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409节

  徐欣颔首:“应该是独一份,至少也是最先进的之一吧,他们摸索的就是国内行业最边界的位置,上哪找人来给准确的看法?”

  李松凝神思考,忽然说道:“还有一个问题,现在是你们不知道他做到的这些到底是什么样,但就算他把这些都做到了,又能不能在市场里取得成功呢?”

  徐欣早就想到这一点,但此刻听到丈夫直白的说出来,还是感觉心脏都跳快了几分。

  不知道和看不懂,这就有点像闭着眼随便在股市里选一支股票,实在不能不让人忐忑。

  夫妻俩一起在沙发上陷入沉默。

  因为刚刚开辟的新事业,现在的感觉就像是对一个目标无从下手,颇有些沮丧。

  良久之后,李松小声的给出真心的建议:“要不,打电话问问熊总?他毕竟是上等马。”

  徐欣的情绪没有丝毫波动,坦然的接受建议:“嗯,还是问问他的想法吧,IDG也搞了汽车行业背景的小团队,人数有10个人,这已经不少了,他们还投了一些上下游的项目。”

  相较于今日资本,IDG在投资碳硅集团之后对于新能源行业机会的寻找更为激进。

  徐欣喝了两口凉茶,清了清嗓子便把电话打给熊潇鸽,开门见山的询问他对碳硅集团整体进展的看法。

  通话里像是出现了几秒钟的真空期,随即才传来对方的声音。

  “呃……”

  这一声迟疑立即让徐欣和李松不自觉的对视,都瞧见对方脸上浮现的笑意。

  熊潇鸽给出自己的评价:“还可以吧。”

  又是“呃”又是“吧”……

  徐欣心中冷哼一声,上等马也就那样。

  她追问道:“熊总,你是依据什么来给出这样评价的?”

  熊潇鸽毫不犹豫的答道:“我问了俞总,他就是这么说的,原话就是这样,我怕你误判,一个字都没变。”

  ——呃,还可以吧。

  徐欣耳边仿佛浮现俞兴的语气。

  她哭笑不得的说道:“他这么说,你就这么信?”

  熊潇鸽难得有些无奈的问道:“那怎么办?搞不太懂啊。”

  徐欣批评道:“你就这样当上等马的?!”

  熊潇鸽嗤笑:“那你给我打电话是什么意思?不要告诉我,你那边能把碳硅集团现在的情况搞明白了。”

  “算了,和你没什么好说的,我还不如直接问俞总。”徐欣选择结束通话,但挂掉电话之后也没有给俞兴打过去。

  这时,李松忽然提出一条极具建设性的意见:“这样吧!能让碳硅集团早点上市就让它早点上市,一旦提前知道情况不好,我们找机会做空它,狠狠的对冲一笔!”

  徐欣皱眉沉吟:“这是内幕交易了吧。”

  李松立即说道:“所以,真要那么做的话,千万不能被查出来。”

  徐欣松开眉头,确实,没被查出来的内幕交易就不是内幕交易。

  事到如今,也只能和上马下驴共进退了。

  ……

  二零一三的除夕是在二月九日。

  因为碳硅集团涉及研发、项目的复杂性,俞兴即便在开完会之后也很忙,除了与大家交流进展,总结得失,年前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不同研发在新一年的预算。

  俞兴手里还剩下一些质押百晓生股票的钱没花完,碳硅集团更是先后突击获得张朝阳、丁磊、阿里和企鹅合计5000万美元的投资支持,账面是比预期要宽裕的。

  碳硅集团内部与供应链合作伙伴都知道这笔5000万美元的融资,也都希望给自己的项目和研发多争取一些投资或拨款。

  恰好又临近过年,拨款返点自然是不会有的,但聊表心意的土特产、我先干为敬的小酒局立即就变得密集起来。

  大过年的,来都来了,伸手不打笑脸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俞兴为这些事忙活愣是把自己忙胖了两斤。

  截止到1月23日,时间已经临近假期,预算方面的安排才算是勉强让大家都满意。

  怎么说呢,还是要感谢互联网同行对碳硅集团的大力支持。

  到了25日,继俞兴算是给大家发了大大的红包之后,日产与三菱汽车的收购案终于落下帷幕。

  日产以20.7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三菱汽车34%的股权,成为它最大的单一股东,也象征着雷诺-日产汽车联盟将会成为雷诺-日产-三菱汽车联盟,同时也是戈恩这位汽车强人的第三次加冕。

  三菱汽车按照这样的交易来算,整体市值是61亿美元,相较于被做空前的88.2亿美元便宜了3成。

  所以,过山峰一刀下去让日产立省9亿美元,不可谓不赚。

  这桩收购案存在很多看点,像这种34%的股权让日产的持股比例恰好超过三分之一,使它在重大决策中拥有一票否决权,但又避免触发全面要约收购的义务。

  可以说,戈恩算计到位,几乎是以最小的代价就把三菱汽车纳入囊中,或许又能实现一次汽车联盟的协同效应,继续创造新的辉煌。

  俞兴和刘琬英反复研究过戈恩的决策与想法,瞧见最终披露的收购信息便知道怎么回事。

  不过,这个汽车联盟最终结果如何还需观察,但三菱汽车的拨款终于在收购结束的股票复牌反弹中陆续安排打款了。

  年关将近,好歹是没有拖欠过山峰的报酬。

  俞兴和刘琬英都为此长舒一口气,终于是能把这次做空的流程走完,就等着利润的陆续到位。

  “互联网的老同行支持,汽车行业的新前辈援手,设计确定,三电推进,雷达优化,哎,算是上上下下有个交代。”

  俞兴心生感慨,要带着大家的期盼和骗局一起在新的一年继续前进。

  不过,日产收购三菱的影响不光出现在日本本土,连带着华夏这边的厂商也遭受波及。

  作为广汽三菱的副总经理,谭永泽的日子是很滋润的,但他没想到临近春节,自己的职务忽然被调整为负责汽车周边。

  汽车周边??

  他万分错愕的找到总经理,质问调整理由。

  “老谭,三菱那边动了,他们要求咱们这边也要把业务整合,我也没办法啊,日方要空降过来人手,你就先去适应适应。”

  谭永泽情绪激动:“我去适应什么?汽车周边是个什么吊东西,让我去搞什么?”

  总经理冷眼道:“那你也可以选择不搞,日方空降,你让我有什么办法?国内的合资数量到了,后面还得再整合,实在不行,你就休息休息,正好过年了,你也多去外面联络联络感情,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机会,这都行。”

  按照政策,外资汽车在华只能设立两家合资,广汽三菱与东南三菱可能还要有动静。

  谭永泽听到这话,整个人像是被由内到外的泼了一盆冷水,只能极其无奈的接受现实。

  汽车周边,这次可真是太边了……

第395章 半日闲

  公司年前的事情接近尾声,一些暂时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没有为了解决而解决,便都放在年后。

  俞兴在碳硅集团的文件“公示”给机构股东之后陆续接到他们的询问电话,或多或少的感受电话另一端的茫然,也接到一个近乎雷同的简单问题。

  ——俞总,你对碳硅集团的发展有没有信心?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不言而喻。

  问的人知道不会听到其它的答案,但还是这么问,颇有些无可奈何之下委身于人的意思。

  谈参数,论研发,说合作,如此种种的最终是落在俞兴这个人的表态之上。

  俞兴给出了投资人想听到的话,估摸着大家都应该能过个好年了。

  不过,他自己深夜时分回望这一年,倒是随手在朋友圈发了条感慨:“又忙活了一年,好像也没出什么成绩。”

  俞兴发完朋友圈就睡觉了。

  等到第二天,他瞧见动态下面竟然是几位投资人整齐的评论。

  熊、徐、章、胡等:“俞总,你千万别这样说,我害怕!”

  俞兴饶有兴趣的回了他们的评论,继而召开会议来讨论年前的最后一桩事——专利。

  随着资金的燃烧,碳硅集团自启动以来就陆续有专利在进行申请,而俞兴之前就对外表态会免费放开能够推动行业发展的专利,这话自然不是骗人的。

  只是,相较于它塑造个人形象的作用,公司内部进行了更多的思考,着重考虑的是如何围绕碳硅集团的发展来联合上下游共同构建专利体系。

  或者说,一个产业专利联盟。

  汽车上下游的产业链很长,但如果把视线集中在关键的电池、电控、增程器等重要环节,相互合作的影响力是能够发挥出1+1大于2的效果的。

  这么考虑,专利交叉许可+技术共享就是专利联盟的核心条件。

  一方面是通力合作,一方面也是能够寻求更多的利益交换。

  碳硅供应链管理公司接下了这项工作,又参考国际上的类似案例先罗列了适合邀请的上下游公司,还拿“智波”作为一个很适合理解的例子。

  智波研究的77GHz毫米波雷达是国内对相关领域的前沿探索,一旦取得明确的成绩,那就可以拿着它的研究来和华域等公司进行合作。

  华域是围绕上汽的供应链公司,目前有在进行汽车抬头显示的研发,而这同样是碳硅集团所需要的。

  两边都还没出最终成果,但在一定的阶段就可以有实质性的合作接触了。

  除了更务实的考虑,碳硅供应链公司还谈到技术卡位、对竞争对手隐性压制等方向的考虑,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以技术领先构建专利壁垒,以专利联盟整合产业链资源,以标准输出实现行业卡位。

  俞兴觉得他们思考有些长远和险恶,对此只是哈哈一笑,没有进行更多的探讨,但要在今年看到这个专利联盟的初步构建。

  1月23日,因为公司的提前放假,临港的总部和厂区显得颇为冷清。

  俞兴抽着烟琢磨事,手机上忽然显示了一位老朋友的来电。

  东方卫视的制作人徐荣轩。

  他脸上不自觉浮现笑意,回想曾经录制的节目,还真有些不错的回忆。

  徐荣轩很久没和俞总有过正式的联系,但节假日还会有些短信或微信的祝福,这次打来电话还是为了《非你莫属》的新春特辑邀请。

  俞兴和徐荣轩寒暄了几句,有些纳闷的询问对方:“我太忙了,好长时间没去过电视台,你怎么这时候想起来让我录一录?”

  “我看到你朋友圈了,俞总,你平时难能发条朋友圈,这又快过年了,我估摸着你是不是没那么忙就赶紧给你打过来。”徐荣轩笑道,“俞总,咱们是认识久了,你要是确实忙,那你就忙,要是能抽出时间,抽出个一天半天的,咱就录一录。”

  俞兴沉吟两秒就笑道:“哎,徐导,你这个电话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你早两天打电话,我都还在忙。”

  徐荣轩立即大喜,知道这位大忙人是答应了下来,确定时间道:“那就这周六还是周末?”

  “唔,哦对,你们是固定时间来录,周末两天的话……”俞兴犹豫了。

  徐荣轩感受到俞总的迟疑,也不问对方周末是什么安排,毫不犹豫的说道:“那明天呢?或者后天?俞总,我跟你的时间走,确定时间后来协调录制。”

  俞兴闻言笑道:“这不合适吧?”

  “没问题,我来协调嘛,新春特辑就是赶着大家都有空的时间。”徐荣轩给出明确态度。

  俞兴想了想,确定道:“那就后天吧,明天可能还要见个飞来申城的供应商。”

  徐荣轩明确了时间,感谢俞总这次接受节目的邀请,随即便挂掉电话来协调录制嘉宾们的时间。

  《非你莫属》是已经录制数年的老节目,录制时间也一直都是惯例的周末,这忽然的变动就惹来一些嘉宾们的不快。

  像聚美优品的陈欧,他既不解也不高兴的询问打电话的徐荣轩:“徐导,时间不是定好的周末吗?怎么忽然就变成后天了?后天赶不及啊。”

  徐荣轩解释道:“陈总,主要是台里临时有变动,另外,我们这次录制也请了碳硅集团的俞总,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期更高质量的节目。”

  陈欧听到“碳硅集团的俞总”便觉得有些惊讶,念头转了转,说道:“那行,那咱们后天见,我把手里的事加班加点的搞一搞。”

  他挂掉电话,对于这次参与录制的俞总仍觉惊讶与好奇。

首节 上一节 409/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