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穷养的我被迫开始二周目 第357节

  没有繁琐的流程,没有专门负责的专员,只有相关的客服人员。

  集团该做的评估、审核等等流程都已经在幕后做够了。

  最后一步才是把资产相关信息上传挂上拍卖。

  标价就是卖价,不接受讨价还价。

  这种方式没有拉扯和博弈,能够极大的提高资产的处理效率。

  还真别说。

  大部分资产都能卖得出去。

  因为在帝豪集团眼里的不良资产,在其他小工作室或者小公司眼里,那就是一张大手的指头缝里漏出来的金子。

  而且价格也实惠,这些资产对于他们来说的性价比都很高。

  就拿《我告诉你》这款产品来讲。

  用户存量还有几百万人。

  随便一个人买下来光是接广告收广告费就能回本了。

  虽然说你打广告以后用户量会迅速下降,但趁着用户卸载之前多推送几个广告那不就赚了吗?

  一款软件从零拉到几百万,也得花几百万的广告费。

  这款产品肯定会有人竞价,苏澄给了小陈一千万的权限,这个价格已经很高了,应该能拿下。

  刚联系完小陈。

  苏澄的手机就进来一个电话,是叶黎打来的视频。

  苏澄调整了一下坐姿,摆弄了一下头发接听了视频通话。

  “歪?栗子姐,干嘛呢?刚想联系你你就给我打电话了。”

  “哈?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了!你调研的怎么样呀,什么时候回来?”

  苏澄主动询问叶黎的近况。

  电话里得知,叶黎把各大商超都已经研究了一遍,现在在港岛那边的本地超市调研,再过一周左右就回来了。

  “别催,催什么催,我都不急你急什么哦。”

  “我这不是担心你一直在外面奔波把身体给累垮嘛?怎么不识好人心捏?”

  “你担心个屁吧,平常也没见你问我两句,这会装什么装。”

  叶黎直接在电话那头就骂起来了。

  苏澄嘻嘻一笑,赶紧转移了话题:“诶对了栗子姐,你给我打电话啥事儿啊?”

  “你不说差点就要给你挂电话了。”

  “这边有几家保税的店,你有没有什么想要的衣服?我给你捎几件回去。”

  “呃,有个巴宝莉的风衣我挺想要的。”

  “你倒会买,净挑贵的……行!等我明天去逛逛,然后给你拍照,看你要哪一款。”

  “中!”

  “谢谢栗子姐!”

  挂断电话。

  苏澄心里有一股暖流缓缓淌过。

  不错捏。

  叶黎在外面调研那么忙,竟然还惦记着给他买衣服。

  苏澄发自内心的笑了出来。

  被人在意的感觉好好哦!

  爱了!

  晚上。

  苏澄把发给陈素娜的文件压缩包又发给了赵鹏,他让赵鹏现在就开始熟悉研究。

  这封邮件多了两个附件,一个是关于优化改进《我告诉你》的措施,另外一个则是如何实现商业化的内容。

  赵鹏只需要把方案读透,然后做苏澄在外面的执行者就够了,其他的是苏澄的活儿。

  ……

  苏澄从第一眼看到《我告诉你》这款产品其实就发现了其潜力无限。

  这款产品为什么会在短时间内激起浪潮?

  大家为什么要观察价格趋势,本质上还是想走捷径,不想那么麻烦,这是人的本性决定的。

  但凡跟本性有关系的东西,都能赚钱。

  准确来概括就是消费者不能确定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办法来了解这些商品的真实价格几何。

  打个比方。

  麦当劳的麦辣鸡腿堡单卖12.9元,中杯可乐单卖10元,薯条单卖同样是10元,三款加起来总价为32.9元。

  但如果买三件套的套餐组合可能就是21.9元,对比上面便宜了十块钱。

  那么问题来了。

  麦辣鸡腿堡、中杯可乐、薯条,到底哪个不值十块?

  有人会想可乐肯定不值10块钱,但起码值三块钱,那薯条又值多少钱?汉堡又该值多少钱?

  这两个东西的真实售价应该是多少?

  普通人肯定不知道也算不懂,但只知道一个事情,那就是三件套要比单买划算。

  单卖是锚点,就是让你觉得很划算。

  苏澄就算知道是锚点,他还是会买三件套,因为只有这样选择对他的性价比最高。

  但苏澄不能具体的量化这三样东西到底值多少钱。

  除此之外,还可以再打个比方。

  一大盒巧克力平常可能卖100元,偶尔搞活动能卖到95元或者90元。

  但在618,消费者叠完各种优惠券以后到手价105。

  用户算来算去,用这个券叠那个券,还跑到你app里面的农场小游戏里面种田浇水施肥,不就是想着能便宜点?

  结果你踏马还贵五块钱?

  这不就是把消费者当狗遛吗?

  这盒巧克力到底值90还是95,还是100?

  不管值多少钱,肯定不是105元!

  但有不关注历史价格的消费者就会觉得自己赚了,而且是大赚特赚,东西非常划算!

  这种计算方式让消费者觉得自己既聪明又专业,实际上他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聪明。

  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

  《我告诉你》上线以后迅速出圈,主打的就是一个信息透明,用程序将价格进行量化,打破所有商家促销销售套路。

  这一点做的很合消费者的胃口,不然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积累几百万的用户量。

  其三。

  这是最后一点,苏澄觉得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点。

  这一条跟产品本身就没什么关系了,而是人的能量消耗方式。

  用学术一点的名字就是:客观规律。

  一个人每天大大小小可能要做上百个决策,尤其是连续的决策和变化应对会让人消耗大量的能量储备。

  每个人都想走最省力的捷径,用最效率的方法。

  具体怎么操作?

  那就是看价格趋势,不管商家玩什么套路,用户怎么算账,非刚需又不是史低,那就不划算。

  为了降低决策的风险,还会参考其他已经购买使用过的消费者的评价。

  《我告诉你》就是遵守并满足了这样客观规律,所以它在某个角度上是很成功的。

  它的出现是具有重大意义的,只是被针对了而已。

  在资本这里可不管什么意义不意义。

  我的巧克力本来能多卖105,现在只能卖89,这帮人肯定不乐意啊!

  比原来少赚了16块钱呢!

  不对!

  少赚了16块钱就是我亏了16块钱啊!

  我亏了16块钱就相当于你从我这里偷了16块钱!

  一单16,一年那么多的成交量我得亏多少个16啊!

  必须给你干掉。

  所以《我告诉你》死了,被集团定性为了不再可持续发展的不良资产,上架拍卖。

  ……

  总部的效率很高,尤其关于时效性的东西都是第一时间处理的,《我告诉你》第二天就已经上架了资产处理的门户网站。

  小陈的速度也很快,当天下午就给苏澄发了消息,说她已经用850万买下来了,问苏澄接下来的打算。

  苏澄还没来得及答复小陈,就被龙若璃的助理给请到了办公室。

  他让小陈先按程序走,自己这会有事情,晚点再回复她。

  苏澄整理了一下衣领,然后便敲门进入龙若璃的办公室。

  “苏组长,请坐吧。”

  “龙总找我有事情吗?”

  “嗯嗯,《我告诉你》这个资产已经卖出去了。”

  “啊?这么快吗?”

  “对呀,还是挺快的,你猜卖了多少钱?”

  “不会比七百万还要高吧?”

  “我都这么说了,那肯定啊!”

首节 上一节 357/4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