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67节

  翻译一下:白居易每次写完诗都先念给一个老太太听。

  改到老太太听懂了为止。

  有人问为啥啊?您可是大师啊!这不是掉价吗?

  白居易说:大师也得说人话啊,装逼一定遭雷劈!

  《一步之遥》为例,电影一开场,江闻就用了整整30分钟,营造了一场华丽的跳舞戏…

  整整三十分钟!

  不管这场戏有多么的有深意,不管那些盛装女郎有多么的性感,如此冗长的戏份都会劝退观众!

  包括《邪不压正》里的许青,不断的贩卖风骚…

  这些镜头,除了擦边,似乎跟剧情也没太多关系,如果删掉也并不影响剧情的开展。

  而且也不见得有多吸引人!

  冯晓刚以前说过‘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

  你拍的东西是葡萄,很新鲜的葡萄,甚至还挂着霜,但你没有把它酿成酒,开始时是葡萄,到了还是葡萄。

  另外一些导演明白这个道理,他们知道电影得是酒,但没有酿造的过程。上来就是一口酒,结束时还是一口酒。更可怕的是,这酒既不是葡萄酿造的,也不是粮食酿成的,是化学兑出来的。’

  意思就是:电影也是有镜头语言、叙事方式、拍摄技巧与演绎表达的。

  江闻几乎不尊重电影多年发展所建立的成熟技术和叙事方式…

  当然,你也可以说他的电影并不属于商业电影!

  那就无所谓了…

  你爱拍啥拍啥,毕竟一个人都没有也不影响你,你自己自娱自乐吧。

  可是你要是想拿它卖票,那不好意思,你还真得尊重商业规律,否则不就成了耍流氓了嘛?

  ……

  《载酒堂》剧组,拍摄最后一场戏…

  姜唐佐去广州应考前,苏轼在他的扇子上题了两句诗:“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并鼓励他说:“异日登科,当为子成此篇。”

  最后一场戏就是沈言饰演的姜唐佐广州应考及第,准备继续北上考学,顺便去拜会了已经摆脱贬令,赴汝州上任的苏辙。

  苏辙感慨万分,拿起了那把哥哥提的扇子,为姜唐佐续了后两句“锦衣不日人争看,始信东坡眼力长”。

  饰演苏辙的是刘奕君…

  与此同时,苏辙告诉姜唐佐,苏轼的贬令也被解除了,但是,苏轼在北返的途中已经去世了。

  姜唐佐听闻此言,如五雷轰顶。

  同时,他对苏辙表示不再参加任何考试,要回到家乡开办学堂,把老师苏轼播下的中原文化火种继续播撒下去。

  苏辙搁下茶盖:唐佐,今日眉宇间有山岳之气,可是决断了前程?

  姜唐佐从袖中取出泛黄书卷:子由先生,这是东坡先生亲批的《易传》残稿。昨夜批注到此页,墨迹竟透纸三寸…

  同时指尖轻抚券页:“学生忽然明白真正的科场不在汴梁,在海南之滨!”

  苏辙凝视砚台中干涸的墨痕:“兄长生前常说,儋州瘴疠之地,却是文脉活水。”

  姜唐佐突然跪地三叩:“请先生准我毁弃举子籍!我要让黎家孩童也识得“明月几时有”,让蕉叶作纸、椰汁为墨。东坡先生播下的火种,不能熄在路上。”

  苏辙扶起时触到他掌中厚茧,叹气:“你这双手,本该持笏板的!”

  姜唐佐展开满是黎族童谣的蕉叶:

  “请看!学生已用土音注出《赤壁赋》的节律。汉家文章配上黎歌调子,连山雀都驻足啼和!”

  苏辙泪溅在蕉叶墨字上:善!

  姜唐佐抱拳:他日若见童谣与汉诗同刻碑上,便是学生答给东坡先生的策论。

  ——暮色中黎族猎户路过,姜唐佐行走在海边,吟唱起了“大江东去”,海风卷起书声,惊起一群白鹭掠向中原方向…

  画外音:从此以后,经宋元明清几代,海南共出举人767人,进士97人。《琼台纪事录》载:“宋苏文忠公之谪儋耳,讲学明道,教化日兴,琼州人文之盛,实自公启之。”

  “咔!”

  “要不要再加一段?”

  “加一段什么?”

  “苏轼北返时,路过岭南,当初构陷打击他的宰相章惇因为反对徽宗即位,被贬谪岭南。

  章惇的儿子章援,怕苏轼报复他的父亲,便写信请苏轼手下留情。

  苏轼马上回信安慰他们,并把自己在岭南生活的心得和经验告诉章援,还嘱咐他岭南缺医少药,要给父亲多带些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章援见信后,深为苏轼的宽宏大度和古道热肠所感动。”

  编剧祝勇老师点头:“OK!”

  祝勇是纪录片《苏东坡》的编纂…

  整部《载酒堂》的对话基本都是他编撰!

  “章援贤侄见字如晤。闻尊翁将谪岭南,此非祸,实天赠山水奇缘也。吾尝于罗浮山下嚼槟榔胜龙肉,啖荔枝若仙丹…然须记取:藿香正气丸须备三篓,槟榔可解瘴疠却伤齿当佐以粗盐擦牙。另附黎族药方九则若遇疔疮发热,取芭蕉根汁…”

  数月后,汴京章府书房。章援指尖发白地攥着信纸,对老仆哽咽:“父亲当年险些置苏公于死地,而今这纸岭南生存录竟比太医局方典更详尽。”

  忽然警见信尾小字‘此方得自儋耳黎母山百岁妪,慎勿传御药局’…

  “快!将紫雪丹全部换成苏公说的忍冬藤!父亲畏湿还得添些艾绒缝入枕中。”

  ——章惇其实是个不错的政治家。

  哲宗驾崩,龙椅空悬。朝堂之上,人人屏息。当向太后提议立端王赵佶为帝时,宰相章惇猛然站起,声音如铁锤砸向地面:“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

  端王…就是宋徽宗!

  章惇死后25年,他竭力反对的宋徽宗统治下的北宋王朝遭遇了“靖康之耻”——金军攻破汴京,掳走徽、钦二帝,北宋灭亡。

  所以,至少是《载酒堂》,章惇并不是反派…

第982章 《西虹市首富》上映(33)

  章惇这个人挺有意思,铁血宰相。

  苏轼和章惇青年时期都在陕西当官,两个人还经常游山玩水…

  后来乌台诗案章惇为了救苏轼费了不少力。

  再后来保守党上台的时候排斥新党,章惇被贬谪,苏轼基本处于一个无动于衷的状态…

  ——苏辙先是上《乞罢章惇知枢密院状》猛烈攻击章惇,请求皇帝罢免章惇枢密使职务。

  苏辙攻势见效,五日后,章惇被贬知汝州,随后又改提举杭州洞霄宫。

  从枢密院大臣一下子跌落为一个闲人。

  在章惇被贬知州后,苏轼竟“补刀”上奏《缴进沈起词头状》指控章惇附和王安石谋求边功,草菅人命…

  再再后来章惇再上台的时候就开始搞苏辙和苏轼。

  感觉…章惇有点像一个一厢情愿的人。

  他拿苏轼当朋友,而苏轼未必拿他当朋友!

  年少时倾心相交,中年时鼎力相救。

  而后自己失势的时候,苏轼却无动于衷…

  然后就心态扭曲了!

  但他对苏氏兄弟可谓是玩弄——陆游《老学庵笔记》中说,章惇选择儋州这个地方,是因为苏轼字子瞻,瞻与儋两个字看起来差不多。而苏辙被贬谪到雷州,是因为苏辙字子由,由与雷,下面都有田字…

  ……

  “我看看能不能参加明年的柏林电影节…毕竟这种类型的电影很难卖!”

  “…嗯!”

  杀青宴,沈言跟几个演员聊了一下上映时间,顺便提到了参加海外电影节…

  主要是卖版权!

  他们没啥意见…

  历史人物题材的影视剧向来不太受市场欢迎。

  唐國强主演的《颜真卿》,到现在还没播出,唐國强为了演颜真卿,那可是拼了老命,都摔断锁骨和肋骨,他说自己不要片酬,也要拍好这部戏…

  《谋圣鬼谷子》,段奕宏、戚薇主演,2013年就拍完了;

  《清风明月佳人》也是2013年拍摄完成,这个名字很多人并不熟悉,但这部剧还有一个名字——《李清照》…

  对的,都没播出!

  最可惜的历史剧是…《江山风雨情》!

  唐國强、陈导明、陈寳国、鲍国安、王刚等领衔主演!

  可惜,是明末题材…

  没能上星!

  明末这段历史的电视剧大都难以上星播出,比如《谁主沉浮》(谢震伟、陈洁、刘晓庆、姜文、颜丹晨主演)《明末风云》(宁静、邓超领衔主演)。

  咳咳…

  “柏林电影节…”

  沈言直接道:“拿金熊的概率不大,毕竟咱这不是政治题材…也跟时事无关,估计能拿个导演奖或者演员奖之类的!”

  “柏林电影节确实偏政治叙事…”

  “而且老外应该也不懂儒家的出世入世…”

  “不是说孔子学院在欧洲嘛?”

  “孔子学院最重要的任务是语言教学,就好比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德国的歌德学院和法国的法语联盟…跟文化传播没有关系!”

  沈言岔开话题:“不聊这个,王老师最近有啥作品吗?”

  王劲松疑惑:“我?”

  “对呀!”

  “我就随便演演戏…”

  “明年柏林电影节,你提前预留时间啊!”

  “好!”

  ……

  王劲松这类演员解戏,主要是熟人邀请。

  跟刘奕君、倪大红、胡军差不太多…

首节 上一节 667/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