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上里,陈光良说道:“分层销售的许可,我们已经拿到了,也就是工务处可以开具分层房契,按照一幢楼有几层来开具几分之一的房契。我想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严宽随即主动说道:“意味着购房的成本更低,购房的欲望更大。相比较我们前面的代建模式,如今这样一层房子真正属于自己,拥有房契意味着就是一笔固定资产,所以中产阶级的购买欲望会很大。”
其他纷纷点头,知道这是老板在释放购买力。
陈光良说道:“如果购买这样的一套房子,我们再允许购买者先支付三成的首付,其余资金在24个月即24期内还清,你们觉得,他又如何呢?”
给大家的无限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团队的成长。
吴新河马上说道:“按照一层房子5000大洋计算,首付款1500大洋,24期每期只需要还140多大洋一个月,购买者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哪怕是很多公司的管理层也可以购买一层。”
像长江地产的郭德明、陆元台,现在每月薪水是100大洋,年底享受分红,购买起来都不是问题。
最近三年时间,长江地产每年的盈利可能高达百万大洋,他会拿出3%的分红,所以他们购入房子都不是问题了。
只是随后吴新河提出一个问题:“首付三成,后期如何保证业主定期交费?特别是入住后,业主拖欠该如何办?”
陈光良理所当然的说道:“按照合同,我们自然是强制收取,再不行就只能通过法律来解决。我们又不是洋人,收拾个人有什么困难的!”
众人心头一震,这才想起老板是从车行出身,手底下有一批打手也是正常的。
其实在这方面,洋人为什么都喜欢请买办,特别是沙逊洋行,他们旗下的租金全部是买办收上来的,基本没有拖欠的情况。因为这些买办,是有办法让租客拿出租金的。
倘若是洋人直接收租,虽然在这上嗨滩势大,但那权利总归是高高在上,很难下到每一个租客身上。
郭德明说道:“按照一个楼盘的开发时间计算,差不多是一年时间,相当于顾客需要缴纳12期的资金;剩下的12期,我建议我们将他们的房契进行集中保存,待他们还完钱,再发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遵守规定。”
陈光良当即说道:“可行!办理房契的时候,暂时保存他们的房契即可。”
一开始,并不会有银行介入这种‘贷款’的,毕竟条件还不成熟。
随着完善的方案越来越清晰,这些属下也明白一件事——长江地产要起飞了,老板这个‘地产新贵’要变成真正的‘地产大亨’了。
长江地产的初步目标是:上半年先出售100幢楼!
“好,接下来大家准备要出售地盘的楼书,以及准备相应的工作!”
“是,老板!”
下班前,陈光良又赶到东方报社,询问情况。
“今天稳定在46000以上,看样子比预料的情况好很多!”黄春荪也第一时间来给他汇报好消息。
陈光良也很满意的说道:“原本的想法是稳定在三万以上便是不亏,如果能上四万便是大赚,如今来看,我们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商业手段,是前世香港报业的‘成功案例’。
‘香港的很多商业模式’,后世八十年代后到内地,都被称之为‘教科书’。
所以陈光良在使用之前,一定是有些底气的!
当然也并不是说‘香港各方面都是祖师爷’,实际上在20~40年代的上海滩,才是香港很多方面的祖师爷。
例如报纸上的一些八卦新闻,其实已经出来了,只是比较隐晦,例如有杂志讽刺陆小曼的事情。还有商业手段,上海滩也有很多地方都是祖师爷。
总之,这一时期的沪市,也有很多出彩的地方!
随后,陈光良问道:“《商报》和《东方日报》合并一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黄春荪回道:“将在4月中旬正式合并,提前十天刊出广告,相信我们不涨价,一定会留住所有读者的。”
“好好的给《商报》读者告个别!”
“嗯”
原本买两份,要4.5分钱,如今买一份合并的,也才2.5分钱,这就是优势!
当然,《东方日报》之所以一直不考虑赚钱,无非就是股东都财大气粗,特别是陈光良压根不考虑赚钱的事情。
不过生意也不能一直这样做,明年就是赚钱的时候了。
第146章 偶然的相遇
清明节过后的一天,陈光良技痒,带着两个保镖风风火火的朝着沪市的郊区赶去,打算练练枪法。
这个年代的沪市,很多地方都是郊区,打枪的声音就算有点大,周围的人也习以为常。
毕竟枪在民间都很普及,而粤省是拥枪最普及的地区,一切都因为国父认为持有枪支的农民,将成为国家的主人。
但如果是在闹市区,有枪声肯定会迎来巡捕房的追究,陈光良自然不想太过麻烦,所以每次都去郊区练枪。
车子朝着SJ区的佘山方向驶去,刚进入佘山区的时候,陈光良发现路边有车子抛锚。
这本不关他的事,甚至他应该心生警惕,毕竟他现在可是劫匪眼中的香饽饽,甚至可能会有人想暗杀他。
但抛锚的车子旁边,站着几名女学生,似乎还挺漂亮的,这让陈光良感兴趣起来。
可能是单身久了!
于是,他将车子开到一边停下(他还不放心手下开车),随后走了下去。
抛锚的车子应该是一辆,但停着的是两辆汽车,有两个男司机似乎有些束手无策,几个女学生脸上却有些焦急。
“车子什么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陈光良,两名男司机甚至有些警惕。
他们是真司机,也就是下人,不可能是同伴。
另外有四名女生,都长得挺漂亮的,就是年龄和他的表妹相仿。
一名女生大胆的说道:“车子轮胎扎破了”
陈光良当即说道:“这不是有备胎么?”
女生不满的说道:“两个笨蛋司机,连轮胎都不会换!”
长得最漂亮(陈光良个人认为)的一个女生,连忙说道:“惠宝,不要乱说!”
陈光良笑道:“我来吧,用不了几分钟!”
此话一出,不仅没有让四个女生感到欢喜,反而纷纷警惕的看着陈光良!
黄楚九的千金黄惠宝,更是不客气的说道:“你不是坏人吧?”
陈光良本来还挺生气的,做好事还被人怀疑,不过想想这个时代,再加上他们三个大男人下车,还有两个长得很凶,想想这些女孩子的担心很正常!
他随即掏出一张名片,递给黄慧宝,并说道:“我的名片”
随后,他脱掉外套,便来到汽车旁查看。
四个女生纷纷关注名片起来!
“陈光良,长江地产总经理、《东方日报》总经理、长江车行总经理,还是个小老板耶?”黄慧宝说道。
何为大老板,当然是她父亲黄初九那样的,才算大老板。
最漂亮的严人美,连忙说道:“惠宝,客气点啦!再说人家这个老板可不小,最近沪市闹得纷纷扬扬的《东方日报》,你们没有听过吗?”
财政部次长张寿镛的女儿张涵芬,道:“原来是他啊,新晋的报业大亨!”
苏州洞庭席家的外孙女沈幽芬,很感兴趣的望着忙碌的陈光良,道:“还挺绅士的,看着也就二十岁出头,看不出来如此厉害!”
黄慧宝嘴一瘪,说道:“你们.你们想清楚哟,人家主动上前帮忙,怕是看中某位了。他刚刚看仁美的眼神,可是不一样!”
张涵芬笑道:“呸呸呸,我看你是三教九流见多了,见谁都是这个样子!”
黄慧宝的父亲黄初九,经营的‘大世界’里面,便是藏污纳垢。
眼见黄慧宝要反制,沈幽芬说:“我去拿瓶饮料和零食,算是感谢他了!”
说完,就去另外一辆车。
陈光良耳尖,女孩子们叽叽喳喳他都听到了,但假装没有听见。
很快车胎换好,陈光良拍拍手说道:“好了,应该不耽误小姐们的春游!”
沈幽芬说道:“你怎么知道我们是去春游?”
陈光良笑道:“你们都拿出零食了,还不是春游是什么!”
沈幽芬当即递上饮料和零食,说道:“陈先生,我们是中西女中的学生,这是我们的答谢礼物,一片心意,感谢你让我们拥有一个愉快的春游。”
陈光良大方的接下来,随后说道:“小事情,那小姐们启程吧!”
他拱拱手,朝着四女告辞后,朝着自己车走去。
为什么不问姓名?
他耳朵尖,刚才听到有人在说‘仁美’,又听到‘中西女中’,已经猜测出最漂亮的女生叫做‘严人美’了,前世他看过严人美的新闻事迹。
知道名字就行,不需要再多问!
张涵芬惊讶的说道:“咦,他就不问问我们的名字?”
黄慧宝顿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和她刚才怀疑的事情,完全不一样。
严人美笑笑的走上车,似乎不是很关心!
唯独沈幽芬,有些失望刚才自己为什么不报自己的名字,陈光良又为什么不主动询问她们的名字!
另外一边。
陈光良上车后说道:“今天我们去佘山爬山,不练枪了!”
还练个什么,不跟着这群女生去佘山春游,等什么呢!
他相中严人美了,那是真漂亮,而且严家出身名门,和自己倒是天作之合!
周兴高问道:“老板要不要跟着她们的车走,她们万一不去佘山怎么办?”
一眼就看出来了,老板是相中某个女孩子,不然以老板谨慎的性格,根本不可能停车多管闲事。
陈光良被说中心事,也没有不好意思,反而大方的说道:“不能跟着,要赌缘分!”
说完。
他率先驱车朝着前面快速开去,留下四个女孩子的两辆车在后面才启动。
跟着人家的车开,那就是‘居心不良’;如果能在佘山再见面,那就是‘缘分’。
更何况陈光良已经知道‘严人美’长得很美,那就直接上面提亲便是,何必那么麻烦。
毕竟,这个时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到了佘山,陈光良等人选择在半山的一个地方等待,这里是比较热门的途径之路。
结果还真被陈光良猜对了,只见四名女生一马当先,青春靓丽,后面还跟着两个保镖兼司机,以及还有两个女佣。
沈幽芬见到陈光良,脸上顿时就一喜,率先开口道:“陈先生,没想到你也是来春游的?”
陈光良将目光落在严人美的身上,随后才落在沈幽芬的身上,笑道:“嗯,我们是来爬山的,不过没有准备什么!”
沈幽芬一听,便说道:“要不要和我们一起,等会零食再分你一些!”
这真是天赐良机,看来这个沈幽芬算是自己的助力啊!
虽然以他的经验来看,是这个沈幽芬对他有意思,但这又不妨碍他利用沈幽芬。
“好啊,那一起爬山!”
不待其她女生表示,陈光良爽朗的答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