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90节

  包船王抛售旗下轮船,就是为了降低旗下环球航运的负债,现在再让他贷入上亿美元,购买未来必然亏本的货轮,这谁也不会答应。

  包船王苦笑道:“刘生认为我该怎么做?”

  刘志成笑了笑说道:“我建议包生接下这个订单,顶多数量少一点。”

  包船王一脸茫然看着刘志成,没等他说话,只听到刘志成继续道:“虽然包生不看海运市场,但不至于全部放弃,而且以前包生主要是石油运输。”

  “其实我觉得,包生可以布局国内货柜运输市场,国内既然要发展经济,物流运输就少不了海运,未来肯定会很高。”刘志成。

  包船王一边听,一边点头,对于刘志成的分析比较认同,而且对于刘志成的独道眼光,感到比较惊讶。

  “刘生分析得有道理,其实国内的想法很简单,他们有能力造远洋货轮,由于没有知名度,就没有海运企业下订单。”

  “他们为了打破这个僵局,就希望我先来下个订单,为他们进军国际市场作宣传。”包船王。

  “包生,我预测国内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大发展,进出口肯定不会低,那肯定需要海运支持。”刘志成见包船王还有些犹豫,说道:“要不我也投一股,我们一起合营?”

  “合营?刘生这么看好内地海运市场?”包船王惊讶的问道。

  “是看好海运市场的后市,我只是建议,包生不要有任何难做。”刘志成笑道。

  刘志成想通过包船王学习航运经验,现在有这么个小规模船队,学习机会难得。

  毕竟,航运业也只是这几年难过,到了九十年代又是暴利时代。

  包船王考虑一下,笑道:“好,我们回港后祥谈。”

  看样子包船王还需要回去和手下团队商量,毕竟船王开始日落西山,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英雄气概。

  ………

  第二天早上,陈局长就带了一些资料来宾馆,刘志成只好亲自招侍一番。

  这是一份昨天约定关于成立合资风扇工厂的资料,里面有很多家电工厂。

  刘志成大概看了一眼,其中夹带有电子厂的资料,看样子陈局长还没有死心。

  刘志成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挑选了几家家电工厂的资料,递给了霍海清。

  他挑选这些,位置、规模都不错,这些东西属于技术类,需要专业人才去查看,交给霍海清去考察是错不了的。

  收好资料后,刘志成缓缓的说道:“陈局长,合资建厂方面,涉及到的事情比较多,即使今天我定下了,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协商,双方达成了协议才算成功,但请放心,我会盯着此事。”

  哪怕刘志成有‘先知’金手指,知道内地的改开会越来越好,但在当下,合作也不能随便。

  投入多少资金不重要,主要是在一些法理层面上,需要在协议上确认,免得到时候里外不是人。

  “当然,我们希望和志高国际这样的国际企业合作。”陈局长笑着道。

  “好,我也希望早日确定合作。”刘志成也笑了笑道:“昨天我和陈局长说的研发中心的事,什么时候会有信。”

  “这个刘生放心,我已经上报了,但他们可能还需要开会研究。”陈局长说道。

  “多谢陈局长了。”刘志成开心的说道。

第146章 百亿大投资

  按照前世的记忆,内地改开的同时,通信业得到了高速发展,也可以说是逼出来的,因为外商来投资,肯定会要求通信畅通。

  现阶段,电话还是古老的转接方式,反正到了前世2000年左右,刘志成还见到过。

  为什么会这么落后于人呢?主要是用于程控电话的交换机,国内不能够生产,都需要用外汇购买。

  这样成本肯定太高,如果国内能够生产这种设备,肯定可以把通信业提前十几年,全面实现现代化。

  这对于未来国家的发展也是好事,至少可以帮助经济发展,节省大量外汇储备。

  第二个项目便是传呼机,至少在内地是一个十几年的红利项目,如果能够实现国产化,也将提前进入高潮期。

  而且,传呼机和交换机需要大量芯片支持,这就关系到刘志成的下一步布局。

  其实,很简单,就是刘志成已经收到里昂的确认,简单的芯片生产线,可以出口到第三世界。

  下一步,刘志成还会委托相关单位开发CDA制图工具,进入完全自己掌控的芯片研究开发。

  作为目前香江公认的大企业家,不少京城市的国企以及其他地方的地方性企业,都想着能够和刘志成合作。

  黄埔贸易和志高电器两家知名度比较高,就像黄埔贸易已经在国内有企业已经有了合作,获得了不少外汇。

  这个时候赚外汇,哪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这样企业里的员工走出去相对象都容易一些。

  因为他们可以获得国家的补贴,企业有钱,员工的福利就好。

  甚至很多公司的高层以及优秀职员,还获得了去香江,甚至去美丽国的资格,这可是让无数人眼红的。

  要知道现在的国内,多少人为了能够出一次国,而肯付出巨大的代价。

  不过,要见到港商刘志成可不那么简单,这些都由商务部门统一安排协商,不可能什么人都跑来见。

  甚至,就连刘志成的随行人员,也没那么容易见到。

  所有来的企业,最多将自己公司的资料、想合作的内容方案递上去,交由商务部统一安排。

  而且即使这样,也是设有一定限制,企业没有一定规模的就别想。

  能够见到港商的,也是京城在某个领域,负责全国统筹级别的领导,由这些人出面,来商讨一些可以合作的方案。

  每一个港商来这里,肯定得意思一下,少一点的也会投资个几百万港币。

  但对于超级大项目,还是心存芥蒂。

  就连包船王也不例外,除了投资一家酒店,至于采购几艘轮船,都还在扭扭捏捏。

  当然,只有刘志成除外,只要是有利的事,他都会挑选一下,交给手下团队去处理。

  而在来之前,刘志成也做好了准备,由霍海清带领的几十人的团队在外围为他服务。

  他们目前工作就是为了分析可以合作的厂家,能给黄埔贸易供货就供货,能够有其他合作的就合作。

  其实,这样安排也是有正反两面,不知道哪些企业是真正需要帮助。

  对于刘志成来说,正好可以悠闲自在,有时间去安排一些自己的活动。

  随后,刘志成陪着杨敏丽去爬了长城,逛了故宫,游了颐和园等等,体验了一下80年代的京城风景。

  一天早上,刘志成并没有再出去游玩,因为昨晚上韩春喜告诉他,今天胡应相会拜访。

  肯定是为广深高速的事有了进展,刘志成不可能放下这么大的投资出去游玩。

  只是,意想不到的是,胡应相还带来了一位客人。

  “刘生,这位是交通部的段局长,负责的是全国的道路规划。段局长,这位就是我们香江目前华人中最成功的企业家刘志成刘生。”胡应相介绍道。

  “刘先生,您好,我在内地也是早就听说过你的大名了。”段局长面带笑意握手笑道。

  “段局长,您好。”刘志成也笑着握手道:“请座。”

  三人在客厅的沙发上落座,韩春喜送上来准备好的热茶,在内地,客人见面就得端上一杯茶,

  这是基本的待客之道,就是在几十年后也是一样,没有多少人用咖啡待客。

  何况,这里的茶也是内地为他们准备好的一级茶叶,味道很好,刘志成打算回去的时候采购一些。

  胡应相先说道:“刘生,今天我带着段局长过来,是因为他听说了你准备投资广深高速的项目,所以有一件事他需要与你谈谈。”

  “投资广深高速有什么问题吗?”刘志成问道。

  虽然粤州与鹏城市并不算太远,只有100多公里。

  但高速公路的投资,就是欧洲那种面积小的发达国家,都很难以自己的财政收入来建高速公路。

  因为修建高速公路涉及的资金非常巨大,刘志成虽然身为香江超级富豪,一下子也很难筹到这段100多公里高速所需要的资金。

  因此,刘志成当时就同意了胡应相的参与,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建设资金贷款。

  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银行团也会更放心,毕竟,这样风险比起那些利息,当然是资金安全更重要。

  “没问题,我们非常欢迎刘先生来国内投资。”段局长笑了笑,又说道:“今天我来这里见刘先生,其实主要是想询问一下,不知道刘先生有没有意愿,在其他地方也投资一条类似的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在什么地方?”刘志成心中一顿,不过脸上没有露出异样,询问道。

  见刘志成没有拒绝,反而问起细节来,段局长心中大喜,立刻回答说道。

  “就属于京城到TJ市这一段路,主要是考虑到京城这边大量工厂货物出口的方便,高速公路还需要延伸至塘沽,那里有着一个出口的港口。”

  刘志成点了点头,说道:“确实是需要一条。”

  京城市是北方的经济中心,这里工业扎堆,拥有着大量工厂,每天产生大量的货物,用于出口或者运输到国内其他城市。

  京城市的货物想到出口,就得用到海运,延伸至塘沽很正常。

  要知道,港口的作用可不仅仅是出口,还可以将货物送到国内所有的沿海地区。

  海运可比陆运成本低得多,而且方便大批量运输。

  不过在改开之前,大家也都已经习惯,也不觉得这样有什么问题,但改开之后,外商一过来,首先考虑的是交通等基础设施。

  这也刘志成大力投资国内基础设施的初心,当然,也是为了获得回报。

  只是,修筑高速公路的成本太高,哪怕是国内的用地成本极低,建设成本也将达到每公里接近千万美刀,这些是内地财政无法承担。

  香江富豪刘志成提出的先建路再收费的模式,给了所有人一个希望。

  不过这种投资太多,国内仍然没办法筹集这么多资金,只能依赖外商。

  海外的一般商人,怎么可能投入这么多的资金来修建高速公路?也只有一心想建设祖国的刘志成才有这个魄力及能力。

  现在这个爱国商人就在京城,段局长肯定要亲自过来拜访,顺带拉投资。

  由于最近胡应相都在为广深高速的事活动,在来之前,交通部门经过一番沟通之后,也找胡应相了解了一下情况。

  参与修建广深高速基本上就需要费尽胡应相所有资源,根本无力再修另外一条高速。

  而部里面有人提出,应该说服胡应相放弃修建广深高速,而来修建京城与天津之间的高速。

  可是没想到的是,当胡应相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愿意放弃广深高速,而是建议他们找富豪刘志成融资。

  当他们接到陈应相的建议后,发现广深高速既然是刘志成第一个提出。

  而且刘志成的身价财力,明显要比胡应相更强,更有能力。

  这又给了整个交通部新的希望,建了这个高速,那京城附近的经济就有可能会更上一个层次。

  “京城到塘沽?这一条路应该有个一百多公里吧?”刘志成想了想说道。

  “对,具体高速路线我们还没有测量,但估计在120公里左右。”段局长说道。

  测量土地也是需要非常大的投入,需要进行线路勘测、土壤承载测试等。

  如果没有资金投入,那么相关部门也只能大概算一下里程,以及投资金额。

  “那这个高速也是需要合资吧?”刘志成又问道。

  广深高速现在正在商谈,占股比例基本上是国内一方用土地入股占资51%。

  前期完全就是依赖港方垫资,然后再从银行贷款修建,唯一的好处就是内地不缺高素质的施工队伍。

  “对,这是G家法律的规定,我们也没有办法绕开,具体合作计划,我们可以参考南粤的广深高速合作模式。”段局长笑说道。

  “哪行,段局长,我个人有这个投资意向,具体是由我个人投资,还是胡生一起投资,我们商量之后回复伱,怎么样?”刘志成思考片刻后说道。

  不谈民族大义,就谈投资回报率,这条高速公路也是一个好项目,因为这是一条未来国内盈利最丰厚的高速公路。

首节 上一节 90/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