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新豪门时代 第19节

  当然,推荐票、收藏、月票、打赏一样的重要。

  感谢投月票、打赏、推荐票、收藏、追读的朋友们,感谢有你们一路相伴!

  如果顺利进入下一轮推荐,作者在这里承诺,在每日两更的基础上,在本周六加更两章,以表谢意。

  无以为报,唯有叩谢!

第37章 黄埔集团

  和记国际这样一场的超级并购,由于祁德尊没有及时消化,只给了和记国际带来表面的繁荣。

  他并购的钱,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结果股灾一来,和记国际惨遭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债务危机。

  到目前为止,和记国际的股票已经跌到每股1.78块港币,整体市值只有5.11亿港币,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已经是垂手可得。

  和记集团是上市公司,财务资料都是公开的,外债已经超出当时许多人的想象,只能对他望而却步,不敢有非分之想。

  如果祁德尊能够做到不疾而行,收购一家消化一家,肯定就不会出现今天的情况。其实,香江几年后还出现过这么一号人物:陈青松,也是一场股灾打出了原形。

  这些个教训,值得刘志成永远铭记。

  不等郝庆文开始对和记国际进行介绍。刘志成先开口说道:“我对于这家企业有过研究,我们收购他应该实力不够吧。”

  前世就在今年的九月底,被债权人逼的走投无路的情况下,祁德尊被迫同意汇丰银行的扩股增资方案,汇丰用1.5亿港币持有33.65%的和记国际股份,成为了实际控制人。

  刘志成目前当然也可以拿出这一笔资金,但他没有把握压制住那些债权人。所以,空有资金,没有实力都是望而兴叹。

  即使他现在去寻求港澳六间银行的支援,这个时候没有人会为他,而去得罪汇丰银行。

  郝庆文向刘志成说出自己的方案:“刘生,我不是建议你去整体收购和记国际,而是使用分割的办法,收购其名下一间公司——黄埔集团。”

  “和记旗下的三百多间子公司,都是债务累累,只有黄埔集团的资产最具价值与潜力,也最符合我们桔子科技的未来发展。”

  刘志成对于郝庆文的这个建议不由得心动。

  郝庆文他们对和记国际做了祥细的调查,把其控股的重要子公司罗列了出来。

  首先是国际连锁商店的屈臣氏,主要经营保健品与食品,前世也是大名鼎鼎。

  第二是,主营汽车配件与建筑材料的进出口贸易的和宝公司,与日本汽车产业链关系紧密,合作成立了多家配件工厂,而且在香江还投资有采石场等。

  其次就是黄埔集团,这是一间造船与维修公司,以及码头投资管理的公司。

  其它还有负责地产开发,和记与香江大昌地产合资的开发公司都城地产。大型货仓集团均益仓。以及安达臣、海港工程等旗下重要上市公司。

  这些个公司,都是香江某个行业的龙头企业,其市值已香江股指一成多。

  刘志成来自未来,他非常清楚黄埔集团的未来发展潜力,如果有机会拿下,怎么能放过。

  既然郝庆文提出了这个方案,肯定就会有机会,弄得刘志成的小心脏都加快跳速,令人热血沸腾。

  刘志成知道和记很快就要易主,成为汇丰银行的资产。

  汇丰银行为自己的债权安全,常年研究各大企业的资产财务,他们明白和记旗下资产超级优良,只需要整顿好,就能让和记起死回生,赚取不菲的利益。

  后来,他们请来了公司医生卫理,对和记开始一系列整顿,让和记国际与黄埔集团合并,改组为大名鼎鼎的‘和记黄埔’。

  两年时间把和记旗下的三百多间子公司卖掉一大半,成功甩脱债务危机,实现扭亏为盈。

  从绝大部分投资人的眼里来看,和记国际已经负债累累,濒临破产,谁也看不出来这些公司的未来价值与潜力。

  刘志成为郝庆文的眼光点赞。他建议他集中资金去收购黄埔集团,这是极其明智的决策。

  只要能把黄埔集团拿下,就能一举奠定刘志成在香江的江湖地位,成为华商中的标青人物。

  现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怎么样才能够让和记主席祁德尊,愿意把黄埔集团单独出售给刘志成?

  郝庆文把几间上市公司的情况讲述一遍,特别讲到和宝公司的时候,刘志成眼里也放出了光。

  郝庆文重点介绍了黄埔集团:“在早年间,黄埔集团与怡和、太古共同掌控香港的三大港口,三家的面积差不多大,黄埔的港口面积高达200万尺,也就是约20万平方米。”

  “他还建有造船厂,在香江囤积了大量土地,而且全是黄金地段。”

  进入六十年代后,香江经济腾飞,人力成本上升,造船业变的不赚钱,祁德尊看到了地产生意一本万利,于是黄埔集团开始转型,为地产开发企业提供地皮,就有了和记和大昌地产合资成立的都成地产。

  黄埔集团旗下拥有红磡、大角咀、香江仔三处船厂与码头,涵盖地皮非常大,而且全部临海,价值非凡,如果能够全部开发,将成为香江头部地产开发企业。

  只是,这些地皮属于工业用地,如果拆掉船厂改建成商业楼盘,必须给港府补缴地款,只是现在房地产处洼地,在船坞地皮上盖房子没有利润。

  没有利润,就不会有投资商来投资,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郝庆文信誓旦旦的说道:“刘生,现在没有利润,不等于将来没有利润,香江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地少人多。”

  在香江的住房方面,两极分化特别严重,大量的人连5平米的独立空间都没有。

  由于香江房价超高,开发商们为让广大市民都买的房,‘居者有其屋’,大量开发小户型,一般都在500平方尺至700平尺。

  别看上去几百尺,你就以为很大,那就大错特错。实际上一套500平方尺的房子,大约才40个多平方米。

  香江一家人大多都有七八口人,挤在一个三四十平米的房子里,你敢想象吗?

  这还是不错的,能够有自己的房子,已经属于香江的有钱人。事实上香江大部分普通人,也只能租的起几平米的鸽子房、棺材房。

  据统计,在香江大约百分二十的人口,居住得比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狱都差。就拿前世穿越前,香江几个人不是租房住。

  讲起来伱们不信,其实香江不缺地,有广阔郊野可以开发,但每一次政府想提出开发,就会有环保人士出来抗议。

  更搞笑的是,紧接着一群‘负资产’人群也会出来抗议。你说你买房贷款成为负资者可以理解,一群无房负资产者也出来起哄,真不知道图什么?

  书友大大们,今天是危急时刻,作者君必须得厚着脸皮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目前正在试水推,下一章的追数数据决定是否可以进级第二轮推荐。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无以为报,唯有叩谢!

第38章 决定出手

  现在是1975年,以当下的地价与房价来看,黄埔集团旗下的地皮,没有什么开发价值。

  但随着‘股地拉扯’,香江的经济即将腾飞,到时候地皮的价值就会无限放大。

  李超人收购和黄后,第一件事就是拆掉位于红磡的黄埔船厂,改建成能够容纳几万人的超级社区黄埔花园。

  这是一个纯利润超过五十亿港币项目,李超人通过黄埔花园这一个项目,积攒了丰厚现金流,他才能在其它地产项目上游刃有余。

  其实,黄埔集团最有价值的资产,并不是旗下地皮,而是他的码头物业。

  郝庆文通过幻灯片,展示了另一个公司标牌:香江国际货柜码头有限公司。

  “香江国际货柜码头公司是黄埔集团旗下子公司,这间公司在葵青港口投资建设有四号码头,明年就能正式投入运营。”

  “刘生,由于香江是自由港,在全球的特殊地位,成为全球海上货运的集散地,如果能够掌握一个货柜码头,就等同于掌握一个印钞机。”

  对于郝庆文的眼光,刘志成心里不由得一顿,不是质疑他的说辞,而是认为这小子不是也是穿越人士吧,眼光这么毒辣。

  在前世,新世纪之前,全球吞吐量最大的货柜港口,就是香江的葵青货柜码头,这不是印钞机是什么?

  在葵青港口掌握一个码头,等同于坐地收钱,每一个货柜,只要放在码头上,就必须给码头持有者缴费,码头就是源源不断的印钞机。

  目前的葵青港口只有三个码头在运转,都属于怡和财团旗下的九龙仓。九龙仓的码头和天星港码头物业,也是一块超级大肥肉,今人垂涎欲滴。

  正在建设的四号码头,这是由黄埔集团投资,未来还会投资建设六号、七号、九号码头,就算以后没有标中,也能够分一杯羹。

  因为,黄埔集团掌握葵青港口的地皮,他可以提出用地皮入股的要求。

  如果能够都像刘志成这样的眼光,能够看穿未来几十年的发展,谁不会垂涎三尺?

  今天的会议,本来是收购一家电器连锁商场,现在变成地产、港口收购。

  刘志成质疑问道:“郝生,讲了半天怎么就成了地产、港口,我是让你做的是连锁店并购方案吧。”

  郝庆文立马说道:“刘生不急。”

  说完,立马调整了幻灯片,上面显示的是‘百佳超级市场’。

  “这是和记从1973年开始,利用黄埔集团闲散地皮搞的百货商场,除大型超级市场外,他们在全港还投资建设了小型商店,总共有几十间,我们如收购下来,正好建设我们的电器连锁超市。”

  刘志成内心不由得叫好,这真是一个好的投资项目,不但可以解决自己电器连锁超市计划,还可以投资未来,为自己在其他行业深耕,有一个稳定基本盘。

  刘志成听郝庆文对黄埔集团的情况介绍完后,带头鼓起掌声,这是对他的肯定。

  郝庆文笑了笑,谦虚的道:“刘生,霍经理在之前已经做了不少工作,我只是作了一个总结。”

  刘志成笑了笑,说道:“霍经理辛苦了!这掌声也是给你的。”

  从这一个小细节可以看出,郝庆文是不居功的人,聪明很,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才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

  刘志成向会议室里几号人,看了一眼,问道:“大家有什么补充的吗?”

  片刻后,霍海清说道:“主要是下一步该怎么去收购?”

  “嗯”刘志成应了一声道:“这也是我想问的,如果我们向和记发出求购邀约,你觉得祁德尊会出售吗?”

  郝庆文口气肯定的说道:“我认为会出售,祁德尊已经走投无路,债权人已经要求和记清盘,偿还债务。”

  “清盘之后,资产肯定大打折扣,祁德尊为了保住部分财产,只要价格合适,肯定会乐意出售。”

  其实,祁德尊现在正在到处找投资人出售和记资产,已求割肉保住和记国际这个基本盘。

  但由于和记的资产负债累累,没有几个人敢冲上去接盘罢了。

  “和记这么大的企业,如果破产,那会影响到十几万市民的生计,港府肯定会管,不可能任由他倒闭。”刘志成说道。

  其实,作为香江的准央行汇丰,接盘和记国际,这里面就有港府的意图,确保十几万香江市民的生计。

  “刘生,港府管不管是一回事,但和记国际已经山穷水尽了,自从股灾后,就还不上银行的贷款,债权人如果向法院申请清盘,是债权人的权利。”

  这也正常,银行作为债权人,肯定会想尽一切手段,收回债权。

  现在如果问刘志成能够收购不?肯定会回答:能。如果问具体怎么样去收购,就没有郝庆文他们精明。

  “那伱们有什么收购办法?”

  郝庆文忙说道:“直接只要说服祁德尊转让股份,就能入主这间公司。祁德尊的和记国际是黄埔集团大股东,持有超过六成股份。”

  “不过刘生,黄埔集团非但不利,而且有负债,四号码头与百佳市场都在建设,这资金需大,你要有心里准备?”

  郝庆文看好黄埔集团一的未来潜力,但其财务报表,这就是一个赔钱的巨坑,已经不少香江财团一开始对黄埔船坞有兴趣,结果都被债务吓退。

  他虽然只负责出方案,但必须得把益处与弊端都事无巨细的讲述,免得刘志成的判断出现错误。

  至于刘志成如何决策,是他的胆量和实力决定的。

  刘志成支退了所有人,只带上郝庆文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说道:“郝生,你这个方案很有吸引力,我是很心动,但在当下,华资想收购如此规模的英资,只怕没有那么简单,必须得有一点小手段。”

  说完,从保险柜里面拿出一份文件,缓缓的说道:“这是一份来自印尼的资料,你看看,我们给他再烧上一把火?”

  “印尼?”郝庆文有些莫名其妙,但还是接过一看。

  文件是印尼语与英语双语的文件,吓得郝庆文一啰嗦,赶紧问道:“这是真的?”

  “我说过,我早就关注和记,本来是想在股市赚一笔,没有想到现在就用上了。”

  “刘生的意思爆光出去?那这样和记国际会不会倒闭?那我们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这个你放心,四大洋行之一,怎么可能倒闭,这关系到英G佬的颜面。而且港府都不会同意倒闭。”刘志成笑着说道。

  书友大大们,今天是危急时刻,作者君必须得厚着脸皮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目前正在试水推,本章的追数数据决定是否可以进级第二轮推荐。求追读、求追读、求追读!无以为报,唯有叩谢!

第39章 忍痛割肉

首节 上一节 19/18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