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日走红 第1105节

  王静笑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江玉倩翻了个白眼。

  陆严河:“今天就播到这里了,明天大家记得去看《电话》,就这样,拜拜。”

  江玉倩和王静一起说拜拜。

  一晚上,大约八百多万人同时在线看他的直播间,观看了五分钟以上的,超过了千万,是陆严河直播间非常难得的观看人数,毕竟平时直播看书、码字的时候,撑死了也就三五万人,不会更多了。

  下了直播,陆严河去看了一下明天《电话》的票房预售成绩。

  很不错的预售成绩,突破了2500万了。

  作为一部在周五首映的电影,按照常理来说,上映前一日的预售票房往往占据首日票房的一半,按照这样推算的话,明天有可能首日票房能够突破五千万,如果真的能达到这个数字的话,首周末就肯定能破亿了。

  那对《电话》这样一部电影来说,就属于一个很漂亮的票房成绩了。

  到第二天,正好是休息日。

  陆严河今天得跟凌云奖的评委们一起,开始初步讨论各个奖项的归属了。

  一见面,又是一阵祝贺声。

  连备笑着说:“你这都在金球奖拿最佳剧本奖了,结果《老友记》这一次都没有在我们凌云奖拿提名,这可真的说不过去了。”

  陆严河笑了笑,摆摆手,说:“避嫌,我就不给自己评奖了,干脆不参评。”

  连备说:“古话可说了,举贤不避亲。”

  陆严河:“但古话没说举贤举自己啊,太扯了。”

  大家都笑了。

  今年陆严河来做凌云奖这个剧集类奖项的评委会主席,确实做了牺牲,那就是表演奖项、编剧奖项、灵河出品制作的剧集,纷纷不参评。

  所以,《老友记》获得了最佳剧集的提名,陆严河却没有获得最佳编剧的提名,《武林外传》获得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导演的提名,陆严河仍然没有获得最佳编剧的提名。

  没有办法,即使陆严河觉得这两个剧的剧本值得拿奖,但是,为了避嫌,他只能退出评选。

  但也正是陆严河这种态度,让他在这一次的评审过程中,都很受尊重。

  一天下来,大家基本上把每个奖项都讨论了一番,就奖项归属的范围,基本上都已经锁定到二选一,或者是直接锁定了某个结果。

  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是再回去认真地回顾一下,下次见面就可以投票,以票数多少来决定奖项结果。

  《小鬼当家》都已经开拍、专门请假出来的刘特立都说:“其实要不干脆今天就把票投了算了。”

  陆严河摇头,说:“刘老师,我还是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冷静思考的时间,因为很多话,我们当下说的时候,听的时候,但是稍微冷静一下,就还是回到一个更理性的轨道上。讨论是为了帮助我们看到自己视角所局限之外的东西,但最终这个选择是基于我们的审美来决定。”

  虽然他是评审团主席,但是他并没有说自己的票数就比别人更多,只是说如果出现平票的情况,那他这一票在谁那里,就归谁,也是这个道理。他不觉得说自己的比重就一定要比别人的重到哪去。

  他也知道,为什么要请他来做这个评委会主席,是因为行业影响力,是因为这是第一届,要打出一个好的范例来。

  所以,别的不说,最基本的公平公正,陆严河铁了心,一定要做到。

  刘特立点点头,“行吧,这样做也是对的,我们辛苦点归辛苦点,至少这一届的奖是干干净净选出来的,我们都能挺着腰杆去宣布这些奖项了。”

  大家认同地点头,收拾东西,准备走人。

  陆严河问刘特立。

  “刘老师,《小鬼当家》拍摄都顺利吗?”

  “唉,愁得我每天都在掉头发。”刘特立一脸痛苦,摇摇头,“难演啊。”

  陆严河惊讶地说:“不会吧?”

  刘特立:“真的怀疑我是不是答应错了,不该来演。”

  “那不行,你都已经签合同了。”陆严河说,“你不能跑。”

  刘特立:“……我演了这么多年戏,从来没有演过这么蠢的角色,真的不知道怎么演啊,发愁。”

  这让陆严河心中莫名有了一点愧疚。

  把一个老戏骨、影帝,逼到说这种话……

  虽然但是,这个角色有它难演之处,多一分不能多,少一分不能少。

  陆严河说:“您都觉得这么难演了,更别说其他人了,幸好请来了你。”

  刘特立:“……”

  陆严河说:“还得有您这样的定海神针在,我才放心。”

  刘特立:“你嘴抹得再甜也没用。”

  陆严河马上笑了起来。

  “那什么有用?你说,我马上做。”

  刘特立:“我现在懒得跟你说,等拍完了我再找你算账。”

  陆严河:“等你拍完,我去负荆请罪。”

  刘特立面对陆严河涎皮赖脸这劲儿也是无奈了,摇摇头,走了。

  回酒店路上,陆严河才来得及看看手机。

  《电话》的主创群里,制片人已经报告了最新的票房消息,今天首映票房已经突破了5300万,预计将在零点突破5600万,同时,票房预测机构也给出了这部电影的总票房预测:3.6亿。

  大家在群里纷纷发撒花的表情。

  陆严河也赶紧补上:厉害!宣发的小伙伴们辛苦了。

  他连着去了工作大群里发了十个红包。

  马上出现了一群刷“谢谢老板”的发言。

  《电话》真的是赶上了一个好时候。

  一月档期,春节档之前,基本上没有强劲的竞争对手,让《电话》拿到了47%的日排片,又靠着金球奖,让《电话》这部电影的跟着陆严河和江玉倩刷足了曝光。

  首日评论出来,整体的观众口碑是不错的。没有人觉得这部电影拍得极好无比,但是,大家都觉得,电影有意思,值得去看。

  这种“允许差评”的评论氛围,带动了不少路人对这部电影的好奇。

  话题度爆表。

  在首日票房的刺激下,江玉倩和王静两个人更是加足了马力跑宣传。

  周六,略涨了两千万,周日,下跌三千万,最后,首周末票房达到了1.7亿,票房总成绩就看工作日的下跌幅度,是保3争5,还是保4争6了。

  不管怎么说,都是铁赚的一部电影了。

  这样一个票房成绩,对陆严河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加持。

  对业内而言,这只不过是陆严河的又一次正常发挥。

  但是,对江玉倩和王静来说,却意味着她们事业上往前迈了很大一步。

  江玉倩终于有一部票房成绩不错的一番电影,一只脚迈进了电影圈。

  王静在《暮春》之后,再次拿出一部票房成绩不错的主演电影,对她这个年龄来说,有演技,有口碑,还有成功的代表作,成功进入电影小花第一梯队。

  最让业内惊讶,是《电话》的营销模式。

  它竟然完全不在意观众的差评——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电话》的票房也没有受影响。

  有很多人批评《电话》里拍得不好的地方,但是骂它是个烂片的声音却极少。

  最关键的是,明明这样一部剧本逻辑上都存在弊病和漏洞的电影,却没有让观众感到失望,仍然觉得好看,觉得陆严河写了一个他们喜欢的电影故事。

  为什么?

  看人下菜碟吗?

  区别对待吗?

  就因为他是陆严河吗?

  业内议论纷纷。

  倒是龙岩的黄总在内部会议上提了一句:“陆严河真的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电话》剧本不完美,电影也就是一个有噱头的商业题材,所以,他早就预料到了电影会有不喜欢的声音,但他把观众的这种不喜欢也变成一种营销方式,他们不是不控制负面评价,而是用了一种更软的手段,去营销电影方对负面评价的开放态度,从而达到一种这些负面评价并不影响电影整体受喜欢的大众印象,结果就是大家即使看到一些不太好的评价,也会觉得,这是正常的,值得看。”

  黄太深吸一口气。

  “之前陆严河的电影,都是陈思琦的跳起来团队做电影宣传,这一次跳起来团队却没有参与,《电话》用的是一种最传统的宣传方式,却达到了最佳效果,票房远远超出上映前的预估。”黄太说,“我们现在对于市场的敏锐性,实在落后了太多,我们还在打好评牌、自来水佳作牌的时候,人家已经到另一个level了。”

  “那也是他才敢这么做,我们谁敢这么做啊?”

  “人家敢这么做,是敢失败,人家的成本控制得很好,卖三个亿的票房都能大赚。”黄总忽然拔高了音量,恼怒地说,“人家一个明星就能用出一个明星的价值,你们打全明星的牌,好几千万的片酬投进去都砸不出正常大小的水花,你们到底有没有认真研究电影明星的用法?是个明星就能用了是吧?”

  会议室里瞬间鸦雀无声。

第691章

  “不是电影的负面评价对电影的伤害不大了,而是对《电话》这部电影来说,你要去控评,去压一些负面评价的话,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它走的就不是那种没差评路线。”

  在琳玉的电视专栏节目里,她也一针见血地分析起了这件事。

  “对于电影行业来说,因为电影的高风险性,又因为首日票房或者是首周末票房对整个电影生死的决定性作用,大家都恐差评久矣,哪怕我们都说,差就是差,差就要立正挨打,但是,站在片方的角度,肯定不是这么回事。实际上,我认为《电话》给整个电影行业吹了一个新的风向,那就是观众也不是一定要电影十全十美,才会愿意走进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

  “我和很多朋友聊天,聊到《电话》这部电影的优势到底在什么地方,又到底做对了什么,总结了几点,和大家分享,如果说得不对,就当我说错了。”

  琳玉笑着顿了顿,才继续说。

  “第一,核心卖点从这部电影进入观众视野开始,就非常明确,而且,不去蹭任何的热点,比如两个女主角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的女性之一。”

  “第二,在陆严河编剧和江玉倩领衔主演的配置下,电影从一开始就有一个明确的票房目标,而且很实际,1到3亿,这是片方按照这个题材和市场情况估算出来的目标,他们围绕这个目标去控制成本预算,不盲目自大,不像各种电影一开口就是要冲击10亿、20亿的票房,不去渲染自己的制作成本、难度、投入有多大,反而在吸引更多观众进入电影院的同时,让他们不至于保持高期待,这一点太难得了,现在基本上所有电影的宣传规律都是电影好看爆了、你不看就亏了这种路线,一方面哄抬了观众的期待值,另一方面也往往货不对板。”

  “第三,《电话》舍得做宣传营销,而且,把明星用在了刀刃上了,《电话》的卖点一个是题材,另一个就是江玉倩和陆严河,跟很多电影比起来,其实《电话》的演员星光是不够的,可以说,这基本上就是江玉倩一个演员在单扛这部电影——如果不计算陆严河的加持的话,但他是编剧,而不是演员的身份。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完全没有忽略另一个女演员,王静,用江玉倩和陆严河去打宣传范围、打知名度,用王静去打观众的新鲜感,据我所知,片方在王静这个演员和角色投入的宣传营销费用,几乎和江玉倩是持平的。”

  ……

  “江玉倩也是越活越回去了。”张澜冷笑一声,“竟然都让一个新人敢跟她打擂台了。”

  施宙闻言,笑了笑,说:“早就跟你说了,她这是在陆严河面前越来越卑微了,她现在所谓的势头也好,热度也好,都是靠陆严河的戏才有的,所以你看她舔陆严河都舔成什么样子,等以后陆严河不捧她了,她马上就会过气。”

  张澜:“你去看了《电话》吗?”

  “还没有。”施宙摇头,“懒得看,人家都摆明了不是什么好电影,就是来赚快钱的,没想到,就这竟然还能够误打误撞地让观众觉得他们很真诚,反而愿意去看这部电影。”

  张澜说:“之前《假死都不行》很火,有好几个这样的爱情喜剧本子送过来,你觉得我要接一个吗?”

  “那些剧本都很一般,你想接吗?”施宙皱眉问。

  “主要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剧本。”张澜说,“我都已经很久没有进组拍戏了,现在手上一部备播戏都没有,再不接戏,我后面怎么办?”

  “我是觉得,咱们宁缺毋滥。”施宙说,“你看之前放低标准接的两部戏,最后成绩都不怎么样,反而拖后腿,以你的地位、名气、热度,即使两年不上戏,也足以维持现在的情况,每一次你的事业出现大的挫折,都是在上戏以后。”

  张澜:“……”

  施宙又说:“除非是咱们有很大把握,这个戏能爆。”

  “这哪说得准啊,要是我们都能够有把握一部戏能爆的话,前面就不会有那么多部戏成绩连着不行了。”张澜叹了口气,“你说我这两年是不是走霉运啊?要不我去庙里找个菩萨拜拜?”

  施宙:“也行,祛祛霉运。”

  -

首节 上一节 1105/12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