是不是你想点的?

  而你的纸,是不是有人提前写好了烧点?”

  这段完全脱离了事实陈述,改用结构化的诗意语言,制造出一种“可群体复述”的叙事共鸣。

  报纸是写给人读的。

  而司命写的,是要让人讲给别人听的。

  雷克斯盯着最后一行字,低声说:

  “你这是把真话藏进谎言,再把谎言藏进诗里。”

  司命笑了笑,像是默认,又像是自嘲。

  “真实的谎言,不靠说服。”

  “它靠误解。”

  说罢,他将整篇稿纸最后一角轻轻画上一个命运符印,低声唤出:

  “言之回路·重定引导。”

  一缕命纹之光在纸页边缘悄然浮现,像一束燃星在墨线中闪现。

  这是【真实的谎言】的低阶干涉版本——

  触发条件:阅读者完整阅读此文后,自动忽略或遗忘文中“未确认”“暂无证据”等语汇。

  效果:在口头转述时,默认提取“结论”而非“语境”。

  他把纸递给玛琳:

  “这一版,明早六点准时开印。不要提前发售。”

  玛琳郑重点头,将原稿小心收好,转身交给印务员。

  雷克斯望向窗外,眸中多了一层阴沉:

  “你知道他们会怎么曲解这篇?”

  司命语气平静得像在讲述天气预报:

  “当然。”

  “他们会说我在暗指教会掠命。”

  “再过一晚,就会变成——教会掠命,献祭圣女。”

  伊恩斜倚在门边,轻哼一声,语调冷讽:

  “然后,没人关心你本来写了什么。”

  司命点头,神情沉着,像是在向这场即将燃起的信息烈焰,行一个无声的告别礼:

  “但有人开始问了。”

  “谁有资格——让他们交出火光。”

  破塔街街头的梦灯,一盏接一盏亮起。

  那不是装饰,也不是照明。

首节 上一节 543/5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