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33节

  “那这样的话,我们手中将来会有3处酒店资产,你要注册个酒店管理公司组个团队,专门负责酒店的管理与运营。”

  其实刘志成现在真心不希望发展酒店这种固定资产,因为现在的黄埔集团是应该减债第一。

  但又不得不畅想未来,酒店是高端商业地产重要配套,最主要的是还可以独立上市融资发展。

  “另一处呢?”

  “另一处就是湾仔港湾道上有一栋旧楼,我们准备拆除重建,建造成摩天大楼黄埔中心。”

  “摩天大楼?有多高?”刘志成被郝庆文的规划吓了一跳,不由得两连问,比我胆子还大,志向不小。

  郝庆文被老板这一问也闷了,轻声回答道:“五十层以上,比康乐大厦,比正在建设中的新鸿基中心要高几层。”

  “哈哈!”刘志成不由得笑出了声,整个会议里的开会人员也整乐了。

  刚才还以为是志向不小,现在看来是野心勃勃,看样子郝庆文是铆足心思要争夺香江第一高楼了。

  郝庆文可不敢笑,仍旧保持严肃的说道:“刘生,我觉得我们黄埔集团也需要一座地标建筑,以此来巩固我们的地位。”

  “地位?什么地位?我们资金比较紧张,你怎么建?”刘志成不得敲打一下郝庆文,别把黄埔集团整没了。

  “银行答应提供金融支持。”郝庆文见老板拒绝,还想力争一下。

  刘志成一口回绝,说道:“湾仔港湾道的这块地皮你以后也不要动,将来我自有用处。这个项目先放到一边。”

  这块地皮位置很好,北边是金紫荆广场,将来这里建会展中心,刘志成想占住这个位置。

  到时再规划黄埔中心摩天大厦,距离更靠海,地标性更醒目,更有意义。

  听见刘志成一口否决了自己的方案,郝庆文并没有异议,他应该早就料道会有这么个结果。

  反正能够争取就争取,争取不到也无所谓,因为黄埔手中还有一个超级大项目:黄埔城。

  郝庆文仍旧许多备选方案,他马上说:“如果放弃湾仔的黄埔中心项目,我们可以去开发筲箕湾的货仓,我们规划了高层住宅楼。”

  筲箕湾在港岛的东边,是一处临海避风湾,也是港岛最早的工业区。

  刘志成看着郝庆文递来的资料:“筲箕湾的地盘是不是挨着太古城?太古城项目开发多少了?”

  太古城这是一个由太古集团利用一个旧船坞,打造的一个超级地产项目。

  太古集团从1973年已经开始做规划,计划建成上百栋住宅楼,每期开发约十栋左右,整个项目差不多要十年。

  “现在他们已经建成第一期翠湖台,总共发售了八栋住宅楼,盛况空前,几天时间就抢空了。”

  “他们房价是多少?”

  “280块到330块之间。”

  太古城的成功,预示着筲箕湾建住宅楼肯定也会成功,位置稍微有点偏,黄埔开建住宅楼,定价也要与太古城持平。

  刘志成想了想,问道:“伱要建设两间酒店,又要建设住宅楼,总投资需要多少钱?”

  “筲箕湾的地盘比较大,但可以通过预售楼花回款,但总的投资计划是2亿港币。”

  郝庆文的规划文件里,要在筲箕湾盖十二栋高层住宅楼,加上两栋酒店,预算在一亿五到两亿港币。

  这是一个大计划,但现在黄埔的现金流正好可以覆盖,也不算盲目规划。

  仅仅这三处工程,开发起来绰绰有余。但是黄埔集团还有一个黄埔城计划。

  刘志成听了他的发言,感觉用于出售的楼宇开发项目有一点。就问了一句:“目前我们旗下可供开发的地盘一共有多少处?”

  郝庆文似乎早有准备,脱口说道:“可以直接进行开发,不需要‘工转商’的地盘,除了目前我们计划开发的除外,还剩下十六处,占地面积有62.4万平方尺。”

  刘志成看了看地皮清单,基本都处在市中心繁荣的经济圈内,多半都分布在临海位置上,适合开发成豪华住宅楼与办公大厦,开发价值都非常大,就地皮面积有些少。

  在香江所有地产商中,除了置地、太古、长江公司、恒基公司,黄埔集团的土地储备,应该是最大的了。

  但像李超人的地皮,主要在郊区,比不上黄埔集团,应该是说黄埔集团已经超越了长江公司。

  别忘了,黄埔旗下还有三处超大地皮,这是黄埔的金陀陀。如果把三块地皮全部‘工转商’,黄埔的土地储备量,那是数一数二的地位存在。

  刘志成在心里大致盘算一下,以每年开发三处地盘来计算,等到五年后,可以把除船厂外的所有地盘全部开发妥当(黄埔城除外)。

  这几年正好处在香江楼市升浪期,只要开发出来,赚多少钱已经不是问题了。

  但又想到这期间,肯定会去储备新的地块,而且还要开发黄埔城,就同意明年开发三处地盘的计划。

  “嗯,现有土地储备,就按照每年三处的开发速度进行,下面你汇报一下黄埔广场计划。”

  “刘生,黄埔广场的‘工转商’已经谈妥,但我们自己没有资金预算,目前正在组织银行团贷款。”

  “但向刘生你汇报一个有意思的事,李超人好象知道我们缺资金一样,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开发。”

  刘志成心想,黄埔集团最差钱,也不会把这块肥肉给别人一口。笑了笑道:“先不用理他,应该‘工转商’银行贷款应该没问题吧。”

  “银行已经同意用抵押土地,给予我们金援,只是开发资金还有待商量。”

  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

第65章 超级黄埔城计划

  这和刘志成预想的差不多,就是工程的启动资金上还没着落,银行不可能无限金援。

  “我们的黄埔城具体规划是一个什么样?”

  郝庆文拿出一份计划书,递给了刘志成后,汇报道:“刘生,整个黄埔城,我们计划是88栋建筑,其中住宅是45栋,A级写字楼40栋,五星级酒店3间。”

  “写字楼底下五层是十处大平层,建设成超级购物中心,停车位达到上万个,整个工期是五年计划。”

  刘志成听完这个超级计划,内心都不由得有点震撼,他看到郝庆文汇报时都是满脸笑容,带有一点自豪感。

  讲句实话,如果不是郝庆文这种野心勃勃的人,再加上‘先知’刘志成,目前整个香江谁敢这么玩。

  “已经报港府审批了吗?”

  “已经报了,如果是容积率达不到,我们计划拿掉一栋住宅即可。”

  刘志成点了点头,说道:“嗯,先按照这个计划实施,但先建几栋住宅出售,回笼部分资金。”

  “写字楼、商业这一块我计划自持,你要有准备。至于启动资金,明年我们最想办法。”

  刘志成知道明年地产将进入上升期,但都是前世道听途说,到底怎么样,自己没有经历过,还是得有些备用计划。

  想到这里刘志成缓缓说道:“除了我前面说到的酒店管理公司,黄埔集团旗下,还应成立地产开发公司、商业管理公司、泊车管理公司。”

  其实,刘志成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拆分上市做准备。

  前面几个公司大家都好理解,只有最后一个泊车公司,大家不多见。

  其实,前世在香江有一间著名的泊车上市公司:威信集团。

  而且,由于香江地狭人多,停车收费超级贵,当下,在中环每个小时收费30港币。

  如果你是自购停车位,每个车位的价格,可以购买同地段一套500尺的住房。

  “这个泊车公司成立后,先把集团的车位,闲置土地利用起来,先搞收费停车场。”

  郝庆文点了点头,高兴的说道:“刘生,停车场这是好项目,又将是我们黄埔集团的营收保障。”

  讲句实话,如果不是刘志成看到闲置土地有点多,可以停车,还真想不起搞个泊车项目。

  记得前世有一部电视剧叫创世纪,就是拆了工厂建停车场,才把公司扭亏为盈,从这里可以看出,在香江搞停车场将是多么暴利。

  明年黄埔集团的地产开发项目,肯定会不只有这一些,如果元朗产业园区方案港府同意,商业地块肯定交给黄埔集团开发。

  而且,每年还会有一些新增项目,如中环地铁站之类的暴利项目,肯定会去插一手。

  ………………

  桔子科技、志高工业和天天报业的年度会议,刘志成就是一起开的。

  桔子科技的街机游戏发展,自然是一帆风顺,根本就没有对手,里昂用香江方块打通整个北美市场后,贪吃蛇的上市很快就进入北美的各大酒吧。

  随着在北美市场引发的火爆,桔子科技工厂是灯火通明,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都不能及时供上货。

  为此,里昂特意飞了一次香江,一番商谈之后,刘志成压缩了东南亚的供货量,才免强供应上北美市场的货。

  由于街机的芯片随着技术的发展的,价格已经降低了不少,每一台至少多赚几百港币,每台利润将达到5500港币。

  随着里昂的离港,又将近一万台街机装船发往北美市场。

  欧洲市场就不用说,由于黄埔集团的贸易部门渠道畅通,订单已经达到了上万台。

  欧洲方面,一些有眼光的鬼佬商人,也主动找上门来,寻求独家代理,刘志成为了平衡利益,让他们做了黄埔集团的分销商,共同维护市场、做大市场。

  在香江本埠的销售那就不用说,上市一个月来,已经有订单3000台以上,出现了社团为了拿货火拼的场面。

  东南亚外埠市场更是不得了,订单都已经排到一个后,由于刘志成优先保障北美市场供货,南亚根本无货可发。

  既幸福又烦恼,这也是刘志成敢上马万人产业园区的本钱。

  也是他敢让黄埔集团上超级大计划的本钱,有了街机这个印钞机,就可以让黄埔集团至少不会出现破产。

  目前最让人不放心的就是发动机研发工作,具韩春喜的报告,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以刘晓放为首的研发团队,不断测试,但仍然不断出现新的故障。

  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问题总是没完没了。都让刘晓放心里产生了恐惧。

  1号发动机在他研发下,已经与原装机无异,但每次点火运转都失败,最长的一次刚到半小时就熄火。

  这已经让刘晓放有些不堪重负,快到了崩溃的边缘。整个团队也开始有了绝望的情绪。

  每一次信心满满的改进,却总是迎来现实无情的打击。刘志成也觉得自己太急于求成,决定改变一下计划。

  刘晓放今天也过来参加了这次会议,一头膨松的头发,显得有点憔悴。

  “刘工,这个发动机的项目,你也不用太急切,伱应该走出去,请教一下你以前的同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给你一年的时间。”

  刘晓放点了点头,表示知道。

  刘志成作为老板不管他们成与败,是不可能的。但现实中他也不可能管的这么细。

  “霍生,你也要多多支持,多关心研究人员的生活,多给他们鼓励,让大家有一个安心的工作环境。”刘志成又对霍海清说道。

  “刘生放心,年底的奖金少不了他们的。”霍海清答道。

  “嗯,牛经理你这边我比较放心,说说你的风扇产业的事情。”刘志成没有对发动机项目过多指示,全部交给霍海清处理。

  “刘生,今年生产风扇达到七十万台,明年百万台计划可以实现。”牛广礼信心满满的汇报道。

  刘志成点了点头,示意牛广礼继续。

  “刘生,电动机已经可以量产,但现在主要是厂房不足,无法大规模生产。”

  对于厂房刘志成还在等待港府的答复,现在不可能去随意扩大新厂区。

  “嗯,厂房不急,先期小规模量产,先去让市场检验产品质量。”

  书友大大们,明天又到星期二,又一个关键时刻到了。

  因为明天最后一章的追读数据,决定是否可以进级第四轮推荐。

  作者拜托大家明天用一分钟,给最后一个新章节去追读一下。

  更新时间还是中午11:30。拜托大家!

第66章 再见

  1975

首节 上一节 33/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