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东西旨在应对小日子日益严重的少子化和老龄化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劳动力危机和养老金压力。
虽然这东西并不是强制性实行延迟退休,但小日子媒体普遍认为,70岁退休的义务化只是时间问题。
当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老中网友还觉得奇怪呢。
【啥玩意,愚人节特供新闻?】
【不会吧,小日子愚人节玩的这么大?】
【是啊,我还看了小日子那边的新闻,几个媒体主网站上都是这个,要真是愚人节玩笑那成本可不小。】
【这可不是愚人节新闻,是真事,因为好几年前就在搞了,只是今天正式实施。】
【啊,真的70岁才退休?】
【这有啥,发达国家很多都是65、66岁之后才退休,小日子之前就是65岁,只有发展中国家才60岁左右退休。】
【那咱们国家想要变发达,未来也得增加退休年龄?】
【咱们太卷了,估计等不到发达的时候就要提升退休年龄。】
【那肯定也是循序渐进的增加,总不能一下从60岁退休涨到70岁吧?】
【确实,小日子都是从65涨到的70,而且它还是自己的问题比较严重导致的……】
小日子的经济体量虽然不小,但无法再向上发展是个大问题。
各种问题再一叠加,那问题就更大了。
比如老龄化严重导致的老年人犯罪问题在年年攀升。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理论上社会治安良好的小日子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犯罪老人呢?
事实上随便一搜新闻就有:一位79岁老人在出狱后不久,因在便利店偷三明治而再次被捕。
一个三明治的价格大概将近300日元,但因是再次被捕,所以一般会关两年左右。
这位老人在接受警方调查时,十分轻松地表示:“我没积蓄,养老金又少,住不起养老院,那就只能住监狱了。”
“监狱比养老院好,不仅不用花钱,还可以工作挣钱,有吃有喝的,还有很多老伙计……”
小日子的老年人说是犯罪被抓进监狱,不如说是老年人主动选择去监狱“养老”。
了解了情况之后不少老中的网友立刻开始反思。
虽然小日子的老龄化率接近30%,而自家的老龄化率差不多是小日子的一半,但因为自家的人口众多,所以这个老龄化率造成的人口数量已经相当恐怖了。
不过应对老龄化严重的问题还真没什么好办法,一个就是要继续发展经济,不能像小日子那样发展停滞。
经济好了其实什么都好说。
第二个就是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现在由路云参与研发的动力外骨骼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使用了,所以智能机器人的机体不成问题,就差“智能”了。
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顺畅,那么或许未来可以依靠智能机器人养老。
当然,这其实也不是最优解。
但只要不停的发展,那发展中的问题总能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
退休的问题对大多数网上冲浪的人来说还都比较远,讨论也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两天之后就转移了话题。
比如《东八区的先生们》终于吵出结果了。
《东八区》又火上热搜了,不过这次是下架的消息冲上热搜。
有网友发现张瀚主演的电视剧《东八区》已经在视频平台“消失”,疑似下架。
并非疑似。
很快就有人发出了截图,芒果和企鹅视频都已经无法搜索到《东八区》的正片内容。
连上星的电视台也播了一半不播了。
网友对此的评价是……
【好似!】
【这就是让观众辣眼睛的代价!】
【建议直接封杀张瀚,我再也不要看他那油腻腻的恶心表演了。】
【确实,而且“新油王”已经有人选了,比如杨羊,所以我们就不需要“老油王”了。】
【啊,我印象里杨羊不是“端王”吗,怎么又成“油王”了?】
【这说明你很久不关注他了,他现在真的是又端又油!】
【好家伙,幸亏我只关注路云,不关注其他,所以在这里给《三体》电视剧打个广告,这是真科学家演员跟超级科幻的强强联合,超级好看!】
【这还用你打广告?早就爆火了好么……】
相对于网友的直抒胸臆,各个媒体和相关专家的评论还算有点价值。
《东八区》播出之后因为离地三尺的人物、悬浮的故事、油腻辣眼的表演和物化贬低女性的情节台词等问题,所以遭到了大量的批评。
这让它的某瓣评分仅为2分,刷新了国产剧的最低评分,也成为某瓣评分最低的影视剧。
业内专家呼吁应该警惕《东八区》的问题。
“故事胡编乱造,没有生活的人物,只会谈情说爱享受的生活……什么连谈情说爱都搞不好,这样的剧就不应该播出。”
《东八区》这样的剧给创作者们提了一个醒,制作影视剧千万不要敷衍和糊弄,观众和市场不能也不应该容忍这样的作品出现。
选择拍摄和播出什么样的作品,不能只看表面的咖位和噱头,还是要将内容和品质作为核心。
不能将创作当成资本的游戏,不要低估了观众的审美,更不要试图愚弄观众,否则《东八区》就是最好的负面“典型”。
当然,张瀚也成了反面典型,毕竟谁让《东八区》是他自编自演,还自己当制片人搞出来的呢。
也在这个时候,网络上突然流传起了潘叔劝嘎子的直播片段。
潘叔谆谆教导,嘎子涕泪横流。
“网络的东西都是虚拟的,你把握不住,孩子!”
“这里边的水很深,你没有那么多的经历,你也没有那么多的丰富经验,别人骗你你都不知道!”
“不要为了面子去打PK,面子根本不值钱,我就不要面子!”
“把包袱放下,开心快乐的做你自己,自己把握不住的事千万不要做!”
听了潘叔的谆谆教导,网友们的都感动了。
【这就是老艺术家的从容!】
【确实,现在的明星跟以前的老艺术家真没法比!】
【真的,要选榜样的话,老一辈的要向潘叔看齐,年轻一辈的就要向路云看齐。】
【这是怎么回事,我小时候还挺喜欢嘎子演的小兵张嘎的,现在长大之后怎么这样了?】
【就是因为长大变这样了,演技也不进步,成不了实力派演员,所以才会直播卖假酒……】
第418章 “星斗”网络就是用发展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标杆,骚操作开始!
自从网络上出了“潘叔劝嘎子”的事之后,不少网友就艾特了张瀚,想让他也学学老艺术家。
当然,张瀚肯定是不会理会的。
什么潘叔嘎子,在他看来都是潘子嘎子,过期老演员和不入流小瘪三,入不了他的眼。
《东八区的先生们》虽然在国内下架了,但是他还签了寒碜国的市场。
等《东八区》在寒碜国播出了,他照样可以再涨一波名气和身价,甚至可以用外国的热度来反冲国内。
张瀚非常自信,他在寒碜国的关系不少,跟很多寒碜国的当红女明星合作过影视剧。
咳,虽然因为“限韩令”导致跟那些寒碜国女明星合作的影视剧被压了,暂时无法在国内上映播出。
但他在寒碜国那边的关系可没断。
甚至因为国内的限制,他在寒碜国那边的关系更好了。
毕竟外国某些组织对国内的事吧……都是反着来了的。
你支持的我反对,你反对的我支持。
所以张瀚充满了期待。
《东八区》下架了,网友们的讨论热度迅速就降低了,毕竟现在的张瀚也不算国内的顶级流量明星,真正的顶流还是路云。
八日的时候,路云主持研究的长征十号基础型火箭首飞一个多月之后第二次发射,这次发射的是“星斗”卫星。
足足80颗!
之前的时候一枚万户火箭只能发射30颗,现在一枚长征十号基础型火箭能发射它的两倍多。
这样一来“星斗”卫星的发射数量就跟“星链”卫星的发射数量反过来了。
原先是两枚万户火箭的“星斗”卫星发射量相当于一枚猎鹰九号火箭“星链”的卫星发射量。
而现在三枚长征十号基础型火箭的“星斗”卫星发射量相当于四枚猎鹰九号火箭的“星链”卫星发射量。
当然,之所以是3:4,而不是1:2。
主要是因为一颗“星斗”一代子卫星的质量是300千克,一颗“星链”1.0版本卫星的质量才260千克。
“星斗”一代子卫星的功能更先进,使用了星间激光链路传输技术,约等于“星链”的1.5版本。
“星链”1.5版本的质量约295千克,太空叉的计划是今年六月发射第一批。
所以目前“星链”卫星的在轨数量多归多,但是要论技术先进性,那还是“星斗”更强。
而且“星链”在去年十月开放试用,“星斗”一个月之后开放试用,两者都是在今年二月份开启式正式商用,但用户数量却天差地别。
到目前为止,“星链”的用户才6万,而“星斗”的用户已经突破了100万!
没办法,老中就是人多!
目前的老中还在推进“村村通宽带”工程,相对富裕和地形简单的地方推进比较快,但相对贫困和地方复杂的地方推进就比较慢了。
本来预计今年底的时候“村村通宽带”工程覆盖超过99%的行政村,让贫困地区通信难等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不过有的地方确实比较困难,去年的时候相关部门就有打“攻坚战”的准备,结果……“星斗”卫星来了。
怎么说呢?
穷则战术穿插,富则导弹轰炸!
原先要使用大量人力物力、费时费力才能穿过复杂地形搞定的宽带线路,现在不再是困难了。
直接一个人带着一套“星斗”卫星地面接收器装到房顶就行。
连专用的大功率电路都不用搞,直接拉一根家用电线就可以。
甚至以后万一要是发生了自然灾害,其他地方的网络断了,但使用“星斗”卫星网络的用户不会断网。
当然,前提是要在家里备一台移动电源。
或者有一台可以外放电的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