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兴瞧着某些明显的神色,笑着说了句:“我又不记仇,这看起来是不太行啊,短视频未必能做通,咱们可以看看他们最终会做出什么样。”
短视频是业界新兴方向,不管国内还是国外都是这样。
Vine上线不到半年,微视的跟进很迅速,两边都需要看看发展。
俞兴没有提碳硅数据在这方面的规划,只是和大家一起分享行业动态与进行思考。
不过,吕海颖在会议结束之后第一时间与师兄沟通:“师兄,你别真和马总去聊这个了啊,万一真被企鹅做起来,它还是有很大流量的,没准就直接把蛋糕吃了。”
“小颖,你觉得微聊和微视在企鹅内部的优先级怎么样?”俞兴问道。
吕海颖毫不犹豫的答道:“肯定是微聊更高啊。”
“那就行了啊,外面还有阿里的微信呢,存在这样的掣肘,只要微信把短视频的内容集合到朋友圈,企鹅就做不好微视。”俞兴这样说了一句。
吕海颖一怔,心里迅速闪过两家巨头的竞争以及两款软件的亦步亦趋。
阿里的微信做就等于企鹅的微聊做,而优先级更高的微聊一做,新出的微视在集团内部又置于何地?
这么险恶的切入点……
这样的坏水是刚泛的?
吕海颖的思维很活跃,没有纠结于企鹅的问题,迅速的由此联想到自家,问道:“师兄,你是觉得我们值得做这一块?”
“先看看嘛,不急,一是大家还不够熟悉这样的产品形式,二是流量的速度和费用方面也不太成熟,我觉得我们可以等一等。”俞兴说道,“三嘛,就像会上说的,企鹅那一套产品思路用来做内容平台有些吃力,但咱们的算法机制也需要磨一磨。”
综合这些因素,他认为碳硅数据不急于抢占短视频。
俞兴很早就聊过移动互联网发展的速度很快,到了今天,结合企鹅在业务上的挫折,单纯的流量+功能的模式似乎不足以完成现象级产品的孵化。
碳硅数据可以再磨一磨算法技术,而最新热点恰恰适合这种磨砺。
自从翟逸飞等人痛定思痛,这方面今年已经有明显的进步。
吕海颖消化来自师兄的说法。
“哦对,我觉得企鹅这次做微视的团队真的很不错,后面看看有没有机会让他们来咱们这边实现产品梦。”俞兴又提起自己的欣赏。
“好吧,师兄,我觉得不论微视再怎么好,你一条驱虎吞狼的毒计就让它很难做起来了。”吕海颖不无感叹的说道。
俞兴为之一笑:“这不是驱虎吞狼,这叫买椟还珠。”
买椟还珠,故事新编。
俞兴说到做到,说提醒Pony就真提醒了。
碳硅数据公司的高管们以为老板是玩笑话,没想到很快就看到了新闻,继新春特辑之后,俞总再次登上《非你莫属》,这次就谈到一个近两年在业界讨论度很高的话题。
——阿里的微信和企鹅的微聊,谁最终会赢?
俞兴这次在《非你莫属》的舞台给出自己观察的答案。
“这两家太焦灼了,我之前也很难确定到底谁能赢,一度就觉得这种割裂用户群体的格局就会这么维持下去了。”
“但我最近观察情况,觉得还是阿里的微信胜算大。”
“这绝不是因为我创办了微信,那已经是过去式,我就是觉得企鹅自己可能都在逐渐失去信心,它现在转头做了一款短视频的微视,资源给了很多,我没详细去算过,但感觉有点类似于全力做微聊的规模了。”
“竞争到了这个地步,一边气势如虹,一边麻木怯战,我只能看好前者了。”
俞兴这么谈论到这个话题,也就很自然而然的的谈了“微视”,又借此谈到对企鹅在产品运营方面的大公司病。
他基本是把在公司会议上说过的话重新在镜头面前说了一遍。
“社交裂变,名人效应,渠道导流,企鹅在微视上面搞了一套很工整的催动。”
“这一套吧,不是没用,但我觉得很难有大用。”
“这一点,我真认为是值得Pony思考的。”
俞兴在节目上公然对Pony喊话。
不仅如此,等到节目播出之后,他注册的微视帐号还分了几个视频把节目上的这一段内容发了出来,给出的标签是“尝鲜”“运营”“思考”。
微视的推广就在使用名人效应。
这俞兴算不算名人?
当然算。
那给不给他推流?
微视产品部在会议上小小的讨论了这个问题,暂时的冷处理之后就得知掌门人Pony马把俞兴的这段批评在总办上展示了出来,并讨论这种观察是否切中要害。
作为新兴产品的负责人,邢宏宇也参与了这次讨论,但没想到讨论氛围会如此的激烈,大家先骂了小半场的俞兴,随后骂了小半场的微信,最后是骂了小半场的企鹅。
有没有大公司病?
有。
到没到俞兴所说的那种程度?
难说。
那么,过去那套产品的运营模式还能不能让微视成功?
邢宏宇遭遇了这个问题。
他觉得不好回答,于是换了个思路,询问在座的山头大佬们:“问题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那我们要怎么做?”
如果过去的成功经验不足以依恃,到底如何来处理新的业界动向?
这个反问直接把大家问沉默了。
“还是先做吧,这样最起码是有效的,不能说姓俞的那么一说,咱们这边就乱了阵脚,那不成笑话了?”刘炽平这样折中了一句。
“之前投俞兴那个造车,我看就挺笑话的。”许晨晔不阴不阳的说道。
刘炽平不以为然:“说实在的,单纯从投资角度来看,那笔投资是不错的,俞兴那边没多要估值,IDG又从中作保,公司按照A轮投资,按照现在情况,还不错。”
许晨晔追问:“那是投资那一回事吗?俞总有一句是说对了的,有人怯战啊。”
眼看这两位大佬要争执起来,这场总办至此就先结束。
邢宏宇本来还要回去琢磨产品的事,结果没走几步就被总裁刘炽平追上。
“邢总,微视要怎么做,这就……”刘炽平没在会议上嘱咐,反而私底下交流,“就看看Vine是怎么做的。”
邢宏宇:“……”
俞总那张嘴且不说他,人家的眼光是真真的!
第406章 小空头
企鹅一项寄予厚望的新业务刚出来就遭遇业界知名人士的点评。
如果换了旁人,上上下下的心理感受还好些,但偏偏是故人俞兴。
这个故人啊……
且不说他凭借微信而做出来的行业口碑,就看他现在的碳硅数据公司,竟然也是做出了气象。
企鹅和碳硅数据没有太过直接的竞争,即便在预装市场知道对方的动作,但智能手机可以预装多款软件数量,两边也是默默各谈各的。
可是,不管是第三方咨询机构对碳硅数据公司的观察,还是碳硅数据本身的影响,它的发展都渐渐变得不容小觑。
在企鹅不少高管的心里,原本觉得“软件矩阵”就是个笑话,但一款又一款的动静,再到现在的精简与合并,“最新热点”和“Wifi万能钥匙”这两个样品已经摆在企鹅内部的研究列表。
企鹅自家有“企鹅新闻”,只是泛泛的看“最新热点”有没有什么可以学习的优点,而“Wifi万能钥匙”确实正在认真考虑是否也推出竞品。
如此一个在碳硅数据公司上也没有辜负运营口碑的人,他那样的谈论企鹅与微视……
至少邢宏宇是觉得颇为难受的。
更为难受的是,他甚至有些担心自己这次负责的业务还是没有起色。
从搜索到微博,一而再,现在负责微视,还能再而三吗?
这要真是再而三的连吃败仗,自己还有脸在企鹅混下去吗?
邢宏宇知道内部有人对自己出任这个职务有意见,微视拿了那么多资源是背负着很大压力的。
他倒是不怕俞兴骂,就怕俞兴真说对了……
企鹅这边对俞兴点名的批评不好发作,还是总裁刘炽平借着公开场合露面的机会给予调侃式的回应。
刘炽平就说了一句:“俞总造车缓过劲了?欢迎他使用我们的产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企鹅总裁的回应很大方,也没有就着具体问题展开辩论。
不过,俞兴这边刚结束,红隼资本的刘琬英又在京城举行的创投峰会上提到了微视。
她没有像俞兴那样谈论企鹅的产品运营,而是提出一个话题的讨论,就目前业界发展的趋势,到底是长视频还是短视频更具备发展的价值?
短视频阵营,国外有背靠推特的Vine,国内有企鹅刚出的微视,据说微博的类似项目也即将面世。
长视频阵营,国外的不论,国内的优酷土豆、企鹅视频、搜狐视频、爱奇艺、风行网、乐视等等等等,要么是背靠巨头,要么是上市公司,要么是具备不弱竞争力的行业中坚,可谓人才济济。
事实上,行业里现在也没有正式的“长短视频”这么一分,大家还是把诸多网站称之为在线视频或者视频网站。
刘琬英就着这么一个话题,旗帜鲜明的站队长视频,认为短视频只会是前者的不错补充,并不值得真正倾尽全力去做。
“我从年初Vine上线就在用它,还专门问了问推特收购的情况,总体感觉,确实有点意思,但形式比较死板。”
“也不是说不能做,尤其是优酷土豆、搜狐视频它们这些已经成规模的视频网站,它们手里握着很多影视版权,完全可以自己也尝试尝试这方面。”
“只是,就企鹅现在这种做法,我是不认同的。”
“我觉得企鹅有点病急乱投医。”
刘琬英仍旧是把话题的终点放在了企鹅的动作之上,可以做,但没必要抬到战略高度来做嘛。
这次创投峰会是不是知名机构都露面的,因为红隼资本近几年主要是围绕俞兴那边来做事,平时也很低调的不显山露水,所以,大家与刘琬英打交道不多。
但是,就事论事,长视频的竞争还在混战,企鹅现在不持续发力企鹅视频,它以那种全力催动的姿态去做微视,是不是也真的有些急躁了?
企鹅如果如日中天,它自然什么都是对的,但这两年与阿里僵持,流量神话的权威性就没了,几次败仗就让大家难免有点好为人师。
这么一场资方视角下的讨论很自然的往外蔓延。
不管身份如何,事情到底是什么样,这是值得注意的。
企鹅方面没有回应舆论,也没有谈论战略,只是依旧默默推进微视的工作。
“你这个鼓吹不行啊,人家都不理你。”
俞兴在周末的时候到了金融中心,一边用微视拍楼下街景,一边调侃刘琬英的动作。
“我要是一发话,那边就把微视停了,那我就是企鹅总裁了。”刘琬英没好气的说道,“企鹅肯定也得做到一个阶段才会重新评估吧,但它内部对于微视的前景肯定存在不同意见,我们这是提供外界支持的力量。”
她继续说道:“我这次也和好几位投资人认真的聊了这个,大家都觉得短视频没那么有前途啊。”
俞兴微微点头:“正常,做产品是在摸索,搞投资的也是摸索。”
大公司如企鹅、推特都为之摇摆不定,投资机构的意见相左并不让人意外。
两人聊了一会企鹅的话题,办公室的门忽然被敲响。
“俞总,刘总,咖啡。”进门的是刘琬英的秘书肖悦宁,她端进来两杯咖啡,又随口说道,“刚才有个新闻,360公司被调研机构攻击了,说是用户造假注水。”
俞兴接过咖啡后道了一声谢,又笑道:“什么野鸡调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