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22节

第43章 入驻黄埔大厦,壮华人声威

  7月8日,星期二。

  铜锣湾皇室大厦十八层,一间约2800尺的写字间里,三六一运动服装品牌正式成立。

  经过杨敏丽几个月时间来筹备,三六一运动服饰公司正式运营,注册资本1000万港币,杨敏丽是大股东,占股51%。刘志成为二股东,占股49%。

  会议室里,一身正装的杨敏丽坐在会议室主位,刘志成坐在他的则边上,再下来就是公司的几个高管。

  杨敏丽这两个月来,从注册公司再到招募职员,全部由她负责,刘志成全程没有参与。

  不是刘志成不参与,而是他事务繁忙,实在是抽不出身。杨敏丽也对他的不参与,表示理解。

  其实,有刘志成在一旁参谋,三六一已经成功一半。

  刘志成让她招聘业界出色的服装设计师、品牌运营人员、门店管理人才。

  虽然各个部门的管理人员,大部分是第一次和刘志成见面,都敢和二老板开心的交流。

  反而是杨敏丽有些放不开,也许在刘志成面前有些过于拘谨。刘志成不得不对她给予鼓励的眼神。

  会议结束,回到办公室后,杨敏丽直拍自己的胸口,平缓自己的紧张情绪。

  刘志成见状,不由自主的笑出了声,杨敏丽直对他抛来白眼。

  “阿成,我这段时间为三六一的筹备,忙前忙后,就得到你的一声笑声?”

  杨敏丽还是太年轻,还没有前世那么老道。对于企业的管理总想亲力亲为,害怕自己的事业出现差头。

  “阿敏,我可不是笑你,这段时间你这么辛苦,我可不敢笑伱。”刘志成赶快否认道。

  “哼。你不敢谁敢?”

  刘志成见状,只得赶紧转移话题,说道:“我告诉你一点企业管理经验吧,你只要将事务安排下去,只要看到结果即可,如果我们大小事务一把抓,会累得半死,也不一定会有好结果。”

  “你要考虑的是我们品牌的代言人?什么样款式更受年轻人喜欢?去体验店员服务态度是否符合要求。”

  刘志成将一些前世的记忆和当下学习到的管理知识,一一向杨敏丽传授。

  杨敏丽有一些惊讶,同是一代人,为什么他懂这么多?好象说得也是那么回事。说道:“你真的不参与公司管理?”

  “嗯,我就不管了。”

  三六一的服装设计工作,早就已经在进行,已经设计出运动恤衫、短袖、短裤、外套、鞋多款。

  四家门店已经全部确定好,其中两家门面店产权自有。目前正紧急装修,员工也正在培训中,争取在10月份开门营业。

  中午的时候,刘志成还陪杨敏丽吃了一个午餐,算是对她这段时间的辛苦付出一个补偿吧。

  …………

  1975年7月18日,刘志成的车队,驶入了黄埔集团的总部大厦,位于红磡的黄埔大厦。

  为了见证这个伟大时刻,刘志成邀请了部分媒体朋友见证,他车队直接停靠在黄埔大厦门口的正前方。

  刘志成的目的很简单,就是要在所有人的见证下,进入黄埔大厦,为自己造势,进入更多人的视野。

  “刘生,请问黄埔集团的未来会怎么样?你作为华人掌控这家公司,是纯粹的投资,还是…?”

  “刘生,现在黄埔集团与和宝公司负债问题您要如何解决?”

  “刘生,现在黄埔集团股价大涨,你怎么看?”

  车门刚刚打开,刘志成刚伸出一个头,媒体记者的各类问题,就如轰炸一般向他问道。

  要不是早以准备好了足够的安保人员,刘志成根本脱不开身。

  在一众保镖的簇拥下,刘志成进入了黄埔大厦,记者们直接被保安阻挡在门口。

  郝庆文和苏奎早就在一楼大厅等待,前期的接收工作就是他们俩人负责。

  这是刘志成第一次来到黄埔大厦,今天过来就正式入驻大厦办公。

  黄埔集团总部的部门经理们,全都早早等候在会议室,志高工业、桔子科技的高管也全部到齐。

  老板入场,众人落座。

  刘志成首先说了今天会议第一个主题:“要约已经结束,黄埔集团要以重大资产重组为由,向交易所申请停牌。”

  “同时要增发新股,所募集资金用于债务重组,以及旗下重大项目重启建设。”

  这是刘志成早有的计划,以重组的方式扩股增资,减少债务规模,重启在建项目,增加股民对黄埔集团的信心。

  刘志成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奠定黄埔集团在恒生成分股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个问题,就是和宝公司将全面退市,与志高工业合并后,新名字就叫志高国际。”

  “以上这两个工作,全部委托花旗银行进行,并由他们提供金援。”

  “好的,刘生。”

  郝庆文今天最高兴,昨天要约收购结束,今天算是正式掌控黄埔集团。

  “在我们要约收购之前,山峰投资就持有67.7%的股权,要约期间由于股民认为我们的收购是利好,只收到5%股权,合计72.7%股权。”

  “而和宝公司则是溢价收购,我们成功收购股份23.7%,目前共持有95%。”

  “嗯,就这样吧。”刘志成的心思不在地产上,主要为了自己有一个基本盘,可以进退自如:“苏总监,现在黄埔集团的债务和现金流怎么样?”

  “刘生。目前黄埔集团的债务有5.8亿港币,其中即将到期的债务1.08亿港币,现金流只够维持公司办公费用,以及人员工资。”苏奎回答道。

  “和宝公司的负债也达到上亿元,但他们的利润可观,是原来和记旗下,唯一保持收支平衡的企业。”

  刘志成双手敲了敲桌面,想了想说道。

  “你们先去和债权人协商,先拖一拖。郝经理,你配合花旗银行做一个黄埔集团的融资方案。”

  “这个方案,可以稀释我的部分股份,也可以拿部分现金认购部分新股。至于和宝公司,我会亲自去处理。”

  “好的,刘生。”郝庆文回答得干净利落,信心满满。

  刘志成的心中,计划黄埔集团的土地开发,尽量建设收租物业,做一个香江的地王。

  而和宝公司将进入一个前途无量的领域。

  求追读、求收藏、求推荐票、求月票、求打赏!

第44章 黄埔城计划

  次日,刘志成决定视察一下黄埔集团的固定资产,三厂一码头。

  刘志成的轿车从家里出发后,直接驶向维港方向,位于红磡湾香江黄埔船坞公司。

  这是一座老旧船厂,从大门上看去,就具有一定的年代,张显他的历史。

  其实,黄埔大厦就在船厂旁边。

  刘志成轿车直接开入大门,穿梭在船厂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仓库。

  绕过仓库之后,便靠近海面,可以看见庞大的龙门吊机,以及型号不一的海船,一艘艘停靠在海岸处。

  来接待刘志成的船厂高管,清一色都是外国佬,刘志成要求他们腾出一艘客轮,去视察黄埔集团旗下的码头与船厂。

  不一会,客轮准备妥当,当刘志成登上客轮后,站在甲板上,可以远眺整个船厂(码头)。

  黄埔集团资产文件里记载,整个船厂占地面积是一百五十亩,这是香江的一个超大地块。

  前世李超人把这里船厂拆除,改变土地更改土地用途,盖了八十八栋海景楼房,命名为黄埔花园,让他赚到五十亿港币。

  如今刘志成拿到船厂土地,要到底怎么样开发这些地皮,暂时还没有具体规划。

  他目前的身份是制造业者,并不是地产商,制造业永远排在第一位,地产只是辅助,能够让他在制造业的路上有回旋的余地。

  就这样,刘志成一行人乘船在维港上缓慢行进,绕过了尖沙咀码头、海港城购物中心后,抵达今天的第二站:大角咀厂区。

  大角咀厂区的业务则是拖船,旗下共有十三艘拖船,以及两艘观光客船。

  拖船主要业务是协助各种远洋货船进出港口、停靠及离开码头。而观光船则是出租给游客,在维港内观光香江美景。

  两艘观光客船,刘志成计划让船厂改造成私人游艇,一艘自用、一艘给父母用。

  刘志成站在船头,思考这些土地的用途,黄埔最值钱的资产就是三座船厂与一座码头。

  位于红磡、大角咀、香江仔船厂,每个厂区内都储备有大面积的地皮,在香江这个地少人多的地方,未来价值巨大。

  目前葵涌货柜4号码头还没有竣工,仍要投入资金建设,黄埔集团的收益就只有拖船业务,以及船厂的维修业务。

  “刘生,就算现在让4号码头重启建设,也要等到明年才能够建成。”郝庆文向刘志成汇报着4号码头的建设情况。

  “一年的时间不算长,主要是做完这个工程还需要多少钱?”

  “大约还要投入七百万港币,刘生,黄埔的拖船与维护业务盈利良好,如果资金不作他用,完全用来建设码头够了。”

  “有这么大的收益?”刘志成还是小看了黄埔集团的造血功能,真不知道和记国际是怎么玩脱的。

  刘志成一直在思考黄埔集团的下一步计划,轮船从大角咀航行到香江仔,直至下了船,都在考虑黄埔地皮的开发利用。

  这么黄金地段的地皮,肯定不可能不开发。至于债务,肯定是融资方案里解决。

  ……………

  为了提振黄埔国际的股价,融到更多的资金,刘志成决定制定黄埔船厂的开发计划。

  次日,黄埔集团办公室,刘志成正在和郝庆文,讨论关于黄埔集团发展大计的办公会。

  “位于集团旁边红磡的旧厂(港口那块地),我计划了一个大的发展计划。”刘志成说道。

  郝庆文对于老板的提议,想了想说道:“刘生,这块地的确非常好,面积大,靠海,而且有海底遂道、地铁规划,交通方便。”

  郝庆文看了看老板,继续说道:“但它是工业地皮,想开发这块土地,必须改变土地性质,由工转商需要向港府支付巨额的差价,能不能找港府协商一下。”

  刘志成笑了笑说道:“港府的财政收入基本上靠地皮收入,想让港府降价,那不是一般的难?我目前是要有一个大的开发计划,提振黄埔股价。”

  刘志成继续:“至于地价,我不需要让港府降价,该是多少,就给多少就行了。当然,可以对外宣布我们已经准备和港府协商。”

  香江是自由港,在全球以低税收闻名,除了那几个专门的避税天堂,很少能够达到香江的低税率。

  香江的国防支出是日不落承担、特殊的地理位置,优质的深水港口,带来了大量转口贸易,带来的财富效应,拍卖土地所带来的财政收入,是香江政府能够维持低税的核心原因。

  每年,港府的财政收入,差不多有一半是来自于地产拍卖,所以香江的高房价,港府也是主要推手之一。

  所以,对于“工转商”的地皮,港府是需要收取巨额的补地费用,如果按照正常操作,最终算下来,成本会高于正常市场价格,开发价值不大。

  所以前世,许多香江地产商喜欢捂盘惜售,就是为了让房价上涨再进行销售。

  “刘生,虽然没有仔细算过,参照现在红磡附近的地价,如果我们要开发,恐怕要补5个亿左右差价,有点不划算。”郝庆文说道。

  “你的意思是5亿资金,已现在的房价,投在这里不合算?”刘志成笑问道。

  “对。”郝庆文点头说道。

  200万尺的地皮,5个亿的工转商差价,就目前的地产出售价格,确实不划算。而且后续开发的成本会更高。

  但刘志成想到前世,同样性质的太古城,面积还不到黄埔集团这块地的一半,虽然,巨大的投资,但得到收益,是太古集团前所未有的。

  刘志成不想把这块宝地,走上前世李超人的路子。虽然和黄赚了五十亿港币,他还是有一点看不上。

  “你的这个想法,我很认同。”

  刘志成肯定了他说法,继续说道:“如果现在回到1968年,你还会这么认为吗?伱觉得如果我们当时将这块地商业化,你觉得风险大吗?”

首节 上一节 22/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