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04节

  思来想去,颜辉想到了苏瑾。

  今天正好是周五,傍晚,他就跑到新华书店等苏瑾了。

  也许是真的巧合,苏瑾还真的来了,而且有些期待的四望了一下。

  “颜辉!”苏瑾很惊喜地快步走了过来,“你还没走呢!怎么不告诉我啊!”

  “在这,不就是等于告诉你了?”颜辉笑着说道。

  “那,你什么时候走啊?”

  “明天上午的飞机。”颜辉已经不能再拖下去了。

  “啊?那,这么说,你今天是专门在这里等我啦。”苏瑾不知道为什么,非常开心。

  来这里之前,她想过颜辉已经走了,但还是有些期待。

  没想到,真的还没走!

  “是啊,有个问题我还想问问你,”风扇的声音还是那么大,颜辉凑近了说道,“我在东北做生意的那个林场老板,她有个相好,特别喜欢漂亮的衣服。在建业,有没有价格比较贵的好看的女装?在哪里买?”

  “要多贵的呢?”苏瑾对这个问题倒是不意外。

  “1000块钱以上的。”颜辉都不确定建业有没有这么贵的衣服。

  在东北,这个价格往上的衣服,基本上都得带点貂皮之类的。

  “这个价位.”苏瑾想了想,“那你只能考虑云锦了。不过云锦很多都需要定制,明天你要想买的话,你只能去碰运气,看看有没有合身的。没有就很麻烦。而且云锦的话,大部分衣服都超过了你的预算。”

  “云锦?金线缝的?”颜辉吓了一跳,什么衣服啊?

  “今年云锦申遗,价格有点上扬,但是还好。我估计以后都得好几万一件。就是今天,有几位大师的宫廷礼服,也能超过一万块钱。”苏瑾想了想,“不过那个全部需要定制的。至于材料,这都是最好的桑蚕丝编的,全手工。”

  “你这么熟.难不成你的衣服.”颜辉真是有些吃惊。

  1997年,一件衣服过万,根本难以想象。

  “我没有,我妈倒是有两件。我上学要这个干嘛.”苏瑾摇了摇头,“反正你去碰碰运气吧,看看有没有便宜的、尺寸还差不多的。没有的话,你就只能逛逛商场了。明天一早我没事,我可以陪你去买。”

  “那行,明天你带我去吧,你说这个我自己有点不敢去。”颜辉有点怂了。

  六朝古都,恐怖如斯啊!

  “嗯嗯,你明天要赶飞机,咱们早点吧,早上七点半,在这里集合。”苏瑾想了想。

  “好!”

  约定了时间,颜辉和苏瑾一起吃了个饭,晚上把苏瑾送回了家。

  颜辉见过几次王红军的相好,这个女的身材很苗条,倒是挺适合穿云锦的料子。王红军有不止一位相好,这个女的是王红军最喜欢的一位,王红军甚至给她买了一台手机,这关系真是不一般。

  有苏瑾陪着,颜辉第二天的事情还算顺利。一起打车到了店里,颜辉仔细看了看工艺,突然就觉得一两千块钱不贵了,实在是太精致了。

  不愧是非遗的好东西!

  定制已无可能,摆在外面的衣服,大多数都是给身材姣好的女性穿的,颜辉和苏瑾一起分析了半个多小时,从仅有的几件可以买的成衣中,选择了一件合适的。

  一切顺利,颜辉花了1700块钱,买到了这件云锦衣服,包装好,然后打车去了机场。

  这趟建业之行,在此算是告一段落。

第162章 送礼和信用

  这个季节,东北真的比建业舒服太多,颜辉从冰城的机场落地,出站后狠狠地吸了几口凉爽的空气。

  呼…

  路上,颜辉一直都在思考送礼的事情。在飞机上,颜辉拿着一本讲人情世故的书,仔细地阅读着。

  书里细致地分析了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人物--《红楼梦》里的刘姥姥。

  她三进荣国府,从穷亲戚变成了贾家的“恩人”,第一次去她靠幽默和谦卑获得王熙凤帮助,之后又在关键时候鼎力相助,看似是粗俗的人物,却洞察人心,在大户人家和底层社会之间游刃有余。

  颜辉也是看了不少书才明白“送礼物”的重要性,而且选择礼物一定要恰当。

  送礼的核心目的是为了拉近关系或维系感情,而且针对不同的情景应该使用不同的方式。

  有的人就是利益至上,那送礼就是利益交换,一次性要送到位、送到“线”,这属于最基础的一种方式。比如说一个项目很难拿,利润还比较丰厚,负责分配项目的人又居于决定位置,那甚至可以把绝大部分利润都留给对方。

  这种是最简单的送礼。无论是把钱换成不记名卡,还是把钱给相关关系人送过去,这都不难。所有为了利益交换而做的送礼行为,都是很简单的,因为对方的目的也很简单。

  颜辉之前在二哥那里搬木头的时候,二哥让他去给工地的王总送礼,就是这样的情形。王总本身掌握着绝对的资源,但是二哥并不愿意把绝大部分利润分出去,后面的生意也就泡汤了。

  很难说二哥不对,毕竟那么低的利润他不愿意干也正常。但如果是颜辉在做这个事情,他一定还是愿意维持这个现金流。

  其实,比较麻烦的,就是维系感情类的送礼。

  如果你觉得,只要送礼送的贵就能解决所有问题,那不仅不符合商业逻辑,最关键的是对方也不见得愿意收。

  有时候,有的领导真的很不愿意收礼,那你们之间的礼物,就不能超过朋友之间应有的限度,有时候一杯奶茶都好过一条中华烟,前者是朋友交集,后者人家根本不想要。

  对于这样的领导,应该做的就是把事情做好。

  …

  在这里,就能看出来颜辉和表哥的区别。

  表哥的逻辑很简单,那就是利益交换,这是做生意不变的法则,毕竟利益才是维系感情的核心要素。

  但颜辉觉得表哥把“利益”想得太简单了。

  颜辉给滕总的利益,比表哥去谈生意“送的礼”要大得多。

  比如说这次颜辉一方木材降价50元,200多方的差价就达到了1万多元。

  要知道,本身670元的价格,颜辉已经签了合同,这个1万多元,是等于纯粹送给滕总的。

  如果黄天宏聪明,就应该过来找颜辉认怂。如果对方真的去滕总那边吹耳旁风,那才是颜辉最想要的结果。

  黄天宏这个时候想和颜辉抢生意,一定要亏钱,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以后想回归正常价都变得困难。当然,滕总也绝不可能告诉他这次的收购价。

  总之,如果黄天宏去挑拨颜辉和滕总的关系,结局一定是他自己出局。

  人与人之间的“面子”有时候很巧妙。

  只要半个月内,黄天宏和滕总闹出来一点不愉快,那么以后哪怕是同样的价格,滕总都一定只会找颜辉。

  再说回王红军这个人。

  王红军胆大、心细、有魄力,如果颜辉送他非常贵重的礼物,那王红军反而会警惕。颜辉送完五六千块钱的重礼之后,再去请求八九万的压货,王红军会断然拒绝。

  别看只是过去了四个月,颜辉和之前已经不一样了。之前他和王红军完全不认识,可以自己说自己是“质子”,把自己质押给王红军,以此来获取对方信任,此刻已经不可能这么做,因为双方的合作已经变了。

  简单的说,颜辉如今的身份,已经不能再去质押自己了,王红军也不敢要,毕竟颜辉在圈内有了些名气,王红军押着颜辉的话,其他的商人只会觉得王红军是不是太霸道。

  多重原因下,颜辉最应该采取的方式,就是正常的压货协议。所以,送礼一定要做到:重视、心细、不具备目的性。

  在商言商,大家谈生意,压货不给钱是很正常的,这个靠的是商业信誉。而送礼,只是朋友交情。

  想靠几千块钱的送礼来维持商业信誉,那搞不好会让对方怀疑自己的商业信誉。

  就拿现在来说,没有找对人,贸然去送一兜子现金,是没人敢要的,对方会默认你已经带了录音、偷录设备。不管你带没带,对方都会默认你带了。这样不光是会被拒绝,以后也不可能再谈生意了。

  颜辉打了个车回了冰城市区,买了一点吃食,下午坐上火车就回了伊春,明天一早回汤旺河。

  之前的旅店给颜辉住出了阴影,但是又最便宜最近,他只能再次选择了这里,还专门和老板说了,自己老婆晚上来,可千万别打扰他,老板表示明白。

  一晚上也没人敲门,颜辉踏踏实实地睡到第二天。

  回到了汤旺河,颜辉第一时间就去找了王红军,把自己的订单给对方看了看。

  “红松?”王红军看了之后,脸上挂上了笑容,“我上个月就跟你说过,咱们伊春的红松是真的好!你可算是拿来红松的订单了!我的红松压货有点厉害,这次能给你的价格,是这个。”

  王红军伸出了一个手势。

  颜辉一看,点了点头,心里却是异常惊喜。

  这一车,仅仅是60方的红松板材,就能给颜辉带来接近两万元的惊人利润!

  颜辉之前给滕总打电话的时候,提到了落叶松大降价是林场资金周转问题不得不清货,没想到落叶松没有压货,反倒是红松压货了。

  “那实在是太好了,”颜辉喜上眉梢,“军哥,上车货,我给你打了六万多的款,我现在还需要3车皮的货,这次要一次性发出。总共给你支付的费用,应该在13万左右,但是我只剩下了6万左右的现金。我来之前我考虑过,我的资金还是不够,我打算跟你商量一下。算是现在加工好马上要发车的这车落叶松板材,我一共要发四个车皮。我是两车、两车地慢慢发,还算找你这边压点货,一次性发四车?”

  “这还墨迹个啥,你订单在这摆着,这是好事!火车运输得十多天,当然是四个车皮一起发!”王红军主动给出了答案。

  此时此刻,颜辉的礼物暂时都没送。

  (下章傍晚之前应该没问题)

第163章 新的订单

  王红军压货了,这是颜辉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别看颜辉只能给王红军再打款6万,但王红军还是愿意发出去十几万的货,毕竟货堆在林场没有任何意义。

  客户是上帝,颜辉此刻就是王红军的优质客户。

  “晚上别急着走,一起吃个饭。”王红军看了看表,“现在时间还早,你抓紧去拿货,最好明天就能把你要的料子发出去。”

  “红松破板需要时间,原木倒是能赶上明天那趟车。”颜辉解释道。

  “嗯,这批货之后,还有订单吗?”王红军担心颜辉这是昙花一现。

  如果颜辉需求量一直是之前的半个月100方,那他也不值得投资太多。

  “有,我这次回去,订单不少。可惜我的资金不够,等这四个车皮送过去,钱回来了,应该还得继续送四个车皮。”颜辉说的也是实话,“而且,刚刚有个事情我没跟你说,就是,这次回款,会比你想的要快。”

  “怎么说?”王红军略微挑眉。

  “我这次发回去的最贵的这一车料子,也就是需要60方红松板料的这趟车,等我红松送进加工厂,对方就会给我打一万定金,而等红松送上车,对方在火车站能查到这趟车发车,就会把80%的钱打过来。”颜辉把这个事放在了后面说。

  本来,颜辉是打算用这个事,作为和王红军谈判的最大筹码。

  他现在也不是新人了,郑总订货这一车,已经说好了给钱方式,颜辉也不怕郑总不给。

  有这个事情兜底,王红军不可能不给压货,因为回款周期太短了。

  但是,当颜辉听到王红军压货了,那就不用先提了。让王红军主动说愿意压货,然后再告诉他这个好消息,那是另外一种效果。

  “发车就打款?那你还跟我说压什么货?你这人和我还这么见外?”王红军一听,浑身一下子轻松了,“那要这么说,木头你自己来拿就行了。”

  “军哥,说实话,我最难的时候,是你替我考虑的。能为你考虑,我就一定多为你考虑。”颜辉说得情真意切。

  “好兄弟啊!那这样,别等了,你前几天定的那批落叶松板材,已经加工好了,跟着明天下午的火车出发。再下一趟去建业的车,估计还得等几天。要不这样,吃饭什么时候都能吃,你这车是60方红松板和20方落叶松板是吧?我去帮你搞定20方落叶松板材,你去找加工厂,连夜加工60方红松板材去,这样明天跟着车一起出发,别等下一趟了。车站那边,我帮你搞定车皮。”王红军不想再等了。

  “没问题,这样的话,后天应该就能再到账五六万,你这货钱,也就不会继续压着了。”颜辉巴不得这样。

  一顿饭而已,什么时候吃不是吃?抓紧时间赚钱才是真的。看得出来,王红军这批货压货是有点多,急切地需要钱!

  “好,也不废话,走。”王红军风风火火地离开了屋,带着颜辉就进了堆放木材的地方,然后把林场的所有人都招呼了出来,开始干活。

  有钱能解决很多问题,颜辉给加工厂老板多付了400块钱,这批货就直接插队了。正在加工的木头被撤了下来,换上了颜辉的红松。

  从此刻开始,一直到晚上,加工厂都会全力加工颜辉这批货。

  从中午到晚上,颜辉一直在加工厂陪到凌晨两点,所有的料子才加工完。颜辉干脆睡在了加工厂的宿舍。

  他忙得像个陀螺,第二天从早上开始打电话、运货、办手续,天蒙蒙亮一直忙到晚上火车发车。

  火车发车的时候,他还在火车站待着。

首节 上一节 104/1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