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不用帮我撮合,我现在不想找。”颜辉还是拒绝了此事。
“行,你也不是小孩,你自己决定。”表哥也不强求。
“嗯嗯,谢谢哥!”
“对了,我看你那天戴的那个手串很不错,那是海黄吗?”堂哥接着问了第二个事。
“是,之前帮了朋友一个忙,他父亲送我的。”颜辉说道。
“他家是做红木生意的吗?”
“对。”
“那正好,你回头给我个电话,我找他买几件家具。”
“那正好,我朋友就在这里,哥你有空吗?你们聊几句。”
“行。”
颜辉把手机给了老郭,大概讲了一下,老郭就和堂哥聊了起来。
聊了三四分钟,老郭挂了电话:“行啊老颜,你这下给我搞了个大订单。你这个哥是个内行,他要一套红木的家具,起码七八万。”
“那还真是好事,看样子也算是帮你忙了。”颜辉没想到在这里促生了一笔生意。
“按照规矩,这一单谈完,还有你的介绍费,等忙完了我给你。”老郭算了算,“算你4000块钱吧。”
“这是我大伯的儿子,对我不错,不用给我介绍费,给他便宜点吧。他既然是懂行的,找到我了,我怎么可能搞那么贵啊。”颜辉摇了摇头。
“这就是你大伯家的人啊,你不早说!那我起码给便宜一万!”老郭拍了拍胸脯。
“反正你该有的利润还是得有,我可不欠你人情。”颜辉连忙说道。
“那怎么会?你给我订单,是我欠你人情。”老郭哈哈笑道,只觉得颜辉太谨慎了。
这几天,颜辉又跑了几家烘干厂,只有市区那边的几家工厂有空,但是又分散又远,这使得成本完全无法控制,而且六子也看不过来。好消息是有一家比较近的烘干厂半个月后没有烘干订单,颜辉连忙预约了一个月。
东北这边的工作进入正轨之后,颜辉本人需要做的事情并不多,六子已经跑习惯了,颜辉对此很满意,立刻给六子涨了工资,每个月增加了200元餐补和200元摩托车加油补贴。
忙完了自己的活,颜辉又被王红军薅了几天羊毛,陪他见了几个客户,谈下了一些单子。
“你不用担心,咱俩的关系是最好的,我给你的价格,一定是最低的!”王红军用了颜辉几天,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白松红松落叶松,以后一方我再给你便宜十块钱!”
“军哥你这个人,就是太讲义气了,跟你做生意实在是太痛快了!”颜辉立刻夸了几句。
感谢归感谢,跑还是要跑的,这边六子已经能全部搞定,颜辉没必要继续待着,他陆陆续续又发了三四车皮的货,再次踏上了回建业的路。
他只要回建业,王红军就只当他是在忙。
回到建业,颜辉彻底放松了下来,他哪里也没去,就在租的屋子里看起了小说、电视,好好休息了两天。
除了几个电话,这几天一点事情都没有。
最近建业的气温也有所下降,雨水增多,颜辉看天气预报,说未来几天都有雨。
大雨对于木材运输不算是好事,但影响也不大,只要铁路不受影响就好。
这场雨,颜辉本来并没有怎么关注,但到了6月25号以后,他听到了越来越多关于“洪水”的相关信息。
25号这天,颜辉也不敢继续休息了,找到了表哥,打听降雨的事情。
“建业这边现在还好,我听说主要是洞庭湖、鄱阳湖那边比较厉害,今天说苏省全部达到了警戒水位.现在还没什么事情,但是再下下去,就不知道了。”表哥也是有些担忧。
“往年也这样吗?”颜辉从未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反正我来这边这几年,没有这么厉害过。我问了这边的一些人,都说这次不一样。反正.要不你接下来先停一阵子?”表哥指了指市场的方向,“反正我听说好几家都停了。”
“我得去好好找人打听一下。”颜辉听到表哥这么说,就知道不能再等了,忧心忡忡地找了出租车,直接打车去了气象局。
(
第187章 雪中送炭
市场的人都不懂,那在这里问张问李意义都不大,颜辉干脆直接跑到了气象局。
司机都不知道气象局在哪,路上问了几个司机才确定位置,到气象局之后,颜辉打着伞到了门卫这里,说明了来意。
“收音机、电视上都有预报,你来这干什么?”门口保安大爷往外赶颜辉,“你看这天!我告诉你就行了,未来三天都下雨!”
“我想知道未来几天长江的水位,”颜辉指了指长江的方向,“洪水会不会影响铁路运输啊?”
“你想什么呢?长江大桥你是不是没去过?雨再大还能影响火车?要是火车都跑不了了,咱们这五楼都淹了!”保安大爷可是老建业人了,“放心吧,影响不到火车!”
“谢谢您,”颜辉说着就递上了中华烟。
“呦,中华?”大爷接过烟看了看,放在了耳朵上面夹着。
“我的错,忘了点火,”颜辉又递上两根烟,顺手拿出打火机。
大爷一看颜辉这么上道,接过烟,抽着烟,让颜辉进了传达室,和颜辉聊了起来。
这位保安大爷是1943年出生的,今年已经55岁了,他是1954年大洪水的亲历者,他给颜辉讲了一些54年大洪水的事情。
那是建国后国内的第一次重大自然灾害,当时建业这里中华门都淹了,死了几个人,当时的铁路、公路运输全都出问题了。按照今年6月底的水位,距离1954年差距还很大。
“那年全国死了好几万人,咱们建业好像是死了几个.忘了几个了,反正不到10个人,那次之后,建业的河堤啊我当年还参与过修河堤、修大桥呢!”保安回想起了当年的那段岁月。
“您这么一说我就放心了。”颜辉点了点头。
“历来长江的洪水,最严重的一定是荆江河段,我们这边是下游了,河道宽,也没什么急弯,放心吧。”
二人聊了十几分钟,颜辉心里大概有了数。
按照大爷的说法,只要这次洪水达不到1954年的水平,铁路运输就不会出问题。
连日的暴雨,颜辉还是有些担心,他现在手头的订单压货大概有40万,空闲资金有20万,他直接给王红军打了个电话,要了5车皮落叶松原木。
这个时候还敢订货的人太少了,颜辉觉得大爷的话可信,把钱全部用在了这里。
王红军一听颜辉要300方原木,开心坏了:“你在建业好好搞,我肯定给你把事情整得明明白白的。”
“军哥,这边有洪水,你抓点紧,我今天聊了,这个雨再这么下,半个月以后啥样谁也不清楚。”颜辉催促了一句,“我下午就给你汇款。”
“那我现在就安排发车,你不用怕,咱肯定最快!”王红军说完就挂了电话。
联系完这些,颜辉立刻回了公司,让老三去汇款。
“我说老五,咱们路上还有二三十万的货有风险呢.你这个时候还订货啊?我怎么听说再过半个月铁路都要封了?”老三有些担心。
“这事你不用操心,抓紧汇款就是。”颜辉不想过多地解释。
“那好吧”老三没有再多说话。在公司里,颜辉还是说一不二的。
其他人都准备休息一阵子,还有的老板最近已经准备离开建业,但颜辉完全没有担心这个事情。他每天都打车去江边看一看,看完回来接着联系客户发货。
几天后,有三个车皮的货陆续到了,颜辉接着安排东北发板材,就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
颜辉第一次来建业,就见到了壮观的长江大桥,现在水位大涨,再去大桥下去看,依旧壮观无比。这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在洪水中依然保持着20米以上的高度差,可供大型船只通航。
正如保安大爷所说,要是把这个桥淹了,那建业整座城都保不住,或者说长江下游会像大海一样,那是不可能的。
颜辉不断地找专业人士咨询,又查了不少1954年的水文资料,天天也在看新闻,他判断未来的洪水不会影响铁路运输。
7月6日,建业的水位最高达到了9.9米,逼近1954年的9.94米高位,市场这边不少人都开始担心,木料的价格开始飞速上涨。
颜辉的五车原木,原本是650一方,现在已经有人800一方收购。
7月9号,300方原木到了市场,被立刻抢购一空。与此同时,颜辉还有420方原木在路上,预计7月20日左右到达。
7月13日,暴雨引发的次生灾害越来越重,颜辉时刻看着荆江的新闻,心里也有些压力。
建业这边,正如大爷所说,铁路运输完全不受影响,也没出现特别大的问题,但是荆江地区可不一样,建业这边都派人过去增援了。
不光是建业,一些苏北不临长江的地市,也纷纷派出了救援队伍,奔赴荆江救援。
各地组织了庞大的抗洪队伍,各地的军队也开始出动,颜辉每天看着新闻,都觉得热血沸腾。
“老五,你真是太神了,这波我们赚大了!我们20号的那批货,有人1000块钱一方收购!这批货我们能赚20万啊!我的天啊!”老三算着帐,整个人都有些懵,这赚钱能力属实超过了他的想象!
“不行,我们不能都卖了,我们要捐一部分。”颜辉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
当前多地的洪水都越来越严重,长江流域南京算是受灾程度轻的,很多地区的陆路运输都出了问题,颜辉在这个地方赚了这么多钱,怎么可能坐视不管?
“啊?这么赚钱的木头,你要捐了?你要不这样,你把木头卖了,你捐款不就是了?你捐个三五万的,政府还得给你发个大红花!”老三提议道。
“老三,不是说我这个人多么高尚,我最近给家里打电话,你知道我爷爷听说我要捐木头,他多高兴吗?他夸了我好几句呢!”颜辉聊到爷爷,莫名地有些眼角湿润,“我爷爷奶奶都同意我捐木材,你也知道,落叶松这个东西,抗洪的时候,最需要它!总之,我一会儿联系一下政府,看看他们需要多少,我起码捐5卡车原木,咱们也出一份力。”
“这个事你定吧,我支持你。”老三点了点头,“积德行善,总归是好事!”
第188章 风险与收益
1998年的洪水,从7月中旬开始严峻,一直持续到9月中旬,颜辉每天都在关注气候变化、洪峰变化,压力自然是不小。
7月19号,是个星期日,颜辉这个时候已经能够确定自己的这批货明天能到,市场上不少人都在联系他,想买走一批原木,但是颜辉一根都没卖。
市面上骂颜辉的人不少,大家都觉得颜辉奇货可居,要发一笔灾难财,但是颜辉没有解释,他直接找到了秦淮的政府,主动说明了来意。
门卫一开始都不敢信,毕竟颜辉实在是太年轻了,但聊了几句,就立刻带着颜辉进了屋,很快就有领导找了过来。
“你是说,你有一批原木明天到,准备捐一部分?”领导都不太敢信。
“嗯,我和我家人商量过,觉得这么大的洪水,能做贡献还是要做。虽然我个人的力量不大,但是我爷爷说,有能力做就一定要做。”
“那你们家是谁做主?”领导再次问道。
“我做主,我想问一下咱们的需求,如果板材好我就捐板材,如果原木好,我就捐原木。”颜辉早就有了打算。
不知道这算不算天赋,颜辉每次面对公家人,都是沉稳、从容的性格,从来没有怯过场。
“你等会,我找一下水利的领导过来跟你聊。”领导做事雷厉风行,立刻出了门。
今天是周末,但是政府的领导一个都没休息。
很快地,负责救援的一位领导快步跑了过来,和颜辉进行了细致的沟通。
建业段目前堤坝加固不需要木头,但是洪水这才刚刚开始,一旦出现问题,别说沙袋、木头了,就是卡车都得直接用来填堤,所以必要的原木储备是要有的。
“咱们已经储备了一些,但是应急物资当然是多多益善”领导也是实话实说。
“那我捐一部分原木吧,”颜辉仔细想了想,“我准备捐两个火车车皮的落叶松粗径原木,大概120方。”
“两个车皮!”领导直接愣住了。
他现在怎么可能不知道落叶松原木的价格?两个车皮的粗径落叶松,现在起码十几万!还不好买!
建业这边是不急需,但是看荆江河段现在的情况,谁也不知道建业未来会发生什么险情。
120方,起码五六卡车,足够一个高危河段的紧急加固了!
“嗯,我资金也不算多,这个数字是我核算过的,你们不要嫌少。”这个鬼天气,颜辉都不敢保证自己月底的货能不能到,这次捐这么多算是很极限了。
“你这要是说少.那别人.颜先生,您这次捐赠,是我们接到过的最大的一笔木材物资捐赠,而且您是个人捐赠”领导都不知道该说啥了,“你的木材在哪?方便带我先去看看吗?”
“明天到站,明天你们可以派车过来。这是我的名片。”说着,颜辉把名片递给了对方,转身就准备离开。
领导站起身来想问什么,看了看名片最终也没问,他到现在都有些不敢信,还需要去核实一下颜辉的身份。
这个时期,运力本身也是稀缺资源,他不可能因为颜辉几句话,就调几台卡车去木材市场。
颜辉走后,领导们经过简单的调查,就知道颜辉这人不假,是个闽省的老板。但是,根据简单的调查,颜辉并不是什么大老板,资产甚至都不到百万,这次直接捐超过10万元的物资,实在是让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