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08节

  这边已经下雪了,但颜辉并没有觉得多冷,他身上穿着的衣服,叫羽绒服,厚实轻便,裤子叫羽绒裤,防风耐寒!

  在汤旺河的这片市场,大商人并不多,绝大部分的老板,都是老郭这个级别——货代。

  老郭本身也没多少钱,他爸有钱,但是他爸并不在这里待着。

  老郭本身也算是比较有名的货代,而颜辉这样的老板,就真的很少了,走在大街上,一眼就能看出来。

  外地人,穿的很好,有气度。

  王红军曾经跟颜辉说过,东北地区入冬之后,一旦大雪封山,有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就变多了。王红军担心颜辉出事,还打算给颜辉整个短枪带着,可把颜辉吓了个够呛。

  后来他反应过来,王红军应该是故意开玩笑。但玩笑归玩笑,颜辉真要,王红军就真给。

  没什么事的时候,颜辉从来都不会离开火车站周边的区域。尤其是下了雪,他去王红军那里,都会选择坐火车过去。

  到了火车站之后,他直接给林场打电话,那边就会有车来接他。

  这待遇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颜辉虽然有了钱,但是做事风格一直没变。

  坚持测量木材、坚持认真地估堆、坚持亲自去加工厂从早盯到晚。

  忙的时候,颜辉整个人像个工人,和他去年在建业的时候掏木屑的状态差不多;货发出去之后,颜辉羽绒服一穿,到处都能吸引一堆人的目光。

  这天,颜辉把两个车皮的货发了出去,休息的时候,六子找了过来。

  六子比颜辉大几岁,还是爱玩的年纪,和颜辉关系不错,这次是想着喊颜辉一起去捞鱼。

  11月底的汤旺河,河面早就冻死了,想要捞鱼就要破开冰面,六子为此还带了一台油锯。

  林场当然是不缺油锯这种东西的,这玩意不光能切木头,还可以切冰块,每年都有人拿油锯去破冰捞鱼。

  颜辉本来就没事,喊上老郭就去了。

  六子这方面是个高手,他找了合适的位置,切开冰面之后往河里铺网,几小时后,大大小小的鱼弄了十几条。

  颜辉跟着忙活了半天,拿走了四条鱼,加起来也有十几斤。

  回去之后,颜辉把鱼都给了老板娘,让老板娘帮忙做做,晚上大家加餐。

  “谢谢颜总!哎呀,颜总真是客气!”老板娘当然喜欢鱼,脸上的笑容都根本压不住。

  把鱼送到了后厨,老板娘又迅速跑了回来:“颜总,颜总,你过来,问你个事。”

  “啊?”颜辉有些疑惑地走了过去。

  “哎呀就是就是我们家桃子的事情”老板娘说的,是她女儿,小名叫桃子。

  “桃子怎么了?”颜辉吓了一跳,这女孩出事了?

  “不是.我是想帮孩子问问,颜总你结婚了没?我听说你们老家那边订婚结婚都早。”老板娘问道。

  “我没结婚,也没订婚,咋了?”

  怎么突然问这种问题啊?

  “哦哦哦,没事没事,随便问问。”老板娘满意地点了点头。

  (又快要过年回家啦~~真快啊~)

第170章 外国游客

  晚上,整个旅店的住客,都在食堂吃上了颜辉带回来的鱼。

  这鱼毕竟是颜辉带回来的,老板娘专门给颜辉留了一整条,大锅炖的,颜辉和老郭两个人吃这条绰绰有余。

  “你今年过年,是回奉天,还是闽南啊?”颜辉吃着饭,聊着闲天。

  旅店的大部分住客都是木材商人,颜辉和老郭在餐厅几乎不聊木材参数。

  “回奉天吧,我待不了几天就还得回来,这边离不开我。”老郭现在彻底被锁在了这里,“唉,真不想一个人待着。”

  大宗木材生意,郭父也不可能放心交给别人。

  “奉天还好,从这边坐火车,睡一觉,第二天中午就到了,不累。”颜辉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今天是11月29号,我看过年是1月27,还有俩月,我最近这段时间把订单稳定下来,到时候王红军这边应该能帮我发一阵子,我过年回去也待不了多久,最多半个月。”

  “半个月啊?”老郭一听就高兴了,“这么说你能早点回来陪我!我一个人实在是太无聊了。”

  “我还得回建业一个周,大概回去20天吧。也不好意思一直麻烦王红军。”颜辉笑道,“没了我,你就去玩你的呗。”

  “你当这里是冰城啊.”老郭摇了摇头。

  入冬之后,滑雪、滑冰倒是挺好玩,除此之外就是像今天这样的冰捕。汤旺河这边,室内项目主要就是洗浴、打牌,一个人去干啥都真无聊。

  都说东北人热情,主要是.在这个地方,一个人实在是难熬!

  吃完饭之后,二人去了颜辉的屋子。今天是周六,颜辉多花了15块钱,换了大屋,这样有电视可以看。

  二人买了一些花生瓜子,外面下着大雪,他俩在屋里煮茶、吃瓜子、看电视。

  上个月,黑省电视台上星,台标换成了一个红色的龙印。今天正好是周六,颜辉和老郭最喜欢的节目就是每周六的《开心擂台》。

  开心擂台是去年开始播的,今年就很火了,不少人周六晚上都会聚在一起看,算是国内比较早的综艺节目,苏有朋、费翔、汪峰、林俊杰等不少明星都参加过。

  在汤旺河这个地方,颜辉和老郭已经是“财富自由”了,因为这个地方的消费水平太低,想花钱也没什么地方可以花。外面下着小雪,二人煮茶、嗑瓜子、看综艺,两个18岁的少年只觉得什么都是甜的。

  晚上,看完电视,老郭回了屋,颜辉自己盘玩了一阵自己的手串,也躺下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旅店的老板一家人就出门扫雪了,还有几个老住客起床早,也出去帮忙,很快就把院子收拾了出来。颜辉看电视看得比较晚,起床晚,没有出去扫雪,从窗户往外看了看,发现不需要自己帮忙,就去洗头去了。

  他有个习惯,基本上每天早上都会洗头,这个年龄的男生一般都很在意发型,颜辉也不例外。

  水很凉,颜辉用热得快烧了一暖壶水,把头洗完就下去吃饭去了。

  到了餐厅,颜辉发现了两名外国人。

  虽然汤旺河靠近边境,也有做跨境生意的人,但是这地方很少见到外国人,毕竟这个年代的外国人一般只去大城市。

  这俩外国人还不像是俄国人,看着金发碧眼的,应该是美国、西欧的人,但具体是哪里的,颜辉并不清楚。

  “老板,今天还有外国人来啊?厉害啊!”颜辉和老板太熟了,直接说道。

  “应该是要去看林海奇石的,不过我也听不懂叽里咕噜说什么,给我个地图点来点去,看得我脑瓜子都疼。”老板无奈地摇了摇头,“对了,颜总会英语吗?”

  “英语?我的英语水平,和我日语水平差不多吧。”

  “颜总还会日语?”老板非常惊讶。

  “我不会日语。”颜辉哈哈笑道。

  “哈哈,颜总真会开玩笑。”

  二人扯着蛋,老郭也下了楼,忙问道:“聊啥呢这么好笑?”

  “我问颜总英语怎么样,他说和日语一个水平,我问他日语啥水平,他说他不会!哈哈哈!”老板复述了一遍。

  餐厅一共吃饭有七八个人,都哈哈笑了起来。

  两位外国人也在吃早餐,微微皱了皱眉,这俩都是年轻小伙子,误以为别人在笑话他们,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

  “说笑归说笑,我记得老颜你会一点英语吧?”老郭笑完之后问道。

  “我那也叫会?鸟是bird床是bed,去是go,回来是回来我忘了。”颜辉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他这点英语水平,还是苏瑾教他的。

  “颜总还真会英语啊!厉害!”老板连忙夸了一句。

  颜辉这水平,在这旅店,妥妥的文豪!

  别的不说,这旅店至少有五六个人找颜辉帮忙写过东西。老板、老板娘都帮颜辉寄过信,从信封上就能看出来颜辉的字好,有时候其他人也能看到,久而久之,这种事情少不了,毕竟有的人都不识字,还有的人字写得歪歪斜斜,回一封简单的信都困难。

  “他们为啥这个时候去看林海奇石?大雪一盖能看到吗?”颜辉有些好奇,他七月份的时候去过一次,确实挺好看。

  “那你还真是说错了,这地方冬天有冬天的样子!”老板对本地的景区还是有自豪感的。

  “老郭,咱们俩吃完饭去看看?”颜辉看向老郭。

  “行啊,你那个摩托车装防滑链了吗?”

  “那肯定有。”

  “excuse泥好,”有个外国人看向了颜辉,“泥要.林海气石”

  “yesyes,”颜辉点了点头,“一起go?”

  “together?”外国人想了想,看向颜辉,觉得颜辉不像是坏人,“ok,我们.go”

  颜辉还从来没有和外国人打过交道,他也不怕,简单地比划、交流了一番,就决定一起出发。

  这俩老外也有一辆摩托车,他们拿着一本地图,上面画了不少东西。颜辉看了看这俩人的地图册,整个人都惊呆了。

  这俩人看着二十三四岁,居然去过这么多地方!

第171章 感触

  颜辉的见识,主要集中在木材领域。

  他去过的地方其实也不少,除了京城之外,他去过伊春、冰城、奉天、建业,还路过过一些其他城市。

  但看了这俩外国人的地图标注,颜辉第一反应是不可能。

  这个地图本上面,第一页根本就不是中国地图,而是世界地图,世界地图上,有至少30个国家已经被标注过了,而往后翻,会发现这些被标注过的国家,他们大多数也不止去过一个城市。

  而打开中国地图,会发现这些人除了去过几个大城市之外,现在正在走中国环线。他们从粤省入境,顺着沿海这条线,走到了这里,颜辉再往后翻,看到了粤省地图,发现这俩人是港岛回归之后,10月初从港岛过来的——地图上标注了日期。

  这俩外国友人似乎很愿意炫耀自己去过的地方,也非常热情,和颜辉老郭俩人炫耀起很多地方amazing。

  这俩人语言天赋还可以,会一点中文,大家叽里咕噜地聊着天,先别说能不能聊懂,反正聊的很开心。他俩昨天晚上就到了,在这住了一晚上,今天要去看林海奇石,看完之后就准备回冰城了,可能是太冷了,中国环线他们打算明年再来继续挑战。

  经过多次沟通,颜辉才搞明白,这俩人一个是德国的,一个是挪威的,都不是富豪家庭,这俩人属于工作半年、旅游半年的节奏。

  这直接突破了颜辉对工作和商业的认知。

  环球旅行一定是比较花钱的,这根本不是打工人能够负担的。颜辉现在的收入很高,但是你要让他离开半年再回来,保证什么都没他的份。

  至于这俩人的工作,颜辉是怎么也听不懂。

  德国的那个小伙子,应该是个理工男,他有一种“我非要让你听懂了”的执拗劲,拿出纸笔,给颜辉连画带比划,好半天颜辉才懂了。

  简单的说,这个人是个工程师,操作一种高精度的机床。

  吃完饭,聊得差不多了,四人穿好防寒的衣服,骑上两辆摩托车,直奔林海奇石的区域。这俩人虽然有地图,但是还是不如颜辉二人熟悉路。

  这地方,现在叫伊春花岗岩国家地质公园,2001年开始建设,后来成了5A级景区,就在汤旺河区内。此时没有被开发,更是没有一个人闲着没事过来,大家到的时候,附近一个人影都看不到。

  进入这片区域,颜辉也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到了,各种奇石在雪中若隐若现,和整片山峦形成了一幅美丽的冬日画卷。

  两个外国友人拿出相机还拍了照。

  可能是聊得多了些,颜辉等人互相比划着,沟通着,居然真的磕磕绊绊地聊了起来,这俩人的汉语水平起码比他英语水平强很多。

  从这两个人身上,颜辉见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生活方式。

  这俩人都是工科高材生,大学期间就有专利或设计,一位是机械加工领域的,另一位是服装设计领域的。他们俩的理念是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尝试和体验才是最重要的。

  颜辉问那个工程师为什么能保证半年后不脱节,得到的回答是领先一年就好了。

  这话深深震撼到了颜辉,他以前一直都听说德国的工业领先我们几十年,没想到一个工程师的心态就这么自信。

  颜辉和老郭今天没啥事,在这边逛了整整大半天,一直到下午才和这俩人分别。

首节 上一节 108/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