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91节

第147章 船王与基建大王

  以国内的改开情况,如果自己不支持,肯定也会找到投资开工建设这个高速公路,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段局长离开后,刘志成又和胡应相聊了起来,笑着说道:“胡生,你把他们拉到我这里,不会自己准备跑吧。”

  “刘生,我是害怕他们把广深高速项目否了,才想着把你这一尊大佛拉出来挡一挡,没想到你一口答应下来。”胡应相无奈的说道。

  “好了,要不这条高速还是由伱胡生牵头运作,我们成立一间合营公司,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怎么样?”刘志成问道。

  “刘生,我可财力有限,广深高速的投资可还没着落。”胡应相摇了摇头道。

  刘志成也不好强人所难,但也不好意思全占,笑着说道:“胡生,这间合营公司还是一人一半,我可以主动承担大部分融资工作,但你必须得挑这个头,负责这条高速的建设工作。”

  胡应相思考了片刻,反正一头牛也是看,两头牛也是看,就点了点头,说道:“刘生,我没有意见,既然你负责融资工作,这间合营公司我占4成,你占6成。”

  “行,就按照胡生提议进行。”刘志成说道。

  前世,广深高速从有意向到开工花费了几年时间,这纯粹是在浪费时间,想到这里,刘志成开口说道。

  “胡生,道路的前期勘测工作,完全可以提前进行,既然内地没有预算,我们完全可以先行垫资进行,等签约达成,就可以直接开工,毕竟,早一天建成,就可以早一天有回报。”

  “行,我派人找他们提出建议。”胡应相点了点头,说道:“注册公司的事,就在鹏城注册,如何?”

  “行。”

  刘志成和胡应相达成合作意向后,自己的工作就只剩下融资,香江马上就要出现金融危机,这也是一个头痛的事。

  刘志成突然间明白,前世广深高速为什么这么晚才动工,难道与香江金融危机有关?

  …………

  京城市,位于前门大街的全聚德烤鸭店VIP888包厢内,一桌香味浓浓的全鸭宴被送进了包厢内。

  今天包船王在这里宴请刘志成,刘志成就和杨敏丽一同出席了今天的宴请。

  “这烤鸭,看起来还不错啊。”包船王笑着说道:“来,刘生,阿敏,今天我请客,你们可不要客气啊。”

  “包叔,你放心,我早上没吃早饭,可就等着现在呢。”杨敏丽打趣的笑道。

  “阿敏,以后叫包大哥,我和刘生称兄道弟,你叫包叔不乱了辈份吗?”包船王笑道。

  包船王和杨敏丽经过几次的见面,也算认识,而且又是刘志成带着赴宴,知道他们关系不简单。

  刘志成和杨敏丽被船王的打趣,弄得有点不好意思,只听见杨敏丽一边为船王敬茶,一边笑道:“我们各论各的。”

  “那好,来。”包船王笑说道。

  这间包厢内只有他们三人,京城市的美食很多,不过大部分香江都有类似的口味,唯独这道烤鸭算是特别。

  “味道还不错。”刘志成点点头说道。

  其实,吃惯了山珍海味,刘志成现在对美食基本上有点免疫,但如果在国外呆几天,再品尝美味,口感就不一样。

  包船王放下筷子,喝了口茶,笑了笑说道:“对了,之前刘生给我说过航运的事,我已经跟国内这边已经说好,订购了四艘5000吨以上集装箱船,今后专门跑东南亚、内地沿海、RB、北美西海岸航线。”

  “他们也原则性同意这个方案,我算了下,只要未来国内的外贸出口没有大问题,那这个投资就不可能亏了,刘生还入股吗?”

  一旁的杨敏丽听到轮船采购,不由得看了看刘志成,心想:难道自己的男人想进入航运业?

  刘志成听到包船王这么一问,也是有些头痛,前几天大手笔投资几百亿港币,现在又要投资航运业。

  怪只怪自己一时口快,没有想到香江金融危机这回事,想了想笑着说道:“包生是行业龙头,不好多占股份,我就占个四成,如何?”

  “刘生最近几天可是有点大手笔啊,我以为会大手一挥说道,全部让给我。”包船王打趣般笑道。

  “手笔看起来大,大多数都是投资意向,而且需要很长时间去落实,不过是互惠互利罢了。”刘志成笑着说道。

  幸好自己脸皮够厚,一般人看不出他的内心变化。典型的演技不够,脸瘫来凑。

  修建两条高速公路,都是需要数年时间的项目,虽说投资达100多亿港币,但是9成都是需要贷款,所以看起来资金要求高,但投入也不是太大。

  这次内地邀请港商来京城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经济建设,说白了就拉投资。

  特别是内地经历过去年引进200亿美刀投资的庞大计划失败之后,这也让国内认识到,与西方直接做生意很难。

  于是将目光转到了海外的华人,而海外的华人之中,最容易搭上关系的自然就是港商。

  刘志成的大手笔投资,立刻就传遍了国内的高层,而包船王这些人自然也容易知道。

  讲白了,刘志成今天的投资,只是为了一个投名状,就是瞄准了日后的大项目,例如上沪港、鹏城港、鹏城的核能工程等。

  “现在香江的情况,刘生现在在国内投资,就不怕会在香江或者日不落那边引起一点麻烦吗?”包船王笑问道。

  “包生的意思我明白,我刚从日不落那边投资回来,而且今日之日不落帝国已经不是昨日之日不落。”刘志成淡笑说道。

  很早之前,刘志成就制定好了改开之后,对内地的投资策略,投资首选就是基建项目。

  基建项目虽然投资大,但甚在利润回报稳定,基本上没有多少大起大落。

  只要自己保持影响力,其它的根本不用在意。前世,李超人可是担任了中信集团的董事,而换来的,则是汇丰的拉拢。

  从这里足以证明港府这边,只要自己保持足够的影响力,是不敢把你怎么样。

  至于欧美,由于北极熊的原因,现在与内地可是处于蜜月期。

  “总是要有点准备的,虽然我也觉得可能性不大。”包船王笑了笑说道。

  刘志成点了点头,举起茶杯笑道:“多谢包生提醒。”

  刘志成如今保持影响力的手段只有两个,一个是提升自己的经济硬实力,另外一个就是把旗下的报纸办好。

  另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走前世李超人的路,到中信去做一个董事,给自己披上层外衣。

  “不用客气,大家都是华资,就应该相互帮助。”包船王笑了笑说道。

  现在内地的海运公司,基本上也是近海船队,改开之前外贸并不是很发达,而且主要也都是交给香江港口来转运。

  但改开之后,对外出口成了发展经济的最重要目的之一,按照前世的发展,三来一补会遍布长三角与珠三角,出口货物量会翻倍的增长。

  既然改开,就不可能只用国内自己的运输力量,到时候必然需要吸引海外航运公司。

  自己提前把远洋货柜运输船队停靠内地港口,是不是就会需要扩大港口产能,提升码头设备?

  在这种情况下,自己是不是有机会收获更多沿海港口开发权?

  而且在远洋运输上提前落个子,也算是为以后发展海运事业做出人才储备。

  “刘生这段时间帮我的也不算少了,但反过来我基本上没怎么帮刘生,如果以后刘生有什么需要帮助,尽够言语。”包船王笑着说道。

  刘志成知道,包船王正在实施登陆工作,而且肯定已经有了中意的企业。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应该是看中置地,要不然也不会从自己手中购买其股份。

  但从刚才的言语中,尽是拉拢之意,难道现在就准备行动了?

  “行,以后有麻烦包生的地方,绝对会开口。同样,今后包生有事也只管言语,我能够办到的,绝不推辞。”刘志成也没有矫情,点头说道。

  虽说包船王的财力在香江是隐形首富,在财力上也应该强于怡和置的控股家族凯瑟克家族。

  但一个攻一个守,而且在自己推动下,现在怡和对置地的持股也比较稳。

  包船王作为收购方,难度会大的多,就算能成功,也可能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

  前世,李超人两次发动对置地的进攻,但因为股灾的原因不得不放弃。

  其实,怡和最大的危机是在1984年,自从大班纽壁坚下课,西门凯瑟克走马上任后,实施资产大出售。

  虽然置地市值仍然保持在100亿港币左右,但怡和的市值才30亿港币左右。

  此时,怡和与置地是互相控股,市场上虽有传言有华资将收购置地。

  但谁都知道,柿子先拣软的捏,如果谁先收购怡和,从而可以控制置地。

  趁你病,要你命!如果谁能够在这个时候,进攻怡和,西门凯瑟克肯定无力保住怡和置地。

  而最不稳定的因素,就是香江的大型银行,特别是汇丰,虽然包船王与汇丰的关系不错。

  月底了,厚着脸皮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第148章 合作研发

  但现在已经与原来的历史偏离,原先是汇丰想借着华资来收拾要挑战他们的怡和。

  现在变成华资多次对英资财团发动并购,这个局面别说是汇丰,就是港府都不乐意见到。

  “包生,你以后如果想收购英资企业,尽量找一个美资机构操刀,这样可以确保成功。”刘志成缓缓的说道。

  包船王看了看刘志成一眼,思考片刻后,点了点头,说道:“好,多谢刘生指点。”

  “其实我还有一个想法,在香江,如果包生想在登陆之后,获得一份稳定收益,我觉得港灯很不错?”刘志成顿了顿说道:“只可惜我志不在此。”

  其实,什么志不在此,而是香江的法律不允许同时控股两家电力公司。

  因为刘志成志在控股中电,去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包船王听完,虽然有些心动,但也是面不露色,表情平谈的很,但是越是平谈,越是心动。

  刘志成说完,也是风清平淡喝起茶,倒是在一旁一直没有言语的杨敏丽,表现得一惊一乍。

  但现在的场合下,她也不好插言,只是默默的为他们斟茶。

  “哈哈哈,”片刻之后,包船王笑了笑道:“来,刘生喝茶。”

  到底是不是收购,包船王没有进一步表态,刘志成也没有追问,心知肚明的事,就没有必要刨根问底。

  ………

  第二天,陈局长又一次来访,这次带上两位客人。

  “刘生,这位是中科院负责电子科技工作伍院士,这位是吴院士。伍院士、吴院士,这位是港商刘志成先生。”陈局长热情洋溢的介绍道。

  “刘生,你好。”吴院士、伍院士先一步打招呼。

  “吴院士、伍院士,你们好!请座。”刘志成说完请三位落座。

  介为中间人的陈局长,笑着说道:“今天伍院士和吴院士过来,是想听一听刘生上次谈到研发的合作问题?”

  刘志成听完,点了点头,笑了笑说道:“不知道两位院士对于我提出的研究新技术的合作是一个什么的态度?”

  明显伍院士是这次的头头,只见他问道:“不知道刘先生想研究什么?”

  “伍院士,我也不隐瞒什么,我想委托伱们研究程控电话交换机和传呼机。”刘志成直接说道。

  只见伍院士点了点头,说道:“研究这方面的民用设备,只要研发设备到位,没有问题,只是之前刘生谈到自己想成立研发中心,让我们派人有难度。”

  “嗯,我也理解。”刘志成没加思考就点头道。

  这个时候的电子科技人才,都是铁饭碗,而且都是G家所有,确实派人有难度。

  “既然有难度,不如我们换一种方法。”刘志成片刻之后又继续说道。

  “刘生,请说。”

  “我的意思是由我来提供研究资金,而且可以用美刀支付,另外,我也可以从国外请一些相关方面的专家来指导。”刘志成缓缓的说道。

  “刘先生提供资金?那怎么个合作法?”伍院士很有兴趣的问道。只要能够创汇,那就是好事。

  “现在鹏城那边现在对港资工厂提出的三来一补合作,这个陈局长应该知道,不知两位院士听说过没有?”刘志成问道。

  “听说过。”在一旁的陈局长点点头说道:“鹏城市的一些想法很有开创性,所有的投资由港资负责,他们只负责加工,这的确省掉了很多有争议的麻烦。”

首节 上一节 91/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