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谁小鲜肉,我是天王 第666节

  当然啦,从观众角度来讲,就是纯扯淡…

  傻啦吧唧又神神叨叨!

  另外…

  徐克应该是《大宇神秘惊魂系列》的爱好者——这个系列就是甭管前面多恐怖,最后几页把所有怪力乱神都按科学解释地圆回来!

  当然,圆的好不好就另说了!

  ……

  《西虹市首富》提档,正面对擂《邪不压正》…

  江闻…挺不爽的!

  很多人说江闻拍电影,不在乎票房!

  真不是!

  《一步之遥》上映的时候,在奥体中心开首映式,从美国运imax巨幕;

  《邪不压正》上映的时候,跑《创造101》女团舞台做宣传;

  《你行你上》上映的时候到B站开账号听人扯淡鬼畜视频剪辑…

  真的在B站开通了账号…

  感觉他私底下也经常逛B站,被那些做影视解说捧臭脚的视频什么《万字解说让子弹飞》《你真的看懂《让子弹飞》了吗?》给忽悠瘸了…

  踏马的,六个小时,逐字逐句讲解!

  沈言的做法很明显:《西虹市首富》还有上映一周的《我不是药神》联手围剿《邪不压正》!

  《我不是药神》上映10天,单日票房依然稳定1.5亿以上——总票房已经过了25亿;

  《邪不压正》是对手吗?

  不好说…

  关键,最开始《西虹市首富》定档7月27号,突然提档到7月20号!

  《邪不压正》7月13号上映…

  原定的半个月空档,直接缩短成了一周!

  当然,如果《邪不压正》够牛逼,《让子弹飞》2.0…

  那也行…

  关键《邪不压正》挺不好看的…

  上映当天,豆瓣评分直接从8.2分下降到了7.2分!

  票房也没干过《我不是药神》,后者当天票房1.32亿,《邪不压正》首日票房则是1.22亿…

  第二天,《邪不压正》继续单日票房下跌:1.06亿;《药神》则是1.92亿;

  第三天,7月15号,《邪不压正》单日票房干脆跌到了8100万!

  猫眼预测总票房也从最开始的7.5亿下跌到了6亿…

  很多人形容《邪不压正》:很像餐馆卖一碗炸酱面:碗用的过去老BJ时期的碗,讲究;筷子用的过去店里的筷子,地道;酱用的是六必居的黄酱,正经;小二一口京片子衣服京装桌椅都是过去的,复古。

  但这个面,坨了!

  更让人尴尬的是——媒体关注的重点并不是《邪不压正》…

  好或者坏,虽说也有热度,也有人套路你,但比起另一部电影…引发的争议…

  哦,另一部电影就是《阿修罗》!

  即便是沈言直播,聊得也是《阿修罗》!

第980章 反驳(13)

  《阿修罗》上映三天,然后宣布撤档…

  其实,撤档是蛮正常的事,今年7月份撤档的还有《爵迹2》和《新乌龙院》等。

  上映后,临时撤档,也不足为奇!

  《你往哪里跑》和《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等等。

  楽视影业对于《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的撤片声明,已经够奇葩了,虽然语气里满满的不服,还要强调一下“根据绝版禁书改编”,暗示你们看不到是你们自己的损失,但好歹还承认“因市场原因而导致票房失利”,也没有在微博上怼观众打分不公允,认赔出局,态度良好。

  《阿修罗》的撤档…

  理由是:猫眼不公!

  淘票票给了8.4分,猫眼评分只有4.9…

  结论:被猫眼黑了!

  《逐梦演艺圈》的毕大导惺惺相惜,及时出来表示:“这是我在电影院所看过的最具好莱坞国际水准的中国大片!”、“本来绝对应该在9分以上的《阿修罗》竟然被打成烂片!”

  你要是骂豆瓣,沈言估计也不会说什么…你骂猫眼?

  “以前猫眼评分机制是‘你买了票,不写评论,默认满分…’所以,大部分电影的评分都在八分以上,而且不仅可以摘猫眼本身评分,还可以在美团、大众点评、微信…直接评价!”

  “我们上市后,做了一些改变,现在主要分成映前评分和上映后的评分,映前评分意思就是正式上映前,邀请知乎、贴吧、小红书、猫眼社区的热爱电影的观众过来观影,然后一人一票…”

  “这个是最真实的评价…因为猫眼没有参与营销,没有必要替他们遮掩…4.9分,就是4.9分!”

  “我跟你们说,一般猫眼评分低于9分的,你们就就不要买票了,没啥可看性!”

  “《我不是药神》,映前评分接近9.9分,所以,我们才敢大规模点映!”

  “《阿修罗》这个电影不是我们发行的,人家是淘票票发行,阿狸影业也有投资…”

  “号称7.5亿大制作…7.5亿是什么概念?”

  “这么说吧,《火星救援》+《流浪地球》两部电影的制作成本是7.2亿!”

  “先说一下本片的制作方,真鉴影业,创始人叫杨真鉴…靠着《画皮》系列起家。

  四个字形容制片这几年的作为:“闭门造车”。

  他以为现在的观众还和几年前的观众一样,喂他们口屎,就张嘴乖乖吃。

  拒绝相信观众是有智商的。”

  “你看他宣传《阿修罗》跟《画皮》是一模一样的套路…玩的却是10年前那一套营销手段,各种宣传跟好莱坞团队接触…宣传大明星加持!

  有啥用?

  《我不是药神》,我们用大明星了吗?

  还有,《复联3》的特效,很大一部分都是我们特效公司做的,包括《复联4》!

  睁开眼睛看看世界吧!

  偏偏还蜜汁自信,市面上已经有《我不是药神》外加《邪不压正》了,非要头铁冲进来,一遇差评又痛斥购票平台,也不知道是真糊涂还是不要脸。”

  “大概率都有…这个事教育我们,做电影一定要与时俱进!时代在变化,观众审美也在变化…现在还用十年前的套路做电影?”

  评论区一堆说洗钱…

  沈言摇头:“应该不是,就是个金融产品…前几年,好些电影刚有个剧本就发理财融资了,电影上映就投资人买单。

  报表成本人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惜,时代变化太快,各种金融产品相继爆雷,估计《阿修罗》的主控方也差不多!”

  “撤档…这个内幕我知道,因为制作出品方和发行方之间,在发行合同里的对赌协议。”

  “这个电影的制作出品方和发行方不是同一家,该片的制作出品方是宁夏电影集团和真鉴影业,发行方是中影以及完美影业…”

  “先说一下前因:出品方对此片的信心的期望值很高,他们真的认为本片的故事题材和主演阵容等因素,再加上在暑期档这个时候上映的档期,很有可能达到至少20亿元的票房成绩,甚至冲击一下30亿都是有可能的!”

  “这种盲目自信的状态下,他们和发行方签署了一份分阶段的不同分配比例的、带有对赌性质的发行协议。”

  “上映三天票房惨淡的结果,与当初的预估严重不符,赔钱是铁定的了;

  如果放映时间再延长的话,按照这个发行委托中有关协议,那在已取得4500万的票房收入中,随着时间的延续,分给发行方的比例还要提高。

  也就是说,上映三天就撤档,目的是及时止损。既然已经铁定赔钱了,那就尽量少赔点,就是这么个情况!”

  “一看票房不行,立即就撤档,是出品方在残酷现实打击下,及时止损。”

  “7.5亿绝对是在吹牛逼,这电影,我一看就摘掉最多1.5亿制作成本,特效都是套的模版…很便宜的!”

  “他们做电影票房预测看的是历史成绩,《画皮》是当年的季军,占比超过5.3%;《画皮2》占比接近4.5%…那《阿修罗》只占3%,也就超过20亿了!”

  “比例?我说的是单部电影占到总票房的比例…《战狼2》占比超过9.5%。”

  “电影市场化之后,比例最高的是《英雄》,超过25%!”

  “他们是这样算票房的,不是看电影,然后分析观众能不能接受…”

  “另外,有一条真理:奇幻电影,凡是以西方审美造型去拍中国奇幻的,不说绝对,至少百分之九十以上是烂片!”

  “大家想看奇幻大制作,我跟陆洋在筹备一部《影视城奇妙夜》…绝对的东方奇幻大制作。”

  “制作成本应该有3.5亿以上…”

  “用电影洗钱…应该有…但我不知道怎么操作!”

  “应该也有相关人士找过我,但都被纪翔拦出去了…”

  “哦,《载酒堂》还有一个星期左右杀青…”

  “就是一部成本3000万的独立电影,我拍着玩的…”

  “行了,《阿修罗》的事情就说到这…”

  然后评论区一堆人让他评价《邪不压正》…

  沈言笑了笑:“江闻老师的电影,我就不评价了…”

第981章 杀青戏(23)

  江闻的电影…

  说个大实话,江闻的电影,看了就看了,别和人去争辩。

  他那是个闭环,是个自成一派的东西,你拿标准去套他,讲客观,讲理论,讲背后的层次,都是各讲各的,谁也说服不了谁。。

  江闻拍的东西,就是他自个儿喜欢的东西,里面儿的元素啊,表达啊,浪漫主义

  啊,都是他自个儿觉得好的,拿出来,好好给你弄一个,还特别强烈,所以他的东西,画面,音乐,节奏,对话,没的说,而且都是他的风格。

  就好像榴莲…

  你让一个不吃榴莲的人,非要去说榴莲好吃,他说不出口,但他知道,榴莲肯定不是什么坏水果…

  有些电影,所谓实验类型的,通篇都是隐喻,故作高深的摆几个造型,故事干瘪人物不生动故事不精彩,你不能说它没有思想,但在创作上明显幼稚不成熟。

  江闻的电影肯定不属于这一类,但他过于密集的隐喻又属于走入因为自己过于娴熟的窠臼,太沉溺于个人述说忽略观众的感受和认知度。

  客观的说,故事还是好看,但难免有晦涩之感。

  想起一段典故:白居易诗妇孺皆知!

首节 上一节 666/6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