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 第154节

  可中小卖家不这么想,去年阿狸悄悄调整搜索规则,把流量都导向大商家和品牌商家,他们收入大减,早就憋了一肚子气。

  这次单方面涨价,更是彻底激怒了他们,上百名商家甚至跑到阿狸总部楼下抗议。

  “闹吧!这市场越乱越好!”

  陈延森心里想着,低声嘀咕道。

  马立云是什么人?

  就算暂时妥协,回头也得收拾这帮人。

  他和张湧一样,觉得随着电商发展和经济提升,用户对产品需求会不断提高,客单价也会逐步提升。

  进而舍弃了6万亿的下沉市场。

  但三年后,拼夕夕横空出世,硬是把电商格局搅得天翻地覆,逼着阿狸搞出了桃特和桃工厂,亰东也被骗推出了亰喜和亰喜特卖。

  无奈大势已去,拼夕夕甩出一招‘仅退款’,牢牢抓住用户的心,一路高哥猛进,跻身电商前三。

  陈延森的拼呗,便借鉴了拼夕夕的商业模式,就是想接手被阿狸和亰东放弃的中小卖家。

  以手机行业为例,1999元的手机对不少人而言只是中档智能机,可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

  299元、499元、699元的功能机和山寨机,从来都不缺用户。

  存在即合理!

  几万亿的下沉市场,孕育出一头电商巨鳄,再正常不过。

  陈延森只需顺势而为即可!

  滑动屏幕,第二条是苹果CEO乔布斯去世的新闻,苹果即将迎来库克时代。

  其余的新闻聚焦在团购网站的激烈竞争上,拉手、窝窝团、糯米、大众点评和美团战成一团,又是互相挖人,又是高额补贴,都在争抢市场份额。

  让陈延森意外的是,这一世的拉手和糯米网势头格外强劲,线上营销做得好,就连美团最看重的地推团队,它们也能与之抗衡。

  照这趋势发展,千团大战在短时间内很难分出胜负。

  陈延森皱眉,把狐狸淘卖掉后,他对团购行业的影响力几乎归零。

  至于谁能在团购竞争中胜出,他也不在意。

  反正2011年到2013年,这两年间,不管是搞团购还是外卖,都是赔本买卖。

  年初饿了么拿到100万融资后,也没能在圈内激起一丝水花。

  风投似乎遗忘了外卖赛道,投资和追投的想法统统都没。

  想到这儿,陈延森拨通老高电话,让他试着联系章旭豪。

  一方面提前入股,将来不管是阿狸还是美团收购饿了么,他都能大赚一笔;另一方面借此参与饿了么的日常运营工作。

  为下一步,提前做准备。

  高伟林听完,马上应下。

  加入森联资本后,他原以为工作就是买买买、投投投,结果却在橙子科技当起了财务总监,时不时还得帮老板付买车、买房的尾款。

  这哪像投资机构负责人,简直就是陈延森的管家。

  这次终于能发挥专业,可在深入了解饿了么后,他瞬间傻眼了。

  这么操蛋的业务模式,是谁想出来的?

  根本看不到盈利希望!

  平台在买家和商家两边都不讨好。

  商家为了赚钱只能提高线上售价,毕竟打包、配送和平台抽成增加了成本;买家不愿多花钱,觉得平台把成本转嫁到了自己头上。

  创立两年半的饿了么,至今只拿到过一笔融资,每日订单量3000多,扣除管理和技术成本,饿了么其实一直在亏钱。

  高伟林本想劝劝陈延森,但最终叹了口气,还是选择相信老板的眼光。

  论做生意,十个自己都不是老板的对手,做好本职工作就行,随意越线,保不齐还会招致老板不满。

  两天后,章旭豪接到了高伟林的电话。

  “给你1个亿,森联要30%股权。”高伟林开口报价。

  “美币?”章旭豪试探着问。

  “华元。”高伟林嗤笑,心想这哥们想多了,就饿了么目前这规模,估值2亿都算多。

  章旭豪沉默了,这段时间他一直琢磨着要不要给产品换个名字。

  饿了么?

  他现在是真饿了!

  这两年来,除了金沙创投给的100万美币融资,再没从风投那拿到一分钱。

  他想扩大市场,可没钱啊!

  这破名字,跟他么诅咒一样!

  1亿资金他想要,可30%的股权又舍不得。

  想了想,章旭豪说先考虑下,挂断电话后,他立刻去查森联资本的背景,发现背后老板是陈延森。

  章旭豪顿时有了主意,拿着森联资本的报价,分别去找金沙江创投、红杉和高瓴资本去谈,借机哄抬身价。

  这让高瓴资本的张磊大为疑惑,他之前研究过饿了么的商业模式,坦白说,没瞧上。

  在他看来,陈延森的商业眼光并不差,按说不会看上饿了么才对。

  于是,张磊给陈延森打去电话。

  陈延森这才知道章旭豪耍的小手段,笑着否认道:“我投团购也不会投外卖。”

  两人寒暄结束后,陈延森心里冷哼:章旭豪这家伙,看着老实,居然如此腹黑,他能理解章旭豪的做法,但被算计还是不爽。

  瞬间打消了投资饿了么的念头。

  果然,能在互联网黄金十年期间,留下名字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

  陈延森自己虽然是个不讲道德的人,但他喜欢跟他讲道德的合作方,像章旭豪这种,心眼子太多,投他还不如投美团。

  没过多久,章旭豪就知道自己玩砸了,不仅得罪了森联资本,还错过了一次融资机会。

第157章 拼呗天使轮,估值20亿美币!收购云速快递

  三天后,朱仙庄科技园8号楼。

  办公室内,陈延森挂断了电话。

  小马哥出价3亿美币,置换拼呗30%的股权,报价远比阿狸有诚意。

  可现在不过才首轮融资,出让的股权比例过高,容易让他丧失对公司的控制权。

  森联资本持有云速快递3%和云速转运40%的股权,这两家公司近5000名员工,可却从未给他贡献过一缕人道薪火。

  这说明,一旦陈延森失去控股权,旗下员工便无法产生薪火值。

  因此,陈延森拒绝地很干脆,他跟刘志平说,3亿美币换拼呗15%股权,这是他的底线。

  当然,他心里的最低要求其实是20%。

  简单来说,企鹅用QQ和微信端的一级流量入口,置换拼呗15%原始股权,而那3亿美币,不过是个搭头罢了。

  陈延森此举,等于把拼呗的估值定在了20亿美币。

  这对一家扔处于开发阶段的电商平台来说,估值算法毫无依据。

  但这笔钱,投资的却不是拼呗这个项目,而是陈延森这个人。

  柳志平转头就把谈判结果,转述给了马文腾。

  “Pony,我虽然赞成你投资拼呗的想法,可这小子太贪心,我觉得再观望一阵子,看看拼呗的发展再说。”

  柳志平认真思索一番,冲马文腾说道。

  “3亿美币,外加一级入口展示,咱们的内部项目,都不敢在大会上提这个要求,他倒是好胃口。”

  马文腾推了推眼镜,冷哼一声道。

  “你的意思是?”柳志平试探着问。

  “答应他,但关于一级入口的合同期限,我只签三年。”

  马文腾眯着眼,沉吟半响后,给了一个出乎意外的回答。

  柳志平张了张嘴,满脸惊讶。

  “怎么?你不是一直都想让我放弃自营电商战略吗?现在按你的想法做,你又这副表情?”

  马文腾起身,拍着柳志平的肩膀,笑着打趣道。

  “可陈延森说,合同两年一签。”

  柳志平回过神来,苦笑着回道。

  “什么!?他只签两年?”马文腾满脸疑惑。

  这可是QQ和微信的一级流量入口,每日曝光量上亿,点击UV超千万。

  对方费这么大功夫,只签两年?

  按马文腾的设想,陈延森那小子,起步都会把合同期定在5年以上。

  “他说,两年要是还没把拼呗做起来,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

  柳志平把陈延森的原话转述。

  “有自信是好事,但过分自信,就是狂妄了。”马文腾摇了摇头,觉得陈延森太嚣张了。

  拍拍网背靠企鹅,有流量加持,结果连行业前十都挤不进去。

  否则,他也不会把电商板块的希望,寄托在一家外部公司上。

  此时的马文腾还未心灰意冷,等日后拍拍网的市占率跌到1%时,他才接受了柳志平的建议。

  与亰东达成战略合作项目,要钱给钱,要流量给流量。

  唯一的要求便是,帮企鹅在电商领域,狠狠抽桃宝几个耳光。

  只可惜中关村靓仔东,当了十几年万年老二,还是拼夕夕崛起后,才让企鹅在电商赛道扳回一局。

  “既然合约期只有2年,那就答应他吧。”马文腾回到座位上,皱着眉头沉思,良久之后,抬起头望向柳志平道。

  “行,我来安排。”柳志平点点头。

  当天下午,陈延森就收到了柳志平的回复,直言说Pony费了不少心思,才说服了企鹅管理层,通过这项投资决议。

  陈延森笑笑,并未把对方的话放在心上。

  如此苛刻的条件,小马哥都能同意,连陈延森都不得不佩服他,对方有赌的成分。

  后续对接流程,交给高伟林处理,企鹅那边还是老熟人,林晨峰负责。

  签完合同第二天,消息就冲上了热搜。

首节 上一节 154/23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