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实业巨头 第169节

  早在几年前,作为船运行业的全球第一人,包玉冈便敏锐的发现航运市场很快就会出现大问题,因为按照当年及未来几年的全球造船厂的订单来看,三年之后大量船只下水,必然会导致全球海运市场供大于求,而且会越来越严重。

  但当年包玉冈发现问题的时候,正是航运市场最巅峰的时候,很多船跑两三年就能回本,剩下的就是纯赚,所有的航运公司还在拼命下单,造船厂更是订单接到手软,没几人考虑到几年之后的事情。

  于是,便有了船王包玉冈弃舟登陆的事件,虽然这一世九龙仓被陈志文抢先收购了,但包玉冈还是收购了中华电力,轮规模与市值,中华电力也不低于九龙仓多少,而在这个过程中,包玉冈也趁机出售了大量船只,瘦身了自己的航运规模。

  “没那么简单的,我手上还是有很多船只的,哪那么容易彻底清空,不过规模小一点,以我的人脉及关系,维持运营还是没问题的,只能说少亏点。”包玉冈笑说道。

  “那也不错了,等到航运市场恢复,包生还是可以再做一次船王的。”陈志文说道。

  “这次航运市场出的问题,我估计没那么容易恢复。”包玉冈说道:“而且我也老了,老董去世后,我也就担心自己也会一样,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跟他一样,去世后给自己家人带来天大的负债了。”

  “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做生意,总是有风险的。包生如果觉得身体不太好,完全可以去欧美进行全方位的体检,除了对身体有害的辐射类,其他完全可以经常性的检查,这样既是对自己的负责,也是对家人的负责。”陈志文说道。

  原先历史上的包玉冈,好像就是发现的时候就是癌症晚期了,面对这样的重疾,就是50年后的富豪碰到了也一样逃不过死神,比如乔布斯。

  但如果经常性的对自己身体进行检查,哪怕是现在的科技比不上未来,但也是能很大概率在早期发现问题的,这就是有钱的好处,发现早了,加上有钱,大部分绝症也是能治疗的。

  “你说的我也考虑过,只不过我的生意,太忙了点。”包玉冈说道。

  “再忙也没有身体重要。”陈志文想了想,说道:“不如我们在香港建一个高等医院,或者至少,一个高级的体检医院?这样一来,也免的我们还专门去日本或者欧美检查?”

  “这倒不错,我投一点。”包玉冈想都没想就答应下来,一个医院,能要多少钱?他们二人可不在乎。

  “那行,我们一起搞一个,这样不光方便我们,香港的很多人也一样有保障,市场应该不小。”陈志文点点头说道,这是小投资,不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健康,这比经济有价值多了。

  随后,又与香港的其他华人富豪交流了片刻,港督尤德正式登场。

  上了讲台之后,尤德来了异常非常精彩的演讲,主要的内容,自然还是在大英帝国的带领下,香港由一个小渔村,变成了如今的国际大都市,未来,英国一样还是会保持同样的态度,巴拉巴拉等等。

  台下的陈志文自然懒的听,要不是作为内地与国际的窗口,香港能发展个啥?

  演讲完后,尤德先是去了鬼佬一边,随后来到了华人群体这边,第一个目标,自然是陈志文。

第378章 高科技产业园与新的挤兑危机

  “陈生,你好。”尤德笑着握手说道:“上次海信银行的挤兑问题,你处理的很好,撒切尔首相对你表达了非常高的赞助,她认为你是香港未来的明日之星,也是我们香港在女王陛下光辉下的最高成绩。”

  “总督先生,过奖了。”陈志文对这个光环有些无语,自己的事业跟英国女王有个鬼的关系,就算不在香港,他在湾湾甚至美国也一样有机会能够成长起来。

  只不过香港的地产市场,在得知未来走向的情况下,是一个超级取款机,这一点,其他地方难以替代,也只有香港这种一个城市,经济韧性不强,才会导致地产市场几年就会发生剧烈的上下波动,要是其他一个大点的经济体,时间上面绝对不会这么长,哪怕是隔壁的湾湾,地产波动也远不如香港。

  尤德总督接着说道:“女皇陛下、首相大人以及我们英国的众议院都非常欣赏能够在香港成功的华人企业家,如果没有你们,香港也没有今时今日的经济成就,这是我们所有人一起努力之后获得的成果与荣耀,所以,我们所有人,更应该团结在一起,保护这份成果与荣耀,不是吗?”

  这句话的影藏意思很明显了,陈志文自然明白这是想让自己战队,于是说道:“我当然希望香港的经济越来越好。”

  这个宴会,在核心区域是没有记者的,但陈志文、尤德周边也是有其他政商名流的,说的什么话,是否认不掉的,一旦被引入了陷阱,那第二天就可能见报,陈志文对此自然很谨慎,说一些空话就行了,不管是谁,谁不希望香港的经济会越来越好?哪怕是后期破罐子破摔的港英政府,也不敢在公开场合说反话。

  “那是当然,有陈生这样的企业家在,我们香港的经济必然越来越强。”尤德也明白陈志文在绕圈子,也没有强求。

  “我自然愿意尽我的努力为香港的经济服务。”陈志文又说道:“不过香港工业这一块,未来会有一些麻烦。”

  “什么样的麻烦?”尤德顿时来了兴趣。

  “人工成本与地价成本的上升,已经让很多工厂不得不迁移离开,而一旦离开,就是再也不会回来了。”陈志文说道。

  “低端产业转移离开,这应该是每个地区发展的必然吧?美国、欧洲、日本不都是一样吗?”尤德也是懂经济的,想了想说道。

  “但这些国家,都是有了高端产业后,低端产业才开始转移,而现在的香港可不一样,什么高端产业也没有,一旦低端产业转移介绍,整个工业也就没了。”陈志文说道。

  “我虽然不是很了解电子产业,但我知道美的已经被美国的《财富》评为全球十大电子公司之一,电子产业,总应该算是高端产业吧?”尤德说道。

  “美的的确算高端产业的企业,但香港并没有相关的高端配套,美的在香港的工厂,也不过是做做组装、基本的外形件制作罢了,算不上高端产业链,如果不是因为我是香港人,那美的的总部放在湾湾更合适。那里至少有着大量的优质电子方面的人才,产业链也成熟很多。”陈志文说道:“在没有任何优势的情况下,如果香港的人工成本再继续涨下去,那么美的的组装产业,也将会转移出去。”

  “那陈生的意思是?”尤德大吃一惊,连忙问道,美的集团在香港带动的就业数字,非常可怕,就是直接的,可能都不低于4万人,这其中还包括美的总部的大量高收入人才,而这些人的福利因为很好,他们的消费能力,至少还能带动香港数万人的间接就业。

  这样的大企业,如果搬迁出去,对香港的经济造成的打击,会非常的大,而间接影响根本无法预估,想想光是几万年轻人实业,对社会的影响就会非常的恶劣,这年头,各个地区发展经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稳定年轻人,不然这些人没工作没收入,必然造成社会混乱。

  “人工成本这一块,我们已经改不了了,但租赁成本这一块,还是有操作空间的,我希望未来的工业用地,价格方面优惠力度一定要大,这样至少可以延缓一些相关产业转移的速度。”陈志文说道。

  “陈生的美的工业园,成本也不算高吧?而且也是你们自己的。”尤德说道。

  “香港的工业成本对我来说自然算不了什么,但对其他工厂,是太贵了,如果这些工厂都走了,那美的的工厂也不可能独善其身,一家大型工厂,是需要足够的相关配套的,要不然,运输成本与时间成本就太高了。”陈志文摇头说道。

  其实,香港的经济,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原先历史上的那条路,这是谁也无法阻止的,穿越者也是一样,今天这番说辞,一个是转移尤德的注意,免得被多番询问,第二就是为香港部分工业争取最后一次机会了。

  当房价在6年内涨4倍的时候,整个社会的所有成本都在大幅度增加,企业家面对的不仅仅是人工工资的上涨,还有更大头的租金价格,这对于美的及其供应商这种利润率颇高的企业来说,短时间不是问题,但在基本的制造业,已经快扛不住了,因为你比不过湾湾、东南亚、韩国的同行,再加上北方改开,文化相同的情况下,低端产业开始了全面转移。

  一旦低端转移了,那高端就是无根之萍,不走也得倒闭。

  “降低工业用地的成本,这件事影响太大,我不能擅自做决定。”尤德想了想说道。

  “这是自然,我的意思也不是在全港范围内降低工业土地成本,而是选择一个地方,港府给予一定的面积,成立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只有一些高科技产业,才能入驻获得优质厂区,然后港府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陈志文笑说道。

  虽然这群鬼佬,很多时候不与香港华人同心,但眼前的尤德总督,对待香港工业的态度还是不错的,也是支持态度。

  在原先的历史上,香港问题确认后的1985年,香港因为成本增加,导致纺织业困难,尤德总督就亲自带队,前往加拿大、澳洲等英联邦地区推销香港纺织品,也带回来了不少订单,虽然最终还是挡不住时代发展的潮流,但也算是尽力了。

  现在么,有了美的的工业基础,香港这边在80年代,为未来保住一小部分高技术产业也不是不可能,毕竟日本韩国在未来的人工成本不低于香港,但一样有自己的产业,只不过日韩的人口多,高技术人才也足够,所以能够长期维持数个大型产业链的稳定发展。

  在香港这一条自然不可能,特别是电子产业,基本上不可能长久立足与香港,但一些其他产业链短的高利润行业还是有可能的,比如化妆品、部分精密加工行业等等,或者自己旗下的红牛饮料,但他也不会故意为了维持香港的产业而留在香港,至少港府这边要有很强的政策支持。

  “可是,怎么鉴定是高科技产业区呢?”尤德好奇问道。

  “最简单的,就是工厂内高学历人才的比例,或者全球性专利的数量等等。”陈志文说道。

  “高科技产业园?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意思,等过几天,我会与相关政府职员讨论一下,再给陈生答复,如何?”尤德想了想说道。

  “好的,我等着好消息。”陈志文笑说道。也许一个产业园,不可能长期存活下去,毕竟未来香港的人工成本会继续往上涨,涨到比欧美还要高,但产业园内数百企业,也许会有几家乃至十几家能够长期存活下来。

  毕竟,在原先的历史上,自然发展之下,香港21世纪也出现了数家规模超过百亿港元的制造业公司,虽然这几家也是将工厂搬到了内地,但香港这边,至少还是有一部分研发基地及总部的。

  再说,人工成本,也不是完全没办法解决,比如自己手中的天水围土地,因为远离港岛,房价就不会离谱的高,人工成本自然也是一样,在他的规划中,未来在香港这边的产业,是可以小部分迁移到天水围的,同时自己的地产公司也可以在那边发展,最终形成互惠互利的共同发展。

  但总个香港,不能全依赖自己?最好还需要有其他不同的行业。

  “高科技产业园”的主意,让尤德与陈志文聊了几句后,便告别,随后走向了其他人。

  与陈志文一样,在场的大部分华人富豪都是明哲保身,不管自己真的是什么心态,但表面上都是一样,只有少部分人,为了利益,站在了港英这边,至于其他会站在港英对立面的,自然也有,不过港府早就有了名单了,自然也不会请到这里来。比如胡应相,最近在内地大规模投资,一个接一个,港英政府虽然没说话,但一切都看在眼里。

  半个小时后,尤德拜访完了所有人,上方地区,拍卖会正式开始,不管真实目的如何,既然名目上是慈善拍卖,那当然得拍卖啊。

  拍卖会上的东西,部分是港府的藏品,部分是一些富豪捐赠的。这场拍卖,也会上明天的几家官方报纸,可以说是能在历史上留名了,因此,不少人都非常感兴趣。

  一些古董轻松的被拍到了上百万港元,几名英资财团的掌门人对此非常的感兴趣,一些华人也是如此,陈志文则根本就没有参与,他的钱,拿去喂狗也不会在这里。

  一周之后,陈志文得到了港督尤德的电话,港府内部已经原则上同意了这个高科技产业园的计划,只不过选择在哪,怎么建设,还没有方案,还需要在等等。

  陈志文对此,也只能表示“高兴”,当涉及到大量土地廉价转让,港府的效率,恐怕也不忍直视了,这里面的利益冲突太大了,早在60年代末,香港工业协会就提出港府应该建设一个大型展会基地,以方便全球的工业采购者前来参观香港的工业产品,港府自然也同意这件事,但到了80年代,也一直没成,后续香港工业没落,这就更不用考虑了,最终不了了之。

  时间很快到了9月,这是香港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月。

  不过,铁娘子摔跤还要到月底,而月初,另外一件大事发生了,香港的一家知名金铺,谢利源倒闭了。

  这是一家百年老铺,在清朝时期便已经存在,历史悠久,在整个香港知名度很高,不够因为家族式的经营模式太过于保守,因此远不是周大福、谢瑞麟的对手,规模上很早之前就被后生给超越了。

  原本保持这样的模式,也没有问题,不求大富大贵,但整个家族潇潇洒洒的活一辈子轻轻松松,怎么说规模也有上亿港元了,在80年代的香港,也算得上是地位不低的富豪家族了。

  可惜了,现任家族家主眼红房地产市场的利润,绝对二次创业。

  一句话说的好,不怕富二代吃喝玩乐,就怕富二代努力奋斗。

  当代家主为了有资金进入房地产行业,推出了一款“千足金积存计划”,也就是类似银行存款,用户钱在这里购买黄金,但黄金存放在谢利源,等以后想要套现之时,谢利源金铺会按照当日黄金的价格来返还资金,同时,谢利源金铺也会提供一定的利息。

  这样的项目,立刻受到了很多喜欢投资黄金消费者的欢迎,既可以有利息,还可以参与黄金投资,而谢利源金铺理论上只需要将消费者的资金拿来买黄金,如果消费者套现,再出售即可,利益来源,就是吸纳的大量资金。

  但实际上根本不是如此,谢利源金铺将这些钱,拿去投房地产了,结果左边两年前国际黄金价格大涨,右边目前香港房价下跌,双重打击之下,整个公司的资金链就出现了问题。

  不过问题都是滞后的,毕竟,很多人将资金存在这里很长时间,以其他人的资金,来补偿早来取钱的客户,然后直到82年9月公司资金彻底断了。

  这引来了无数曾经购买过黄金“期货”消费者的恐慌,纷纷的前往谢利源金铺取出自己的资金,或者黄金。

  但此时此刻,谢利源金铺早已人去楼空,账上资金不足百万,哪还有能力还钱。

  翌日,不知道哪来的风,传出香港的华资银行之一恒隆银行与谢利源金铺关系密切,且是谢利源金铺的股东,于是,一堆手持谢利源金铺发行的黄金券的投资者跑去了恒隆银行,要求恒隆银行兑换现金。

  这本身就是莫名其妙的事,自然遭到了恒隆银行的拒绝,银行与很多企业关系都很密切,怎么可能替企业承担责任?

  但不良反应很快就来了,市场上又传出恒隆银行的取款支付发生问题,加上之前谢利源金铺黄金券持有者在一家恒隆银行分部聚集,被无良媒体一上报,立刻渲染成恒隆银行遭到了挤兑。

  于是,真正的挤兑就出现了,第一天,恒隆银行被取走了7000万港元。

第379章 铁娘子摔跤与经济危机的起始

  “一天就是7000万取款,一个谣言,就能造就这样的威力。”第二天一早,陈志文看着拿到手中的数据,颇为感叹的说道。

  这个数据,是恒隆银行连夜整理出来的,随后告知了香港的各大银行,寻求帮助,海信作为目前香港的第三大本土银行,且有陈志文在背后,自然也是恒隆银行最需要求助的对象之一。

  “是啊,我昨天就查了下,恒隆银行与谢利源金铺,纯粹就是合作关系,根本就没有投资方面的从属关系,就因为一个谣言,现在遭到了这么大的挤兑,况且,就算有从属关系,法理上也需要偿还一定的比例即可。”霍建宁跟着说道。

  “所以,法理是法理,实际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做银行,就需要面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除非规模够大,不然中等银行,可能被一张报纸给搞死。”陈志文说道。

  很早之前,陈志文就决定未来自己肯定需要一个银行,但直到最近才动手,除了时机原因,更重要的是,必须在有一定财力的时候,才能投资银行,其一是自己规模不大的时候还需要依赖其他银行,比如早期的时候就需要汇丰银行的帮助,在前几年也需要渣打,其二就是一家小银行没什么太大作用,反而容易受到市场影响,严重的话甚至还会反噬自己,这种案例,在香港发生过很多次,他的先知金手指,对于银行行业没有任何帮助。

  银行手握巨额资金,可以与大的地产公司进行十数亿乃至更大的金额交易,可谓是风光无两,但一旦碰到挤兑,绝对死翘翘,60年代,华人银行比华人地产公司早一步崛起,恒生银行当年甚至成为了汇丰的最强对手,香港的股市指数就是恒生命名,足以见当时其影响力,但一个挤兑,就被逼的只能卖身汇丰。

  “那我们要不要救助?这种其本身没什么问题的挤兑,只要我们出面,应该很快就能压住的。”霍建宁说道。

  “不救,另外你再放出消息,就说恒隆银行本身,有着重大负债问题,再替我约一下渣打的ceo温特。”陈志文说道。

  “重大负债问题?是真的?”霍建宁问道。

  “我只能说,有这个可能性,跟当初的海信银行一样,没有什么证据。”陈志文说道。

  这倒不是说谎,或者故意坑恒隆银行,而是原先历史上,恒隆银行靠着隐瞒债务情况,在这次危机中快速获得了渣打及中银的帮助,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一年后,恒隆银行资金还是出了问题,最终倒闭,当时没有银行愿意接手,如果不是港府破坏了自己的“自由原则”,香港银行业可能还会受到更大的波及。

  “好的,我明白了。”霍建宁答应道。

  涉及到解决银行挤兑的问题,事态都是很紧急,渣打银行的ceo比尔温特接到陈志文的相约后立刻赶了过来,正好也是午饭时间,于是就在附近的移动酒店包间定了一小桌高档酒菜。

  “陈生,这么急着来找我,是关于恒隆银行的事情?”比尔温特连忙问道。

  对于陈志文突然收购海信银行,渣打香港分行的反应是比较懵逼的,因为双方一直合作的很好,渣打也将陈志文作为最大的客户,但现在人家自己有了银行,虽然受限于香港银行法条例,自己的银行不能贷款给自己的其他公司,但非陈志文本身直接控股但却能被他影响的业务,也是有很多的,这些在法理上自然可以与海信银行合作。

  如他们预料的一样,陈志文旗下很多业务开始与海信银行合作,不过陈志文却非常给渣打面子,因为渣打银行的业务没有动,动的都是之前与其他银行的业务。

  这自然让比尔温特非常开心,也许对方是考虑到目前一个海信银行的规模容不下太多业务,等未来海信银行规模扩大了就不一样了,但这与他这个打工仔也没什么关系,只要自己在位的时候,双方合作愉快就行了。

  “对,就是恒隆银行。”陈志文说道:“你也知道我之前收购了海信银行,其实在这之前,我就查过很多银行,选择合适的对象,恒隆也是其中,这几年来,恒隆银行的业务,走的太过极端,风险管控这一块,意识很低,很多账务以后未必能够要回来了。”

  “出现死账了?”比尔温特问道。

  “那应该还没有,但未来怎么样,就难说了,谢利源金铺,也是在80年出现问题,但到了两年后的今天才被破破产。”陈志文耸耸肩说道。任何事情都是有一定的延迟的,当一家银行出现坏账,只要决定隐瞒,靠着财务手法还是能坚持一段时间的,甚至如果坏账不是很大,且经济一直向好,那么经过多年时间,是可以将这个坏账通过各种财务手法抹平的,曾经的海信与现在的恒隆银行都是如此打算的。

  “港府那边,布政使电话委托让我压住这件事,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我不做的话,恐怕港府那边,会面子不好看啊?”比尔温特有些为难的说道,之前海信银行的窟窿太大,他有理由拒绝,而恒隆的规模要小的多,且表面上没有什么问题,难度完全不一样,渣打是有能力轻松压住这一次挤兑危机的。

  “这其实也不难,能够威胁到恒隆银行生存的账务,至少在一亿港元以上,只要我们提出要求,对恒隆目前所有的超过一亿额度的账务进行审查,如果这些借贷的对象,都有足够的抵押物或者风险较低,那么我们就可以出售帮忙,反过来,那就只能听之任之了。”陈志文笑说道。

  “那陈生的目的是什么?”比尔温特在商场混了大半辈子,自然知道陈志文有所图。

  如果觉得有风险,那么不参与就行了,让其他银行出手或者港府下场就行了,再次一点,任由恒隆银行被挤兑,哪怕后续再蔓延到其他银行,也影响不了背后有着陈志文的海信银行。

  现在陈志文特意将他邀请过来,他可不信对方是为了“朋友关系”而帮助他,避免渣打银行涉险。

  “如果我的消息是对的,恒隆银行的账务有问题,那么这一波挤兑就会坐实,到那个时候,恒隆高层就没的选择,只能如当年恒生、海信一样出售自己的银行。”陈志文说道。

  “你是想收购恒隆银行?”比尔温特倒是没有很惊讶,做这种事,除了收购对方,还能有啥目的?就是海信银行在陈志文的光环作用下,规模已经比之前要大的多,现在如果再收购恒隆,那规模,可能就不低于恒生了,同样也不低于渣打(香港)分行了。

  “对,不过我不方便出这个面,就希望渣打出面提出这个要求了。”陈志文笑着说道。

  香港的银行业,历史悠久,整个市场其实已经饱和了,比如分行数量,几十年来的竞争,让香港各地都有了不同的分行,从经营效率来说,密度基本上已经到达极致了。

首节 上一节 169/2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