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本次是为了碳硅数据公司而来,但IDG和今日资本都是碳硅集团的股东,自然也就关心电车的进展。
俞兴介绍了大体情况,目前已经定下来增程六座、前后电机四驱、1.5T增程器、双叉臂加多连杆的悬架等环节,也就出来了整体的轮廓,等到再冻结尺寸参数与布局,经过CAE仿真验证,就会进行原型车的试制,也就差不多会到明年年中之后能见到原型实车。
四位投资人尽管有两位没投碳硅集团,听到这样的时间节点都颇为兴奋。
徐欣更是追问:“外型设计出来了吗?现在能看什么样吗?”
俞兴直接投出PPT,放出了一部分的外形设计,一张张的展示后解释道:“这还没定稿,增程器能优化到什么样,双叉臂和多连杆的位置,这些都会有影响,现在就是大概。”
“而且,还有个电池包的尺寸问题,这些都还需要很长时间。”
“我们现在就是先尽量把不会变的东西定下来,然后再优化那些‘可变’的参数,比如,这个前脸格栅的比例,这个尾灯的造型。”
俞兴随手指着屏幕上的设计。
徐欣凝神看了一遍设计图,忍不住说出直观感觉:“俞总,为什么你们的车,它这个前脸……感觉都挺圆啊?”
“不太传统是吧,其实,徐总,你看路虎的前脸比上一代也变得有点圆。”俞兴解释道,“我们是增程车,还保留了进气格栅,但它的重要性也不如油车,所以,这种圆润的车头可以降低风阻,增加用电续航。”
徐欣不解道:“既然可以降低风阻,为什么油车不这样?”
俞兴笑道:“优先级不一样啊,油车也会追求风阻的,但发动机的进气、空调散热和变速箱冷却等需求都更优先,它要先满足这些功能再考虑风阻的事,两边的功能优先级不一样。”
徐欣点点头,寻求章苏阳的类似感觉:“章总,你觉得这么圆,是不是太怪了?”
章苏阳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摸着下巴寻思道:“是怪,不知道能不能看习惯。”
胡煦波反正没投碳硅集团,这时候也就出声支持:“其实看着挺简洁的,没那么多线条的棱棱角角。”
俞兴笑着关掉PPT:“还没定下来,班戈有很多想法,但有一些已经被工程部否定了,这等定下来再给你们看,今天还是要聊碳硅数据公司的事,怎么你们不愿意掏钱呢?”
他半句话就陡然把事情直接拉了过来。
——不愿意掏钱。
这就是钟志凌找机构谈融资做预装所碰见的态度。
他前后联系了两次,大家虽然没拒绝的那么明显,但还是对花大钱砸预装市场有疑问。
这不是小钱,这是要攒10亿出来的大手笔。
钟志凌现在虽然主导碳硅数据公司的运营,也确实把工作做得不错,可是,这种规模的融资与计划还是需要俞兴本人出面才能推动。
其实,四家机构都有类似感觉,俞总这次就是狮子大开口,然后想要还价出来一笔资金。
“俞总,你别来这套,碳硅数据公司这笔融资怎么定,你不要耍那些套路,你让钟志凌喊个10亿,然后再出面和我们争,哎,你自己造车那么忙,有话就直接说。”徐欣直言不讳的试图点出俞总的心思。
俞兴张了张嘴,没说出来话。
他看着徐总自觉聪明的表情,忍不住询问旁边的章苏阳:“熊总怎么没来?我不想和自以为是的下等马聊了,我想直接和熊总聊。”
徐欣蹙眉:“你是又想吵架了?”
胡煦波听着这话,脸上习惯性露出笑意,但露到一半就僵住,等等,自己还是不要参与调侃下等马这种事了。
俞兴有些无奈的说道:“就是因为我造车很忙,所以,这是实话,碳硅数据公司需要10亿的资金来打预装市场,甚至,我觉得10亿都不够。”
徐欣瞪眼:“不要夸大其词!”
俞兴叹了口气,端起茶杯默默喝茶。
一口一口又一口。
等到茶杯见底,他也没有再说话。
这种没有话术和花招的表现就传递出一个信息。
章苏阳有些惊讶:“俞总,你是认真的?”
俞兴反问:“章总,你也觉得我不认真?”
章苏阳探讨道:“碳硅数据公司现在的软件矩阵已经有不错的流量,Wifi万能钥匙的推广也很棒啊,现在这种时候用这种规模的资金去做预装市场,是不是……再考虑考虑?”
“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打法,软件矩阵这样做流量已经有放缓的趋势,WIFI万能钥匙这种切入点也有很多城市的项目在跟风。”俞兴认真的说道,“如果说从2011-2012年,我们还能相对物美价廉的做项目,但是,到了明年,不舍得砸钱,不舍得烧钱,那就是落后版本了。”
“你们看团购,看微信和微聊,明年不拼资本,后面再想拼就是加倍的难度了。”
“明年按照不同机构的预估,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要超过4亿部,我们估算的手机预装市场规模在30亿左右,如果想做到预装第一的目标,至少是20%-30%的份额,预算就是6亿-9亿。”
“而且,预装市场是要和主流手机品牌聊,想做‘独家预装’或者‘优先展示’,预算还得更高。”
“大家现在都知道智能手机的增长势头很猛,不是我们有钱就能拿到合作,还得有一定的溢价,这个市场上的竞争对手是百度、360、阿里、企鹅,时间越拖,成本越高。”
俞兴仔仔细细的聊了一通。
胡煦波听到这里,说道:“那要是和阿里、企鹅它们争市场就会很难争了啊。”
“一部手机里预装的软件不会只有1个,所以,这是可以共存的,但也有数量限制,我们现在对阿里、企鹅其实是有优势的。”俞兴用笃定的语气说道。
徐欣问道:“怎么说?”
“大公司的决策链比较长,加不加价,加多少价,他们做决定都比较迟缓。”俞兴严肃的说道,“有钱的公司没我决策快,决策快的公司没我有钱,这就是预装市场可以抓到的窗口期。”
章苏阳笑道:“好,俞总,你开始一套一套的了。”
“阿里不愿意掏钱,它走了,你们进来的时候就没给我们钱,现在又不愿意掏钱,那你们进来接盘干什么啊?”俞兴无奈道,“当断不断,搞到最后是大家一起亏啊。”
徐欣提醒道:“阿里不是不愿意掏钱,是你得罪了人家。”
俞兴摇头:“错了,阿里想把公司买走,是它得罪了我。”
一直没怎么说话的蔡皓宇这时候回味道:“有钱的公司没你决策快,决策快的公司没你有钱,还真挺差异化的。”
俞兴微微点头:“这是现状,但这个现状不会太久的,你们既然进来了,蔡总是投进来的,你们是买进来的,但就要在这个时候当个顺应时势的好股东。”
徐欣哑然失笑:“什么是好股东?”
俞兴极其认真:“愿意掏钱的是好股东。”
徐欣伸手指着俞兴,侧眼去看章苏阳。
章苏阳也笑,但心里仔细的琢磨着当前的情况,俞总看起来真的是想融那么多钱。
俞兴添茶,刚坐下两秒钟就看到手机屏幕上的新信息——据知情人透露,日产正与三菱洽谈收购34%的股份而成为后者大股东的事宜……
他拿起手机,确认消息内容,终于知道戈恩为什么会在风头浪尖跳出来。
戈恩要趁机压低三菱股价,意图把雷诺-日产联盟变为雷诺-日产-三菱联盟。
第383章 搅合
戈恩这样的人物为什么会在这种关头出现?
俞兴和刘琬英之前就在疑惑这个问题。
现在看来,从过山峰出手做空三菱,到东京交易所停牌保护,戈恩的表现堪称快准狠了。
他要把三菱纳入手里的汽车联盟,也就不顾可能汹涌的舆论,几乎可以肯定的驱使了法国UTAC的复刻检测,又连续两次接受采访,不惜直接上升到日本汽车品牌的国际声誉问题来表达坚定的态度。
甚至,从这样曝光出的消息考虑,日产如今与三菱的代工合作也会是戈恩推动本次收购的筹码。
三菱汽车不是第一次出问题,早在04年就出现过隐瞒产品缺陷的丑闻,彼时是由三菱财团出手才度过危机,而日产与三菱的代工合作就始于2005年,随后逐年加大合作范围,今年还传出要达成全面合作伙伴的关系。
所以,日产觊觎三菱也不是难以想象了。
雷诺-日产的汽车联盟今年销量是全球第四,戈恩恐怕想趁着这个机会就继续往上冲击,目标前三乃至世界第一。
俞兴琢磨着最新消息所透露的情况,顺嘴把这些也和办公室的四位投资人说了说。
“雷诺和日产这种相隔万里的公司能够发挥那么大的协同作用,戈恩这个人真的很厉害啊,也难怪他现在想继续把三菱也收入囊中。”
俞兴很难不感慨,过山峰这波做空确实获得了戈恩的声援,但他也想拿到最大的果实。
“三家汽车公司的联盟,戈恩扩张的野心这么大的?”徐欣挺惊讶。
俞兴点头道:“要不怎么说是国际汽车巨头掌门人。”
徐欣转了转念头,猜测道:“那他这个掌门人也太下作了,手里掌握着日产这家日本汽车公司,扭头又把三菱造假的消息出卖给过山峰,然后还在三菱被停牌之后直接出面批评,他是真的不怕消化不良吗?”
俞兴张了张嘴,嗯?
章苏阳赞同道:“过山峰这次做空三菱很难说背后没有戈恩的影子啊,不然,真的很难想象这么一个空头是怎么在全球那么多汽车厂商的那么多车型上注意到三菱这么一款发动机的。”
胡煦波大觉有理:“是啊,要是没有线人,过山峰怎么会去测三菱的发动机。”
俞兴沉吟,就是有那么一家新成立的车企想研究不同型号发动机的热效率来发电……
他还是小小的澄清了下:“过山峰以前都是调研中概股,很多人都说幕后是咱们国内的,戈恩这样的汽车巨头掌门人,不至于那么做吧,他要是把线索提供给过山峰,难道不怕过山峰日后曝光出来?我觉得他可能只是适逢其会,看到这样的机会才出手的。”
徐欣连连摇头,不赞同这样善意的揣测:“戈恩完全不用透露自己的身份,可以用无数个第三方来把消息通报给过山峰,反正只要过山峰自己做测试就能知道有没有问题,三菱出事只有一天时间就重挫十多亿美元,戈恩轻轻松松的降低了成本。”
章苏阳似赞似讽:“戈恩不愧是‘成本杀手’,这次确实把成本杀到很低了。”
俞兴:“……”
从逻辑上来看,你们说的都很有道理。
问题是,我才是过山峰啊!
俞兴最是清楚事情的始末,那台被碳硅集团测出问题的三菱发动机还在仓库里呢。
他没法解释这个事,只能最后说了句:“我还是觉得不可能。”
徐欣笑道:“俞总,你把人想得太好了,这怎么不可能?”
“哎,是啊,我是把人想得太好了,我本以为咱们是志同道合的要在移动互联网干出一片天,结果,现在最需要钱的时候,你们倒是畏畏缩缩。”俞兴直接把话题转了回来,“我必须要说,现在可能是碳硅数据最重要的阶段,这件事请你们三思。”
章苏阳的思绪从全球汽车行业格局的变化中拉了过来,乐呵呵的说道:“俞总,你别急,咱们将心比心,你们上来就喊一个10亿的价码,又要我们快速决定,这也不现实,对不对?”
徐欣也说:“大家都好好想一想,我们也研究研究这个预装市场的事。”
胡煦波同意道:“是啊,俞总,按照你的意思,这10亿就是从现在到明年年底的资金,后续怎么融,后续怎么把营收做一做,这些都是问题。”
蔡皓宇略一迟疑,委婉的赞同道:“事情多想想总是能更周全的。”
四位投资人,也是四位股东,全都表示了类似的态度。
俞兴没有生气,似笑非笑的看了看他们,点头道:“行,那大家都想一想,时间截止到这个月的月底,我们这边的章程是有了,到时候就看你们的想法,不行就算了。”
章苏阳问道:“‘算了’是什么意思?”
“卖掉呗,碳硅数据现在还是能卖上价的,阿里本来就想买,企鹅估计也能谈。”俞兴认认真真的说道,“没法打预装市场,后面就要慢性死亡,现在是能卖项目的最好机会,正好卖了的钱用来造车,也行。”
四位投资人都吃了一惊,尽管已经听到俞总谈这次行动的重要性,但不给钱就卖公司这种程度……
章苏阳和徐欣交换了个眼神,忽然不说话了,卖了的钱去造车……嗯……
胡煦波还等着IDG和今日资本发声,扭头一看他们的表情,念头转了几圈便立即意识到问题所在,不行啊,我靠,这两家在碳硅集团也投了,特么的左手倒右手,他们是怎么都行的!
碳硅数据公司的前景怎么样?
俞总是不是真有那种不行就卖的决断?
胡煦波紧急思考和判断,要说别的事就算了,俞总似乎一路走来就卖了不少项目,瑰爱网、比价网、微信公司……他大抵是真敢卖的吧……
毕竟,碳硅集团那边真金白银的投了很多钱,他又有很大精力都在造车,可能真想过卖公司换钱的事!
胡煦波不想赌,立即换了一种口吻,故作吃惊的说道:“俞总,预装市场的行动真就这么重要?要是这么说,我是相信你的判断的。”
他又转脸对三位投资人劝道:“移动互联网这两年的发展速度太快了,过了这样时代切换的阶段,再想找这种做超级APP的机会就很难了,风险虽有,但这确实值得赌一赌。”
浙产投的蔡皓宇还在琢磨期限和出售的事情,听到胡煦波这么说便觉意外,态度怎么变这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