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个后富怎么了 第370节

  崔之愚微微色变,沉默一会后问道:“王总,你为什么也没有公司的股票?”

  王凤瑛皱眉:“发钱都一样的,少你钱了?”

  崔之愚本来觉得都一样,但现在忽然有一丝的不自在。

第346章 跳槽

  崔之愚加上了俞兴的微信,但彼此一个握手的表情之后就没有什么多的交流,他也不知道能聊什么。

  事实上,崔之愚自己是比较看好电动车发展的,也和魏总提过战略方面的未来,认为长城现在对于新能源的布局力度不够,但他的想法和长城目前专注SUV、皮卡、紧凑型轿车的战略是不符的。

  再加上,去年发布的哈弗H6已经出现销量上的火热,新能源战略更是不被重视了。

  同时,也是因为哈弗H6的市场,长城正在启动组织结构的变革,原来的部门制改为了中心制,而中心负责人直接向王凤瑛汇报工作,近期的内部变动还是比较大的。

  像动力研究院的院长王瑞平,她就即将离开长城,下个月加盟吉利,这在内部并不是秘密。

  崔之愚在这样的内部变化比较犹豫,一是和王总合作的挺愉快,二是感觉战略认知上不能施展自己所长。

  但他和王总推心置腹的沟通过后已经决定继续留在长城,如果,这次没在车展上碰见那个俞兴的话。

  崔之愚漫无目的的点着手机屏幕,不知不觉点到微信,眼神刚从屏幕上滑过忽然又滑了回来,瞧见“资讯”后面的一行小字——电池发展漫谈。

  微信出了个资讯功能,这是他知道的,但以往从来没点进去过。

  他前几分钟还在琢磨电池的事,这会就有这样的资讯内容,还挺……心有灵犀。

  崔之愚点进资讯里瞧了瞧,意外发现竟然聊的还不错,既有新成立的宁德时代现状,还有国外松下为特斯拉提供的18650三元锂电池。

  特斯拉搭载85kWh版的Model S宣称续航是265英里,大约426公里,是全球续航最长的量产电动车。

  崔之愚瞧见几个最新的数据,猛然再想今天白天看到的各家产品,混动车已然为数不少,宝马i8、大众XL1、本田思域、比亚迪秦、荣威550,不管外资还是合资又或者国产,都有所探索。

  如果国内厂商也能采用松下那种高续航的电池,市场会不会有焕然一新的变化?

  他畅想了一会,再想到今天偷听到的俞兴的评价,宝马价格太贵,比亚迪还要积累,荣威变速箱有隐患,众泰纯属低价低质……

  这人口气实在不小!

  但是,连王总对荣威的判断都和他不谋而合,哪怕他背后是有团队的分析和意见,至少这个人是在认真琢磨和探索的。

  崔之愚太知道高层的事情可以有多忙,也就觉得这样一个刚杀入汽车行业的人能够沉下心来还挺可贵。

  他左想右想,翻着自己的通讯录,通过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想要打听宁德时代这家公司的情况。

  次日早晨,崔之愚接到回电,拿到一个让他大吃一惊的重要消息。

  宁德时代接近与宝马达成合作协议,将会为宝马开发定制化电芯,初期产能主要供应它在沈阳的动力电池中心,而这里组装的电池包会用于明年上市的华晨宝马的新品牌“之诺”。

  新品牌还是小问题,重要的是,宁德时代这种新成立的公司就直接进入宝马这种知名车企的供应链体系了?

  崔之愚猛然有种时代发展迎面扑来的冲击感。

  他被王凤瑛勉强说服的心思再次浮现,实在忍不住的在上午又找到了掌门人魏建君,希望公司能够在新能源这一块再提高一些重视程度。

  “这个问题不是说过了吗?”魏建君直皱眉。

  “魏总,你今天也到车展这边了,你看看,车展这里有一半的展位都是混动或者电动!”崔之愚苦劝。

  魏建君见他纠缠不清,回了一句:“你有想法就直接去和王凤瑛说。”

  他还需要接受媒体的采访,哈弗H6的火热让长城很受瞩目。

  崔之愚看着掌门人离开的身影,叹了一口气,转身去找顶头上司王凤瑛了。

  王凤瑛没想到昨天还一切正常的崔之愚打算离开,劝了好一会之后见他态度坚决,皱眉问道:“你要去哪?也去吉利?”

  “我没想好。”崔之愚摇了摇头,“或许,先当一阵投资人,投一投新能源方面的公司。”

  “我们已经在成立电池团队了。”王凤瑛无奈道,“你要是觉得公司改革让你不舒服,我们可以再和魏总谈谈,你和我汇报又有什么呢。”

  崔之愚这时候的心情截然不同,再次摇头:“我觉得魏总不会重视新能源的,如果投资不好做,实在不行……申城那个俞兴的碳硅集团,我也可以去试试,或者,比亚迪也是备选。”

  王凤瑛直皱眉,沉吟一会后说道:“碳硅集团的俞兴有来车展,我昨天看到他了。”

  崔之愚点点头:“我也看到了,看看今天能不能找他聊聊。”

  他看着王凤瑛的表情,笑了一句:“王总,要是我真去碳硅,我得吹一吹我在H6成功里的功劳。”

  王凤瑛叹气:“你本来就是有功劳的,我还是认为,你不要冲动,再考虑考虑。”

  她这两个月已经收到不少中高层的辞呈,主要原因都是内部改革,但崔之愚属于他的想法和长城有些对不上。

  崔之愚应了下来,但转身离开就显得有些兴冲冲。

  王凤瑛微微摇头,视线看向公司展出的H7,寄望于它能够进一步冲击中高端市场。

  崔之愚穿梭人群,一边寻找昨天被自己尾随的俞兴等人,一边在心里编织措辞,如果真去碳硅集团,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受重用。

  很快,他心里想到一句很具有影响力的游说理由。

  崔之愚找了两圈没找到人,正打算放弃而使用微信时,一扭头便瞧见正蹲着看展车底盘的俞兴。

  他走过去,看到已经起身的俞兴把视线转过来,直截了当的说道:“俞总,我能去临港看看吗?我对新能源项目有尝试的兴趣。”

  “欢迎啊。”俞兴下意识的说道,又调侃一句,“昨天回去找魏总要股票没要到啊?来来来,我这边期权是很舍得的。”

  崔之愚摇头,严肃的说道:“不是股票的问题,是我认为,国内新能源的发展时间还是很紧迫的,你看京城车展,那些外资品牌要是一发力,国产品牌又会变得困难。”

  俞兴眨眨眼,修改刚才的回答:“崔总,我很欢迎人才的考察和加入,但咱先做个背调,也免得浪费彼此的时间。”

  崔之愚没明白俞总的态度怎么有了些细微变化,但这也正常。

  他拿出手机,展示屏幕,笑道:“碳硅集团的背调要是没过,我去碳硅数据公司应聘也行。”

  俞兴瞧了一眼,瞧见上面的“最新热点”软件,愈发觉得背调是很重要且必要的,这位崔总感觉有点逢迎啊。

  崔之愚这时候问了句:“俞总,昨天没听见你评价长城的车,你有看展台那边的H7吗?”

  “我算什么东西,我到处去评价啊。”俞兴摇摇头,“长城嘛,姓魏,魏总挺好。”

  崔之愚觉得这不是评价,胜似评价了。

第347章 见闻

  京城车展今年是为期十天,但前面四天是媒体日和专业日,俞兴等人则是挑的后面六天公众日到访,又用两天时间仔细看了看各家新品。

  俞兴觉得,看起来都还挺有活力的。

  外资积极探索电车,合资推出混动,国产更新体系,整个车展已经足足有一半的新能源产品。

  这实际比他想象的要多很多。

  当然,具体做的怎么样,那是另一个维度的讨论。

  抵京的

  他不知道是不是受碳硅集团这个项目的影响,不管章苏阳还是熊潇鸽,两人对于电车项目与行业的关心都挺多,还有投资上下游公司的想法。

  相对而言,徐欣的注意力主要都是在碳硅集团这一个项目身上,要更为保守一些。

  章苏阳有一半的目标是来和俞总聊聊进度,所以,见面寒暄了几句车展的盛况就直接询问:“俞总,电车的发动机有选好吗?”

  碳硅集团出于续航焦虑的选择来做增程车,这一定位已经得到资方的认可,而增程车除了核心的三电,承担烧油发电作用的发动机也算比较关键的零件。

  不管汇川技术、精进电动还是宁德时代等公司,这都是确定性已经比较高的环节,但发动机的选择迟迟没有定下来。

  “没选好呢,沈阳航天三菱有款1.5L的,东安动力有款1.2L的,我们都已经买来研究改装,国内的像上汽的1.8T,还有比亚迪、吉利他们的发动机,那都是当宝贝一样的,肯定不会卖给我们,所以略微接触就没再往下谈了。”俞兴介绍情况。

  “这两家为什么还没法确定?”章苏阳问道。

  “章总,这不是上菜市场买白菜啊,挑中一颗就直接结束了,我们要看哪一款更适合增程。”俞兴笑道,“而且,我们现在追求的是能一起对增程的需求进行针对性优化,希望的是能一起成立合资公司来做这件事,还在谈着,只能说,进度有点卡吧。”

  章苏阳顺着往下问:“卡在哪里?需要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这种合作吧,章总,你想,我们这个项目还没什么成绩,他们也相对宝贝自己的技术,这些都是能理解的,但我们又不能不深入优化,就目前来看,沈航三菱的4A91和东安动力的DAM12A,这两款的热效率都马马虎虎,后者是三缸的,前者呢,需要做深度米勒循环和高压直喷等优化。”俞兴娓娓道来,“让他们自己优化,他们是不肯投入研发资金的,我们要合资优化,他们又卡着股权等问题,所以……”

  他耸了耸肩:“就是还在谈,这件事不急,实在不行,我们也可以继续放眼海外厂商,美国的Fisker公司做增程车,它使用的是通用的LNF2.0T涡轮增压发动机,那款的口碑很不错,是06年的全球十佳发动机,缺点就是贵。”

  章苏阳微微点头,忽然感觉不知怎么问了。

  俞总和碳硅集团各方面都在推进,也有备选方案,这都需要时间才能拿到新反馈。

  章苏阳思索一会,只能笑道:“俞总,你别怪我上来就问你这些,我是觉得熊总的话有道理。”

  俞兴问道:“熊总有什么指示?”

  “熊总没指示,熊总就是说,再不关心碳硅集团的进展,我们以后就没什么能说上话的地方了,合作商有没有确定,这种事还能问问。”章苏阳说道,“等到所有合作都确定,后面就需要优化和深入整合,我们投资人那时候就完全外行了。”

  优化和整合进入深水期,那就需要非常专业的解析和分析,资方完全外行,到时候就是项目方说什么是什么,就算存在第三方的口径,技术领域也是可以圆回来的。

  章苏阳原则上相信俞总和碳硅集团,但作为一名投资人,他的理性碰见这些思绪又有些不安,当前阶段一旦结束,后面就像是黑盒,不知道最终会摸出来什么结果。

  俞兴瞬间理解章总的意思,明白他略微戏谑背后的某种担心,哈哈大笑道:“章总,你们这些外行想赚钱还想安稳睡觉啊,我天天压力那么大,就得让你们跟我一样担着压力。”

  章苏阳没想到俞总直接把话说开,只能无可奈何的跟着笑。

  俞兴摸出来烟,递过去一根,又帮忙点燃,随即抽了一口自己的烟,认真说道:“章总,放心吧,你想想,我的钱也投进去呢,我比你们任何人都上心。”

  章苏阳抽着烟,深深点头,这一点确实是一种保障。

  但话说回来,碳硅集团迄今为止对上下游的投资已经超过10笔,这种不普遍的拿着资方的钱去投资的行为也稍微让人相对不放心。

  章苏阳看着俞总,原则上还是愿意相信他,这位自从提出“老实造车”以来就确实很老实很扎实的在推动项目工作。

  俞兴的车展之旅接近尾声。

  他对于各家产品和市场动向有了最前线的体验,有一种不同于纸上资料的落实,也就不打算熬到最后才撤。

  不过,俞兴临走前还是从长城的展台绕了绕,又和王凤瑛聊了许久。

  虽说长城后来闹出接班上的种种问题,但哈弗H6这种精确的市场定位还是值得学习的,相关的市场体系也值得思考。

  碳硅集团不能局限于造车,后续还需要考虑市场方面的问题。

  俞兴只在最后询问了一句想跳槽过来的长城高管:“王总,崔之愚崔总想来临港试试,你觉得他怎么样?靠谱吗?”

  “你就这样直接问我啊?”王凤瑛哭笑不得,年轻人现在做事都是这样直接吗?

  俞兴点点头:“嗯啊,这种事坦诚一些更好,行业就这么大,人各有志,也许他来碳硅集团历练历练又回流到长城,未来都说不准嘛。”

  王凤瑛笑了两声:“崔之愚是很看好新能源未来的,已经在我们公司内部提了好几次,但行业未来是行业,具体到不同公司,我们认为需要分先后,我不舍得他走,但他一定要走的话,我认为他是一位很优秀的人才。”

  俞兴“嗯”了一声,伸出右手:“好的,王总,有缘再会,你如果在长城不开心……”

  王凤瑛有些生气的打断道:“俞总,你不要再提这种话。”

  俞兴耸耸肩,从善如流,结束交流。

  事情光说肯定不行,落到头上才知道。

  这一见长城的这位二把手,他又想起一件长城千金的手笔,彼时网络上声称长城有款车的配色名称有问题,他一直以为那种很离谱的话是谣言,后来闲来无事的上官网验证,才知道长城竟然把旗下某车型的绿色官称为“原谅绿”。

  某些时候,一些事确实过于离谱,反而是真的……

  俞兴离开长城的展台。

  另一边暗中观察的崔之愚眼见潜在老板离开,立即窜到王凤瑛身边:“王总,我可能要去碳硅集团了,俞总是不是问我呢?是不是找你做背调呢?”

  王凤瑛“呃”了一声:“是吧。”

首节 上一节 370/44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