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第281节

  “好,这次回去后,我会派航运人才去武汉,和你商讨。”

  说白了,这100万陈光良只要求收回成本,主要是增加抗战日期的长江上游的运输问题。

  他留了个后手,那就是合同只签四年,意味着1940年时,他差不多在长江拥有一支自己的船队。

  另外陈光良还有个想法,那就是为自己买一艘‘游轮’,以后他到重庆避难时,偶尔还能带着家人游览一下长江。

  到川蜀首府时,陈光良一行也受到这里的最高长官刘湘的盛情接待,刘湘还特意叫上建设厅的人陪同。

  众人在一间饭店里,‘老牌军阀’刘湘笑呵呵的说道:“陈先生,没想到川蜀能来你这样一个大资本家,这沪市可是个出名的花花世界,这次你来川蜀居然还是带着投资糖业的想法,真是让我们都很意外啊!”

  陈光良回道:“我听说内江土塘在机制糖的冲击下,逐渐失去大量的川蜀市场,便有心来这边发展机制糖。当然,具体还不太清这边适不适合,有待考察。”

  刘湘马上说道:“肯定适合,我们内江可是‘甜城’,陈先生只管考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来找我。另外,这些建设厅的官员和技术员,都可以给你们带带路。”

  人的名,树的影。

  这陈光良将粤省白糖产业发展起来,让陈济棠跻身国内数一数二的地方军阀,听说海陆空都非常强大。

  他刘湘又何尝不想川蜀增加一家大型机械生产的白糖工厂,虽然不是官方举办,但只要第一家成功,官方便能复制第二家。

  这就是经验的宝贵性!

  陈光良马上说道:“还真需要川蜀建设厅的帮助,我们打算引进20000吨的甘蔗种子,希望由我们投资和提供技术,川蜀建设厅提供管理和相应的技术支持,共同合作,在川蜀引进最先进的甘蔗种。”

  川蜀的天气,和沪市的天气比较接近,所以这次的甘蔗种也是从沪市进。

  刘湘大大咧咧的说道:“好事啊好事,你们又出钱又出技术的;当然了,技术我们也有,我们建设厅和农学院都有技术人员提供,资金也有有一些的,可以合伙建农场嘛,不能让陈先生一个人承担,毕竟这是川蜀人的福音。”

  陈光良马上答应,实际上徐才进虽然也是甘蔗专家,但他现在实际上沪市建设厅的官员,此次陪同陈光良考察,已经是‘违规’,好在陈光良的面子够大。但徐才进绝不可能留在川蜀,所以种植甘蔗的农场,还是要有川蜀方面提供。

  他的目的是——将优良品种引进川蜀,今年4月份就得全部种下去。

  至于陈光良投资糖厂,他绝对不会今年就准备投资生产的,而是打算慢悠悠的,争取明年上半年机器到川蜀,下半年才开始,正好抗战开始。

  太早的话,陈光良也担心军阀和地方势力的干扰。

  当天,陈光良和刘湘还是相处的很愉快的,这些地方军阀也视陈光良为‘座上宾’。

  NJ市,有一条‘沱江’穿过,这是办制糖厂最好的条件。

  本身NJ市的大大小小榨糖厂,基本也在沱江的两岸,这样有利于运输甘蔗。

  陈光良在内江考察时,身边跟着一大批人,包括川蜀建设厅的人,倒也没有什么麻烦。

  他还带着人,参观了一家‘土糖’工厂,工厂主老板也是个老实的汉子,丝毫看不出是商人。

  “老哥,这内江有多少家制糖的作坊?”

  工厂老板吴文辉憨厚的说道:“怕是得有一两千家,但规模都不大,和我这个差不多。不过陈先生你别小看我们这样的榨糖厂,实际上一些有机械的工厂,都从我们这里购入糖清呢!”

  那就是有点机械参与其中,土塘厂可以前期用原始的‘压榨方式’来榨糖汁,然后再将这个糖汁卖给更大的工厂。

  事实上,内江糖厂的现代化设备参与度并不高。

  陈光良就思考,假设他开一家现代化榨糖厂和酒精厂,意味着在1945年前,整个大后方也就他的规模最大。

  很简单,一旦开战,沿海的设备很难拉到川蜀,走边缅公路不太可能拉大型榨糖设备。前世一家日榨7000公斤机制糖(7吨)、500加仑的酒精的工厂,已经是南鲸政府战时投资最大的工厂了。

  所以说,一旦他投资大型制糖厂和酒精厂,那简直不再可能被复制。

  “内江的甘蔗种植,大概有多少亩?”

  一名建设厅官员说道:“怕是得有30多万亩,总产量在18亿斤(90万吨左右),占全县土地的70%;另外,资中、简阳和资阳等在沱江西岸30华里以内的地区,甘蔗种植面积同达总土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这是好事啊,说明这个地区本身就在种植甘蔗,而且原材料非常的丰富。

  当然,这边的甘蔗品质榨糖率不高,产量不大,这也是一个弱势。

  正因为如此,这次陈光良准备购入2万斤的甘蔗,让内江实验种植,提高原材料。

  “老哥,这内江有没有投资超过100万的制糖厂?”

  “陈先生您说笑了,别说100万,就是50万的制糖厂也找不到,都是些小工厂。100万的制糖厂,整个川蜀也找不出一家,我们都是土塘制法。不过这几年土塘的日子难过,粤糖和洋塘联合冲击内江制糖,走向了下降时期,外糖的销售量占据了川蜀的一半还要多。这样的结果,造成了内江的蔗糖业缩小,糖价低落,糖业停滞,金融混乱,小资本家倒闭。”

  还挺有见识的。

  “老哥,那我问你,如果我在内江招股,吸引资金,顾虑你这样的小工厂主加入进来,我们一起投资一家现代化机械的榨糖厂你个人是否愿意?”

  他突然想到,沪市资本家比较擅长的一个事情——招股,他的本意不是赚多少钱,而是为了华夏抗日的实业而奔波。

  小工厂老板惊讶的看着陈光良,试探性的问道:“您是?”

  这时候,有建设厅的官员介绍起来:“这位陈先生是华夏现代化白糖产业的奠基人,粤省的机制糖,就是在他的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他不仅懂甘蔗的品质,而且也非常精通现代化榨糖厂的承办。”

  小工厂老板震惊起来,原来真是个大人物。

  随后,他说道:“愿意是愿意入股,只是这样一来,我们传统榨糖厂岂不是一点没有生产的机会了?”

  陈光良笑道:“没那么夸张,我办机制糖厂的目的,只是抵御外来白糖的冲击,土糖制作依旧有市场。”

  “这样的话,得投资多少?”

  “酒精厂和制糖厂一起办的话,预计得500万吧,而且只是日榨甘蔗500吨的工厂。”

  时至今日,制糖设备的价格已经上涨不少,原来日榨1000吨的设备,已经从70万美金涨回110万美金。

  这样的工厂,陈光良也办不起了。

  不过日榨500吨甘蔗的工厂,相当于日产机制糖70吨左右,这也是前世川蜀在抗战期间,最大榨糖厂的10倍左右。

  在内江招股集资,只是个象征性的意思,有人加入进来,估计也不会有多少资本。但这样一来,这些加入进来的股东,就能帮助这家工厂立足下来。

  接下来的数天日子,陈光良等人在内江详细的考察,甚至还去了隔壁的资中。

第308章 沪市旅游指南

  3月中旬,陈光良才回到沪市,此行川蜀考察,总计花费40天时间,其中一半时间在路上。但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毕竟陈光良以后还是要回川蜀避难的。

  回沪的第一件事,陈光良便是和严仁美商量,准备将她手中的黄金,再加上自己手中的黄金,留下来作为投资糖厂的事情。

  严人美毫不犹豫的说道:“既然是投资,又是你看中的投资,我自然全力支持。”

  这样一来,她的500万存款全部用完,其中150万用于偿还花旗的债务(利息另出),另外350万则准备投资糖厂。

  陈光良手中的150万加上,总计便是500万,不足的部份(包括投资航运)自然是通过贷款这样的渠道来完成。

  此次川蜀的投资,预计在600~700万,若不是抗战需求,陈光良也不想投资。但如果抗战需求,且又有机会收回成本,再赚点,他便非常乐意投资。

  陈光良说道:“多谢老婆的支持!其实以我的财富,大可不必如此折腾,只是这抗战守土,人人有责。有些事情我不去做,我担心将来的良心过意不去。”

  严人美用带着崇拜的眼神,看着陈光良说道:“良哥,你是一个伟大的实业家,有着很好的责任心和爱国之心。”

  陈光良很真诚的说道:“国家国家,倘若我们的国家都被外族占领,我们走到全世界,又怎么会幸福。当然,在面对内部矛盾的时候,我们商人最好是避之。”

  面对日本人侵略,陈光良不愿意苟安在香港,亦或者美国,他一定会参与到抗战中,当然身份是商人,而不是参加前线。

  一旦成了内部的矛盾,陈光良便远走香港,再也不参与其中。

  严人美没有陈光良想的那么伟大,但也说道:“我会照顾好家里的”

  有这句话,陈光良觉得就很放心了,但还是补充道:“一旦抗战结束,我们就去香港生活,并将子女送到美国或英国留学,我们偶尔也能去世界各地旅游一趟。”

  “真希望那一天的日子早点到来。”

  两人说着一些悄悄话,对未来生活的规划,早已经非常明确。

  假设陈光良在抗战期间出现意外,严人美也会在抗战结束后,带着孩子去香港生活,绝不会卷入两D的斗争当中。

  翌日,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厦。

  他先是了解了最近一段时间的公债情况,因为去川蜀,也没有时间管。

  在1月28日是农历春节后开市的第一天,又是1月份期货交易的最后一日,沪市公债市场再次发生剧烈变动,各方倾于抛售,市价猛烈下跌。与此同时,财政部颁布了以下措施:

  一、令饬华商证券交易所,所有1月份公债买卖交割,应一律以现品提交,不得掉期;由财政部派本部科长会同沪市交易所监理官前往交易所彻查有无投机操纵情事;派梁平、朱璇章、许之枢、傅严、王季森、柳希庐等六员前往交易所监视1月份交割及2月份交易提供现品。

  二、指派部员程午嘉、赵烦鲁、朱乃鹏分赴中央、中国、交通三行将各行所存领券准备、储款准备项下之债券,以及此项接收各发行准备之债券,会同点验封存,非奉部令准许,不得私自调动。

  三、彻查的结果是并无公务员从中投机操纵,以经纪人具结保证而告终。经全部经纪号,除暂停营业之16家外,均具呈切结,声明并无公务人员委托买卖投机操纵情事,违者甘愿连带负责,并将顾客户名及真实姓名住址表,一并报部,财部为昭示大公。

  到了2月3日,国民政府宣布沪市华商证券交易所暂停营业。与此同时,财政部宣布了发行统一公债14亿6千万元的计划,用以调换市面上所有33种旧债券统一公债分作五种年份归还,最长的年份是24年。同时宣布发行复兴公债3亿4千万元,作为平衡收支、安定汇市的基金。这也是1932年整理公债方案之后,南京国民政府再度整理公债的还本付息方案,而且涉及自民初以来中央政府历次公开发行的公债和国库券。

  2月15日财政部下令沪市华商证券交易所于17日照常开市,但鉴于统一公债票尚未印竣,新旧票调换事宜亦未开始办理,开市后只做了结,仍沿用旧发各种债券名称开拍,停做现、期货买卖新交易,对统一公债甲乙丙丁戊五种,暂停开做新交易。从2月17日到2月27日,专拍1月29日截止之2月份期货交易6300万元,使以前旧账在2月27日前交割清楚,得到完全清理。

  自2月28日起,统一公债甲乙丙丁戊五种正式挂牌开拍。

  3月,因统一公债发行伊始,调换手续尚未办理完竣,统一公债丙丁戊三种之近期行市尚无成交,交易极为清淡,而价格变动也较小。

  “这个甲种统一公债,目前的价格也就60元上下维持,倒是可以投资投资。这样,平安银行买进300万的甲种统一公债,充实投资的项目。”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好,本来我也是想投资的甲种统一公债,不过当时您在川蜀考察,便一直没有行动。甲种的价格,若是行情好,涨到70元是没有问题。”

  陈光良当即说道:“那就按照70元的目标,超过这个价格,就逐步套现,我们现在是可投资,可不投资,不用看得那么重。”

  “明白”

  待叶熙明离开后,陈光良有些若有所思。

  这一次七星公司参与其中,恐怕主要不是为了‘抛空’原来的33种公债;而是在最低谷时,吸纳大量的33种公债,然后去交换新的五种‘统一公债’。

  陈光良因为去川蜀,倒是错过了这波行情,不过无所谓,少赚一点就少赚一点。

  在美国纽约驶向沪市的船上,美国人杰克正在期待着此次的沪市之行,他是来沪市向‘老板兼恩人’陈光良汇报的,顺便也来沪市旅游一趟。

  他很感激陈光良,给了他东山再起的命运,所以这一次他决定亲自来沪市,向陈光良表‘忠心’。

  杰克手中,是一本叫做《Everything About Shanghai(我想去上·海)》的旅游指南杂志,价格还挺贵的。

  【指南开篇介绍沪市开埠历史,从开埠前讲到一二八,算是把沪市的历史好好交待了一遍。其中有一个片段讲了沪市有些马路的旧称,如南鲸路曾叫派克弄,外滩曾叫扬子江路,四川(中)路曾叫“大桥路”,江西(中)路曾叫“教堂路”。

  紧接着就是介绍一下沪市有点复杂的治理模式。虽然民国时代的沪市,一市三府的行政管理足以让外来者头晕眼花,但在司法管辖权上却更为复杂,西方几大帝国主义均在沪市设有海外法庭或外事法庭,在此就不展开叙述了。

  沪市的地理位置以及近代以来历史变迁产生的特殊性使之成为中国经济之都,人口也飙升至世界第六,并有望在1935年(指南出版于1934年)超越芝加哥,跻身老五。而外国人,其实只占不到三十分之一,在租界也没有达到十分之一。

  1934年建成的国际饭店,是远东第一高楼,美国以外最高的建筑。

  当然不得不提的还有沪市总会大楼,以及里面号称“世界第一长的酒吧吧台”。不过指南上预言,此时美国刚刚推翻了禁酒令,这个记录很快将会易手。

  不远处英法租界交界路爱德华七世路的尽头是为曾经来沪市淘金却殒命于一战的冒险家所设立的胜利女神雕像。这是沪市最具标志性的景观之一,从外白渡桥至胜利女神雕像是1935年外滩的全貌,也是沪市的缩影。

  来沪市的主要手段依然是轮船和火车,越洋飞行在这个年代还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此时的华夏飞机主要还是军事、商业和通邮之用(徐志摩便死在通邮的飞机上)。

  禁止旅客私带盐和麻醉药品(药品中所含合理剂量的除外)。因为当局垄断盐业,因此一粒盐也不能带入沪市。

  禁止旅客携带羊毛丝绸制品等纺织品,因为这几种商品一旦被查获私带入境,关税额度最高80%,最低也有30%之多,可见此时的华夏是多么依赖纺织业。

  对于漂洋过海而来的洋人们来说,喝酒跳舞夜生活的质量在所有娱乐中是最重要的,到华懋饭店和礼查饭店的茶舞会,自然必不可少。

  沪市的西式“卡巴莱餐厅(Cabaret)”,这些餐厅不仅仅提供食物,甚至重点都不是在吃东西,而且提供各种活色生香的表演节目,或者提供伴舞。卡巴莱还以尺度分为三层,第一种相对高雅,第二种媚俗,对于那最放开的第三类,指南作者笑而不语。

  指南还打趣地说道,如果你在沪市只剩一个晚上了,千万别留恋同一个地方,从高级酒店到水兵水手们都爱的“流血街(Blood Alley)”中间可选择的简直太多了。这条所谓流血街也就是朱葆三路,即今天的溪口路,因为临近黄浦江码头,故而充斥着意图一醉方休或者寻花问柳的水手,他们能为各种大小事情大打出手,血流满地,因此得名。】

  杰克看着这份指南,嘴里笑道:“如此有趣的地方,才能诞生那么富有、风度翩翩的老板!”

  他是真的佩服陈光良,并不是陈光良的财富,以及陈光良救过他,而是陈光良的才华和见识,绝对是他见过的很多美国人都远比不上的。例如投资股市这方面,据他所知,老板投资的基金公司和自行投资的股票,可能都在去年获利不菲。

  杰克来到沪市,陈光良也是携蒋梅英在香格里拉饭店,招待了他。

  “杰克,你大可不必来一趟沪市,我是非常相信你的。”一见面,陈光良就给了杰克一个拥抱,并亲近的说道。

  其实洋人之中,好人也有不少,懂得感恩的人也有不少。

首节 上一节 281/30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