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260节

  那么短的时间内就研发成功了。

  当然,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路云开挂。

  好在“腾云”和“木鸢”的技术路线不一样,所以“木鸢”的出现并没有让“腾云”下马。

  反而是因为“木鸢”的成功让上边加大了对“腾云”的投入和支持。

  现在的老中已经有实力喊出“我全都要”了。

  而且“腾云”的性能真的很好。

  一级空天飞机使用的航空燃油比火箭燃料便宜很多。

  并且它只用航空燃料,不用氧化剂,这就比需要氧化剂的火箭燃料又便宜了一部分。

  现在的可回收火箭还做不到全回收,需要扔掉二级火箭,而“腾云”的二级是航天飞机,可回收。

  所以“腾云”的使用成本会比可回收火箭还低,货运成本当然也会比现在最低的“万户”火箭还低。

  5吨的近地轨道运力也相当不错。

  甚至载人航天的潜力也非常巨大。

  虽然舒适性比不上不用任何分离的单级入轨“木鸢”太空穿梭机,但肯定完全碾压现在的载人飞船。

  在模拟中,“腾云”系统的乘坐体验比之前的航天飞机也要稍好一些。

  不过“腾云”最大的优势是成本。

  它跟“木鸢”一样可以100%回收,不管是一级使用的航空燃油还是二级使用的液氧甲烷燃料都比“木鸢”使用的液氢液氧燃料便宜。

  而在使用成本比“木鸢”便宜的情况下,它可以运载至少多一倍的乘客!

  准确的说是“木鸢”可以运载6人去太空,而“腾云”的运载量是14~17人!

  这样的话,甚至两三百万人民币就可以去太空看看了。

  也就是三四十万美元!

  当然,可能地面训练的时间会稍微长一些。

  不过有了“木鸢”在前边开路,只是乘坐“腾云”去太空的游客应该不需要像之前的太空游客那样训练好几个月了。

  这些东西现在还只是设想,前提是“腾云”两级入轨空天飞机系统要成功的飞起来。

  在“木鸢”成功载人之后航天集团就想请路云加入“腾云”工程团队,只不过路云太忙了,加上“腾云”也不是那么着急,所以就暂时算了。

  “木鸢”量产机完成全商业太空旅游首次航班的第二天,全世界都知道了。

  不过老中这边昨天就完成了“新世界历史”的记录,“木鸢号”之前已经载过很多次人了,所以国内的热度其实还好,主要是外国热度爆炸。

  而今天路云的网络动态是帮彭宇畅宣传电影《沐浴之王》。

  《沐浴之王》今天上映,讲的是一个富二代意外失忆之后开启的终身难忘的搓澡工生涯,经历种种考验后成为了“沐浴之王”,也明白了友情和亲情对于人生的意义。

  算是某种富二代的“变形记”。

  这部电影是叫兽易晓星的导演与编剧作品,所以不少《万万没想到》的演员来演配角和客串。

  不过要说这部电影真正的“沐浴之王”,真正的灵魂,那还得是乔衫。

  毕竟在《屌丝男士》中,他已经跟“沐浴”、“搓澡”、“大保健”之类的形象深深的绑定了。

  就像某迪拉克品牌的汽车一样。

  路云上一世看过这部电影,它的主要问题是同时当导演和编剧的叫兽易晓星是拍短剧小品出身的,所以这部电影里有不少无厘头的小品段子叙事问题,导致它的评分不太高。

  当然,评分差不多是6分左右,算及格。

  看一乐足够了,毕竟是年轻导演和年轻演员的小成本喜剧电影。

  而且以7000万的成本拿到了4个亿票房,算是相当成功。

  这一世有了路云的宣传,它的票房估计会高不少。

  《沐浴之王》上映之后就开分了,跟上一世一样是6.6分。

  不过大部分电影的分数会随着上映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只有极少数评分逆增长的情况。

  又过了两天,路云出现在长征十号火箭一子级三台发动机试车的现场。

  作为长征十号火箭的总师,平时他可以遥控指挥,但一些重要节点他必须在场。

  就像这次。

  路云跟副总师都在现场,看着工程师们围绕着那截加装了三台发动机的试验箭忙前忙后,副总师比路云紧张。

  (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发动机图)

  “小路,你说咱们能一次成功吗?”

  路云之前不怎么好意思跟这些老前辈交流,毕竟双方的年龄和职位反差挺大,但混熟之后大家就随意了。

  所以他说道:“放心吧,老张,你就算不相信你看到的各种检查数据,那也要相信我的直觉。”

  “它肯定会一次成功!”

  老张:“……”

  有一说一,正常来说路云这话肯定是反的。

  毕竟他们这些搞技术工程的肯定要相信数据,而不是自己的直觉。

  但是吧,有时候确实比较邪门。

  在非正常情况下,有些人的直觉就是比数据准确。

  老张亲自参加的工程里就有过三次数据检查没问题,但有人感觉不对劲,强烈要求更换检查方式而救下来的工程。

  现在的情况其实非常好,技术检查没问题,路云的直觉也没问题,那就是100%没问题。

  只是因为长征十号项目的进度太快太快了,干了一辈子航天的老同志们有点反应不过来。

第393章 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发动机试车,老美各地“美丽的风景线”

  “点火!”

  “轰!”

  三台YF-100改型发动机同时启动,三道明显带有马赫环的火焰柱从发动机喷口喷出,重重的轰在了散热系统喷出来的降温水帘上。

  (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发动机试车画面)

  伴随着飞散到半空中的白色水蒸气,很多工作人员的心好像也悬在了半空。

  没办法,三台YF-100改型发动机的组合推力450吨,这都快赶上“万户”火箭490吨的总推力了。

  国内确实没人比路云更懂可回收火箭,但是到目前为止路云可没搞过什么大型的航天运载器。

  让他“一飞成名”的万户火箭起飞质量才350吨,只能算中型火箭。

  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就更不用说了,起飞质量更是只有150吨。

  很多人相信路云在火箭回收方面的权威,也相信他最拿手的“大技术整合理论”,但理论跟现实肯定是有差距的。

  相对于路云之前搞的中小型航天器,长征十号基础型起飞质量就达到了750吨,妥妥的大型运载火箭。

  更别说长征十号重型是无可争议的重型火箭,起飞质量能达到2300吨,一次性运载能力接近100吨!

  差点摸到超重型火箭的门槛。

  想当初航天系统搞长征五号这款一次性的大型火箭时不知道遭了多少罪,历时十年才研发成功。

  长征十号的进度……太快了。

  最重要的是长征十号火箭研发的进度基本上算是一路顺利,没有遇到过“卡关”的难题。

  对于很多事来说,一路顺利应该算好事。

  但是现在让一名二十多岁,且之前只研究过中小型航天运载器的人当长征十号火箭的总师,那些老航天们真怕这个工程一直没事没事,结果冷不丁搞个大的!

  就像一七年的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如果不是发射前碰巧看到了路云的论文,然后有大佬担保让长五团队针对性的检查了好几遍,最后真检查出了问题,他们真不敢想象长征五号火箭飞到半空爆炸的情景。

  对,也正是有那次的情况,所以不少老航天才选择相信路云。

  但这种相信始终是有限的,他们该担心还是担心。

  没办法,老航天一辈子都扑在了航天事业上,在项目没有正式成功之前,研究进度被卡住了怕,进展过于顺利也怕。

  甚至成功之后每次发射任务也有担心的。

  毕竟航天历史中成熟型号翻车的情况也不算少。

  所以才有那么一句话。

  “不管多么成熟的火箭离开地面之后成功率总是50%,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像三哥搞的什么“95%成功”,那纯属搞笑的。

  好在路云在自己的努力和一点系统帮助下,他到目前保持了不败的记录。

  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发动机试车成功,又渡过了一个技术节点,距离首飞更近了!

  当测试台漫天的白色水蒸气消散的差不多了,路云跟一群工程师看数据也看的差不多了。

  “没问题,数据都在设计值范围内,”路云一边看数据一边打对钩。

  “后边的测试项目可以快一点进行,测试密度也可以提升个30%,发动机的状态能撑住。”

  听路云说这个其他人都点头:“确实,从数据看没问题。”

  “这三台发动机是我亲自盯着装的,从数据来看确实没问题,不过具体的还要等散热差不多之后的实机检测。”

  “箭体结构和管路也没问题,振动值也在设计值范围内……”

  大家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着这次的试车结果,然后不得不承认他们还是见得少了。

  自从加入了路云带领的长征十号工程后,他们的很多常识都被打破了。

  等路云签完字毫不拖泥带水的离开之后他们更是感叹:“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这话真没错啊。”

  “确实,现在的年轻人真的太厉害了。”

  “不是年轻人厉害,而是路云厉害,我教的那些学生一个个感觉都不开窍。”

  “老刘你这说的也太夸张了,你这个博士生导师的学生全都是博士,他们还不开窍那普通学生成什么了。”

  “哈哈,老刘就是见了‘别人家孩子’,然后看‘自家孩子’不顺眼了。”

  “估计老刘没少在课上夸路云,他的学生应该都挺恨小路同志。”

  老刘听到这个反驳道:“不,他们崇拜路云崇拜的不得了,几个兔崽子还想让我豁出老脸请小路同志去给他们上一节课呢。”

  “这估计难了,小路同志肩膀上的担子可不轻,光我知道的就有六个重要工程跟他有关。”

  “是啊,而且他还要负责文化阵线,《流浪地球》电影我还挺喜欢看……”

  路云确实挺忙,不过有系统傍身,他的身体状态非常好。

  倒是在长征十号一子级三台发动机试车成功的第二天,大洋对岸的老美迎来了一位78岁的高龄大统领。

  经过之前的民众选举,又经过今天50个州和首都举行的选举人会议,正式选举驴党的老登成为联邦大统领。

首节 上一节 260/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