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现在整个上海都在购买黄金。”
陈光良看着天井里的众人狂热像,心想3月份想购买低价筹码不可能了!
而且3月份开始,是每月都会抽出四五天时间进行交割,因为现在账目实在太庞大了,必须实行每月交割一次。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反而更容易上涨!
当然也不得不承认,陈光良在《东方日报》和《资本》上发表的文章,确实左右了一些标金市场的走向。
可能没有他的出现,这个时候标金价格也就430~440的样子,不至于那么的高!
因为整个沪市的市民,都开始纷纷囤积黄金,那自然也会带动标金期货市场。因为很多金商从海外进口或走私黄金,会选择来金业交易所套现(有现货交易),因为这里的市场足够大。
“要不要见好就收啊!”严智多在旁边笑着说道。
最后一天,两人都来观战,毕竟很是紧张刺激。
严智多的话里透露着调侃,因为这个月长江钱庄在标金期货上,大赚上百万大洋;加上去年赚的,已经是进账150万大洋了。
这还不算标金现货,当然那边就赚了三十万大洋,已经是不值一提了。
陈光良笑道:“相信下个月就会冒出一些‘卖空’的人,到时候有好戏看了!但是我,肯定会长期坚持看涨的!”
很多人看到已经涨到466以上了,还不得觉得会跌下去,准备大肆做空!
严智多看着自信心十足的陈光良,忍不住问道:“你看好涨到多少?”
陈光良当然不会说实话,而是说道:“涨多少不确定,但今年肯定是整体上涨的。下个月,我们开盘先抢筹一半,剩下的择机再买入。”
严智多点点头,他现在知道,陈光良不仅擅长做‘指挥全局’,同样也擅长‘局部操作’。
当天。
标金期货以468元的价格收盘,长江钱庄两月获利110万!
另外一边。
吴桂贞开口道:“老板,我们又亏了200万!”
程霖生此时反而沉稳起来,说道:“幸亏我们及时收手,避免了更大的损失。不妨,后面总归能赚回来的。”
他们就是一开始卖空,后来见舆论情况不对,便开始收手。
所以程霖生觉得虽然又亏200万,但算是可以接受。
吴桂贞说道:“下个月我们继续卖空?”
越是这个时候,程霖生越不可能做多,所以他说道:“下个月开市,肯定还会走高,我们等上470再说。而且,现在是一个月一次交割,反而对我们更有利。”
好家伙,还真实坚定的‘卖空’!
这不难理解,如果是做多,前世也不至于亏的倾家荡产。
这一日,陈光良在虞洽卿的陪同下,面见了工部局总裁费信惇,一名美国人。
这是他第一次单独的会见工部局最高行政长官,当然也是他的身份级别够了。之所以还需要让虞洽卿这个‘华董’牵线一下,那是因为毕竟是第一次单独见面。
费信惇一见面,便很和气的说道:“陈先生,你将成为公租界华人纳税大户之一,很高兴见到你!”
好家伙,感情自己只是纳税大户,才让他如此高兴。
陈光良伸出手,并回应道:“那是我的荣幸.今天我来面见你,是为了关系公租界的地产领域的一个乱像,会有潜在的大风险!”
费信惇说道:“据我所知,你的地产公司率先实行‘分期、分层’模式,将上海的房地产变得更加的活跃。随着越来越多的人买得起房,我们公租界的税收也将越来越多。你说的风险,是什么?”
句句不离税!
陈光良回道:“现在的情形,是我当初没有想到的,我很担心发生一种情况,很多人收取了买房者的资金,然后将钱投资到其它地方,最终导致地产项目不能独立完成。特别是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很多地产公司的资金链断裂,届时将发生社会性的动乱。”
费信惇闻言后,立即表情严肃,毕竟这事也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随即说道:“没想到这里面还存在如此大的风险!陈先生,这事因为你而产生,想必你今天站在这里,也有自己的看法,不妨只说出来!”
陈光良点点头,随即说道:“我建议任何一个项目,在开售前必须向工部局备案,同时项目至少要已经动工,且在6~9个月时间交付,这样才能正式对外销售。这样一来,地产企业至少已经拿自己的钱,作为这个项目的启动项目,规避了一些风险!”
最近他总是担心要是‘一二八事件’发生后,沪市到处是地产暴雷,届时他会不会被人骂‘罪魁祸首’。
特别是现在‘炒标金’火热,一些地产企业会不会拿着钱去炒黄金,到时候亏点。
费信惇认真思考一番后,说道:“你的建议,我马上会传达给工务局,让他们进行讨论,稍后会正式发布相关的规定!”
陈光良诚恳的说道:“多谢!”
费信惇点点头,对陈光良的印象也是大好,毕竟要真是造成骚乱,总归不是一件好事。
离开工部局后。
虞洽卿故意说道:“光良,当心其它地产公司知道是你建议的,会记恨于你!”
陈光良大方的说道:“比起地产公司会记恨我,我更担心会害了那些购房者。孰轻孰重,我是分得清的!”
虞洽卿也‘讨厌’陈光良,但又不得不打交道,他甚至贪墨了陈光良的‘佣金’,表面上丝毫不提。
而作为沪市的‘大房东’之一,现在租金已经涨不起来了,所以虞洽卿也是恼怒陈光良这个搅局者。
“要我说,你们搞的这一套,迟早容易出事的。”
陈光良见状,只是说道:“任何先进的制度,一定是通过不断改进而来的。沪市不断涌入大量的人口,住房却远远不足,我觉得我的这一套,利大于弊。”
450万的人口,却只有八万套房子,这是1927年的数据。
而自从他的‘租地代建’、‘分期分层’两种模式陆续出台后,预计从1928~1931年这一波,沪市也要增加50%的房子(也有本身的大增长)
增加房子的同时,自然大大的打压了‘房东’的底牌,对租房的人也是非常有利的。
虞洽卿摇摇头,说道:“那我们拭目以待”
呵呵,他自身便是‘受害者’,此时自然说些酸话。
不过话说回来,虞洽卿看起来很有钱,实则家大业大,有些‘空心大佬’的意味。他在上海收租虽然很多,但其它产业似乎投资有些亏损。
当然,这些事情陈光良也不关心。
“好,是非成败,本该后人去说。”
和虞洽卿分道扬镳后,陈光良打算抽个时间,再去市·政府一趟,再次建议。
第180章 盆满钵满
长江地产在沪市各大报纸大作广告,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
到了3月1日这一天,前往靖安寺路的长江地产售楼处的人,至少是上千人,而且是络绎不绝。
幸亏这个售楼处比较大,因为是学校的一层,故面积有差不多300个平方;但就算死如此,很多人也只能先在售楼处外看看楼书,亦或者先去工地外看看进度。
“这个社区的洋房,只留三个大门,外人很难轻易混进来,而且还有安保二十四小时巡逻,安全线真是没得说!”
“可不是嘛,住在里面简直就是自成王国。而且外围的一排商铺,听说后面只招商药店、肉食店、酒店、出租车、裁缝店等,我们出个门就可以买到需要的,非常的方便。”
“还有上学,这里以后有一家小学,孩子上学都不用麻烦。对了,老人也可以经常去花园凉亭坐坐,享受晚年。”
‘新城花园’的优势,实在是太多了,而且还已经动工三个月时间,不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入住。
三个股东站在附近,此时已经笑开了花。
这个项目地皮费260万(含税),建筑费120万,再加上建筑税等,总计成本也就430多万!
现在销售总价高达680万,这里面便是250万的利润。
这还不算完,毕竟还有十二亩商业用地,将建成沪市一流的酒店。
“六百八十万啊,这样一个项目,是很多大银行信托部都没有的物业资产!若是拿来全部收租,那大家就可以一直退休了!”方椒伯笑道。
他说这句话,显然是没有考虑更多的因素,例如‘供大于求’导致租金下跌的可能性。
陈光良只是这样的说道:“我可不像你们二位,资金都是借来的,如果用于出租,租金和利息抵消,等于白做。”
“哈哈”方椒伯笑道:“我不信你陈光良那么窘迫,听说你在标金市场也是呼风唤雨。要我说,你短短几年攒下的家产,怕是不比我们宁波的一些大族资本少了!”
说完,看向严智多。
严氏家族无疑算是宁波大族,资产千万级。
陈光良连忙摆摆手,说道:“我是空心资本家,算不得数。”
这个年代,‘财不露白’才是正理。
方椒伯自然不信,去年的‘愚园路’,今年的‘靖安寺路’,陈光良至少赚取三四百万的利润(应该是450万以上);今年听说在标金市场大杀四方,相信也是赚了至少百万(180万)。
这样一来,陈光良至少也是五百万资产,虽然比不上那些老牌家族,但也是相差不多。
接下来,陈光良主动说道:“积蕃公,我想邀请你担任我们合资公司的董事长,毕竟后续还涉及到酒店经营、学校、店铺经营等业务,需要你这样的老前辈坐镇。”
方椒伯很是高兴的答应下来:“没问题。捐资办学,我当然很是很乐意;另外,像香格里拉饭店这的事业,我也很荣幸参与其中。”
这个学校的规模不小,建筑面积是900平米,后期会向外面招生。
更重要的是,这是陈光良、方椒伯、严智多捐赠的‘小学’,准备办成‘知名小学’——新城小学。
聊了聊后续的经营,很快就有职员前来回报,‘签约潮’开始爆发,很多人是带着钱来的,当场就打算预定。
三名股东更是喜笑颜开!
这个项目若是顺利卖完,年底预计可先分红150万,剩下的100万利润则投入到‘香格里拉饭店’;至于学校和商铺,那些都是小钱钱。
当同样作为新晋‘房地产大亨’的孙春生,看到‘新城花园’热销的景象,此时他已经完全嫉妒起来。
特别是想起这幅地皮,本该属于他的,是陈光良横刀夺爱,抢走后开发出大型社区,他就更有些难受了!
当然换做是孙春生接手‘大华饭店’,他最多是将土地炒高价格,再卖给他的老东家。(前世,他这个项目获得大概50万的利润)
“你说,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销售这样的快?”
一旁的虞伯瑛说道:“如果长江地产还是像去年开发的那种新式里弄,一样也会遇到销售缓满的问题。但这一次,长江地产有很多革新的地方,特别是‘大型社区’理念,以及先建三个月再出售,都让更多人的愿意买单。”
孙春生点点头,说道:“有道理,特别是现在房子要先建一段时间,更能让人放心。我们一些地盘都是边卖边建,总归中途就能全部售完。”
虞伯瑛回道:“只是现在地皮越来越贵.”
孙春生马上说道:“所以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囤地皮,哪怕贷款也无妨,后面会更加的贵。”
“好的”
同样是‘大举借贷’、‘地产新模式’,孙春生各方面做的都不差。
但注定他会破产!
因为,他一边开发‘出租’的高档公寓,一边大肆囤地屁,还一边‘分期分层’和‘租地代建’,贷款资金在滚雪球一样,一旦‘暴雷’,那就是破产之日。
三天后的晚上八点。
长江地产的写字楼依旧灯火通明,所有职员都还在加班。
而在会议室里,陈光良也在和管理层总结开会。
郭德明率先汇报道:“截止到第三天收盘,我们总计已经销售出436层楼,销售逾七成.我们重新调动起市场的购买力,很多有钱人都更愿意购买我们的花园洋房,享受大型社区的便利。”
听到这样的情况,陈光良心中稍稍松口气,各种底牌尽出,总算将这个项目做的很漂亮。
自从去年5月份开始的‘分期分层’模式开始后,在这种模式下,动工的房子至少也是5000~10000套。当然,动工最多的还是外资大地产公司、银行地产信托部、巨富的‘租赁楼盘’。
所以陈光良担心,沪市的地产很快达到‘供大于求’,故这次开盘之前并没有太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