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记忆苏醒,除了我 第1149节

  “或许...是为了心中的道?就像我练剑,明知可能一辈子也成不了大剑豪,但还是会每天挥剑千次。”

  陈守仁转头看她,眼中带着讶异。

  “没想到你这丫头,偶尔也能说出些有道理的话。”

  “哼,我可不只会作歪诗!”

  阿琴不服气地鼓起腮帮子。

  陈守仁笑了笑,又望向敌营。

  “张宴那厮今日又屠了一个村子...宋之问竟放任他如此胡作非为。”

  “那个张宴真不是东西!”

  阿琴咬牙切齿。

  “昨日斥候回报,他把抓到的俘虏全都...全都...”

  少女说不下去了,眼中燃起忿怒的火焰。

  “他是故意的。”

  陈守仁声音低沉。

  “宋之问需要这样一个恶人来替他背负骂名,也需要失去对军队的完全掌控。”

  阿琴不解。

  “为什么?”

  “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从名利的束缚中解脱,完成修行上的突破。”

  陈守仁叹息。

  “某种程度上,我们都在寻找各自的山上。只是我的山在尘世之中,而他的...或许在九霄云外。”

  阿琴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忽然指着远处。

  “大人快看!敌营有动静!”

  陈守仁眯起眼睛,只见宋军营地方向,一队人马正悄然移动,火光中隐约可见他们推着某种巨大的器械。

  “是投石车...看来第十次攻城不远了。”

  陈守仁面色凝重。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迎战。”

  与此同时,宋军主帐内,宋之问正伏案疾书。

  烛火摇曳,在他清瘦的脸上投下忽明忽暗的光影。

  “余姑娘...”

  他写下这个称呼,笔尖微微一顿,仿佛这三个字有千钧之重。

  帐外寒风呼啸,帐内却静得能听见烛芯爆裂的轻响。

  “见字如晤。睢阳城下已历九战,每战皆血流成河。我常于夜深人静时自问,此般杀戮,究竟为何?”

  宋之问的笔迹清隽有力,却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疲惫。

  “张宴今日又献妙计,欲用深渊黑火破城。此物凶险,一旦使用,恐汜水两岸百年内寸草不生...”

  写到这里,他忽然停笔,抬头望向帐顶,喉结滚动了一下。片刻后,他继续写道。

  “有时我想,若能摆脱这一切,与你隐居山林,每日观云听雨,该有多好。可惜你我素未谋面,此等妄想,不过是困兽之囚的呓语罢了。”

  宋之问写完最后一个字,轻轻吹干墨迹,将信纸小心折好。

  他没有封缄,而是打开案几旁的一个紫檀木匣,将信放了进去。

  匣中已堆了厚厚一叠信笺,每一封都以“余姑娘”开头,却从未有一封真正寄出。

  正当他准备合上匣子时,帐外传来脚步声。

  宋之问神色一凛,迅速将匣子藏入暗格。

  “将军,杨副将求见。”

  帐外亲兵低声通报。

  “让他进来。”

  宋之问的声音从帐内传出,平静得听不出任何情绪。

  杨承掀开帐帘,扑面而来的是温暖的炭火气息和淡淡的墨香。

  宋之问正伏案研究地图,烛光映照下,他的侧脸棱角分明,眉宇间却带着疲惫。

  “将军,末将有一事不明。”

  杨承抱拳行礼,声音压得很低,却掩不住其中的怒意。

  宋之问抬起头,目光如炬。

  “说。”

  “那张宴的计策简直荒谬!十万大军渡河攻打汜水关?且不说大型攻城器械难以运送,一旦陈守仁趁机袭击,我军首尾难顾,必败无疑!”

  杨承一拳砸在案几上,震得茶杯晃动。

  “那厮不过是个纸上谈兵的废物,凭什么对我军指手画脚?”

  宋之问放下手中毛笔,缓缓起身。

  他比杨承矮了半头,气势却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杨承。

  “他声音低沉。

  “你以为我不知道风险?但君上执意攻打汜水关,当初行军路线也是他亲自定的。如今战事胶着,责任在谁?”

  杨承瞳孔一缩。

  “将军是说...”

  “我什么都没说。”

  宋之问打断他,走到营帐门口,掀开帘子望向远处张宴的营地。

  “但你要明白,有些事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夜风灌入,吹散了帐内的暖意。

  杨承握紧拳头,指节发白。

  “即便如此,那张宴所谓的深渊黑火到底有多少?若数量不足,贸然进攻只会让我军陷入绝境!”

  宋之问放下帘子,转身时嘴角勾起冷笑。

  “他巴不得我去问他具体数量。但我偏不按他的套路来。”

  他走回案前,拿起一枚黑色令牌在手中把玩。

  “明日我亲自去见他。”

  “将军不可!”

  杨承急道。

  “那厮阴险狡诈,不如让末将代您前去。”

  “不必。”

  宋之问摇头。

  “他想见的是我。而且...”

  他眼神变得深邃。

  “这场战争,我们需要他手中的东西。”

  杨承额头青筋暴起。

  “末将不明白!君上为何将深渊黑火交给那个废物,而不是您?我军行动处处受制,这仗还怎么打?”

  “因为他来此,不为胜败,只为军功。”

  宋之问语气平静得可怕。

  “在他眼中,此战已是囊中之物。

  他只需坐享其成,回朝领赏。”

  “放屁!”

  杨承怒极。

  “没有他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军照样能赢!郑国内战刚结束,太子刘羡冰被毒伤,自身难保,哪有余力支援陈守仁?”

  宋之问突然笑了,笑声中带着几分讥诮。

第790章 大结局

  “杨承啊杨承,你太小看陈守仁了。

  他背后站着整个齐国和稷下学宫,而我们背后有什么?不过是郑国那十八座刚打下来的空城罢了。”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划过汜水关。

  “凛冬将至,粮草辎重运输困难。我军深入郑国腹地,背后是被战火摧残的城池。

  一旦百姓无粮可食...”

  宋之问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再明显不过。

  杨承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他从未想过这些,此刻被点醒,才意识到形势何等严峻。

  “回去休息吧。”

  宋之问拍拍他的肩膀。

  “准备迎接最后的决战。”

  杨承张了张嘴,最终只是重重抱拳。

  “末将告退。”

  走出营帐,寒风扑面而来。

  杨承抬头望向星空,心中五味杂陈。

  他忽然明白,这场战争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

  次日清晨,宋之问独自一人走向张宴的营地。

  沿途士兵纷纷行礼,他却视若无睹,目光始终盯着前方那座装饰华丽的营帐。

首节 上一节 1149/11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