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09节

  “咱们是不是也是会说英语的人了!”老郭看着离去的两位外国友人,有些激动。

  “是人家俩人汉语比较好,咱俩会个屁啊。”颜辉还是要点脸。

  “一个意思!我真羡慕人家,你看看人家多自由,什么时候我也能这样。”

  “一个人一个活法,他们享受人生,咱们做生意,也是享受人生。”颜辉肚子有些饿了,“走吧,去找个地方吃饭。”

  “嗯,吃饭,饿死了。不过你说得对。”老郭摸了摸肚子。

  “不过,无论怎么说,我感触很深。你说他们俩,既没有有钱的爹,又没有经商做生意,只靠工作能维持这样的旅行,靠的是什么?”颜辉跨上摩托车,启动了车子。

  “啥?”老郭也跟着上了车。

  “先进啊!走在前面的人,就是赚钱,不服不行啊。”颜辉想了想,“我觉得,我们也得把路往前走一走才对。”

  “你想开一个先进的加工厂?”老郭有些疑惑。

  “我还没有想法。”摩托车突突突地离开了原地。

  颜辉目前做的所有生意,其实都是前人走过的路,没有新路。木材生意,本身就没什么可以创新的地方,想走在前面,一般就得从加工设备上面想办法。

  “你8月底就能一次性发四个车皮,”老郭坐在颜辉的后面,贴着颜辉的耳朵说道,“现在你起码也有20多万了,我感觉明年开春,你就能搞一个大的加工厂了。设备好一点的加工厂,40万应该也够了,你要是搞加工厂,我可以想办法投资,以后咱俩的货就直接自己加工。”

  “不行啊老郭,你看汤旺河这个地方,有的加工厂都没活干!这边的不少木头,运出去都是原木,反倒是奉天那边的加工厂多,那边机械厂也多,设备也更先进。”颜辉最近参与了太多次的加工,接触过的加工厂有十几家,知道这不是什么好生意。

  现在,除了那些引入自动化设备的大型加工厂,小型加工厂的利润并不算高。

  40万投资一个加工厂的话,一年除去人工、电费、损耗,能收入20万就不错了!这还只是理想状况,如果遇到机器故障等情况,利润会大减,至于火灾.那根本不敢想。

  “那你想怎么做?”路不好走,颜辉的车骑得不快,坐在后座的老郭聊得格外轻松。

  “刚刚说了,我还没有想法,我得找时间去一趟奉天的市场,再去一趟建业的市场,看看机会到底在哪里。总之,无论如何,我一定要走在前面!”颜辉想到了那俩外国人。

  做生意,走在前面一定是最赚钱的,但是同样的,也最难。

第172章 再回奉天

  12月初,时隔一年,颜辉再次踏入了奉天的土地。下一批货还有一周到建业,他打算在奉天待三四天再回去。

  说实话,颜辉本是不想来的,他并不是怕小宝,只是担心给四叔惹麻烦,那就实在是没必要。但奉天确实又是整个东三省木材加工的标杆,铁西更是全国有名的重工业基地,该来还是要来。

  颜辉之前和郑总聊天的时候,讲过红松的欧洲产区和德国的加工模式,他知道那边才是最先进的,可那些对颜辉太高端成本太高,奉天是最适合的。

  他提前给四叔和两个兄弟打过了电话,等他中午到奉天火车站的时候,自己的手机突然响了,是四叔的号码,他把手机借给了山哥,让山哥来接颜辉。

  颜辉没想到四叔居然派人来接自己,等他出了站,他一眼就看到了山哥那标志性的大光头。

  “山哥!我打个车就是了,专门来接多麻烦。”颜辉客气地把礼物递了过去。

  “以前你没有电话,谁也不知道你在哪,现在有电话了,这都方便!”山哥接过东西,上下打量了一番颜辉,“一年不见,你变化是真大!”

  “可能是时间太长了,”颜辉和山哥一起上了车,问道,“山哥,我这次来,主要是联系了我朋友老宋,我要去看几家加工厂,不太想麻烦你和我叔。对了,小宝最近咋样?还在市场那边占着吗?”

  “不麻烦!你叔最近实在是忙,但是你说这些都是小事!小宝啊?你走了之后,他也就不蹦跶了。你们之前火车站那个事情,所有人都知道了,都知道了还怎么赚钱?那小子脑子缺一根弦,这辈子也别想像你们这样做大买卖!”山哥开着车,笑道,“对了,现在车也便宜了,你买车吗?我朋友那边有辆车还挺便宜的。”

  “再便宜我买起来也费劲,”颜辉摇了摇头,他现在不可能拿出十几万买车。

  “早晚的事情!你要是在奉天、长春这边买车,记得给我打电话!找别人咱不放心!”山哥本来就很懂车,现在偶尔也帮忙牵个线。

  自从听说了颜辉的故事之后,山哥也开窍了一点。

  中介生意,自古以来都是最赚钱的买卖之一,甚至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商人都干中介生意。

  把货买下来再卖,是传统的生意模式;不买货直接卖,对接买家卖家,是常见的中介模式。比如说常见的微商,那全是中介。

  “山哥现在开始卖车了啊?这个靠谱!那你得多跟着我叔,让他给你介绍客户。比如说他给你介绍一个客户,你给他分1000块钱。”颜辉提议道。

  山哥最大的问题就是圈子不行,他身边的人买辆摩托车还差不多,买汽车不可能的。颜辉这个身价都觉得买车困难,更别说别人。

  “你叔人家是大老板,1000块钱?他估计都看不上。”山哥觉得颜辉说的不靠谱。

  “那你就错了,我叔可是商人。”颜辉笑道。

  “行,那我回头跟他说说。”山哥有些不确定地点了点头。

  这次颜辉过来,颜辉自己都觉得自己变了。

  一年前,他看山哥像是看长辈,今天再看就觉得是个朋友。

  回去的路上,颜辉简单地聊了聊自己的情况,然后就被接到了饭店。

  不到半个小时,四叔一家人就过来了,和颜辉聊了聊天,吃了顿饭。

  颜辉上次见四叔,是过年回家的时候,那个时候他还很迷茫,和现在的从容自信完全不一样,四叔只是一看到颜辉,就知道颜辉生意确实是成功了。

  就连四婶,对颜辉都客气了不少。

  简单地吃了个午饭,四叔下午还要忙,安排山哥送颜辉去旅店,被颜辉给推辞了。他和四叔的关系谈不上太好,能不麻烦还是尽量不麻烦。

  分开后,颜辉给老宋家里打了电话,半小时后就见到了老宋和老吴。

  寒暄暂且不提,老宋先给颜辉讲了讲小宝事情的后续。

  山哥说得还是太简单了,毕竟颜辉走了之后,小宝没有理由针对颜志航,在山哥的视野里,自然是销声匿迹。

  但是小宝一直没少闹腾,还在火车站信誓旦旦地发出了“追杀令”,表示要和颜辉一对一死磕到底。

  这么多年,小宝从来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他一个二十六七岁、混迹社会多年的“大哥”,打架居然没打过一个未成年小孩!

  最关键的是,他被拘留了,但是颜辉却啥事没有,这太气人了!

  “怎么能说啥事没有呢?小宝没说我还给了他300医药费吗?”颜辉听完了老宋说的事情,发现这个时间传播中少了一环。

  “啊?你还给他医药费了?”老宋还真不太清楚这个事。

  “给了啊,警察调解,我看小宝受伤了,当时身上就带了300,都给他了。至于我?我没受伤,不用医药费。”颜辉解释道。

  “哈哈哈,还有医药费!300!哈哈哈,等着,这个事我肯定传出去!”老宋哈哈笑道。

  “这事再传一传,他又得继续发布追杀令了。”老吴也觉得好笑。

  小宝现在,还是在木材市场这边负责拉板车的生意,和建业市场的吕哥有些相似。之前颜辉开发的那条赚钱的线路,被他彻底玩砸了。

  拿吕哥举例,颜辉刚到建业的时候,他是不可能得罪吕哥的,但是现在是反过来的。

  所以,颜辉现在看小宝的心态也早就变了,只觉得有意思。

  “那你这次过来,主要是想参观加工厂吗?”老宋问道。

  “嗯,主要是加工厂。虽然说我在我叔的加工厂干过,但是他那里的设备都太普通了。”颜辉解释道。

  “那行,我帮你联系了两家。”老宋点了点头,“有一家是上次你那个朋友带我们去的。就那个姓马的。”

  老宋家里,本身就是做板材二次加工的,对这些东西了解的比较多。

  “马俊良?”颜辉问道。

  “嗯,对。他上次带我们参观了一家大型机床厂,后来我留了一个经理的联系电话,我们家今年在那里买过设备。所以我带你去,肯定是什么都能看到。”老宋解释道。

第173章 过年回家!

  1997年的机械加工已经比较全面了,除了颜辉常见的木工锯机、刨床之外,还有木工铣床、开榫机、木工钻床、榫槽机、圆棒机、封边机、砂光机等等。

  颜辉看过不少木工书,但是有些设备他还是不懂的,因为没见过。只看图是看不明白的。

  从上面的机械名字,可以看出来木材加工的主要方向。颜辉是搞批发的,他不可能去像老宋一样搞板材二次加工,开榫、精铣之类的设备没什么必要,但其他的就得多看看、多学学。

  老宋陪着颜辉逛了一下午,先去了大型的机械制造工厂,见到了很多新设备。

  更大、更快、更好。

  仅仅是一个下午,颜辉都想花钱买设备了,尤其是一台日本庄田公司生产的木工铣床,颜辉看着只觉得神奇。

  这台代号位NC361L的庄田公司五坐标数控铣床,把传统木工秒杀成了渣渣,颜辉听了很多讲述,包括电液伺服系统、电脑输入系统、机械传动系统,大概能听明白,但是一问价格,直接沉默。

  听完价格以后,颜辉觉得传统木工能把这个铣床秒杀。

  最终,颜辉还是对砂光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砂光机也就是磨光机,可以对板材进行打磨修饰,使得木材的观感变得非常好,这对于颜辉来说,属于木材第一道加工的范畴。当着技术人员的面,颜辉核算了一下成本,发现成本可控。

  这次回奉天,颜辉就是来补课的。其实,除了一些很昂贵的设备,奉天有的设备,伊春都有,只是不集中在汤旺河这边罢了。

  做生意最怕的就是被别人“信息差”,颜辉先过来了解清楚,再去伊春谈价格是最划算的。

  在奉天待了三天,颜辉又买了些东西给家里寄了过去,和朋友们吃吃玩玩,又抓紧赶回了伊春。这趟来,他把自己关于高端加工机械的知识进行了恶补,以前只见过理论的机器,这次基本上都看到了,有的设备颜辉买得起,都有点想买。

  回伊春后,颜辉开始整理新的订单,准备发货事宜,又是忙了至少一个周,把货物都发了出去,他又有了几天的休息时间。

  这几天,颜辉开始跑各地的加工厂,在市区的“友好综合木材加工厂”待了两天,没有谈什么合作,但频繁的参观还是让颜辉有了些想法。

  之前老郭问颜辉有什么想法,颜辉说没有。

  这几个地方跑完,他就逐渐有了想法。

  做生意要做到别人前面,就必须了解更先进的东西

  时间就这样慢慢过去,到了1月,颜辉已经有了很多新的想法,只是没办法实施。

  现在限制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就是人手不够,今年过年回家,他打算找几个同学、朋友来帮忙。也就是青岚太小,要是青岚今年18岁,他都想把青岚喊过来。

  1月中旬,颜辉告别了王红军,准备回家过年了。

  他给王红军留了10万左右的货款,带着卡里剩下的23万,踏上了回家的路。

  冰城直飞厦门。

  从机场出来,颜辉还是有些激动,太暖和了。坐在飞机上,颜辉其实心里一直都在想,几个小时的时间,飞机真的能从零下30度的地方到零上十几度的地方吗?

  感受到熟悉的气候,颜辉彻底放下了心,真到家了。

  外人当然理解不了颜辉此刻的心情。

  去年过年的时候,他手里有3万多块钱,但是完全不敢消费,显得苦巴巴的。但是今年不一样了,他不光是坐飞机回来的,他还准备包车回家。

  总之,有钱了!

  走在厦门的大街上,颜辉看谁都觉得不太如自己。

  1997年,厦门岛的平均房价大概是2000元,颜辉现在身上带的钱,足够全款拿下一套三室一厅的房子。

  这一年,颜辉18岁。

  他准备回家,那当然要告诉爷爷奶奶自己的成功,他选择了最简单的方式:把钱全部取出来。

  颜辉回家之前,就已经做好了这个准备,所以大部分东西他都是寄回去的。

  他跑了几家银行,陆陆续续地取出来23万现金,背在了身上,然后包了一辆车,直接奔赴老家。

  颜辉身家过10万之后,他从来没有把这么多钱同时取出来过。放在账户上就只是几个数字,拿出来20多万现金又是另一回事。

  虽然这都是他自己的钱,但这些钱背在身上,给人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像是一直打着鸡血一样。

  颜辉内心一直有句话,那就是这次不光要告诉爷爷奶奶,也要告诉父母,自己成功了。

  他从小是留守儿童,父母给的关怀和照顾不够,出去什么都得靠自己,但父母出去也是为了打工养家,从小到大也没停过家里的钱,其实也挺伟大的。颜辉以前不太能理解,自己出去打工、赚钱之后,就能理解了。

  颜辉其实一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父母打工的现状,但以前根本不可能。现在终于有希望了。

  颜辉、青岚和父母的感情都比较一般,只有姐姐和父母感情深。姐姐那个温吞的性格,倒是有些随父母。

首节 上一节 109/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