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光良说道:“这个你们两人拿出方案来,另外吴经理是拿这边财务经理的分红,不要忘了!”
“好,不会忘的,晚点我们给您名单。”
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分红!
长江地产的老员工,都已经可以买得起房了。
当然,长江地产是提供了员工宿舍的,买不买随便员工自己决定。
接下来,陈光良继续说道:“第二件事,威海路那幅地皮,也该策划起来,首先要先划给我三亩地,我打算修建一幢花园别墅;而剩余的地皮,你们觉得如何开发是好?”
威海路的这幅地皮,就在‘太阳公寓’旁边,斜对面便是‘张园’,地理位置没得说,距离南鲸西路很近。
而陈光良要占地三亩的地皮(2000平米),自然是打算修建一幢‘婚房’,打造一幢真正的豪宅。
以前他总是考虑以后离开沪市,不要建什么商业大厦、花园住宅,现在陈光良的想法发生了改变,有时候不需要算得那么精细,毕竟他的财富增长速度很快,就算1948年前没有套现完,也是没有太大的影响。
当然,理论上是毫无问题的。
陆元台当即说道:“修建高档公寓,长期出租,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方法!”
郭德明犹豫了一下,说道:“长江地产已经投资了‘香格里拉饭店’,不应该再修建公寓。毕竟公寓不方便分层出售,如果是收租,回笼资金太慢。”
陆元台马上反驳道:“如今,沪市的地皮太贵,我们公司又没有新购的地皮。而公司的资金比较充足,可以考虑投资公寓,长期收租也是一件好事。”
他们曾经建议老板再购买地皮,毕竟长江地产已经建立起很大的信誉和优势,地皮贵一点也能大赚。
但很显然,陈光良并没有采纳,所以陆元台的观点也没有错。
陈光良说道:“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今年底,沪市的住宅应该就会趋于饱和。届时,一旦有外部因素出现,沪市的地产就会下跌,特别是租金收益并不容乐观。”
这段时间,‘分期分层’开始频频亮相报纸上的广告,很多地产公司都学会并运用起来。
原本沪市是8万套住宅,可能最近三年时间就会增加2万套以上(含很多收租用途的新建住房),而沪市的中产阶级就那么多,所以饱和是很容易的。
陆元台一听,顿时也明白老板的意思了,他便说道:“如果不建高档公寓,那么可以建五层小洋楼,这样分层出售没问题,还能最大的利润化。”
这个年代的工务局,对建筑的要求只有必须是‘注册建筑师’设计之类的条件,对于你建多少层,建的密度多少,这类没有具体的规划。
而‘洋房’可以是2~3层,也可以是4~5层,但最高就是五层。
陈光良说道:“五层倒是不必,毕竟太高,还是按照四层来建。7亩地皮,也可以建个22幢楼,有88层。按照高档洋房来建,我们也能获利很多。”
地段如此好,卖8000大洋一层以上不是问题,那么可以卖出70万。
地皮当初就花了10万大洋而已,当然现在至少是20万大洋。
建筑费和税费、利息费等,就算20万,也还有足足30~40万的利润(地皮成本的算法),还能空出3亩多的土地。
陆元台随即说道:“好老板您对花园别墅有没有什么要求?”
虽然建议都没有采纳,他也不放在心上,反而询问老板对别墅的要求起来。
“嗯,我比较注重隐私和安全,建筑面积不需要太大,建个三层的钢混结构,总建筑面积在1000多平方米出头即可,主要是院子可以留大一些。建筑成本方面,不要超过10万两。”
太过奢华也没有必要,稍微档次高点就行!
陆元台点点头,说道:“嗯,晚一点我去寻以为知名建筑师来打造,10万大洋以内也是可以很有档次的。”
其实这个时代的建筑造价,可谓是天上地下的差距,如果是进口材料,那建筑费就是天上;如果少量用进口材料,而使用本地的材料,则价格会比较平民化。
例如1919年,嘉道理原先在今黄陂南路上的住宅失火,妻子摩卡塔为救被困屋内的家庭女教师而丧生。嘉道理悲痛欲绝,为避免触景生情,带着两个儿子去伦敦暂住。行前委托好友建筑师拉汉·布朗为他在大西路(即今延·安西路上)重建新屋,却不知格拉汉是一个有名的醉汉,常常是喝足了白兰地后对图纸大抒豪情,结果把供四五人居住的宅院造成了一座大理石宫殿。
结果,1924年新屋落成,嘉道理重回上海时,看到的是“一幢宫殿式的建筑和一个烂醉如泥、正躺在医院里的布朗”,而管理这幢花园洋房至少得用三、四十个佣人,更让他吃惊的是,承包商寄来的账单上竟是高达100万两白银的天文数字,按当时米价折算,可买大米5000万斤,足够14万人吃一年。别墅以巨额的白银建造,弄得嘉道理哭笑不得;但这毕竟是一座美丽的建筑,而且嘉道理本人也十分喜欢这幢建筑。
陈光良不想去攀比这种,毕竟不是永久性的住宅,完全没有浪费太多的资金。
十万以内的建筑费,再加上价值六七万的地皮费(还会涨),算下来也是近20万的投资了。
本身‘威海路’这幅地皮,就可以为他带来30~40万大洋的利润,如今他花的也不算多。
这样一来,陈光良仅剩下霞飞路的20亩地皮,如果来不及开发,他打算明年(1930)卖出去算了。
第173章 三十年代来临
这一日,陈光良和孔祥熙在大华饭店的包厢里秘密会面。
事实上,原本是孔祥熙希望和陈光良见上一面,地点居然约在‘多伦路250号’的孔氏别墅里。
但陈光良接到邀请后,以‘不便’为由,将地点选择在大华饭店的包厢里。
为什么说‘不便’呢?
很简单,陈光良认为自己又不是你孔祥熙的属下,为什么要去你的私人别墅,难道还需要向你汇报工作么?
虽然说,孔祥熙是实业部和工商部的部长,但陈光良依旧认为自己没有必要拍他的马屁。
更何况,陈光良隐隐约约知道是什么事情,就更不可能去私人别墅会面了。
“陈先生,你比我想象中更年轻!”孔祥熙惊讶之色一闪而逝,随即笑道。
没想到如此年轻的青年,却能在沪市商界搅动天翻地覆,甚至是他都要主动来交好。
陈光良谦虚的说道:“是比较年轻,这次孔部长相邀,我也是担心失了礼数,故将约见的地址更改在饭店,您不会介意吧?”
该坚持的地方,自然要坚持;但该谦虚的时候,自然也该低调。
“哈哈”孔祥熙一副山西老财的笑容说道:“哪里都是一样,重要的是我要见见你这个商业奇才。”
只见孔祥熙带着一副眼镜,留着‘中山胡’,圆圆的脸蛋,标准的‘山西老财’强调,难怪其本领不如宋子文。
当然他比宋子文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听话’,所以总司令更喜欢他做财政总管。哪怕是孔祥熙贪污得厉害,只要不出格(反·动),总司令自然就更钟意他。
相反,宋子文更有着书生的傲气,看不惯就直接出格,哪怕亲戚也是如此,所以其是有真本事的人。
“不敢当孔部长这次召见在下,怕是为了标金的事情吧?”
虽然孔祥熙有意低调介入‘标金市场’,但陈光良不仅耳目发达,也已经猜测出这个月有强力‘盟友’加入。
孔祥熙当即说道:“陈先生是爽快人。我观这个程霖生口气狂妄,但眼力不行,故有意和陈先生联盟,一起做标金投资,你觉得如何?”
陈光良爽快的说道:“孔部长既然这样说,再加上我也认为明年(1930)是标金上涨的一年,所以我们不妨一起做多。只不过‘联盟’之事容易被人警惕,所以我们只需要心照不宣即可。”
按照他的记忆,今年金银比会平均高达62,也就是标金市场应该达到620的价格。
而如今,也不过在416而已,这里面足足是50%的涨幅。
而期货市场是‘杠杠投资’,所以这里面的利润可是非常大。
当然不是说,陈光良调动‘1000万’的额度,就一定能赚500万。因为他这个庞大的金额,不可能都买到‘最便宜的成本价’,甚至可能某个交割月他会出现亏损。
当然整体来看,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一年赚个几百万就跟玩似的。
至于孔祥熙的投资,应该不会超过千万的额度,因为从前面来看是这样的。
“小狐狸”孔祥熙暗骂一声,随即笑道:“倒也是.我这次见陈先生,主要也是好奇,如今见到,也算得偿所愿。”
“您过奖了!”
随后,两人一边吃饭一边谈其他事情。
但很显然,陈光良不是那么轻易‘交心’的人,所以谈论的都是些皮毛事情,很快就结束了饭局。
孔祥熙倒也不感到失望,因为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为自己炒标金的事,找到一个‘盟友’。
时间很快来到三十年代(1930年)。
元旦,便是新年。
今年的‘春节’是政府管控得最严厉的一年,可能也是‘物极必反’的‘极’,过了今年就会松懈下来,逐步恢复正常。
但今年的春节,肯定是不太好过了,所以很多人就过‘元旦’这个新年。
陈光良一家邀请二舅一家,在大华饭店进行团聚。
当他再看到二舅一家时,明显感觉到他们已经拥有属于‘中产’的元素,二舅穿上了西装配大衣,二舅妈和杨秀英穿上了时髦冬装旗袍,搭配大衣。
二舅妈眼尖发现陈光良的关注点,便快人快语的说道:“都是新买的衣服,这不是怕给光良你丢脸,不好意思踏入这个饭店的门么!”
陈光良和气的笑道:“那怕什么,我们不都是从社会下层出来的么,没那么讲究大家都坐!”
七个人在包厢坐下,随后经理级的人物前来伺候点菜。
此时大华饭店的管理层和职员,都还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他们现在是隶属长江地产旗下,由高志超担任总经理一职。
但其实这个时候的‘大华饭店’已经不怎么赚钱,只能算是勉强维持而已。
而大华饭店将在3月进行翻修,仅保留部分优秀的管理层,其余人全部辞退。
保留下来的人,接下来的一年只发七成的薪水,会定期参加一些培训;辞退的人,则多发1个月薪水,让他们找工作期间不至于‘断粮’。
就这个待遇,这个年代都找不出陈光良这么好的老板。
吃饭的时候,陈光良说道:“过段时间,长江地产在这里有个楼盘出售,售价在1万~1.2万一层。二舅你到时候来购买一套,钱我先给你们!”
随后,他直接给杨青山一个纸袋,里面是12000元纸币。
二舅妈脸上一喜,毕竟他们现在住的房子是租赁的,现在是可以购买房子。
杨青山则没有第一时间拿钱,而是说道:“这怎么好意思,我们家得你的好处已经够多了!”
他现在老婆不上班,他自己的收入每月大概是有150元(工资加分红),一年的住不需要钱、孩子学费不要钱、偶尔还有姐姐送他们肉食。
日子已经过得很不错了,相当于沪市的中产。
陈光良将钱拿到舅妈面前,说道:“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再说租房子,哪有自己买房子好!”
他从心底的感激杨青山,若不是人家在沪市收留他,他当初又怎么能来闯荡上海滩。
另外一方面,毕竟都是亲戚;
在这个乱世,亲戚总归能是信任的人。
“好好.你们两个好好读书,以后跟着表哥做事,报恩..”舅妈高兴的拿过钱,然后对两个孩子教育道。
其实,两口子不理解为什么女孩子要读书,但陈光良要送表妹去读书,两人也就不敢乱来。
当然杨小虎能读书,两口子是最高兴不过。
随后,陈光良自然问起三个弟弟妹妹的学业,完全是一副家长模样。
亲弟弟陈光聪理所当然是学习最好的人,杨秀英和杨小虎似乎不是读书的料,但总归也要混到个中学或职业学校出来。
吃完饭,陈光良安排车子先送二舅一家回幸福家园,随后自己一家才回阳光家园。
元旦过后,上海金业交易所正式开门。
陈光良特地来到交易所,顿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很显然他现在已经成为靶子。
期间,再次遇到程霖生,这一次两人没有交流。
很显然,大家会认为今天两人会进行激烈的碰撞。
上午九点,交易正式开始。
“416.25,20手”
随着这样的售价报出,很快有人上前承接下来。
“416.05,50手”
“不对劲呢,好像长江钱庄也在卖空,莫非是看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