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13节

  一旦犯错,损失的就不是一两根木头那么简单。

  1998年,高频烘干、微波烘干、真空烘干等手段均未在国内出现,蒸汽烘干也已经是高科技了,除了东北之外,其他地区基本上都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有木材烘干技术。

  一周后,颜辉看到了烘干、定型后的白松板材,他仔细检查了一下,非常满意。

  这个白松的板材,经过烘干后质量非常好,而且几乎不可能再随意变型,颜辉可以卖到750一方的板材价格,一定能在建业市场卖爆!

  750一方的价格,颜辉的利润,一车皮接近两万元!

  与此同时,阴干的白松也基本上成型了,颜辉把这辆车货全部装了车,准备10天后直接回建业再检查一下。如果这辆车货都没问题,那建业以后的木材市场,一定有他一席之地了。

  这里提到的木材市场,可不只是中华门这一个市场。

  (不好意思,一点小事更新晚了~)

第180章 天时

  颜辉再次押上了自己的全部身家,一次性往建业发了6车皮的货物。

  除了落叶松、红松的原木和板材订单外,还有两车皮的白松板材。

  颜辉本来想直接发木方的,木方比木板的利润还要高,但是第一次发还是算了。木板更稳妥一点。

  如果这辆车货全部出了大问题,比如说整体的木板都开裂了,颜辉的亏损是很惊人的。

  关于白松阴干、烘干、码垛的诀窍,是颜辉自己根据经验进行探索的,现阶段属于颜辉的商业机密,就算是表哥和老三,他都不会说。

  在东北忙活了一个多周,把所有的渠道都打通之后,颜辉算了算时间,再次坐飞机回了建业。

  虽然他安排了老三在车站接货,但是第一次他必须得回来。不光这次得回来,以后如果往这里发木方,第一次他还是得回来,电话里根本说不清楚。

  3月12日,这是个好日子,植树节。这节日大部分人都不会关注,但是木材市场的不少人都会组织活动,出去参与植树活动。

  这不是官方活动,更没有强制性,只是少数比较讲究的人才会做的事。

  颜辉在东北的时候,有时候林场种树,他也会跟着去种。当前,以伊春地区为例,红松的种植量只有采伐量的一半,所以伊春禁伐是早晚的事情。

  1998年,伊春还有一些直径比较粗的优质红松,但是10年后就基本上看不到了,直到2014年彻底禁罚才逐渐恢复。

  赶上植树节回市场,颜辉本来觉得市场应该挺热闹,结果进了市场之后,发现市场居然很冷清,这让颜辉有些纳闷,他回到公司,发现老三正在收拾卫生,便问起了此事。

  “昨天凌晨,健康路那边发生了一起大案子,人跑了,警察到处找人,咱们市场被翻了两遍了。”老三左右看了看,“老五,建业这个地方,这么厉害吗?”

  “健康路?那不是不远?”颜辉也是一惊,这地方也在秦淮。

  “是不远啊!”老三今天已经打听到不少“秘密”,迫不及待地告诉了颜辉。

  据说,凶手姓曹,在当地很有名望,本来已经退二线金盆洗手了,结果昨天凌晨不知道为什么又出现了,应该是为了营救小弟。总之,曹老大这边把对方的老大弄死了,然后这些人都跑了,现在还没找到凶手。

  “这个人我好像听说过,以前我哥给我讲过.”颜辉仔细回忆了一下,“你等会,我给我哥打个电话。”

  说着,颜辉拿出手机给表哥打了个电话,表哥很快就过来了。

  “对啊,我以前给你讲过曹老大,当年非常狠,咱们市场都得吃他的面子!而且,被他杀那个人也不是一般人”表哥给颜辉说了不少隐秘的事情。

  表哥说这些,老三当然爱听,拎着耳朵认真听。

  颜辉听完之后,和表哥、老三的想法都不一样。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大好事。”颜辉看向表哥,“本来这种事我就头疼,现在.天助我也!”

  “这跟我们有啥关系?这俩人跟你有过节?”表哥有些不解。

  “我们接下来无论怎么扩张,都不会遇到乱七八糟的人惹事了!这附近,起码一年内,不光是这两拨人,总之,整个社会面都会非常清净!”颜辉兴奋不已。

  他早期拓展滕总的业务的时候,就遇到了黄天宏的威胁,这还只是开始。

  等他的生意逐渐开始扩大、而他的势力却原地不动的时候,那就是很多人眼里的肥肉,这也是颜辉一直担心的事情。

  他之前也想过给老三这里多配一点人力物力,但是那依然没有用,有时候还会惹事。

  总之,颜辉现在的视角,和表哥、老三等人不一样,他早就感受到了这方面的压力,只是没想到居然发生了这样的事情。

  无论这个曹老大是谁,也无论被杀的人是谁,只要是这附近的事情,就一定会让这里的所有宵小都销声匿迹。

  谁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吹牛逼?

  现在曹老大等人还在逃,警察在附近一天查一圈,市场里连个打架的都没有。

  谁敢啊!

  “这么说,这个事,对你还有好处?”表哥大概回了味,“小辉,那按照你的说法,这就是你的机会。”

  “是的,我们只需要搞正常的商业竞争就好了,我无论怎么扩张,都是安全的。”颜辉点了点头。

  “啊?”老三是彻底理解不了的,但是他还是点了点头,“是好事就行。”

  “你别小看这个事,这都是妈祖保佑!”表哥和老三嘱咐道。

  总之,这个事成了一个插曲,只有颜辉自己能感觉到好处,对其他人来说应该都是茶余饭后的一个故事。

  这个案子,一直到7月,曹老大和团伙才在外地被抓,而市场附近的小混混们,一直到98洪水过去,都不敢露头。当然,这是后话。

  人,要想成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这个阶段的颜辉没有这方面感触,他只觉得自己有些了不起。

  第二天,颜辉的白松车皮终于到了,颜辉喊了几十位老板过来。

  这都是提前联系过的,大家也都对新木材有些好奇。

  白松的质地,不适合在建业这在气候环境下风吹雨淋,但是很多室内场景都需要这种轻便的木料。

  木料并不是越坚硬、比重越大就越好,很多应用场景里轻便的木材反而是首选,比如说家具制造、屋内装修、木制工艺品、临时结构等等。

  随着吊车把一摞摞的白松板材卸下来,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比上次颜辉和滕总过来的时候人还多。

  这次已经不是靠广告效应了,新的东西进入市场,大家就是好奇。如果是别人运了新材料,颜辉也会过去看,谁会不想增长一些见识呢?

  由于市场安静了两天,市场秩序前所未有的好,越来越多的人跑过来看白松,而且好几位老板检查完之后,都有购买意愿。郑总更是把颜辉喊到了一侧,仔细地谈起了价格。

第181章 渐入正轨

  郑总是第一个下订单的,他的家具厂不可能全用红松,那太贵了!

  比如说一张桌子,对强度要求最高的地方是什么?

  一不是桌面,二不是桌腿,而是连接处。

  桌子出现晃动甚至倒塌,几乎都是桌腿和桌面的连接处出了问题。物理上这叫“省力杠杆”,因此这个地方需要格外加强。

  至于桌的木板、桌腿的木方,白松都可以胜任,因为白松很适合胶粘。

  建业市场,最常见的木材销售方式,其实就是现货销售。

  现货,大家能看到,需要多少买多少,这是99%的买家都会选择的方案,颜辉这辆车货,烘干的明显比阴干的料子还要好,价格也就一方贵了50元。

  一天时间里,这两车皮料子全都被买走了,除此之外,颜辉还拿下了新的白松订单。

  订货一定比现货便宜,所有人都深知这一点。

  “100多方木头,你没有订单,一天能卖掉,真是这个!”晚上吃饭的时候,表哥竖起了大拇指。

  “哥你不是还帮我消化了20方?来,我敬你一杯,以水代酒!”颜辉现在身体没什么问题,但是还是基本上不会碰酒。

  “你给我那个价,我当场卖都赚钱,咱哥俩没说的!我争取早点攒些钱,以后你的货,我起码能吃下一个车皮再说!”表哥是真真切切得地看到了赚钱的路子。

  有人说,做生意的人最抠;还有人说,做生意的人有钱最大方。这看似矛盾的言论,其实就是出现在生意的不同阶段。

  表哥现在手里的现金比以前要多,但是他对未来的期许更高,这个阶段他的现金流要投放在货里。也就是说,表哥比去年有钱,却比去年要抠一点。

  只是,表哥都没有想到,白松的销售真的非常简单。

  两天后,颜辉刚刚坐飞机回东北,他的20方白松就全部卖掉了。

  白松易粘合的特性,在这两天内被多个家具厂证实。

  木材的强度,从来都不是仅仅指木材本身的强度,毕竟天底下的木材没有一次性长成成品的,都需要加工。切割只是一方面,拼接才是大问题。

  榫卯结构、钉握结构等非常常见,胶粘也是如此。

  好的胶粘结构,成本低、效果好、木材不易劈叉,这是钉子难以取代的。

  有人喜欢无脑吹嘘传统榫卯结构,这也是不对的。一方面榫卯结构会增加损耗,比如说30cm的木棍和30cm的木棍,粘在一起是60cm,榫卯结构卡在一起就只有55cm;另一方面,对工匠水平要求高,工作效率也低。

  在2010年以后,越来越多的数控机床出现,榫卯结构有了新的活力,但数控机床普及之前,榫卯结构耗费的工时实在是太长了。

  因此,当前的家具厂,主要采用的连接方式就是钉子和胶水。

  到了2018年以后,越来越多的小型家具开始网上快递发货,因此大家常见的小型家具多是螺钉结构,这样最有利于分装运输。时代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工厂的生产。

  白松良好的胶粘性质,使得白松家具的强度直线上升。当家具厂测试之后,再来市场上面买料子,就只剩下了表哥一家有货。

  区区20方,一万多块钱的货,当然是迅速被买走。

  不仅如此,还有人直接找表哥订货,并有人愿意支付定金。

  表哥不可能这么直接当二道贩子吃颜辉的货,他把客户推给了老三。他这里买卖现货也够赚了。他最大的优势,就是一定可以从老三这里拿到现货,等下个车皮到了,他就不急着卖了。

  回到东北后,颜辉立刻投入到了白松的阴干、烘干项目里。

  伊春这个时期的烘干厂不多,很多烘干厂的创立,都是为了烘干进口的高级货。比如说红松60大板的烘干周期有一周以上,颜辉并不能随便找到空闲的烘干厂。

  这种厚板的烘干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主要是在于板材内外的湿度差距大,需要不断地补蒸汽。颜辉走访了几家烘干厂,终于只能谈妥一家新厂,价格和周期都合适。

  烘干风险大,颜辉根本不敢离开这里,他天天几个地方跑。

  林场现在不怎么需要去了,主要是加工厂、车站、烘干厂、阴干厂房等地方,一天天忙得像个陀螺。

  如果让颜辉自己回忆这几个月,他都没什么印象。

  3、4、5这三个月,在颜辉的记忆里,就好像是一个瞬间,唰地一下就过去了。

  三个月的努力,白松、红松、落叶松这三种木材的原木、板材、木方,颜辉基本上都跑通了。

  建业中华门木材市场,已经彻底认可了颜辉这个大商人。

  这段时间,也不是没有人尝试往这里运白松,但是要么找不到烘干设备,要么阴干的经验不足,虽然也从颜辉这里看出了一些门道,但运过来的白松质地就是略逊几分。尤其是木方运输,除了颜辉没人敢做。

  颜辉的白松木方运输,为了防止出现大量的折断问题,他采用的是一层木板、一层木方的配置,而且每摞上几层,就会夹一层落叶松的硬板。

  这是他独创的装车方案,只有老三和表哥等几个人知道,每次卸货都是老三亲自去盯着的。

  总之,颜辉跑了三个月,可算是彻底跑通了这条生意线路,他直接找了王红军,把六子借走,给六子一个月开1000块钱额外的工钱,让六子帮他跑一跑各个工厂,王红军自然是满口答应。

  颜辉早就已经成了他第一大稳定客户,别说找王红军借个六子,就算是把副场长借给颜辉都没问题。

  现在,王红军去伐木场拉料子的时候,都会提前给颜辉打个电话,问问颜辉的意见。

  一口气忙了三个月,颜辉终于可以休息一阵子,东北、建业两地的链条已经很顺了。东北这边什么事都可以靠王红军,日常的事情可以靠六子,万一有啥业务上不懂的,还可以靠老郭。

  建业这边,老三也算是进入了正轨,一天到晚也有个老板的样子了,忙前忙后没什么问题。老三要是有啥搞不定的事情,还可以找表哥帮忙。

  颜辉再次告别了王红军和六子,准备回建业待半个月。

  至于他现在的资金,其实也不多,刚刚超过50万。

第182章 成功

  “颜总好。”

首节 上一节 113/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