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81节

  但这两个‘实业’,陈光良觉得贡献有限,他希望为华夏人民做更多的事情!

  突然。

  陈光良抓到一点什么!

  这个时代的中华民族,没有牛奶,贫病交加,严重营养不良。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陈光良,觉得自己应该做一点什么,改善华夏人的体质。

  牛奶产业肯定不现实,毕竟是战乱国家,也太难去实现他的抱负。

  但是,华夏不是没有替代牛奶的产品,那就是豆浆。

  大豆营养丰富,含蛋白质与牛奶一样高,大豆是华夏的奶牛。华夏人数千年来以大豆作为粮食和营养来源,所以陈光良应该抓住这一点,来实现一个计划。

  豆奶!

  他决定进入这个领域!

  豆奶和豆浆不同:

  豆浆是将大豆浸泡后磨碎、过滤、煮沸而成,而豆奶则是在豆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通过超滤、均质等工艺,将豆浆中的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成分进行分离,最终得到的饮品。

  豆浆和豆奶都富含蛋白质、钙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但豆奶的营养成分更加均衡,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豆奶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豆浆中的一些不良成分,如豆腥味和胀气因子,使其更加易于消化和吸收。

  豆浆的口感较稀薄,而豆奶则更加浓郁,口感更接近于牛奶。

  想到这些,陈光良心头火热起来,原来他一直忘记了这回事!

  很快他又反应过来,要想推广‘豆奶’,就必须进行‘包装定位’、‘杀菌处理’等方式,否则不会真正流行起来的。

  参照‘可口可乐’公司的做法,将豆奶装瓶,从勺舀碗装的排档饮品变为有品位的店堂商品,销量才会大幅增加。

  想到这些,陈光良绝对进入这一行业,虽然说,穷人不一定喝得起豆奶,但普通阶层、中产阶层也是华夏人,所以豆奶如果能推广,一定可以改变很多华夏人的体质。

  生意虽然小,但也算陈光良的‘实业救国’的一环。

第114章 拒绝地产项目

  8月伊始。

  陈光良来到长江地产的写字楼,这里即将被拆卸,毕竟规划的是‘幸福家园’的大门和门卫岗。所以,长江地产的写字楼下一步暂时将搬到长江车行的‘新基地’,占用一间砖木结构的屋子。

  长江地产虽然是做着‘百万巨资’的生意,实则一共就六名员工(后又招募两名文员),工作也很简单——目前主要是监督‘幸福家园’和‘阳光家园’的建筑,其余都是一些小事情。

  “老板,‘麦加利银行’的买办王先生找你!”

  等陈光良走进写字楼,王宪成正在笑呵呵的等待他,他也不由得露出笑容来。

  这可是他的财神爷啊!

  愚园路在被各大地产商炒作一番后,西段价格达到惊人的3200~3500元每亩,较去年涨了近200%,堪称商业奇迹。

  陈光良也算过一笔账,他在愚园路西段和中段一共拥有63亩地皮,如果现在出售这些地皮,那么可以收回他所有炒地皮的本金24万大洋和利息。

  那么,他在霞飞路中段和西段的20亩地皮,就是他的纯利润,现值12~15万的样子。

  “王老板,久仰久仰。”

  “陈老板,好!”

  双方客气一番,陈光良邀请王宪成在自己的办公位旁坐下,文员随即倒上茶。

  “条件简陋,望海涵!”

  王宪成看了一眼四周,感叹道:“陈老板的生意做的那么大,但这办公的地方却如此节俭,是我没有想到的。”

  他可不会小瞧陈光良,毕竟在这愚园路上,谁不知道陈光良的大名。不仅仅是两个‘新式里弄’的开发人,同样也是愚园路的大地主。

  就是他本人,这一次也在陈光良手中吃了个‘小亏’,他和自己的弟弟‘免费’替陈光良炒高了愚园路地价。

  目前,王宪成、王俊成兄弟手中,有大概四十亩的愚园路西段和中段地皮,耗费资金15万大洋左右。

  陈光良笑道:“生意都是借鸡生蛋,我们真正的拥有不多。”

  王宪成有些听明白了,感情这位主也知道是在‘借鸡生蛋’,有影射他们兄弟替人炒高地皮的嫌疑。

  不过他没有放在心上,而是询问道:“我观幸福家园的楼,建的也是差不多了,陈老板这一年收租都收到手软了!”

  刺探消息的,陈光良明白了!

  自从长江地产售出‘幸福家园’后,经常会有地产商在这附近转悠,有的地产商还会去工地上查看,更有甚者直接拜访他咨询。

  说白了,这个模式大家还是不够很熟悉,当然现在沪市应该有人在筹备搞同样的模式了,但广告还没有看到过!

  陈光良很是大方的说道:“可收不成租金,都是相当于卖出去了的。莫非王老板有意在这边发展新式里弄或公寓?”

  他倒不会故意不讲这里面的门道,毕竟这也不是什么秘密,稍微用心一点,就能察觉这里面的门道。

  王宪成说道:“这倒不是,只是特意来问问,你最近还需要愚园路地皮否,我可以转让你一些?”

  原来,王宪成虽然钱多,但他准备要办两件事:第一件事,那就是给四个儿子各20万大洋,以此来分家,也避免四个儿子以后争家产;第二件事,在张园修建属于他的花园式住宅,耗资预计也将高达20万大洋。

  这样一来,就需要差不多100万大洋的资金。

  而前段时间,他仅愚园路地皮,就投资了足足10万大洋出头,所以资金有些紧张起来。

  “不好意思王老板,愚园路现在的地皮,已经有些高了,对我来说至少是这样,所以我咱不会考虑继续投资。”

  想什么呢,他有钱也是投资霞飞路。

  毕竟愚园路西段的上限就是8000大洋每亩的样子,现在都炒到了3000大洋出头,这升值也就一倍多的潜力,陈光良根本看不上。

  王宪成并不失望,他早就算到是这个答案,他接下来又问道:“如果是你们租我地,来发展地产呢?”

  这才是他的目的!

  他买下那么多的地皮,总不能一直放着,再加上租地盖房的合作,似乎对地主也有利,他便想主动找上门求合作。

  当然,陈光良如果以现价买下地皮,当然更好,可以缓解一下他的财务情况。

  郭德明、陆元台等人竖起耳朵,心想公司的第三个地产项目,居然是主动上门合作。

  哪知道,陈光良再次拒绝道:“王老板,目前的愚园路的潜在客户,应该不算很大。所以,我不会冒这个险!”

  沪市的中产阶级虽然多,但人家不是每家都看得上愚园路的房子。而且,愚园路西段的临街地皮,基本都在陈光良的手中,若是靠内侧,可能地理又差了些。

  总之,陈光良没有必要去冒险,他现在不急着做第三个地产项目。

  王宪成大失所望的说道:“那真是遗憾!”

  心中却涌起一些不好的念头,莫非愚园路的地皮上涨潜力用尽,他们买到了高出?

  不可能吧!

  不管怎么说,最后陈光良客气的将王宪成送出门外。

  “老板,现在其它地产商还没有反应过来,其实再投资一个项目,也肯定成功的。”郭德明上前说道。

  众人都在遗憾。

  陈光良则说道:“如果不是愚园路西段,我当然会考虑,但他们手中就是西段,所以我们还是保守一点好!”

  不仅仅如此,陈光良也不怎么相信王宪成、王俊成兄弟,所以干脆直接拒绝。

  随后,陈光良带着陆元台、严宽,盯着夏日的太阳,去工地上视察。

  目前长江地产一共是两个工地,陈光良每周至少要视察一次,基本都要视察两次,毕竟这两个项目就是长江地产的‘代表作’。

  不出意外,这两个项目甚至会一直保存下去,成为沪市未来的‘名建筑’。

  视察完两个工地后,陈光良又来到自己在愚园路西段的一幅地皮上,这里一共有5.2亩土地。

  “这里我打算建一座工厂,钢筋混泥土结构,要建两层的,总计面积大概4000平米左右。你们先设计一下,再拿出个预算看看!”

  既然绝对做豆奶产业,自然也是需要一座现代化的工厂。目前沪市的工厂一般都是一层楼,但陈光良绝对建两层楼,这样可以省一点地皮,当然建筑费可能会高一些。

  陆元台参与了‘同昌车行制造厂’的建筑过程,所以当即问道:“老板是打算投资那方面的工厂?”

  陈光良直接说道:“饮料”

  “饮料?”

  这绝对是一个陌生的产业,目前也就是可口可乐刚刚进入华夏而已。

  陈光良详细一点的说道:“类似豆浆的产品,不过会考虑现代化工艺,和豆浆又有所不同。”

  “我明白了,晚点给老板你方案!”

  “嗯”

  这个都不用请设计建筑事务所,自己搞定就行。

  而陈光良的这幅土地,地处愚园路的最西段,若是两年后,可能价值也在4万大洋左右(成本1.2万)。

  虽然两年后不能出售,但为了自己的‘豆奶产业’,这个投资也是值得的。

  陈光良预测了一下,如果能将沪市的市场打开,每天的销量可能达到5000瓶豆奶,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市场。

  更重要的是,如果投资了豆奶产业,那么陈光良以后也会投资饮料食品产业,从而进入一个全产业链。

  又到了长江车行分红的日子,但陈光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他现在是‘负债累累’,分红都需要拿去偿还债务。

  他算过一笔账,如今他虽然可以分到9500大洋一个月的分红,但今年结束时,他长江车行的负债应该还有差不多近3.5万大洋(含利息)。

  另外他在长江地产上赚到的9万大洋(建筑费中赚到的),已经花掉了4.5万大洋(同昌车行制造厂1.5万、出租车2万、地皮超支1万),相当于已经消费掉一半(当然后期每年有1.5万以上的租金收益)

  地皮生意上,足足负债20万大洋(原来的部分地皮贷款,转至车行上)。

  当然了,做生意哪有不负债的,而且聪明的商人都知道——能借到多少才算本事!

  哪怕是这个年代的‘巨富’荣氏家族,常年的负债都在3000万大洋左右,甚至后来一度高达6000万大洋。

  接下来,陈光良要投资‘豆奶产业’,当然还是以借贷为主。只要有目标和方案,而且又是实业,这个年代贷款就相对容易,因为实业真的很赚钱。

  “老板”

  何向东、潘成、梁孟起三人,一同来到陈光良的办公室。

  随后,四人一起开了个会。

  何向东现在是负责长江车行、长江出租车两个业务,已经成长为陈光良的‘得力助手’;而潘成则负责长江车行的工作,虽然他的水平稍微低一些,但长江车行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毕竟本质是一个‘租车行’,按时收租就行,更何况还有其他人帮助;梁孟起则负责出租车业务,有陈光良和何向东帮助,也不会出现问题。

  终究到底,陈光良、何向东是在管理,至于李超,现在更专注交通科的工作,会每周来个一两趟而已。

  “最近长江出租车的运营情况不错,我决定将剩下的5000大洋资金,分期购入两辆雪佛兰新车,并进行外观改装成蓝色的长江出租车标准外观.”陈光良主动提及扩张。

  长江出租车可是总计投资2万大洋,资金也算不少了,前面五台二手车花了11000大洋,但是分期支付。还能动用的5000大洋资金,可以分期购入两辆新车。

  雪佛兰一辆新车在美国是500美金,而福特T型新车在美国是270美金。

  目前美金和银元的汇率,大概是在1美金兑换1.8~2银元(1美金兑换约1.7两白银,实际上1大洋兑换不了一两白银)。

  而福特T型车到了上海,价格是足足2700大洋,翻了足足5倍的样子,这里面很大一部分都被洋行、买办赚了去。

  同理,一辆雪佛兰汽车售价在5200大洋,故陈光良决定购入两辆新车,并涂装成他亲自设计的‘蓝色出租车’外观。

  梁孟起高兴的说道:“新车在修理费和保养费上,能省不少钱,而且也是一家出租车企业最好形象的代表。”

  确实,要想真正做出名堂,购买二手车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

  一直用二手车,一辈子也不可能在这个行业脱颖而出。

首节 上一节 81/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